第25章 雙更合一
◎
本來他是屬意他堂姐傅珍的,傅珍性格好,勤奮愛幹淨,又是自己的堂姐,信得過。
病
本來他是屬意他堂姐傅珍的, 傅珍性格好,勤奮愛幹淨,又是自己的堂姐, 信得過。
不過傅珍想要自己擺攤,自己做個小個體戶,那他也不勉強。
自己做老板總比給別人打工要強得多。
所以他有空就想誰能幫得上他的忙。
這人既要勤奮,又要手腳麻利,還要自己信得過的, 愛講衛生的, 這麽一篩查, 還真給他找到了一個。
他的大姨, 他媽的大姐張美芳。
張美芳跟他媽張桂芳不一樣, 他媽還沒有到五十, 就不想幹活了,只等着他來供養, 而他大姨張美芳, 雖然已經過了五十, 但是仍是在勤勤懇懇地幹活。
農村人到八十多歲還在種田,這個很正常,然而擱他大姨張美芳那裏,卻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 她想賺錢。
他大姨早年的時候嫁得還挺好的,大姨丈林光泊是當兵的, 每個月有工資不說,還有補貼, 大姨算是他媽那些姐妹中嫁得最好的。
他小的時候還時不時得到大姨給的糖吃, 但是自從他大姨丈做為志願軍上了朝鮮戰場沒有回來之後, 大姨一家的生活一落千丈。
雖說有撫恤金,但是一家幾口要吃要喝,小孩還要讀書什麽的,這麽一點撫恤金根本就不管用。
二十多歲就守寡的大姨沒有再嫁,一個人拉扯兩兒兩女,現在,她的兒女已經長大成人。
大表哥當年高中畢業之後,直接通過工農兵大學的推薦,去讀了大學,大學畢業之後,分配回市政府工作,現在已經結婚,有一兒一女。
Advertisement
這個小表哥跟大姨丈一樣,去當兵去了。
兩個表姐也已經出嫁。
按道理來說,大姨辛苦那麽多年,可以休息了,然而壞就壞在,小表哥還沒有結婚。
小表哥當兵複員之後,沒有接受政府分配的工作,反而跑到鵬城做生意去了,這些年也就是逢年過節回來,其他時間都在鵬城。
不過,大姨堅持認為,給兒子攢彩禮,辦婚禮的錢是她應該出的,她已經給大兒子辦了,就不能不給小兒子辦。
對于兩個女兒,她也一視同仁,各自準備了一份同等價值的嫁妝。
若不是兩個表姐在讀書方面沒有什麽天賦,小表哥又去當兵了,那個工農兵大學的名額還不一定落到他大表哥的身上。
大姨覺得自己對不起小表哥,又因為這些年小表哥一直在外面漂泊,不成家,大姨便努力幹活,想攢錢給小表哥結婚。
大姨這些年一直勤奮幹活,一個五十多歲的人了,年年把家裏分到的幾畝地伺候得很好,還養了幾頭大豬。
是個能幹的。
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姐妹,生長的環境和受教育的程度都是一樣的,為什麽他大姨沒有重男輕女?反而他媽不僅重男輕女,還偏心得厲害。
傅西有記憶以來,一直在勤快幹活,再加上年齡的差距,他跟兩個表哥表姐只是過年見一面,其餘時間都不怎麽見,導致他們并不怎麽熟。
所以傅西去工商局□□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想到過去找他大表哥幫忙。
再說了,都不是很熟,就算找到了,他大表哥還不一定幫他,所以他腦海中也只是閃過一下,倒是沒有去找。
大表哥的孩子也長大了,不需要大姨幫帶,所以他大姨自己一個人在家,是有空的!
傅西把他想招他大姨張美芳的事情跟李家瑜商量。
李家瑜聽完之後,想了想,說:“招人是沒有問題的,招一個人能讓你別那麽累,這是可以的。只是,要是把你大姨招了,你媽那邊?”
