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二更
在鐘琤的預判下, 七月份的冀州地龍翻身,幾乎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
只是城中財産損失,難以避免。朝臣驚慌失措上來折子以後, 才發現皇帝早就知曉了。
趙禪真道:“朕之前夢中遇見先帝啓示,幸好朕放心不下, 提早派人前去做了準備, 真是萬幸。”
可大臣們不依不饒:“陛下既然夢到了先帝的提醒, 又何為不請示欽天監?”底下又吵成一團, 覺得趙禪真實在是太不把這些臣子放在眼裏,就連提前去冀州赈災, 都繞過了他們。
一到這時候, 趙禪真就閉口不言, 坐在龍椅裏聽他們分成幾派人吵來吵去。
下了朝, 鄧永也收到了消息, 聽小皇帝說收到先帝啓示, 他不由得冷笑一聲:“這些荒謬之言你們也行?”
馬楊道:“可若不是先帝夢中啓示, 陛下又怎會得知冀州會有地龍?我覺得吧,也許陛下真的是天命之人。”
別的地方不說,冀州一地動,也就意味着陛下的提前準備有了好的結果,現在冀州的老百姓都要給趙禪真立長生碑。金陵城裏對皇帝也贊不絕口。
鄧永嗤笑:“他算什麽天命之人?他明明……”
話說了一半,他忽地看見馬楊探究的眼神,一揮袖子, 道:“罷了, 陛下如此遠見, 也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福分。”
“鄧兄想說什麽便說什麽就是了, 陛下好了, 我們不也水漲船高?更何況令郎和陛下少年心性,如此要好,想必未來的朝廷就有鄧家的一席之地了。”
他這話說的好聽,可鄧永卻有些心梗。這一個月來,他們父子倆可沒少在小皇帝身上花錢花心思。
千裏迢迢買來的絕世汗血寶馬,送給了小皇帝,還指望小皇帝能夠給鄧裘個一官半職呢。趙禪真見到馬果然很高興,直呼這麽漂亮的馬,送給皇叔他肯定喜歡。
于是那匹價值連城的絕世寶馬就被送給了鐘琤。
而小皇帝又眨巴着眼睛,說自己也喜歡。鄧裘個傻子,當即拍着胸脯說再給他弄來一匹。
趙禪真問他去哪裏弄?鄧裘便告訴他,大趙有一個叫大宛的鄰國,專出好馬。
Advertisement
他後來還是獲得了一個官職,趙禪真封鄧裘為大趙的使者,讓他帶着一隊人馬去和大宛交好,務必在今年入冬以前,以最低的價格換來一千匹如此好馬,最好是能配種的。
無理的要求讓鄧裘事後差點破口大罵,可趙禪真當時小意溫柔,一口一個鄧卿,年少英才,必成大器……把他忽悠的連爹都不知道是誰了。
還沒等鄧永想出對策幫助兒子逃離苦海,鄧裘就已經被一隊喬裝打扮的禁衛軍給帶着,帶着一個車隊前往大宛了。
原本以為兒子走了以後,不在陛下跟前,就能少搭理任性小皇帝的無理要求。可轉眼,小皇帝就命人送來禮物,說是鄧裘不能在家侍奉老父親的補償。
鄧永一開始還高高興興,覺得陛下心裏有鄧家,差點就想放棄聯系蕭渝,站隊趙禪真了。
可第二次,趙禪真親自微服私訪,登門趙家,話裏話外都是近日天下太平,一派祥和,宮中如此炎熱,他的身體也不怎麽好了。
鄧永自然要想着法子開解他,說着說着就提到自己有一座山,山上有莊子有天然溫泉,春日裏漫山遍野的桃花盛開。
趙禪真一聽,眼睛就亮了,鄧永還能不讓他去住幾天嗎?
結果趙禪真不僅自己住,還帶着皇太後一起去住,他回宮了,皇太後卻在莊子裏住了下來。
又過了幾日,鄧永便被召到宮裏。趙禪真一臉歉疚的告訴他,他年輕,受不了大夏天泡溫泉,倒是皇太後挺喜歡的。和他唠了半個時辰皇太後年輕時受了多少苦,是他唯一的長輩。現在卻遺憾宮中沒有這麽好的地方給皇太後修養身體,反而還要在臣子的莊子裏長住。
鄧永還能說什麽,自然要表白忠心,非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太後喜歡,那莊子便是皇家的了。
趙禪真眼睛一亮,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鄧卿品行高尚,實為天下表率。說實話,朕雖然不喜歡莊子裏的溫泉,倒是很喜歡山上的桃樹,只盼着春日裏能去看桃花盛開,想必定為人生一大樂事。”
他話鋒一轉,又道:“鄧卿恭行良儉,朕哪裏忍心強占莊子,不如……封你為鎮國将軍吧!”說完,他自己拍手樂道:“這名字威風,鎮國将軍!”
鄧永當即欣喜若狂,一個将軍,少說也能掌管幾千精兵,對他的大業有很大的幫助!
他一個高興,便把整座山都慷慨奉上了:“陛下對臣子對此慷慨,臣子又怎敢讓陛下涼心呢?實不相瞞,那山裏,還有一座鐵礦,不若連同山上的桃花,一并送給陛下!”
