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進倉庫的這天下午, 姜曉的腦袋裏就時不時地出現倉庫的畫面,這是平常不會出現的狀況,姜曉心裏明白, 今天晚上她應該就能進倉庫了。
于是,她特地早早地吃完晚飯, 一邊守着陸奕學習, 一邊拿出紙張來列出今天進倉庫要拿的東西。
她決定生活用品暫時不拿,主要以肥料和種子為主。
據她了解,青山村的水稻畝産只有三百多斤, 而她倉庫裏改良過的高産稻種畝産能達到一千斤, 再加上新型先進的化肥,水稻豐收完全沒有問題。
可惜的是她收集的水稻種子并不多, 只有一百多斤, 只夠種二十多畝地, 只能今年先種上, 收獲後多留稻種, 明年青山村一定能脫貧致富, 解決溫飽問題。
想到這裏她又不住後悔, 沒有收集點小麥種子, 當時總想着有的是時間,不着急,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啊。
除了種子和肥料, 姜曉還打算拿點藥品。
藥品在這個時代, 尤其在這樣落後偏僻的小山村, 可以說是非常重要。
姜曉上星期早晨冒雪去村裏的水井打水, 回來後就覺得不太舒服, 頭疼,鼻酸,陸奕覺得她是穿太少受寒感冒了,給她熬了姜湯。
這是村裏治療頭疼腦熱最常用的法子,只是喝完姜湯後姜曉并沒有好轉,到下午時更加嚴重,還有了發熱的征兆,陸奕當時就慌了,想去隊上借驢車帶姜曉去鎮上醫院看病。
但外面下着大雪,不僅冷,駕車出去要吹更多的風,而且還有翻車的危險,再加上姜曉渾身酸疼,實在不想動彈,讓陸奕急得不行。
還好她早有準備,上個月從倉庫裏拿了不少後世的藥,她翻找了一下,找到了治療傷風感冒的,吃下去睡一覺,起來就輕松了不少,後續又吃了兩天,徹底好全了,連陸奕都覺得不可思議,但對她也更嚴格,姜曉現在不裹成球別想出門。
雖然病是好了,感冒藥也被她吃得沒多少,這次得進倉庫補給一下庫存。
列好清單,陸奕的題也全部做完,姜曉批改了他做的試題,又給他詳細講解錯題,待他明白後,讓他把錯題記在錯題本上,明天拿出來再做。
陸奕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非常強,經過這段時間的刻苦努力學習,基本掌握了初中的理科知識,探親回來就要學習高中的課程了。但語文還是進步不大。
不過姜曉也不着急,文科類的學習本來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短期之內不可能有太大的進步,所以姜曉決定讓他慢慢來,平時多感受觀察周邊的事物,沒事就寫點小随想,并監督他早晨起來朗讀課文,回去再找點課外讀物,只要閱讀量上來了,陸奕的語文一定能有不錯的成績。
等陸奕抄完錯題,差不多到了睡覺的時間,姜曉簡單地收拾了一下,把床鋪好,就催着陸奕上床睡覺了。
姜曉上床一閉眼就回到了倉庫。
這次的倉庫比姜曉上一次進來變化了不少,內裏的裝修要更精致一些,不再是在B市那時破破爛爛的樣子,牆面都像重新粉刷過,窗框也沒了鏽跡。
不過解鎖的面積卻像上一次那樣,只解鎖了很小一塊面積,不過好在解鎖的也都是姜曉想要的肥料。
置物架和頭頂的計時排一就沒有變化,上面紅色的數字在随着時間流逝滴嗒走動,姜曉不敢多耽誤,沖到裝有肥料的貨架前開始搬東西,一邊搬,她一邊思考解鎖面積不大的原因。
難道是因為她之前生病了,所以解鎖面積不大?
但她的身體她了解,生病後身體素質并沒有變差,而且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進步還挺明顯,聯系到這次的空間裝潢的變化,難道身體素質是和倉庫硬件設施挂鈎?區域的解鎖則是與別的有關?