別的不怕,她就怕她家婆。
現在她的日子好不容易好了起來,傅西也敢當面怼他媽了,現下要是招張美芳的話,讓家婆知道了,該鬧翻天了。
“萬一你媽看到我們招大姨過來幫忙,她提出要過來幫我們呢?那到時,你怎麽辦?”
除非逼不得已,要不然,她實在是不想跟她家婆同處一屋了。
雖然她們相處不久,不過也足夠讓她看清了她家婆的為人,骨子裏好吃懶做,貪婪虛榮,招她幫忙,無疑是在店裏供了一尊“大佛”,不能使喚,只能好好供着的“大佛”。
再者,這要是招張桂芳進來,相當于把那一家子的人都招進來了,以後這店是屬于誰的都不知道呢。
“沒事。”傅西說着,“我媽不敢的。我媽在我大姨面前,屁都不敢放一個。”
他媽在面對他大姨面前時,總有一股自卑感,再加上他大姨在他媽那一衆姐妹中很有威信,他媽還是他大姨一手拉扯大的,所以他媽不敢在他大姨面前放肆。
“至于我媽有可能提出會過來幫我,難道她一提出來,我就會答應?”
他又不傻,現在好不容易分家了,擺脫了被吸血的命運,他才不會為了那麽一點可憐的父母之愛又給他們吸血。
除非必要,否則他們不可能在他身上拿走一分錢。
他的錢,要留給自己的小家,養活自己的老婆和孩子,而不是給一些有血緣關系的陌生人。
“我別的不怕,就怕你媽鬧起來,到時我們的生意做不了。”李家瑜仍是有些擔憂地說。
張桂芳是一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為了達到目的,那麽一把年紀了,她甚至能就地打滾。
到時他們不滿足她的要求,她直接在餐館門口大吵大鬧,甚至就地打滾,那該如何是好?
“不用擔心。”傅西沉默了一下,應着,“到時我媽真的這麽做的話,我自有辦法應付。”
李家瑜聽罷,心裏的擔憂并沒有減少,不過,傅西都這麽說了,她不好再說。
第二天,傅西賣完早餐,洗幹淨餐具,關好店鋪的門,拿着早上特地留出來的一塊一斤多的豬肉就騎着三輪車往福西鎮新沙村去。
新沙村在傅西的所在的村石門鎮龍崗村的對面,雖說兩條村屬于不同的鎮,但是卻很近,過了一大片農田就是了。
傅西之前來過他大姨家,所以這一次熟門熟路過來了。
前兩年,他大姨花錢建造了兩層的小平樓,左右兩間房間,中間一個大廳,側邊同是兩間廚房和洗澡間。
這兩層小樓在整個新沙村都是數一數二的。
這就看出來張美芳的能幹了,明明是一個寡婦,靠着那一點有限的撫恤金,養大四個孩子,還起得那麽好的小樓,并且還有錢給大兒子娶媳婦。
特別讓傅西覺得欽佩的是,張美芳對她的四個孩子,不偏不倚,跟她娘重男輕女,偏愛小兒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到的時候,他大姨家的門是虛掩着的。
傅西先是敲門,而後喊他大姨,只是并沒有人應答。
他就坐在門口那裏等。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傅西這才看到他大姨挑着一大擔紅薯藤走了回來。
傅西趕緊過來将擔子接了過來,說:“大姨,你挑那麽多紅薯藤做什麽?這麽重!”