“好!”趙禪真這聲好,叫的是真心實意。
事後,鄧永才知道,所謂的鎮國将軍不過是個封號,不登記在冊,就連他兒子送去的那匹馬,都有鎮安将軍的稱號。
一時間,鄧永淪為世家之間的笑柄,他被氣的吐了一口老血,接着便借口身體有恙,不再出門。
此等行事,他若還看不出羞辱,那可真是枉為人了。
鄧永現在心裏已經打定主意,要勾結蕭渝,裏應外合,把腐爛的大趙王朝推倒。到時候小皇帝不還任他處置?把他賞給自己兒子也不是不可以。
可這些,鄧永不能對馬楊說,只草草地誇獎趙禪真幾句,便送客了。
鄧永送的那座山,成了趙禪真的私産。他喜歡這山是真的,可也不全是為了蓋行宮,夏天好去避暑。
而是把它轉手贈給了蘇和同,起名為清源山。這下子,修建寒門學堂的地址有了,就連山後的那座鐵礦,也可以用來賺錢,賺來的錢用來培養學子。
這下子,蘇和同徹底信服了他,老淚縱橫地表示,自己絕對會為大趙培養出棟梁之材,還舉薦了幾個徒弟入朝為官,被趙禪真根據各人所長,給安到了不同的位置。
建學堂的事情全交給蘇和同了,山的歸屬,還是趙禪真,實際上就是朝廷暗中資助的産業。
只是明面上,是蘇和同找陛下要了這座山,而陛下還真的給他了。
蘇和同一出宮,就快把這個消息嚷嚷的整個金陵都知道了,他回來之後,在金陵幾大學堂,聚衆講學了幾次,每次還要求不能把寒門子弟拒之門外,此消息一出,所有寒門子弟奔走相告,不斷有人詢問學堂什麽時候開學。
那些個想搗亂的人,一聽這山,陛下送的,山長還是全天下聞名的大能,蘇和同可不像傅偕生那樣,是通過利益來籠絡學子。
他年輕時,連中□□,詩詞歌賦揚名天下,可惜在政治上的覺悟略有不足,才被傅偕生短暫地壓了一頭。
現如今傅偕生沒了,陛下又是當世明君,他自覺自己可能青史留名,便把每件事都做到極致。
蘇和同收攏人才的速度堪稱恐怖,自從他廣發書信,便有無數隐居,或者小地方的才能之士,不斷遷往金陵,有的會作為清源書院的講師,有的則是經商之才,甚至習武之才。
不過兩天,清源山上就開始了規劃和修建,蘇和同還求了趙禪真的字,拓在石碑上,立在山下。
趙禪真也擺駕去看過,山上有些桃樹暫時被挖開,改種到了山下。
清源山不止是一座山,山腳下還有幾百畝良田,也都是鄧永的,住着幾百戶人家,都是他的佃戶。平日裏靠租田為生。
趙禪真幹脆又賞他夫人一個诰命,把那幾百畝良田也要了過來。
這地方是真的不錯,山勢并不算陡峭,山路修建的很好,從山上可以看到山下聚居的農戶,幾百畝水田像是綠色的彩帶一樣,依偎着汾河,村落裏還有一處偏僻的竹林,林子裏藏着一個碼頭。
趙禪真讓蘇和同畫了地圖,像是找到什麽好玩的玩具一般,會和鐘琤一起讨論,該怎麽把這處地方建的更漂亮,讨論出來結果,就會和蘇和同商量一下。
蘇和同什麽都依他,他有多愛趙禪真,鄧永就有多恨趙禪真。
連帶着一起恨鐘琤,他派去跟蹤鐘琤的人,傳來了消息。
說是鐘琤曾派人去九華山,去了兩次。
要說這九華山,來歷可就大了,先帝曾流亡在此居住,山上的茶葉也因此而聞名,先帝曾在此臨幸了一個尼姑,就是當今趙禪真的親娘,就連皇太後,都曾在此居住過一段時間。
這些聯系在一起,鄧永之前的一個想法,便慢慢浮現在了心間。
他派人去找清竹,卻聽聞,清竹整日在禪堂誦經,一刻都不得出門,就連廟裏的飯食都是別人送去的。
他派去的人,闖進禪堂,也看清了清竹的臉,畫了一幅畫出來。
鄧永拿出畫卷,再三查看,畫裏的女人面容祥和,眼神平靜,看起來氣質沉穩。只是那張臉,雖說已經上了年紀,依舊可以看出圓臉杏眼,頂多算的上清秀佳人,哪裏能生出來趙禪真這般容貌妖孽的人物?
他冷哼一聲,把畫卷裝入竹筒,叫人進來,吩咐道:“你帶兩個人,務必要把這副畫交給蕭渝。他見到畫,便知道我想說什麽了。快去。”
鄧裘年紀小,不知道當時新帝登基的辛密。可他當時人在金陵,就在永安王身邊,雖算不得親信之人,可對當時後宮的事情有所耳聞。
當年作為先帝遺子入宮的,可不止趙禪真一個。
作者有話要說:
在開始動筆之前,我從來沒想過兩人的屬性,無論是忠犬,還是什麽,在我看來我就是想寫兩個人談戀愛……确認主題是養成和雙向奔赴以後,屬性便無所謂了。
養成的主題已經十分明顯了,雙向奔赴目前還看不出來,只能看出攻在靠近,然而~後面還沒寫到啦,如果我現在說出來,我後面就沒法寫啦。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