她回想了一下上次打獵的情形,心中對倉庫的理解又有了幾種猜想,只是現在還得不出答案,只有将猜想都挨個試一試了。
她一邊想着,手上動作也沒停,轉眼間,置物架就幾乎被她裝滿了。
看這情形,姜曉停止了搬運肥料的動作,轉頭去了藥品區。
現在時間剩餘還挺多,姜曉沒有像上次那樣抓到什麽拿什麽,而是精心挑選的一些感冒藥和消炎藥,這些藥盒占的面積都不大,置物架上剩餘的空間,正好能裝下它們。
由于挑選很花了些時間,姜曉打包的時間就不太夠了,等她用打包繩将物品全部打包好後,計時器也開始最後的讀秒。
已經來過好幾次了,聽着一聲比一聲急迫的倒數聲,姜曉內心非常平靜,閉上眼坐在地上等着離開倉庫。
與往常一樣,再一睜眼時,天已經亮了,陸奕也已經起床了。
姜曉沒有再睡,穿上衣服去了後院,果然見她碼好的肥料處東西多了不少,她再一次感嘆倉庫升級後的人性化,讓她不用再在滿是物資的床上醒來。
她略微點了點肥料的袋數,陸奕就來叫她吃早飯了。
兩人在飯桌上讨論起回首都探親的事情。
“眼看着時間快到了,咱們得開始收拾行李了,免得到時候慌慌張張地,拉東拉西。”
陸奕自然是沒有意見,于是兩人吃完飯,姜曉拿出下鄉時帶的大包,開始打包行李。
“衣服穿得厚,到省城還要轉幾趟車,又要坐那麽久火車,東西別帶多了,不然路上不方便。”姜曉翻撿着櫃子裏的衣服對陸奕道。
姜曉自己是只打算帶兩件換洗的內衣,除此之外什麽都不帶,就這麽輕松上路,反正洗護用品家裏都有,外衣什麽的,她想去首都的商場買。
至于陸奕的,她連換洗的內衣都不想帶,就沒像樣的,還不如到了首都全部重新添置。
“幹脆你啥都別帶,到省城給我爸媽打個電話,讓他們幫着給你把洗漱的買齊。”姜曉把自己的兩件衣服撿出來,站起身對陸奕道。
陸奕抿了抿唇,想說什麽,姜曉搶先開口:“你放心吧,用我們的錢,不用我爸媽的,布票不夠先借他們的,等我們的下來了再還給他們。”
姜曉很明白他的心理,自己有了小家,便不想再依賴父母,想憑自己的能力撐起一個家,這也是有責任心的表現,姜曉當然要照顧他的感受。
“嗯。”陸奕這才展了笑顏,帶着微笑點點頭。
接下來就是給父母帶的禮物。
主要是自己做的風幹雞,風幹兔,腌的野豬肉,外加曬幹處理過的山珍,裝好後,倒也有一大包。
還有兩張鞣制過的灰色兔皮,姜曉也打算帶回去給父母。這正是上次打獵時分到的那兩只兔子的皮,陸奕剝下來後,找了村裏會制皮的村民處理過。
因為是用陷阱捕的,兔皮很完整,一點破損都沒有,而且那位村民手藝過關,制出來的免皮毛葺葺的,手感非常好,只是她不知道這兔皮能做什麽,所以幹脆帶回家,讓姜母自己決定。
這是姜曉來這個世界後第一次見父母,她既忐忑又緊張,怕自己準備的禮物不夠好,父母不喜歡。
她正一邊想着一邊把兔皮往包裏裝,就聽到陳嫂在院門外叫她,陸奕見姜曉手上暫時空不下來,放下手中東西去給陳嫂開門。
陳嫂一進屋,見到桌上的大包小包,瞬間明白過來,笑着問:“喲,這是在收拾行李了?”
