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趙大骥
===
李承允在昌平的半個月內,每日親自到校場練兵。
李承允手下有左右中三個護衛,各統領一萬兵,左護衛名為孟英,他爺爺孟達早年跟随先皇南征北戰,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将軍,可是到了他這一代就只是個百戶,後被李承允相中,提為左護衛千戶。
中護衛許良也是承襲父職。他們三人都歸慕宇指揮。
李承允身穿铠甲,将頭盔攜夾在肋下,他頭發全部用冠束起,兩鬓編着辮子,威風凜凜地站在三萬軍前。
他面容冷峻,劍眉下一雙璀璨如寒星的雙眸,與他平時的模樣相去甚遠。
他開口道:“伊景山的土匪騷擾百姓多年,今日本王帶領将士們一起殲滅他們,伊景山共有兩條路可上山,許良。”
“有”
“你帶領一隊人馬從伊景山的右側上山。”
“孟英”
“有”
“你帶領一隊人馬從伊景山的左側上山。”
“譚慶,你跟随本王。”
大家接到指令後都挑選人手開始出發,這時慕宇道:“王爺,那我呢?”
“你留在王府看家。”李承允看也不看他,開始點兵準備出發。
慕宇着急道:“王爺,我得跟着去,保護你的安全。”
李承允倪了倪他:“你覺得我打不過區區土匪?”
“不是”慕宇解釋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李承允已經點好三千精兵,将頭盔戴在了頭上,路過慕宇時,簡短留下一句話:“留下看家。”
伊景山土匪的大當家名為趙大骥,號稱‘狼王’,曾經是馬年正手下的一名參将,但他志向高遠,并不滿足與此。
馬年正是皇後的親弟弟,也是名副其實的悍将,面對這樣的老大,他無論如何也沒有出人頭的機會,于是,他偷偷帶着一幫自願跟着他的人,自立門戶,準備闖出個名堂來。
昌平大山環繞,物産豐富,是個發家起義的好地方。
經過大家的商量,他們輾轉來到昌平郊外,把經年盤踞在伊景山上的土匪一鍋端了後,自己稱山大王。
趙大骥帶走一幫人後,皇上大怒,立即派人将他的全家老小抓了起來,一家二十幾口人全部被押到午門斬首示衆。
趙大骥想把昌平這個地方當作他們起義的據點,可首戰便以失敗告終。
李承允派人在城牆上放了四架床弩,又讓慕宇訓練兩隊弓箭手,輪流站崗,只要土匪想進城門,就得先被床弩和弓箭問候一遍。
幾次三番下來,土匪們損失慘重,趙大骥顧及到生計問題,只能帶領手下去附近的村子幹些土匪勾當,久而久之,這支正規軍便就真的成了十惡不赦的土匪。
——
半個月前,譚慶挨的三十板子早已經無礙了,如今又是生龍活虎一條,他騎在馬背上,問道:“王爺,上山的兩條路都被許良和孟英給占了,我們去哪裏?”
李承允騎着踏雪烏骓,優哉游哉地走着,不像是去剿匪,到像是去游玩的。
他勾唇一笑:“我們就在山腳下等着。”
“啊,”譚慶撓撓頭:“我們不去支援孟英他們倆嗎?”
前面有一灣溪水,李承允下馬,給踏雪摘下馬嘴籠,讓它飲水。
李承允撫摸着踏雪的鬃毛,說道:“我再等兔子。”
譚慶:“……”
“哪裏有兔子?”譚慶陡然間生出一股絕望感,自己跟随李承允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李承允沒有上過戰場,現下更是荒唐,別人都在拼死奮戰,李承允倒好,居然在這裏找兔子。
他看向李承允,李承允正在不慌不忙地給馬套上嘴籠子,和在校場說話時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譚慶心想,果然還是太嫩了點兒。
譚慶正想勸勸李承允,讓他帶領着這三千精兵前去支援,便聽李承允笑道:“本王的兔子來了。”
譚慶還在怔愣狀态,李承允已經快速跨上馬,對身後的士兵說道:“把來時的路堵嚴了,一只蒼蠅也不準放出去。”
山腳下一陣躁動,譚慶沿着聲音望過去,那不正是狼王趙大骥和他的手下嗎。
譚慶恍然大悟,再次看向李承允,李承允早已騎着馬兒,持着刀向土匪迎去。
譚慶發誓,這輩子他再也不懷疑李承允的能力,誓死追随着他,便是在心裏也不敢再持有半點懷疑态度。