這一擔紅薯藤對他這麽一個成年男子來說,并不算什麽,但是對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年人來說,卻是很重了。
張美芳搖搖手,說:“沒事。我邊走走,邊休息,倒也不累。家裏養了幾口大豬,這一睡醒,就要張嘴吃。我不弄點紅薯藤回來,不夠喂啊。”
“大姨,您辛苦了一輩子,這會兒也該歇息一下了。不要幹那麽多活。”傅西忍不住勸着。
兩個表姐都嫁了,嫁得還不錯,大表哥在政府裏工作據說也很不錯,又成家生孩子了,至于小表哥,聽說在鵬城做生意也做的挺大,兒女都有出息,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那麽辛苦。
“你小表哥還沒有結婚呢。”張美芳又擺擺手,嘆了一聲,說着,“我得趁現在能動,就多幹點,幫他攢一點老婆本,免得他到時找到對象了,我這個做母親的,一分錢都沒有給他。再說了,我都做了一輩子了,這手頭沒有點事做,我都不習慣呢。”
“都是做熟做慣的,這些倒也不累。”
說到這裏,張美芳又長長地嘆了一聲,忍不住抱怨道: “你說你小表哥,都三十多歲了,還不想娶老婆!要是他結婚了,我也不用那麽挂心,幹那麽多。”
傅西只是笑笑。
“要是他像你一樣那麽早結婚就好了。”張美芳又嘆了一聲,說,“對了,家瑜生了沒有?我記得上次過去看她懷孕了。”張美芳又問着。
“生了。生了,一對龍鳳胎。”傅西笑嘻嘻地應着。
張美芳驀地停住腳步,一臉不高興地質問着傅西:“生了怎麽不跟我說一聲?前段時間農忙,我天天在田裏幹活,也沒得時間過去一趟。”
傅西将紅薯藤給挑給院子裏,而後拿起菜刀,一邊不停地剁着紅薯藤,一邊将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告訴張美芳。
張美芳越聽眉頭皺得越緊,特別是聽到李家瑜大着肚子摔了一跤導致早産時,眉頭皺得能夾死一個蒼蠅,她忍不住罵道:“這個張桂芳!”
等聽到傅西要求分家,兩人分出來住,由李家瑜的母親伺候李家瑜月子,張美芳的臉色才好一些。
等聽完,張美芳長長地嘆了一聲,說:“你媽以後肯定是會後悔的。”
她妹這三個兒子中,大兒子傅東已經被親家公親家母寵廢了,小兒子傅南雖然讀書多,是三個兒子當中最有出息的,但是那個性子,卻被她妹妹寵得很獨,瞧着也是一個白眼狼。
三個兒子當中,傅西的心最軟,也是最善良。
沒見她對那三個外甥都一樣好,但是只有傅西見她自己一個人在家,便時不時抽空過來幫她做一些活。
這麽好的兒子不好好珍惜,反而心都偏到了咯吱窩,還對傅西做了那麽過份的事情,以後她妹肯定是會後悔的。
傅西明顯已經被傷了心,她妹以後後悔也沒有什麽用了。
傅西沒有應,而是沉默地幫着張美芳剁紅薯藤。
等剁完之後,他将他帶來的豬肉拿給張美芳,将來意說清楚。
“大姨,我想來想去,也只有找您幫忙了。”傅西說着,“您去我店裏,也不用做什麽活,就是平常幫洗洗菜,洗洗碗,招待一下客人。”
“早上的話,幫着拿包子或者舀粥給客人。中午和下午,則是幫着舀菜或者端菜。”
“活肯定是沒有地裏的累,錢也比在地裏賺得多。”
“一個月休四天。”
若是招一個成年男女的話,他肯定是給休一兩天就成了,但是這是他大姨,所以他就給出了四天休息。
“傅西,我是真的想去幫你,可是要是我真的去了的話,我這地裏還有家裏這一攤子,沒有理啊。”張美芳一臉為難。
她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情況,她人老了,體力不比年輕的時候,平常幹幹就歇歇,現下有一個輕松而又錢多的工作,她當然想去啊。
可是,這要是去了,這地裏的莊稼,坡裏的花生玉米紅薯還有家裏養的雞豬怎麽辦?
張美芳如實地跟傅西說清楚情況。
“地裏的莊稼和坡裏的作物還有家裏的雞和豬什麽的,大姨你可以花點錢找人幫着看一下。”傅西斟酌了一下,說着,“等田裏種完這一季,您再租給別人種。至于家裏養豬養雞什麽的,以後就不要養了。”
“這怎麽能行?”張美芳立刻就否定,說着,“不行啊。”
這做農民的,不種田,不養豬養雞那做什麽?
