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退婚
席間賓客恍然,原來康鎮撫竟是沈家三姑娘的未婚夫啊!
這兩人,這一個是丞相嫡女,一個是京都新貴,倚靠的還都是京中首屈一指的大人物,這簡直就是抱大腿的好時機啊,今日來赴宴時,他們尚還覺得吳豐小題大做,不過是夫人生辰還要設宴,但目下看到康平遠,便覺得那些随禮值當,一時間紛紛舉着酒杯上前奉承。
“恭喜康鎮撫,賀喜三小姐了。”
“二位真是一對壁人啊。”
“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婚期定在何時?可別忘了要請表嬸嬸出席啊。”
……
場面瞬間熱鬧了起來,沈書韻倒是沒忙着認妹夫,走到了沈栀身邊,輕聲問:“之之,怎麽回事?”
沈栀安撫地回握沈書韻的手:“大姐放心。”
雖然三妹妹這樣說,但沈書韻還是覺得不對,如果這人真是三妹妹的未婚夫婿,她又怎會泰然安坐席上,甚至一眼都沒看過康平遠呢?
就算是訂婚前不相識,按沈栀的禮儀,也會将場面打點妥帖,而不是讓衆人在此嘩然。
康平遠被沈栀這番話安撫下來,目光平和的落到沈栀身上。
今日的沈栀一身藕荷色金絲戲蝶百合裙,溫婉的鬓邊素白銀髻,鴉羽似的睫毛微垂,蓋住了天邊的日光,側顏明麗而鮮妍,即使周圍都是人,也遮不住她身上不染纖塵,靜若水蓮的氣質。
沈栀是什麽時候長成這個模樣的?康平遠漸漸看癡了,直到身側來了人,他才漸漸回神,想來那日在丞相府,确實是他太過失禮,才會惹得沈栀這麽溫和的人不快,他的番話說得那般兇惡,怕是要把她吓壞了,真是不該……
“前幾日,母親找元和大師算了一卦,元和大師還說我與沈姑娘的八字是郎情妾意,玉璧如雙。”
“哇,那還真是可喜可賀啊。”
Advertisement
“恭喜康鎮撫,恭喜沈三小姐了!”
康平遠享受着周圍的祝福,目光卻一錯不錯地看着沈栀,突然,沈栀擡頭,對他笑了一下。
康平遠心口一跳。
“且慢!”
嘈雜聲中,這一聲顯得格外突兀,衆人循聲看去,竟是吳夫人的母親萬氏開口說了話。
萬氏笑得為難,有點局促地朝康平遠開口:“婦人是三姑娘的大伯母,竟是不曾聽過三姑娘與鎮撫的婚事……而且方才三姑娘說的好似……又是何意?”
劉氏暗中做主把沈栀許給康家這麽大事,府裏沒有半點風聲,她竟然一點都不知道!以沈漢鴻的為人,怎可能同意把沈栀嫁進康府,沈漢鴻的名聲不要了嗎?
萬氏暗暗竊喜,劉氏這事辦得不對頭,這很可能是一個她扳倒劉氏的好機會!
這話一出,在場衆人面面相觑,萬氏為難極了,看着不似作假,一時間竟讓他們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難不成議親這麽大事,三姑娘本人竟不知?
從前只聽聞沈家三小姐幼年喪母,沈左丞操勞政務,只将女兒交由家中二伯母照看,沈左丞為了女兒過得好些,甚至把中饋之權也給了劉氏,可如今沈三姑娘及笄議親,未婚夫都找上門了,沈三姑娘竟是不知自己許給了哪戶人家,還用了“好似”這麽勉強的話,這劉氏未免太逾矩了些。
沈栀不動聲色地清淺一笑,前世,沈漢鴻為了自己的名聲,設計讓沈栀“自願”嫁進長寧伯府,這一步棋走得一箭雙雕,一方面獲得了長寧伯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還在皇上面前掙了個愛妻愛女的名聲,以致後來,中書省內亂,皇上毫不猶豫地罷了張則正的右丞官職,削減中書,讓沈漢鴻一人獨大……
她料定萬氏會出來說話,畢竟她什麽都不知道,并且她還極其和劉氏不對付,不可能錯過這個這麽好的機會,因為,沈漢鴻要回來了。
沈栀依着大伯母的話,一臉無辜:“沈栀事先确實不知……”
康平遠的臉色瞬間難堪起來,耳邊議論紛紛接連響起,這怎麽和他原來設想的不一樣!沈栀最守禮節,就算先前兩人有過不愉快,但他畢竟是沈栀的未婚夫君,礙于婚約,在這麽多人面前,她也應該是乖乖應承下來,跟着他接受衆人祝福,含着笑說靜待婚期才是!
