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上回說到龐策回京,公孫策殿試,由此可以想到,這龐策二人的再次見面,就是在那金銮殿上。
雖說只是會試名列榜首,但到底是春風得意馬蹄疾,饒是他公孫策再淡定,此時也無法平靜下來了。殿試的前一天夜裏,公孫策輾轉反側,一夜無眠,待到天邊泛着淡淡的青色才模模糊糊的睡去,可入睡沒多久,便被空青喊醒。一問時辰,得了,要去殿試了。
公孫策的精神實在不算是好,但由于太過興奮,少年人身體比較壯實,也能強撐着。不仔細看也不打緊。
一襲暗紅的袍子,面上帶着微微的笑意,仔細一看,精神有點不濟,似乎還帶着淡淡的緊張。龐統見到的公孫策就是這麽個模樣。
龐統是一天前剛到的,但他并沒有入京,只命令自己所帶五千兵馬駐紮在京城外二十裏的地方。五千兵馬,不算多,但足以讓趙老六緊張一陣了。
趙祯果然是很緊張,不知這龐大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也忘了馬上就要殿試了。第二天天還沒亮,便急忙差人去請龐大将軍進宮,說是皇上有賞。
龐統欣然接旨了。那傳旨的太監說龐将軍您進城帶這麽多兵好像不太好吧。龐統說那好,那本帥就不着一兵一卒,就這麽一人一馬随你入宮,如何?太監沒想到龐統是這麽好說話,不住點頭說那好那好,将軍您随奴才來,奴才給您領路。
于是龐統就在太監的帶領下,再次回到了京城。整整一年沒回來,龐統心中還是有些感慨的,京城似乎完全不受邊疆戰事的影響,一點都沒變。市集還是那麽繁華,人還是那麽多,市井無賴還是在調戲良家婦女。唔,也不是完全不變,那邊好像又開了幾家青樓。唉,不知一年不見,自己的那些老相好都怎麽樣了。
龐統這麽愉快地想着,忽然瞥見有一隊人坐着印有皇家标記的轎子路過,路旁的百姓議論紛紛,似乎,有什麽熱鬧可以看了。
“我說今天是什麽日子,怎麽這麽熱鬧?難道是趙……皇家出了什麽喜事了?”龐統問。
“回将軍的話,今年皇上開恩科,今日,便是那殿試的日子。”小太監恭恭敬敬地回答。
“殿試?有意思,有意思!哈哈哈哈……”龐統大笑。
“可不是有意思嗎?”小太監說道:“聽說這一屆的貢士那一個個可都是青年才俊,長的都是一表人才。将軍您看,這圍觀的老百姓中,大姑娘小媳婦的可占了一大半吶!”
龐統一看,可不是嗎!就說這街上的脂粉味怎麽那麽濃郁,原來是為了這個原因。
“龐将軍,皇上還在等着咱們呢。”小太監見龐統只盯着轎子看,急了,趕忙叫住龐統。
“得了,既然皇上叫我今天入宮,那想必也是想讓本帥看一看這些個才子們,到時候再看看也無妨。”
其實龐統真是誤會趙祯了,他趙祯,壓根就沒想讓龐統見見這些貢士,這些可都是大宋未來的棟梁啊!要是一個不小心,龐統與他們勾搭上,那自己往後的日子豈不是更辛苦?只是這人都請來了,要退,也退不掉了。
龐統騎馬,自然比那些貢士更早到達皇宮。一入宮,他也沒磨蹭,就在太監的帶領下去了垂拱殿上。這垂拱殿正是皇帝平日聽政的地方。
“霸州軍将領龐大,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龐統下拜,行了個大禮,只是頭低着,不知在想什麽。
龐統其實還沒被正式授予官銜,只是自從半年前李嘉令退位讓賢,讓龐統接掌了霸州軍,因此衆人便尊稱他為龐将軍。
“龐将軍辛苦了,快快請起!小郭子,賜座!”一年不見,趙祯好像長大了許多,這為君之道,似乎長進了不少,再也不是當初少年人的心性了。
“喳。”太監小郭子是皇上自小用大的,因此也是認識龐統的。只見他領着幾個太監搬來一張椅子,正要請龐統坐,無意間瞥見龐統的臉,心中一吓,大叫起來:“龐、龐公子?!”
“什麽?!”趙祯聞言一驚,看向龐統,面上陰晴不定,半晌才問:“龐統?”
龐統也不隐瞞,擡起頭來,笑着說:“正是我,龐統。京城一別,我們也有一年沒見了。”
此時趙祯真是後悔也來不及了,龐大可不就是龐統嗎?龐太師家的大公子,如今卻是為朕趕跑遼人十萬大軍的大将。這個打擊,實在是太突然了,他半天才回過神來:“龐、龐統,原來你就是……”
龐統可就比趙祯淡定多了,只見他毫不客氣的一坐,說:“聽聞今日殿試,不知下官有沒有這個榮幸觀摩觀摩?”
趙祯哪敢說不,勉強說道:“自然是有。龐将軍與朕自幼相識,如今更是一舉打敗遼人,為朕鞏固這個江山,說起來,您和太師就是朕的左膀右臂。一個小小的殿試,将軍能夠賞臉,朕自然是十分欣喜。”
要是公孫策知道趙祯把他重視的殿試說成是“小小的殿試”,一定會炸毛的。但是,公孫策此時剛剛到宮門口,自然是沒機會聽到這句話了。
宮內規定,除了皇親貴族和皇上親自批許的人外,任何人不得在宮內騎馬坐轎,因此,公孫策等貢士們便在宮門口下轎,準備徒步進宮。
一時間,這宮門口可是才俊雲集,若是有大姑娘在這裏,準得花癡驚叫。
而在這一衆青年中,又屬公孫策最突出。那日他聽了張知的話穿了身紅,到這裏一看,沒想到大家都穿的十分樸素。看來大家都知道皇帝不好奢華,穿素點想必能博得皇上好感。
只是有一點很奇怪,按理說,張知叫自己穿紅,可是,這裏穿紅的只有自己,那麽,張知又是穿什麽樣的衣服?
“束竹賢弟!”是張知的聲音。
公孫策轉頭,果然是張知,說:“清和兄,你怎麽穿……”
“賢弟是想問我為何穿麻衣吧。唉,此時一言難盡。就在兩天前,我收到家信,說是家裏的一位老祖母仙去了。作為子弟,既然不能披麻戴孝去盡孝道,那只能穿的質樸些,以廖思親之情。”
張知說的好像不無道理,可是公孫策還是覺得十分奇怪,但他也沒多想,随着人流進宮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