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北園,德壽堂。
顏如玉心裏盤算着陸氏豐厚的嫁妝,越算越是悸動不已,面上的笑意也愈發明顯。此時的顏從安在她心中,就像是一金元寶,恨不得馬上揣到自己懷中帶回家。
她再一次仔細打量了顏從安一番,瞧着她身子是有些單薄,生養估計是困難了些。不過看在嫁妝如此厚重的份上,顏如玉倒也不甚在意,盤算着大不了回頭讓薛葛再納上一房妾室,也能延續薛家的香火。顏從安久病成疾,或許沒幾年便會跟着她那短命的爹娘去了,有了她的那些嫁妝,也不愁給薛葛找一戶上好的人家,再續娶一房正妻。
薛葛品性如何,顏從安遠在京都或許并不清楚。可這屋內的人,卻是早有耳聞。如顏鴻傑這般家世尚可,成日花天酒地,說他是纨绔子弟,最起碼身上擔了纨绔二字。可同樣的品性落在薛葛身上,那便是稱作地痞無賴也不為過。這樣的家世與品性,哪裏配的上顏從安,也虧得她顏如玉開得了口。
衆人面上不顯,心中皆是暗嘲顏如玉癡心妄想。各個都坐等着看戲,等顏從安駁了顏如玉,自己還可以上前奚落一番,假意與顏從安一伍,博得些好感。
看熱鬧的人沒等來好戲,卻聽到上位的顏老太爺發了話:“從安的婚事,老夫自有定奪,你們都別操這份心,管好自己屋裏的事便是。”
顏老太爺這一番話算是對屋內所有人的敲打,話中深意便是顏從安的婚事他早已有安排,讓他們這些各懷鬼胎的人都歇了拉攏顏從安的心思。
德壽堂內一時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顏從安從方才開始便一直未搭話,見到此番場景,心中暗笑。一個個精打細算,也終是算不過那最老謀深算的狐貍。
不過這一出戲倒是給顏從安提了醒,正如楚無歌所說的那般,顏老太爺定是早已暗中盤算起她的婚事。雖說顧忌外祖的地位,顏老太爺做不出強行将她按入花轎,盲婚啞嫁的事情,但自己也還是要早做打算,以免橫生枝節,擾亂了此行的計劃。
堂內衆人正眼觀鼻鼻觀心,默然不語。
李管事從外間走來,毫不在意堂內衆人奇怪的模樣。他站在門口對的顏老太爺躬身說道:“阿郎,飯食都已備好,可以開膳了。”
經過剛才那一番風波,顏家衆人各個噤若寒蟬,宴席間只聽得到瓷箸相擊之聲,直到宴席結束也未有人再開口言語。
顏從安環視一圈,席間并未見四叔顏廣義與其子顏鴻遠。回想起昨日顏從樂與她提及事情,顏老太爺并未将家中的茶山一并交于長房手中,而是交給了四房顏廣義父子打理。
那茶莊是顏家的祖業,顏家每年多半以上的收入皆是出自茶莊,顏老太爺此舉不知是真的想提拔四房,還是想借機敲打長房,又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顏從安無法猜測顏老太爺心中所想,但這些與她并無多大關系,顏家的這些産業,她也并未放在心上。不過顏家如今的形勢,倒可以多加利用。
Advertisement
水越渾濁,才越容易釣到自己想要的那條大魚。
散宴後,衆人未再留下多做攀談,都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
顏從樂在開宴前一直在與顏鴻文下棋,席間也未與顏從安說上話。此時見顏從安要走,趕忙追上去,又囑咐了一遍明日要一同去廣濟寺的事,才跟着蘇姨娘回了東園。
青山山麓,廣濟寺。
廣濟寺是一座百年古剎,坐落在花溪縣南部的青山上。相傳前朝的一位雲游高僧在青山坐化,當地的百姓為紀念高僧,特意修築了廣濟寺,廣濟寺的後殿有一座特殊的寶塔,那裏日夜不歇,燈火長明供養着高僧的金身。
江南富庶之地,最不缺的便是信仰佛教的商人,南來北往的商客一擲千金,廣濟寺香火長盛不衰。
顏從安剛剛用完早膳,前腳剛踏出膳堂,便瞧見如燕雀般飛進來的顏從樂,她心中頗覺有趣。
整頓一番後,姐妹倆帶着寶匣、玉珠還有顏從樂的一個丫環,一行五人來到廣濟寺上香。
顏廣信夫婦的忌日在下月一十九,顏從安三年不曾去祭拜,想在忌日那天替二人燒一些經文算做功德。此趟去廣濟寺,除了上香祈福,便是想讓寺中的僧人代抄幾份經文。