他特意選今日上門拜訪,就是仗着在場的人同沈栀半親不近,可如今沈栀一句不知道,把自己弄得活像是上門逼婚的贅婿!
這已經是沈栀第二次讓他不快了,他不希望用在祝纭歡身上的那些手段,落到沈栀身上,畢竟那是不聽話之人才要面對的懲罰。
就在這時,沈靜瑤上前一步,解了困局:“是母親叮囑,先莫要将此事說出去的。”
反轉來得突然,衆人頓時把目光放在了沈靜瑤身上,若是在平時,沈靜瑤一定很享受這種感覺,可今日,康平遠在一旁盯着她,如狼如豺,沈靜瑤汗如雨下。
“……康公子甚是中意三妹妹,向母親提了親,可母親礙于三妹妹與傅晗公子有過娃娃親,不好再議,所以便擱置了,後來母親和傅夫人詳談後,才知曉當初的娃娃親是戲言,做不得數,這才開始幫康公子和三妹妹牽線搭橋……”
“當初在申國公府的宴會上,母親見康公子長得風神俊朗,又是少年英才,便覺得這門親事可行,母親未事先告知三妹妹,也是想等三姑娘同康公子相熟,有了感情後,再将當初求娶之事告知三妹妹,給三妹妹一個驚喜……”
衆人恍然,原來是公子暗戀佳人的戲本子啊,這種只在茶館裏聽戲才有的故事,不想竟在他們身邊上演了,等到來日佳人心儀公子,然後發現這位公子竟早對自己暗許芳心,還提過親,這得是多麽浪漫的故事啊。
康平遠很滿意沈靜瑤說的這番話,看着沈栀的目光很是暧昧:“說起來,我在申國公府還與沈三小姐有一面之緣。”
衆人更是滿意了,連連驚嘆:“那真是情知所其,一往而深啊。”
“般配,般配!”
……
沈栀看着面前的兩人把看客們都給繞暈了,這不急不緩地起身,迎上康平遠的目光:“小女子倒是不曾記得與康鎮撫見過,在申國公府。”
“是嘛?”康平遠言語暧昧,從懷中拿出什麽東西,上前一步,靠近沈栀的耳畔,“不知這個東西,沈三姑娘可還記得?”
沈栀目光下垂,“唰”地一下臉全白了,如果江谏在,定能看出沈栀現在的模樣,同當時兩人在皇宮後花園撿貓時一摸一樣。
但康平遠卻認為沈栀是被他拿出來的東西吓住了,他心情頗好,語調悠揚:“這璎珞,三小姐可眼熟?”
可康平遠沒注意的是,就在他把璎珞拿出來的一瞬間,身後的沈靜瑤頓時面色全無。
沈栀的呼吸全是亂的,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倒是不知,鎮撫手中拿着的這東西是何物?”
分明已經露餡了,還在他面前裝聾作啞,康平遠一直不想把這東西拿出來,就是想給沈栀留幾分顏面,女子的清白何其重要,他可是經歷過的:“三姑娘記不得璎珞不打緊,但申國公府的偏廳不會不記得吧?”
康平遠言盡于此,禮貌地退開,他像個只是當衆調戲了心上人的風流浪子,看得旁邊的姑娘家們面紅耳熱。
這金絲七寶璎珞是沈栀的貼身之物,據說是沈栀四歲時,昭琳郡主特意請宮中司珍司的掌事師傅幫忙打制,沈栀日日都戴在身上,康平遠想認不得都難。
“啊,原來沈三小姐同康鎮撫早就定了情啊。”
“定情信物都送了。”
“看來沈二夫人倒是做了件好事。”
冬羽在一旁,瞧見自家姑娘面色慘白得不行,連忙上來扶住沈栀,連沈書韻都察覺了沈栀面色不對,但沈栀只是擡手示意了自己沒事,而後用力咬了自己的唇角,逼自己清醒些:“康鎮撫怕是認錯人了,這金絲七寶璎珞,并不是我的。”
“三姑娘不必不好意思,本鎮撫調查過,這金絲七寶璎珞,是昭琳郡主送給三姑娘的四歲生辰禮,司珍司的掌事姑姑親手制作,世間再無第二件,我又怎會認錯?”