傅西:……
他大姨一口否決,這還怎麽說?
“傅西,你這個太突然了,我再想想吧。”張美芳應着,又嘆了一聲,說,“我老了,就怕到時到店裏,非但不能幫上你忙,還給你增添負擔。”
“大姨,你那麽能幹,去店裏,肯定能大大地幫我忙,而不是給我增加負擔。”
“說實在話的,現在要是招人的話,還是很容易能招得到的。別的不說,現在國企那麽多下崗職工,我想招人,肯定很快就能招得到。只是,現階段,我就缺一個信得過的人。”
畢竟他招的人要幫着收錢,肯定是招信得過的,若是随随便便招一個陌生人,那人昧下他的錢他都不知道。
“大姨你實在為難的話,你看這樣行不行,你先幫我做幾個月,等家瑜斷奶了,到時您再不幹?”傅西說着。
她其實也想請岳母過來幫忙的,但是到底沒有這個臉。
岳母已經幫了她那麽多了,等小孩斷奶之後,他還得請岳母幫着帶小孩,這個時候倒不好再麻煩岳母。
而他信得過的,又能幫得上他的,只有張美芳了。
傅西這話直接戳動了張美芳的心。
她輕輕地嘆了一聲,說:“好孩子。我今天就将事情給安排清楚,你明天早上就過來接我,晚上再送我回來。”
傅西是個可憐的孩子,父母又是那個鬼樣子,他都親自過來求她幫忙,若是她再不幫着點的話,那就沒有人幫他了。
“謝謝大姨。”傅西大喜過望,興奮地說着。
他承認,他剛才說話時還用了點苦肉計,但是說的也确實是真的,他沒有騙他大姨。
傅西回去之後告訴李家瑜這個好消息,李家瑜也替傅西高興。
第二天早上四點,傅西一大早就去接了張美芳,他先開店讓張美芳進店裏,自己揉了面,讓面醒着,泡發粉條什麽的,而後才騎着三輪車去采購肉菜什麽。
等他從菜市場裏回來,就看到大姨已經将蒸籠什麽的都洗幹淨,粉條和梅菜什麽的都切好了。
等他将菜拿回來,他大姨又幫着洗的洗,切的切,最後還幫着熬粥。
包子饅頭什麽的她不會包,但是粥卻是熬了一輩子,雖然這會兒換了鍋,但是沒差。
為了熬粥,傅西在店鋪原來的門那一邊的空地上,砌了四個柴火竈,燒柴的,專門用來熬粥。
柴火竈熬出來的粥比煤氣竈熬出來的要好吃一些,成本還低。
張美芳專門看着粥,時不時添點火,用勺子往鍋裏不斷地攪拌,以免糊底。
以往傅西一個人的時候,包包子包到一半還得出去看一下粥,這會兒他不用看了,專心致志包包子,這速度比平常快了不少。
因為有張美芳在,傅西也比平常多備了三分之一的貨,先把十幾籠包子上鍋蒸着,而後再繼續包。
雖然是多備了三分之一的貨,但是因為有張美芳專門負責熬粥,最後傅西也在同樣的時間點将所有的包子和饅頭包完。
至于油條什麽的,因為時間有限,他就沒有再炸了。
等到了售賣時,傅西這才發現多了一個人的好處。
他們兩個,一個負責專門賣包子和饅頭等,另外一個則是專門負責賣粥,并且搭把手。
等蒸籠裏的包子賣完了,因為有另外一個人在外面幫着招呼,傅西也得空進去廚房将另外的蒸籠給搬出來,不至于像之前一樣,顧得了這一邊,顧不了那一邊。
就連打包給顧客的速度也快上不少。
往常他店鋪裏排隊要排不少時間,這會兒多一個人幫忙,排隊的時間縮短了。
有老顧客看到有人過來幫忙,朝傅西說着:“老板,你早該多雇一個人過來幫忙了。你看現在不是快了許多?”
傅西能怎麽辦?
