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歲月悠悠如流水, 玄奘每天念經焚香,日子過得悠閑自在。
寺裏的桑葚樹結了一茬又一茬,沉音每年都會特意上山來摘, 吃不完就做成糕餅送給他。
山路很長很長, 但她總是會來的, 坐在臺階上聽他念經,聽得多了連她也會背了。
她每次走的時候天上的晚霞總是格外地美, 大片大片的橘紅色,像是開得熱烈的花。
這些日子如此尋常,幾乎沒有什麽變化, 無非是春日的清風,夏日的蟬鳴, 可玄奘卻覺得很快樂。
他以為時光會一直這樣過去,可是忽然有一天, 她病了。
是痨病, 治不好。
她開始天天咳嗽,後來甚至咳出了血。
他心慌意亂, 每天采藥給她吃,在佛前為她祈求了千萬次。
可惜無濟于事。
她就要像那只小麻雀一樣,消失在他生命中了。
病床之上, 沉音看着玄奘悲傷痛苦的神情, 忽然間笑了,然後輕聲道:“算了。”
她那麽惡劣,本來應該讓他牢牢記住自己, 一直痛苦下去, 但還是算了。
她閉上眼睛, 離開了。
玄奘淚如雨下, 悲傷不能自抑,把她葬在了寺廟的後山。
他每天都去看她,明明她平時話很多,也愛笑,現在卻只是一塊沉默的墓碑。
Advertisement
剛開始的時候,他總是看着墓碑,靜靜地流淚,後來就不會再落淚了。
寺裏的僧人們都當他已經平靜了,時間是治愈悲傷的良藥。
只是他常常在對着佛像念經時,誤把佛像看做她的面容,出神地望着。
...........................
寺裏的桑葚樹又結了果子,多到吃不完,只是再也沒有人來摘了。
地面上掉滿了紫色的桑葚,被鳥雀啄食了。
陽光撒落臺階,玄奘坐在上面念經,路過的師兄弟們向他打招呼,他含笑應了。
只是人走之後,他的笑容卻慢慢變淡,看着這滿院的婆娑樹影,他忽然想起了那時和她坐在一起時,院子裏吹過的微風。
玄奘再也沒下過山,就算市集裏每天都有許多魚要賣,他也沒有再買過。
他本就不是去買魚的,如今人不在了,他也就沒有必要下山了。
有時候玄奘會覺得,她只是像小時候一樣藏起來了,只是他找不到而已,可是她究竟在哪裏呢?
玄奘問佛,佛只是滿面慈悲地看着他,并沒有告訴他答案。
當年的那個書生又上山來了,他滿心憂愁,找到玄奘,希望能夠解除自身的煩惱。
可是昔日佛心明澈的玄奘卻無法使他明悟了,就連他自己都身處苦海之中,又如何能助人超脫呢?
若欲渡人,必先渡己,玄奘決定西行求法,到佛祖那裏去尋找答案。
玄奘背着行囊,騎着白馬出發了,他一路出關,進入了茫茫大漠。
黃沙漫漫,千裏荒野,一眼望不到盡頭,白衣的僧人踽踽獨行,那攀登在沙丘脊背上的身影像是堅韌的胡楊。
熾熱的太陽烘烤着大地,玄奘嘴唇都曬裂了,一抿嘴就是一股血味。
不久後白馬意外死了,他在沙漠裏掙紮前行,幾度以為自己會死。
可是當他一擡頭,天上的晚霞燦爛明麗,像她臉上的胭脂。
他于是又堅持了下去,繼續西行。
十萬八千裏,他一步步地前行,只為了尋找一個答案。
玄奘遇到了沙塵暴,黃沙差點埋葬了他,可是當他醒來的時候,一陣清風拂面,好像她的手指。
他順着風的牽引走,找到了一片綠洲,清澈的湖泊在月色下閃耀,仿佛是她溫柔的眼眸。
玄奘走到湖泊旁,輕輕捧起一捧湖水,像是捧起了一束溫柔的目光。
他裝滿了水,繼續前行,無邊沙漠留下一串孤單的腳印,昭示着他的虔誠。
沙漠有涯,而苦海無邊,芸芸衆生,何時才能到岸?
........................................
一年又一年,玄奘終于到達了天竺佛國,那裏的人聽說他說從遙遠的大唐一步步走過來的,都轟動了,全都跑來看他。
玄奘去了天竺國最負盛名的那爛陀寺,那裏有一位佛法高深的戒賢法師。
陽光灑落庭院,巨大的佛像之下,一個蒼老的僧人看向玄奘,問道:“你為何而來?”
玄奘跪在佛像前,道:“我愛上了一個女子,可我再也找不到她了,我來是為了求解脫。”
僧人微微一笑,道:“問問你自己,你真的找不到她嗎?”
玄奘一愣,恍然回憶起沙漠之中的晚霞、清風、湖泊……
僧人看見他的神情,又笑了:“她不是就在你心裏嗎?”
一句話,仿佛清風一般,吹散了玄奘心中的執着與痛苦。
原來她一直在……
即使已經已經看不見了,但這不代表她就不存在了,她只是化作了清風明月。
玄奘想起了多年前自己對書生說過的話:看不到,就代表不存在嗎?
明明很早以前就能夠告訴別人的道理,為何卻困了自己這麽久呢?
剎那間,豁然開朗,一切執着都放下了。
玄奘微笑着,俯身向佛下拜,佛像慈悲地看着他。
玄奘走了,這一次他走得格外輕松,心若無執念,則苦海到岸。
又走了幾年,玄奘回到了大唐,并帶回了無數經卷,世人皆驚。
唐王要為他建造寺廟,讓他居住在長安,可他卻拒絕了,回到了洛陽白馬寺。
玄奘每日為人講經說法,香客如雲,所有人都從他這裏得到了解脫。
一年又一年,寺裏的桑葚每一年都結,他年年采來,分給來這裏的香客。
臺階上滿是落花,他依舊坐在那裏念經,并且開始編撰大唐西域記。
她最喜歡聽故事了。
他再次下山,每一次都會去買魚放生,就好像她還在。
他走遍城中的每一座橋,期望能與她結來世的因緣。
玄奘非常長壽,他到九十多歲才感覺自己大限将至,在臺階上打坐。
他像往常的每一天一樣,微笑着,沒有人知道他圓寂了。
直到晚上,僧人們才發現了,悲傷地将他火化。
但凡大德高僧,死後都會凝結出舍利子,且越是修為高深,舍利子就越是五彩斑斓,晶瑩剔透。
這些舍利子歷來都會被供奉起來,保佑後人。
玄奘終其一生,也不知渡了多少人,他的舍利子一定光彩照人。
衆僧将玄奘火化,撥開灰塵一看,全都無比詫異。
那竟然是一顆紅豆。
相思入骨,此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