“這金絲七寶璎珞确實世上再無第二件。”沈栀蒼白地笑了笑,而後,話鋒一轉,“但這璎珞制作時,本就有一對。”
一對,兩個……
康平遠濃眉蹙了緊,就見沈栀擡手從自己的脖頸上解下了一直戴在身上,裏衣裏的璎珞:“民女的七寶纓絡一直随身攜帶,不曾假過人手……想來康鎮撫是認錯人了。”
衆人驚詫,沒想到剛剛還是才子佳人話本子,現在竟是認錯了對象!
經過方才一番對話,可以推測,這康鎮撫與一女子在申國公府幽會,并對那女子一見鐘情了,那女子送給康鎮撫一個璎珞,沒留下姓名。康鎮撫找不到人,便開始查玉佩,不想竟查到了沈家三小姐身上,真是烏龍了!
康平遠的臉色很難看,手上的青筋暴起,他曾以為他采過栀子的芬芳,到頭來,竟是他空夢一場!
“不過康鎮撫不必擔心。”沈栀淺淺笑着,“這璎珞既然是一對,我自是知道另一對的主人是誰。”
康平遠一點都不好奇,捏着璎珞的手很是用力,瞪着沈栀的目光像是要冒出火來。
可沈栀的話音輕飄飄的,像是秋雨,打進人的耳畔:“你說是吧,二姐姐?”
在座之人,一片嘩然,連沈書韻和萬氏都驚呆了,這,這是什麽意思?!
康平遠倏爾把目光對向沈靜瑤,眼神裏的殺意明顯。
沈靜瑤徹底慌了,那日出事後,她滿心都是自己被康平遠殺害的事,哪還記得什麽璎珞?要不是康平遠方才拿出來,她根本都想不起來,不應該還有人知道的!晚茹已經死了,為什麽還有人知道!沈靜瑤一下跌在草地上,額角撞上旁邊的假山,鮮血直流,可她一個勁兒地往後退:“不是我……不是,不是我的,不是我!”
沈栀的話音幹脆有力:“這金絲七寶璎珞母親在贈予我時,本就是一對,只是在一年前,我就已經把康鎮撫手中的這一只璎珞送給了我的二姐姐,如果康鎮撫手裏的璎珞不是贗品,應當是我二姐姐的。”
康鎮撫方才才說自己查過這璎珞,怎可能是贗品?這璎珞定是沈二姑娘手中的那只無疑,原來同康鎮撫有情的,不是三姑娘,而是二姑娘啊!
“既然如此,與康鎮撫定情之人,怕也是我二姐姐。”沈栀一字一句越發堅決,“沈栀有成人之美,既然康鎮撫認錯了人,這門親事便退了吧!”
康平遠捏着璎珞的手一緊,側過身,神色陰骛地盯着沈栀:“本鎮撫若是不退呢?”
就在這時,一個青衣女子跌跌撞撞地從席側跑了上來,跪在萬氏面前:“還請大夫人為奴婢做主!”
一場家宴一波三折,把賓客們都看暈了,這跑出來的人又是哪位啊?
只聽這聲音哭哭啼啼,悲慘交加,半是耳熟,半是陌生,沈靜瑤恍惚過來時,半邊身子都僵了,面如死灰——
“二姑娘為了隐瞞自己與康鎮撫有染之事,竟要把奴婢賣去花柳巷滅口,奴婢死裏逃生,還請大夫人替奴婢做主啊!奴婢不想死!”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沈靜瑤的侍女如香!
沈栀站在衆人面前,第一次正視康平遠的目光,身影單薄而堅定:“臣女外祖是陛下谥封的文淵伯,母親是昭琳郡主,皇後是我姨母,家訓有言,恭身自檢,若鎮撫不願退婚,那便只能,休夫了!”
--------------------
作者有話要說:
卡文卡了一天了,終于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