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一場令兩人引發的危機感
墨家弟子除了思想理論, 最擅長的還有機關術,這是人盡皆知的事。
百年前墨家在大晉還是與儒家并肩的兩大顯學,後來墨家在大晉內百年消失殆盡, 如今被胡匈所用, 成為胡匈主張的顯學,讓胡匈逐漸以墨家立國。
但是胡匈真以墨家為國本, 那為何原著從未提起此事?
難道墨家在胡匈興起是下半部的事?
這樣的可能性太多, 宛如篩子洞。
只要作者想就能信手拈來,拉出一條伏筆着重寫。
狗作者在前半部結尾就有此騷操作,保不準下半部為了人氣又增加橋段來提高女帝統一的難度。
因為晉女帝史是本崛起女強的小說,崛起過程會遭遇很多障礙,障礙到小鳳凰面前就是絕境,再簡單來說就是虐女主, 而喜歡女帝史的部分群體, 粘性很高。
難聽點這群人就是抖m。
謝蘭芝看着美麗大方的小鳳凰, 她眉間稚氣還沒褪去,偶爾還喜歡跟自己撒嬌。她抿唇鼓腮時就像嬌滴滴養的女兒。
她離原著城府極深的禦姐的設定, 時間還差幾年。
“看來我們在答應北域結盟之前, 需要先了解胡匈。”謝蘭芝問身邊的女人:“這些年我一直沒有打聽過胡匈的消息, 按理說北方胡匈強大無論做點什麽事都會傳遍天下,怎麽最近二年,我卻沒聽到那邊有什麽動靜。”
司栖佟也心生古怪, 她因為天京的事忙的暈頭轉向,偶爾接待鄰臣總會在他們口中得知其他小國的事。但唯獨最強勢的大國比小國的存在感還低。
九晉建立時, 她讓人向北方胡匈傳遞消息, 胡匈那邊也猶如石沉大海。
如此安靜實在不像胡匈兇狠無理的性情。
“蘭芝, 謝氏那邊可有什麽消息?”司栖佟雙眉一凝, 似有些憂愁:“早些年胡匈忙于內政早為天下人所知,近來卻仿佛消失般沒有消息。”
Advertisement
“我總有種預感,偌大的國度哪怕一絲風聲灌入都仿若雷霆飓風,如今都消失匿跡。”
“我恐胡匈已經在秣馬厲兵,為戰攻備!”
她知道小鳳凰指得是什麽。
那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現在不是一百年前,國與國宣戰前還會下戰書,如今的時代要戰,戰得就是兵貴神速,打得敵人措手不疊。
胡匈百萬鐵騎漁陽鞞鼓,屠戮天下,早為四方所忌。
胡匈人上王阿其那如今是第六代君主。
關于阿其那的消息微乎其微,還不如胡匈內政互鬥來的有存在感,以至于将阿其那很多訊息被蓋去風聲。
而小國們都是默認稱臣,誰強大他們就對誰稱臣,晉末後是謝氏,石國府,北域,天京等等為小國的上主。
一個小國就有六七個上主,死一個少一個,對小國反而是好事。小國處政向來比大國更謹小細微,胡匈阿其那的消息,自然也會被小國重視。
謝蘭芝迅速給各個小國發傳指令,命他們将阿其那和胡匈所有的消息通通整理上報。
上主的指令一下,各縣各區的小國很快舉國力來加快消息的傳送。
短短功夫,謝蘭芝收到關于胡匈留下過的消息。
多數小國記得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有大國間的醜聞,趣聞,五花八門,有用的訊息特別少。
只有一個小國記載了胡匈在海路的一次貿易,上頭寫着:西城十八年,上君阿命貢八千石,以海路取船。寶船盛載千人,長四十三丈四尺,寬十七丈,高納四層,九桅十二帆錨重千斤,以糧馬戰坐船四路運輸小國納貢,省去小國成本。為此國津津樂道。
其他小國因為沒有記載的習慣,所以沒有這小國的謹慎。這小國也因為四艘巨型寶船為胡匈折服,年年開始上訪胡匈。
胡匈潦草派過二人接待小國,之後就将小國擱置了。但小國還是每年會去朝拜胡匈上主。
“寶船?鄭和?”
謝蘭芝稍稍用力,手臂皮膚的青筋樹狀般浮現,她皮笑肉不笑說:“那麽好的配置,都給了胡匈?”