“是啊,這些都是帶回去送給我爸媽的。”姜曉略提了提手中的背包,笑着回答。
“還不老少呢,你爸媽收到了肯定高興死,多孝順的閨女女婿,在外面都想着他們,真是有福氣!”陳嫂笑着誇獎姜曉。
“哪有你說的這麽誇張,都是些尋常的東西,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喜歡。”
“怎麽會不喜歡?自己閨女送的東西哪有不喜歡的?”陳嫂打趣道。
聽陳嫂這麽說,姜曉緊張的心略略緩和了一些。
陸奕倒了水出來請陳嫂坐,陳嫂一擺手:“不坐了,我是給你們送腌肉來的,姜知青,我也沒啥別的好東西,這腌肉,你帶回去讓你爸媽嘗嘗。”
說完,還頗有些自得地對姜曉道:“大家都是一樣的做法,我腌的就是要好吃些,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村裏人都說我的手有福氣。”
這倒是真的,陳嫂在村裏是出了名的能幹,把家裏拾掇得清清爽爽,兩個兒子也教得能幹懂事,孝順聽話,要不怎麽會以吳小妹的家境和人品,吳小妹的親媽一聽到她說想結親,絲毫沒有猶豫地就答應了。
不過她家的肉分得雖說不算少,但是耐不住人多,而且腌起來是打算吃一年的,給自己的這一條,至少夠她家省着吃十天半月了,姜曉不好意思要。
“不用了,我們自己做了腌的野豬肉,帶回家夠了。”姜曉從包裏翻出自己做的腌野豬肉,提給她看。
“那是你做的,這是我做的,你是嫌棄我腌的肉不好嗎?”陳嫂看了眼姜曉手裏的肉,噘起了嘴。
“當然不是啊,我怎麽會嫌棄呢,只是我這包東西已經這麽多了,再往裏裝不好背。”
“哪裏不好背,再怎麽樣也不差這一條肉嘛,我來給你看看怎麽放。”
說完把那條腌肉跟姜曉做的豬肉并在一塊,用紙包上,順利地就放進了包裏:“看看,哪裏不好放了,這不是挺寬松的嗎,再來一條也裝得下。”
姜曉見了,不好再多說什麽,只樂滋滋地道謝:“還是陳嫂有辦法,我爸媽有口福了,能嘗嘗陳嫂的手藝,我先替我爸媽謝過你。”
陳嫂擺擺手:“跟我還客氣啥?要是喜歡我再給你們送點。”
說着,又指着那腌肉直笑:“我這腌肉也是有運道的,能去首都轉一圈,比我們還跑得遠呢。”
姜曉忙安慰她:“慢慢的日子好了,你也能去,坐火車去要不了多長時間。”
陳嫂倒不是很在意地說:“那感情好,等以後有機會可要去首都看看。”
她看到包裏的兔皮,眼睛一亮,用手順着那兔毛,誇獎道:“這皮子真漂亮,鑲上布料可以做件背心,保暖又好看。”
“我想着看能不能做兩頂帽子,我爸我媽一人一頂。”
姜曉是有這個打算,可不知道應該怎麽做,拿回首都找裁縫看看,說不定做出來會又暖和又好看。
“也行也行,這兔毛一個破洞也沒有,真難得,制得也幹淨,一點不硬板。”
陳嫂誇了幾句,就要起身告辭:“你們忙着吧,我就不耽誤你們了。”
姜曉忙讓她先等等,讓陸奕把存着的豬肉拿了一塊出來,遞給陳嫂,“正好,我們馬上要回去,前段時間吃得省,這肉就沒吃完,陳嫂你拿回去幫我們解決了吧,要不等我們從首都回來了,都放壞了。”
陳嫂心裏明白姜曉是體諒她家肉少,想了想,爽快地接過了:“好吧,我就不跟你推脫了,以後有啥不會的你盡管來問我。”
陳嫂走後,姜曉拿着她做的腌肉聞了聞,味兒确實好聞,煮着吃,用蒜苗蒜苔炒着吃都不錯。
“今年分年豬咱們也做點,我去跟着陳嫂學着做。”姜曉對陸奕道。
陸奕聽到姜曉說起以後的安排,臉上立刻樂開了花:“你要是喜歡回來我們就買點豬肉做,不用等到年底分肉。”
“陳嫂不是說冬至那天做的最好吃,最能存放嗎?”姜曉好奇地問。
“平時做也差不了多少,我們少做點,不放太久,你想吃了就做。”
“也行,探親回來我們就做,到時候我給你做臘肉飯,可好吃了。”
臘肉飯是用糯米加上臘肉粒和豌豆一起煮,又糯又香還有豌豆的清甜,特別營養美味,好吃得不得了。
未世前姜曉的媽媽經常買了臘肉給她煮,只是後來她怕長胖,為了維持苗條的身材,再不敢吃。
現在她不怕胖了,在這個年代,胖才說明有福氣,她可以放心大膽的吃個夠。
陸奕聽了,笑着看向她:“你要是現在想吃,我們再拿塊豬肉找陳嫂換。”
姜曉想了想,搖遙頭:“算了,還要糯米和豌豆,我們都沒有,等等吧,等待也是種幸福!”她嘿嘿笑道。
陸奕兩眼含情地望着她,我媳婦真厲害,随便說句話都這麽好聽有學問!
