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誰與書 她早早就寫了很多封家書,以備……
行宮之中,一行人沉默相對着。
禾迦原本想留下來和他的巫女互訴一下衷腸,誰料巫女話裏話外全在暗示讓他去幫忙研究阿七身上的毒。禾迦大義凜然地應了,并信誓旦旦地保證研究不出解藥絕對不再見巫女。
那恐怕他們此生再見的可能不大了。寇窈目送着禾迦遠去,心中難得升起一點愧疚之情。
最後還是長公主率先開口打破了平靜。她看着沈瀾,目光中透出一些悵然若失:“沈瀾,你老了。”
沈瀾下意識捋了捋胡子,卻道:“殿下風采更勝往昔。”
“哪裏比得上往昔。”長公主自嘲道,“我在北疆都快提不動槍了。”
這下沈瀾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于是把目光投向了裴安:“當年裴安還是個十二三的小子,如今也是名滿天下的才子了。”
裴安淡淡道:“若非你隐退撫養沈識,天下又有誰人得知我的名字。”
短短幾句話,似乎便将這幾位名動天下的人物半生潦倒都訴盡了。而他們這半生,幾乎都與那一雙英年早逝的帝後有關。
也與沈識有關。
沈識此刻正沉默等待着來自沈瀾的宣判,盡管他心中早已明白結果如何。
然後他聽到沈瀾說:“阿識,你的确是他們的孩子。”
果然。
沈識在沈瀾的娓娓道來中,緩緩陷入二十幾年前的舊事之中。
當時沈識的生父謝亦還是當朝三皇子。他的父親哀帝昏庸無能,任由突厥一路從北疆打到了舊都長安,謝家皇室被迫遷都金陵。
謝亦本以為父親受此大辱會重整旗鼓,沒想到他非但不招兵買馬,反倒被金陵的繁華再次迷了眼,更為揚州瘦馬神魂颠倒不思進取。
Advertisement
謝亦空有滿腹文韬武略,卻毫無用處,他生母出身卑微,連帶着自己也不得重視,久而久之養成了一副暴烈脾氣。其他皇子也看他不順眼,他是看這一大堆扶不上牆的爛泥都不順眼。
當時幕僚建議他迎娶威武大将軍的女兒,盡快掌握兵權謀取大業,好整頓朝綱收付江山。他沉默下去,卻想起了裴大學士的女兒。
那是京城最有才學,最溫柔如水的姑娘。
也是輕而易舉撥動了他心弦,可以讓他甘之如饴收斂脾氣的姑娘。
幕僚明白裴家姑娘也是一個極好的選擇,畢竟當今聖上重文輕武,裴大學士在朝中的分量也比威武大将軍重得多。
只是裴家向來清貴自持,從未有過女兒嫁入皇家。
謝亦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脾氣擺在那裏,幹脆利落地上門去找裴大學士了,果然提起來意大學士便翻臉将他趕出了門。
寒冬臘月,他在裴家門前站了三日,眉毛上都結了霜花。京城所有人都把這位三皇子當笑話看,但他不管不顧,只是沉默等在那裏。
要不是跪下來回引得皇帝對裴家不滿,他就跪着等了。
三日後裴大學士到底是讓他進了門,橫門怒目問他到底想要怎樣。謝亦跪了下來,說道:“我自知脾氣不好配不上雨素,但卻真心愛慕她,日後定會一心一意對她好。何況大學士您定然也明白,皇朝……命不久矣,若謝家還有人能夠力挽狂瀾,那定然是我。”
他這話雖聽起來自大,卻也是事實。謝亦重重叩下了首:“他日若我登基,唯有雨素才有能力幫扶輔佐,我只願意聽她的話。她會是大周最賢明的皇後。”
“我真心求娶雨素,做我的鎖。”
雄獅一般暴烈勇武的三皇子沒有鎖鏈綁住,不會成為一個好皇帝。裴雨素就是他的鎖,在她面前,謝亦的百煉鋼也全部化作繞指柔。
裴大學士深深嘆了口氣。屏風後的裴雨素走了出來,溫和說道:“父親,我願意的。”
哪個女兒家不想嫁給一個注定不凡的英雄呢?