譚慶把馬鞭抽得震天響,舉着大刀,喊道:“王爺,等等我。”
趙大骥領着一幫土匪剛從羊腸小道上下來,慌慌張張匆匆忙忙間聽見馬蹄聲,擡頭一看,正面正迎來一個身穿黑色铠甲之人,再仔細看他嘴角不經意間地上揚,雙目猶如燃起熊熊烈火,一路摧枯拉朽飛奔而來。
趙大骥還沒從倉惶中晃過神來,他身旁一人的人頭已經落地。
“老二,”趙大骥撕心裂肺地喊着。
李承允一個來回連殺兩人,離魂刀上的血正沿着刀尖滴下來,他舉起離魂刀兇狠道:“殺,活捉趙大骥。”
他話音剛落,譚慶和士兵就像打了雞血一般沖了出去。
趙大骥來不及再去傷感死去的老二,奮力抵擋着,他曾經也是一名參将,也讀過兵法,當然也知道‘不戰而屈人之兵。’
李承允剛剛這一個來回在百人中連斬兩人,給了将士很大的士氣,趙大骥這邊的人從心理上已經被李承允給威鑷住了,都有點退縮之意。
趙大骥想着只要殺掉李承允,他們就會群龍無首,不戰而敗。
他咬緊後槽牙,厲聲道:“兄弟們,跟着我一起殺出個血路來,我趙大骥的手下沒有孬種。”
他看準李承允的位置,殺光面前十幾個敵人,來到李承允面前,橫道:“你丫的給老子下來,不剁了你這龜孫子,老子就不姓趙。”
他左眼上有一道疤,從額頭到臉頰,占據了半張臉,此時他呲牙咧嘴,面目猙獰地扛着鬼頭刀劈向李承允。
李承允被迫下馬,與他打鬥,他接過趙大骥兇猛地一刀,反向将他壓了回去。
李承允最擅長的就是狠勁,他打架向來都是以不要命的直削敵人頭顱,他哼笑道:“想殺我,下輩子也未必,依本王看來,做個兔王更适合你,當什麽狼王。”
從山上下來的土匪越來越多,緊追着他們身後的是許良和孟英他們,他們二人約好一同進攻,以信號彈為準開始進攻。
當他們從山下爬到山頂,進攻土匪窩時,土匪們猶如驚吓的老鼠四處逃竄。
太久沒有人來圍剿他們,他們已經懶散慣了,早就忘記遇到敵人時該怎麽作戰,該如何反攻。
許良和孟英剛上到山頂,見土匪大部分都往一個方向逃跑,便跟了下來,才發現原來這還有一條被樹木以及草叢蓋住的羊腸小道。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李承允和譚慶早已經和土匪們打成一片。
趙大骥‘呸’一聲,吐了一口痰,他持着鬼頭刀再次沖向李承允,腳步揚起地上的塵土,邊跑邊吶喊道:“還我二弟命來。”
李承允身似驕陽,勇往直前,他拖着長長的離魂刀,刀尖在地上劃出一道道火花。
眨眼間趙大骥的鬼頭刀就逼迫到了李承允的咽喉,李承允向後退開一步,腿腳在地上畫了個圈,卷起的塵土在半空中飛揚,他雙手握緊離魂刀狠狠地劈了下去,兩把刀在空中相撞,聲音如雷,趙大骥被李承允壓得腳下打滑,往後滑退一步。
趙大骥額角冒出一滴冷汗,他不得不對面前這個年輕的李承允刮目相看,兩年前他剛來昌平,自己一幫人就被他布的床弩和弓箭手逼得只能當個山大王。
當時還以為從京城來的李承允頂多是多讀了幾本兵書的繡花枕頭,只是個會紙上談兵的廢材,真刀實槍的對抗一竅不通。
現下看來是他趙大骥小瞧了人,李承允不僅善用兵法,還骁勇善戰。
趙大骥猙獰一笑,就算你贏了我一兩招,你還能抗得住我的絕招嗎。
他從土匪手中接過‘流星錘’,這是一個雙球,中間銜接一條鐵鏈,球體上還布滿了刺。
趙大骥露出嗜血的面目,右手不斷甩着流星錘,速度越來越快時,他轉了一個圈将手中的流星錘抛向李承允。
李承允拿離魂刀抵擋,鐵鏈立馬纏上他的刀,趙大骥拽着另一端猛的一拉,李承允一時沒有防備,被趙大骥拖的往前滑了幾步。
李承允用力往回拉,甚至是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可腳底下還在不斷打滑,他已失了先機,再拖下去他就要到趙大骥跟前了,無法,他只得松開手中的離魂刀。
趙大骥早就知道李承允接不住這絕招,他将拉過來的離魂刀踩在腳下,得意笑道:“你小子固然是個能打的,但還是嫩了點,沒了武器,我看你拿什麽和老子打。”
說話間,趙大骥再次将流星錘掄向李承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