姜曉把包裏的東西一樣樣碼好,包的拉鏈拉上,讓陸奕提到堂屋的牆邊上:“行了,裝好了,我們就不動它了,走的時候提起來就走,免得到時候着急了亂抓一氣。”
只是她沒想到,第二天,這包又得打開了。
第二天中午,陸奕和姜曉正在準備午飯,姜曉家的院門又被敲響了,姜曉揚聲問了句是誰。
“姜知青,是我!”
這聲音細聲細氣地,很有點陌生,姜曉辨了半天都沒聽出是誰,回頭看向陸奕,也是一臉茫然地搖搖頭,他也沒聽出來。
“我去開門。”姜曉忙奔出屋去。
打開門一看,竟然是很少上門的吳小妹!
她的精神狀态比上次姜曉去她家時好了很多,頭發梳得整整齊齊,臉蛋紅潤潤的,不像那天,白得像鬼似,眼裏也有了笑意。
姜曉沒想到是她,差點脫口而出:你怎麽來了?
幸好姜曉及時反應過來,馬上對她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小妹,快進來坐!”
吳小妹羞澀地對着姜曉笑了笑,也不推讓,跟着姜曉進了屋。
姜曉看到她一手提了只風幹雞,另一只手攥了個小兜,不知道裝的是啥,心裏有了點猜測,難道也和陳嫂一樣,聽說自己要回去,給自己送特産來了?
果然,進了屋,姜曉請吳小妹坐,又要張羅着給她倒水,吳小妹忙拉住她:“姜知青,不用忙了,我馬上要回去幫着做午飯。”說着把風幹雞和手裏的小兜遞給姜曉,“我媽聽說你要回城探親,讓我把這些拿來,帶回去讓你爸媽嘗嘗。”
姜曉看着她拿的這堆東西,吓一跳,堅決不收。
“你們留着自己吃,我們帶回家的夠多了。”姜曉把裝着山貨的背包提給她看。
吳小妹抿抿唇,不好意思地道:“姜知青,我媽說了你一定要收下,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我的事,全靠你說的那些話,我才能想明白。”
“想明白就好,不過這些東西……”姜曉為難地道。
“你收下吧,要不我媽該說我不會辦事。”吳小妹急急忙忙地把東西往桌上一放,就往外跑,“姜知青,我家這些東西多,你放心吃吧。”
姜曉攔不住她,只得跟在她身後送她出門,說了些感謝的話。
回到屋裏,看着桌上的東西,姜曉失笑道:“不愧是兩兄妹,做事的套路都差不多,放下東西就跑。”
她打開那小兜看了下,竟然是一兜曬幹的蘑菇,上次打獵因為季節不對,姜曉并沒有采到多少蘑菇,還在遺憾,沒想到吳小妹竟然像是知道她的心意,彌補了她的遺憾。
“太客氣了,也沒做什麽特別的事啊,他們一直這麽感謝我,我都要不好意思了。”姜曉嘴裏念叨着走進廚房。
陸奕擡頭看姜曉一眼,笑呵呵地:“你人好,他們喜歡你。”
“我也喜歡他們。”姜曉樂了,随即擔心地道,“不會再有人來了吧?我都有心理負擔了。”
“沒準兒。”
陸奕話音剛落,門又被敲響,這次叫門的人姜曉認識,是建剛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