他只能點頭。
雖說多備了三分之一的貨,但是仍然不夠賣,有不少來遲的,見什麽也沒有了,建議傅西多備些貨。
傅西點頭,只心裏并不打算多備貨。
每天賣這麽多就夠了,再多的話,這勞動量就有些大了。
他倒還能頂得了,他大姨就不行了。
“傅西,你這生意不錯喔。”等清洗完所有的廚具之後,張美芳朝傅西豎起大拇指。
今天過來買包子和粥的人一個接一個,就沒有停過。
她之前幹農活都是幹一會兒休息一會兒,但是因為舀粥不是很累,所以一直幹着也倒也還可以。
“還好還好。”傅西說着,“現在還沒有開業,只賣早餐。中餐和晚餐才是大頭。”
也就是現在缺錢花,還欠了不少外債,他得努力賺錢,要是以後把外債還了,賺錢買到地皮建好房子,那他肯定不會再做早餐。
這太累了。
一大早起來準備不說,這中間一點休息的時間也沒有。
若是只賣早餐,那還頂得住,連中餐和晚餐也一起賣的話,那根本就頂不住。
他這一輩子想活得久一些,不想像上輩子那樣過勞死。
張美芳點頭。
來的時候傅西已經跟她說清楚了,只讓她負責早餐和中餐,等中餐結束後,傅西就送她回去休息。
如今看來,再加一個中餐的話,這工作量在她承受的範圍。
将廚具什麽的洗幹淨之後,傅西載着張美芳回了他家。
李家瑜早就準備好菜,等傅西回來。
傅西一回來,立刻下廚炒菜,而張美芳則是洗幹淨手,去房間看兩個孩子。
兩個孩子一點也看不出來是早産的孩子,被養得白白胖胖的,此刻正躺在床上伸腰拔頸蹬腿。
“乖乖。”張美芳見狀,趕緊湊上前去看,“團團和圓圓長得可真好。”
團團聽到有人說話,朝張美芳看過去,臉上露出一個甜甜的笑容。
“喲,還有一個迷人的小酒窩。”張美芳笑着,搬了個凳子在床邊坐下,而後開始用誇張的表情逗小孩。
團團和圓圓被她逗得咯咯笑。
張美芳的心都軟了一大片。
她有些想不明白自己的妹妹,這麽乖巧可愛的親孫子和親孫女都不過來幫着照看着,反而在家裏瞎忙活。
傅東那兩口子都是有孩子的人了,還要兩個老的種莊稼給他們吃。
張美芳看了孩子之後,從口袋裏掏出兩個紅包,塞到兩個孩子的包被裏。
這是她昨天晚上就準備好的,紅包的紅紙還是她親自裁好而後折疊好的。
李家瑜趕緊推辭不要,張美芳卻讓她收下,說:“這是大姨的一點心意。哪裏有人上門看孩子不準備紅包的?”
李家瑜心說哪裏沒有?
孩子的奶奶上門就沒有準備紅包?
不過,她最終也沒有将這話給說出來,只是收了紅包。
吃過飯之後,傅西又将張美芳送了回去。
在忙忙碌碌中,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快餐店開業的那一天。
作者有話說:
我老公他們村有一對夫妻,八十多了,還下田種稻谷給兒子吃。兩個老人超級能幹,自己扛着那種腳踩的打谷機到田裏,先自己拿鐮刀收割稻谷,再一腳腳踩打谷機把稻谷打出來。媽呀,不懂怎麽說好了。感謝在2021-11-19 23:09:56~2021-11-20 22:28:5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3221325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最新評論:
【。。】
【ih xa awx g ms】
【
【撒花】
【可憐的老夫妻,養兒子幹嘛呢!】
【不懂,兒子寵成那樣圖啥】
【撒花】
【按爪爪】
【加油!】
【撒花】
【不考慮加更嗎】
【撒花撒花撒花】
【過度寵溺孩子沒有什麽好處的,害了孩子也坑了自己!】
【好看加油】
【撒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