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龐統這一年是如何過的,公孫策半點都不知曉,就如同他不知道如今聲名鵲起的龐将軍正是龐統一樣。公孫策此時關心的,是自己的成績。
雖然公孫策很有自信自己能榜上有名,但到底是年少,還不大沉得住氣,更是喜歡争強好勝,因此對自己具體的排名還是十分關心的。因此這幾日,飯也吃不好,晚上睡覺也是輾轉反側,人清瘦了不少。
“公子!公子!中了!”今日是會試放榜之日,空青愛主心切,一大早就前去打探消息,快到正午了才回來。一口來,就帶了這麽個好消息。
“中了什麽了?!”公孫策本在看書,聞言也不裝淡定了,連忙起身,急急地問空青。
“中了、中了……”空青一激動,話都說不出了。
“你快說啊!”公孫策急了,這空青平日裏挺伶牙俐齒的,怎麽一到關鍵時刻,連話都講不清楚了。
“中了會元了啊公子!”空青終于說出來了。
“老天!”公孫策一向是不問鬼神問蒼生的,大喜之下,居然也說起老天爺了。
“束竹賢弟,應該說是狀元郎,恭喜了。”張知帶着小厮走進來,賀喜道。
“客氣客氣。以清和兄的才學,必定也是榜上有名吧。”公孫策喜上眉梢,絲毫沒有想過為何張知這麽早就知道自己中了會元了。
張知笑道:“我也中了。”
公孫策聞言也喜,說:“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這樣一來,我們真能同朝為官了。”
“對了。”張知說:“不知殿試那日,束竹想要穿什麽?”
“穿什麽?”公孫策細細思索起來:“當今聖上仁義,體恤百姓,想必穿樸素的布衫,皇上應該會喜歡。”
張知卻說:“這你就錯了。”
公孫策說:“我錯了?難道皇上更喜歡未來的官員們穿绫羅綢緞入宮觐見?”
張知說:“皇上是簡樸沒有錯,但你忘了,當今我聖朝,正碰上三大喜呢!這一喜呢,是李太後沉冤得雪,皇上太後得以母子相見;二喜龐大将軍屢屢告捷,将那遼人打的是落花流水,眼看就要議和了;這三喜嘛——”
公孫策問道:“三喜是什麽?”
張知不急不忙地說道:“三喜自然是皇上大婚。”
“大婚?”公孫策素來都呆在自己的書齋裏讀書制扇,關于皇上大婚的八卦,還真沒人和他講過。
“束竹不知嗎?上個月皇上忽然昭告天下,要同鄭王爺家的小郡主成婚呢!這婚期,便定在明年開春。”
如此一來還真是三喜臨門。公孫策心想,說:“那依清和高見,應該穿什麽比較合适?”
此時的公孫策雖說博學,對服飾也有一些研究。但到底少接觸世事,本來以他的個性是要穿素色竹紋的長衫,但又巧碰上國之三喜,在這種情況下,還真不知應該穿什麽才好。
“高見不敢當,依為兄拙見,既然是喜事,束竹應該穿紅。”
“穿紅?”
“對。國遇三喜,自然是要穿的喜慶些才是。”
“穿紅……嗎?”公孫策默默念到,心中有了計較。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在公孫策糾結殿試的時候,龐統剛剛打完了一場勝戰,接到了京城來的聖旨。
宣聖旨的是一個小太監,入宮不算太久,于是便被派來做這麽一件苦差事。什麽?你說龐統打了勝戰不是好事嗎,苦在哪裏?這原因嘛,有二。
其一,這霸州山長水遠的,皇宮中的那些老太監嫌一路颠簸太辛苦。且路上環境惡劣,風沙又大,這一去十天半個月的,老命都去了半條。其二,據說這龐大草根出生,到霸州後又一直忙于大戰,料想沒有多少財産,自己苦了不算,連點補償都拿不到,真真是不合算。因此,這宣聖旨的任務,便落到了小太監小明子的頭上。
“龐、龐大接旨!”小太監沒見過多少世面,如今忽然見到一個像狼一樣的男人,難免膽怯:“朕膺昊天之眷命。宣霸州将軍龐大,速來京城。欽此!”
龐統聞言,笑了,心說:老六啊老六,你這可是卸磨殺驢啊。如今這戰事眼見的就要停了,就這麽急匆匆的把本将軍宣召回京,難不成,你是怕我龐統造反不成?
事實上,趙祯還真害怕這個。這個龐大,他一年前就聽說過,據說是帶着兩千土匪投靠霸州軍的。這樣的人,絕對不能留在邊疆,指不定哪天就傭兵自起了。倒不如把他召回京城,以官爵財寶收買他,順便磨磨他的志氣,等十年八年後,就算有人勸他造反,他也不願幹了。
當然,我們不能說趙祯的做法是錯的,如果是對一般的将領,趙祯的做法算是很明智的。只是可惜,他遇到的是龐統。若趙祯早知道龐大就是龐統,一點不會做這樣的決定。但是呢,古人說得好:千金難買早知道。後悔藥,這世上還沒有呢。
“臣,龐大,謝主隆恩!”龐統面上很淡定,但心中早已笑開了花。他本就想尋個借口回京了,如今一個機會就白白的送到自己面前,怎麽會讓它錯過呢。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