雖說是找僧人代抄經文,但寺廟的僧人課業繁重,并無太多閑暇的時間,多半也是找旁人代抄。這經文也非誰都抄得,抄書之人必要精通書法,字跡端正。因此,多數時候僧人會再找寄宿在寺廟的書生代抄。
廣濟寺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佛殿三大殿組成,山門內兩側鐘鼓二樓相對而立,再往後的側殿分別是觀音殿與地藏菩薩殿,最後一重院兩側是抄經堂與講經堂,連着這兩大側堂後的雙層樓宇便是藏經閣。
幾人來到抄經堂外,此時殿內的僧人正與人交談,顏從安見此也并未直接進門打擾,而是退了兩步在院中等待。
餘光看見堂內人,顏從安覺得有些熟悉,應是在何處見過。那人穿着半臂長衫,背對的殿門,身量不高不矮,也看不見樣貌,分不出男女。
二人交談間,那人将手中的一摞紙張交給僧人,僧人從衣袖中拿出了一貫銅錢遞給了她,那人接過錢小心翼翼的裝在懷中。僧人見他将錢收好,又從一旁的桌上拿起了一打白紙,交到她手中。那人接過白紙,将其抱在懷中,又與僧人交談了幾句才轉身離開。
那人轉身的一瞬,顏從安看清了她的樣貌。她心中暗嘆,當真是巧合!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前幾日在廟中出手相助的書生娘子,荀飛白。
顏從安想着,自己與這人當真有緣,短短三日,便遇見了三回,正猶豫自己是否要上前與她打一聲招呼。卻不料那人捧着懷中的紙張,出了殿門後,目不斜視的經過幾人,便往前殿走去。
待她走遠,一旁的玉珠也認出了荀飛白,驚訝道:“三娘子,剛剛那人是不是,是不是那日那個荀小娘子?”
看着那離去的背影,顏從安微微斂了斂眉,心中閃過一絲不悅,也并未接寶珠的話,擡腳向殿內走去。
而另一廂,荀飛白全然不似顏從安的不悅。她今日心情甚好,方才她交給僧人的經書,雖說花了一個月才抄完,但想着懷裏的一貫錢,仍是十分欣喜。她暗暗盤算,這一月自己再勤快些,抄上雙份經書,再加上昨日賣掉的畫作,去濱州參加春闱的路費不僅能湊足,還能有些寬餘。
走出抄經堂時,她心中正為這事高興,想着一會回去後再去朱屠戶那裏割上一斤肉,晚上做上一盤紅燒肉,打打牙祭。她滿心歡喜,自是未曾留心五步開外的身側站着何人。
抄經堂。
走進殿內,顏從安按下心中的不悅,上前對着殿內的僧人行了一禮。
僧人見到顏從安行禮,也是雙手合十行口誦:“阿彌陀佛。”
顏從安開口問道:“這位小師傅,我想找人幫我代抄些經文,不知可是方便?”
僧人聽了顏從安來意,問道:“施主要代抄哪篇經文,何時需要?”
顏從安回道:“小女要去祭拜父母,《普賢菩薩行願品》、《地藏菩薩本願經》、《嚴楞咒》、《大悲咒》、《往生咒》各一份,需下月十六之前完成。”
僧人想了想道:“時間倒是寬餘。”随後又轉身,将方才荀飛白遞給他的經書中拿起了一份,遞給顏從安:“此人的字跡端正,也抄過不少經文,甚少出錯。不知施主覺得如何?”
顏從安接過那頁經書,紙面幹淨整潔,筆鋒俊秀,一手簪花小楷甚是工整漂亮。
都說是字如其人,這小字讓人看着确實心生歡喜。
顏從安滿意的點了點頭,将手中的經書遞還給僧人:“就由她來代寫吧。”
看着那一張放回桌上的經文,想起方才那一幕,心中暗暗道,這字漂亮的讓人看着歡喜,這人還真不一定。
定下經書之事,一行人未過多停留,準備下山打道回府。
山道上。
顏從樂挽着顏從安的手臂,笑着提議道:“三姐,我們一會下山先去百味食肆用了午膳再回府可好?百味居去年來了個專門糕點的廚子,她做的桂花糕十分美味,三姐可要去嘗嘗?”
“你是想讓我嘗嘗?還是自己嘴饞想吃?”顏從安直接點破道。
“哎呀,就是我覺得好吃,也想讓三姐嘗嘗。”
顏從樂說完,瞪着一雙圓溜溜的眼眸,抿着雙唇,直直的看着顏從安,不時還拽着她的手臂輕輕搖晃。看的顏從安心下一軟,點頭應下:“那便去嘗嘗吧。”
顏從樂如願以償,更是歡快的彎着頭在顏從安的手臂上蹭了蹭,嘴裏念念叨叨:“還是三姐最好了。”
顏從安拍了拍她的肩膀,出聲提醒道:“出門在外,莫讓人看了笑話。”
顏從樂嘿嘿一聲,站直了身子,但依舊親昵的挽着顏從安的手。
作者有話要說:
背景基本交代完畢,開始感情線了。喜歡的求個收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