何況謝亦還許諾讓她的才學得到用武之地。
幾日後裴家女下嫁三皇子的消息惹來了整個金陵城的震驚。很快由裴大學士為首的一幹文臣和威武大将軍為首的武将便請求冊封謝亦為皇太子。
此舉無疑引來了哀帝和其他皇子的暴怒,皇子們甚至光明正大地刺殺謝亦夫妻。謝亦對他們毫不留情,不過幾月其他皇子就該死的死該傷的傷,該貶為庶人的貶為庶人。哀帝在滿朝文武逼迫下立了謝亦,不久後把自己給氣死了。
也有人說他是縱欲過度死的,反正很不體面,最後得了個“哀帝”的谥號。
謝亦即位便大刀闊斧整頓朝綱培養兵馬,不久後宣布禦駕親征,皇後裴氏監國。
滿朝嘩然。大周從未有過禦駕親征、皇後監國的先例。可能用的武将太少,大臣們只得捏着鼻子應了。
好在皇後也十分聰穎,将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
三月後捷報傳回金陵,謝亦大勝而歸,收複了舊都長安。
大臣們簡直喜極而泣,只覺得有如此一雙帝後是大周之福。不久後謝亦班師回朝休養生息,很快朝臣們做了一件令他不快的事。
他們上奏請求皇帝選秀。
朝臣們也是深思熟慮之後才敢上奏——帝後成親快兩年了還一直無子,實在不像話,而且後宮總不能只有皇後一人。
……這不是放任裴家獨大麽。
謝亦上朝時發了好大一通脾氣,回宮後和皇後訴苦。誰料裴雨素默不作聲,顯然是支持朝臣的想法。
謝亦傻了。
“可是我只喜歡你一個,只想要你生的孩子。”在外不怒自威英明神武的皇帝急得跳腳,“哪有女子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丈夫?!”
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裴雨素眼裏透出一點柔軟的哀傷:“但我們先是帝後,才是夫妻。”
謝亦知道她說得對,但就是不高興,于是單方面開始了成親後的第一次冷戰。等他反應過來,裴雨素已經把選秀的事操持好了。
而且還不讓他去坤寧宮睡。
不睡就不睡,反正他也不會去別人那裏。
不過這下子朝臣卻開始鬧了,話裏話外都是說皇後善妒什麽的。謝亦被煩得不行,随便挑了個人寵幸了。
這下朝臣們安分了。謝亦還賞了寵幸的女子膳食糕點,只是裏面摻了點避子湯。
這樣一切仿佛都步入了正軌,只是後宮仍無所出。正當大臣們開始暗暗懷疑謝亦不行的時候,秦家女有孕了。
謝亦又傻了。
暗衛調查才發現秦家女每次承寵後都沒吃賞下來的禦膳,想來是發現了什麽不對。謝亦心情很是不妙,但又不能拿秦氏腹中的骨肉如何,幹脆別的宮也不去了,只宿在坤寧宮。
裴雨素趕他他也不走,朝臣鬧他就甩袖子走人。十個月後秦家女腹中胎兒出生,是個小皇子。
除了謝亦,滿朝文武都挺高興的,就連裴雨素看起來都松了口氣。
她身子弱,耽誤皇嗣終究是罪過。
謝亦心想,若是裴雨素一直懷不上孩子也沒關系,大不了把那個孩子交給她養,以後再找個由頭廢了秦家女,省得有人威脅她的位置。可能是不再強求子嗣,一年後裴雨素居然有孕了。
許久未笑的謝亦龍顏大悅,誰料禍福相依,威武大将軍不幸逝世,突厥聽聞消息再犯北疆。
朝中武将還是式微,畢竟以往幾朝的忽視不是謝亦這幾年就能補回來的。威武大将軍的兒子倒是有些天賦,只是經驗不足,無奈之下謝亦只好再次禦駕親征。
他把大多數暗衛都留給了裴雨素,自己只留了兩個人。恰巧妹妹最近結識了江湖有名的刀客和智多星,也就是寇窈的阿娘和沈瀾。
他懇求二人留在金陵保護妻子,他們也答應了。
這一去北疆,便是十個月。裴雨素腹中的孩子健健康康長大,謝亦隔幾日便會收到裴雨素的家書,心中很是慰帖。
裴雨素臨盆時,終于出事了。
她不知為何沒了力氣大出血,吃了寇窈阿娘攜帶的保命丹藥才勉強誕下皇子。秦氏女德妃帶人鬧事,暗衛也不知中了什麽招數內力盡失,毫無辦法恢複。
而裴大學士竟也仙逝了,只留下一個十二三歲的幼子。
當時十七八歲的長公主焦頭爛額,把孩子托付給沈瀾,由寇窈阿娘護送出京。皇嫂緊緊握着她的手,囑咐她一定按時寄家書給謝亦,她早早就寫了很多封,以備不時之需。
“他看到這個才安心……別、別告訴他其實我已經……”
裴雨素的手垂了下去。
長公主崩潰了。
她一向纨绔,此刻卻格外強硬的越過德妃操持了裴雨素的喪事,期間麻木不仁地代替皇嫂給皇兄傳信,告訴她皇後安好,皇子安好,妹妹安好。沒人告訴謝亦他的妻子已經不在人世了,他傳回來的家書滿紙欣喜,只是戰事吃緊字跡格外淩亂。
期間聽說德妃尋到了被沈瀾帶走的皇子屍骨,長公主心知那是障眼法,卻還是裝出了哀痛模樣。
其實不用裝,她已經足夠痛了。
她心中對皇兄起了怨恨,戰事就真的吃緊到可以對京城的事不管不顧嗎?月黑風高夜她懷揣着皇嫂最後一封書信策馬逃出金陵,颠沛流離來到北疆,卻得知皇兄已經重傷不治一個月,只剩一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