她不知愛人為何如此生氣?似乎是在訴說自己遭遇不公平的待遇。
“你也不必氣惱。”
僅僅兩年,她自己不也是成為南部霸主,幾乎統一南部所有直轄處,一舉超越石國府與北域平起平坐。
司栖佟沒有忘記祖先的蕃籬之鷃,将墨家子弟視為奇技淫巧龌龊之類,肆意打壓墨家,迫害墨家,讓墨家萬念俱灰改投胡匈。
墨家出自中原,是中原人的墨家,卻被中原的帝王趕到遐方絕域與胡匈為謀。
按理說墨家子弟出身中原,身為中原人,基本都有些上朝國民的自尊是不會與眼中的蠻夷為伥。
光是蠻夷的禮俗,就無法令人适從,更別說出身就受孔孟教育的墨家子弟,壓根不會去禮遠衆。可墨家子弟現在确實在為胡匈效力。
“先祖釀下的大錯,必須由我削株掘根,才能無以禍鄰,患自不存。”
她其實氣的不是岳父家的爺爺,而是氣原著的安排。安排非常的不合理,哪怕有理有據牽引出是小鳳凰、祖、先、釀成的大禍,但也不該讓小鳳凰獨行踽踽去面對。所以謝蘭芝心疼她,都快被現實氣笑了。
“小鳳凰,這不是你的錯。禍端我們可以鏟除,但這份罪過你不必去承擔。”
司栖佟心裏甜蜜,她知道這人多麽的疼愛自己。半點不想讓自己受到委屈。
她說:“你說的對,不是我的錯我不必承擔,但是天下卻是我的責任。只因我以鳳凰自诩于身,我就要對得起這個稱號。”
謝蘭芝握住她柔軟的玉手:“我是相信你的。但該抱怨的委屈還是不能藏在心裏,否則下次可能還會吃這個啞巴虧。”
沒有人能讓小鳳凰吃啞巴虧。小鳳凰運氣不好。她接下的都是先祖留下來的爛攤子。
即使墨家子弟為胡匈效力,甚至将鄭和下西洋的寶船都給發明出來。她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擋在天下征途面前的敵人。
既不是效忠大晉的人才,如果還敢妨礙大晉統一。
哪怕是墨家子弟,她都會踩在腳底下,将他們通通碾成齑泥!
小國提供有用的消息僅僅這一則。
南域北域石國府地處內陸,唯一和水路靠得上邊的就只有南域謝氏跟如今的新天京。
因為不靠海,所以完全不知道海邊的情況。更不知道現在海上已有發展雛形,而這個雛形正是開啓史無前例,一個時代的先匙。誰先抓到鑰匙誰就能席卷八荒。
若是讓胡匈趁機抓住海權時代...。
謝蘭芝又陷入沉思:“小鳳凰,我說萬一,萬一我們的世界正處于一個陸海交換的大時代。”
“陸海交換?”新詞彙令司栖佟眼前一亮,她去兩人的床榻上翻出記錄簿,重新挨在謝蘭芝身邊,等她說,她就寫。
謝蘭芝放緩語氣:“只是個比方,從前都是陸上國的時代,凡軍事和兵力只需要和陸上有關就行。但哪一天遇到以海權為主的大國,走的是海兵,水兵的路線來和陸兵對抗。”
“而陸兵不擅水,打仗時若遇到水上戰場,入水必自溺。那麽陸兵将毫無戰鬥力。”
“尤其是當海兵擁有遠程武器時,他們可以隔岸開火,陸兵懼水又無法反擊,豈不是只有挨打的份?”
司栖佟記錄時,她手一頓,墨點蕩開在頁面糊成一圈黑團。
一種迫在眉睫,岌岌可危的預感襲上心頭。
難怪內地沒有消息,原來發展都在海上,諸陸地各國又很少與海上來往,對海上自然一無所知,更不會與海上的胡匈有交際。所以胡匈在海上做什麽,自然就無人知曉。如今的胡匈就相當潛伏在一個無人區的寶地,想搶得先機獨自開發寶藏侵吞所有好處,先占為己有。
這些年來胡匈在陸地的發展已經開發的差不多。那海上自然是個謎一樣的領域。
陸地強權們又對海上不感興趣,胡匈作為鐵騎帝國,應該更不會感興趣,如今卻反着來發展。
難保不是有人在背後引導胡匈重視海權。這些人也許就是岳父培養的墨家子弟。
“我想,先、祖、埋下的禍,比我想象中要根深蒂固。”
司栖佟眉色間透着對危機的焦灼感,謝蘭芝單手抱住她,安撫她:“不要怕,我們的工部和庫房還在發展,并不是完全沒有準備。”
司栖佟的危機感更多來源于未來,過去的她沒法改變,但在未來她還有足夠的機會去對付敵人。
她說:“若是父皇培養的那批墨家子弟,他們自投靠胡匈那天起,就開始發展強大的機關術,那麽二十年已足夠他們收獲成果。”
“這樣的話,那麽我們更要加快腳步了。”
謝蘭芝和司栖佟想到了一塊:将庫房和工部合成一個技術部門。
“我先取名吧,就叫工業部。子部分為墨門,工門,匠門,科門。生物門。”
司栖佟本來想起得雅一點,講究寓意,如今聽到天下馬上要面對胡匈翻江倒海的力量,她已經沒心思管這些。
何況,蘭芝取得這些名字很像墨家的風格。
她還記得父皇還是太子時,總會帶着她去墨家的機關室參觀,裏面貼的銘牌都有種實物感,也就是缺乏風趣但貼切的名字。
比如:珠算叫計算,弓箭叫射擊,火器叫【槍】
曾經她問過父皇為什麽要将火器叫做槍,父皇告訴過她,如果百年後的戰場将長,槍,長矛這等普遍兵器淘汰後,那必定會出現一種取代它們的兵器。
并且此兵器同時具備長,槍,長矛的廣泛性,還擁有弓箭射擊的遠程性。
顧名思義為“槍”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1-12-15 19:22:46~2021-12-16 12:32:5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司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武禦貓 20瓶;罷罷罷路 10瓶;香菜君 6瓶;歆心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