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章節
态度選邊站,借勢屏障了。
“皇後娘娘對殿下挺好的,皇貴妃娘娘雖然人也不錯,但是我覺得他讨厭大哥哥。”易唯潤總是能在皇貴妃的臉上,看到些一閃而逝的輕蔑和敵意,皇後對皇長子的态度倒是一直挺真誠和藹。
“先皇後在時,皇後娘娘是側妃,曾服侍于先皇後身側。不過我聽說,先皇後的死因并不單純,韋家就很忌諱人提及皇後曾為側妃的事,皇後……真的可信嗎?”
易唯潤瞪大眼睛,他從不知道相關的傳聞,想到溫和的皇後可能也是敵人,宮廷中虎狼環伺,皇長子竟無立錐之地、危如累卵,怎麽能不感到擔憂。
“不能選,就哪邊都不要選吧!大哥哥是個傻子,別人有什麽好怕的。”
“殿下…真的不争儲嗎?”易唯儒又問了一次。
“傻子是不能當皇帝的,大哥哥,他是傻子。”易唯潤淡淡的說。
“……你們在宮裏,諸事小心。”
易唯潤再回到宮中時,除了學堂和教場以外,就是陪着皇長子成天待在小廚房裏。他找來禦膳食冊,讓皇長子按着上面的,每天給他做一種點心吃,做完了再分送到皇帝、皇後和皇貴妃那。
“這是皇長子的一片孝心。”
很快食冊上載名的點心,皇長子都一一做過了,易唯潤就讓皇長子向皇帝請旨,恩準他們從宮外找點心師傅進來。
“一國的皇子成日正事不做,淨琢磨些庖廚之事,成何體統!”
皇帝大發了一頓脾氣,在百官面前把皇長子請旨的折子摔他臉上。皇長子摸了摸被砸的臉,一聲不吭的回宮去,把食冊上的點心又重頭開始做了一遍,這次包括學堂的先生和皇親子弟、校場上的兵将們,甚至是其他宮的宮人各各都有份。
“這個皇長子呀,做皇子确實不行,做廚子倒是挺行的嘛!”
宮裏上上下下都吃過皇長子做的點心,不管是出于新鮮感或是皇長子的手藝,對點心皆是贊不絕口。
皇長子做點心,易唯潤就學怎麽做菜,他跑去禦膳司看宮人怎麽揀選食材,甚至想請一名禦廚到他們皇長子宮當師傅。
“臣臣臣臣惶恐。”禦廚聽說過皇帝對皇長子的行為震怒,說什麽也不肯過來。
易唯潤就去求皇後,最後求到了皇後玉旨,把京城福祥樓的二師傅請了來,專門在皇長子宮教做菜。皇貴妃看皇後這個态度,自己做主把如意齋的點心師傅送去給皇長子。
于是京城兩大名店的廚子都聚集在皇長子宮,皇長子宮不時環繞着食物的鮮香。
“快快快,好菜都端上來,把你們裴先生也請來,師傅們這下可有口福了!”
外臣不得入後宮,但不妨礙皇長子和易唯潤把食物搬去教場,吾衛營是範将軍的地盤,他們在那邊擺開桌子,皇長子、易唯潤和他們的文、武師傅,就開開心心的吃起來。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皇長子有了小廚房後,對朝堂政事毫不關心,實際上他以前也沒關心過。皇帝為此失望不已,多次召他來朝堂訓話,皇長子依舊我行我素,只廚藝和工藝才是他一生追求似的。
“他要是生在平常人家,當個工匠或廚子都是好的。可惜他是皇子,皇子幹這些就是廢物。”皇貴妃笑着拈起塊精致的點心吃了,皇長子那個傻子已然不是她的威脅。
“娘娘,我們要擔心的,從來只是皇後。不過很快,我們也不用擔心了,韋家……”
“呵呵呵,最終當上太子的,會是我的寶貝和兒!”皇貴妃捏着手中那本名冊,臉上是志在必得的神情。
章十三、立儲
一眨眼,二皇子也屆十五歲成年,朝堂上再次提起立儲之事。門生黨羽遍布天下的皇後娘家韋氏一脈,自然是主張最力、活動也最頻繁的,隔三岔五總會有幾名臣子聯名陳請皇帝立儲。
“二皇子聰慧警敏,飽覽群書,能三步成詩、七步成文……”臣子滔滔不絕說着二皇子的優點。
“皇帝正值盛年,何須過早立儲?”貝家一派立刻有人跳出來說。
“立儲之後,太子才能參與政事,向陛下學習治國之道,只怕太晚,焉有過早的問題?”
類似這樣的争論,每天都要在朝堂上演,皇帝只是聽着而不置可否,臣子們試探半天也無法窺知皇帝的意思。
“衆卿若無他事要議,便散了吧!”
皇帝下朝後,便去到禦書房看文疏,待到用午膳時便前往皇後宮中。
“臣妾見過陛下。”
“皇後免禮。平兒下學了嗎?”
“下學了,但又去了教場騎馬。”
“恩,不錯,讓他盡快回來,朕要考他功課。”
二皇子殷永平在讀書上毫無問題,他确實如臣子所言般的聰慧,雖然他不是太子,但皇帝早已将一些政事文疏給他參閱,讓他說說自己的見解,并依他的意思批覆奏折。明面上來看,皇帝很有培養他為儲君的意思,二皇子的前途可說是非常的樂觀。
“兒臣望能為父皇分憂。”
“平兒有此孝心,父皇很欣慰。”
“陛下,先用膳吧。”
皇帝和皇後、二皇子間,是父慈、子孝、妻賢的和樂融融,一頓飯下來皇帝用得飯多,看得出來非常舒心。膳後,宮人端上幾碟糕點,皇帝看着那些點心,淡淡的問,“又是皇長子做的嗎?”
“回陛下的話,大殿下說是新口味,讓陛下嘗嘗……”
皇帝擰起眉,并沒有動半塊,起身就走向二皇子的書房。
“可惜了這些糕點,你們分了吃吧!”皇後娘娘對宮人說,宮人便笑着謝恩收下賞賜。
皇長子做的糕點,外頭可是吃不到的,雖說是皇子不務正業,但他們這些下人哪管得這些呢?能有好吃的好喝的帶回去是最好的。
皇帝午間在丹鳳殿用膳,晚上皇貴妃立刻就請他來鸾和殿。
“皇上,臣妾好想您唷。”皇貴妃撒着嬌說。
皇帝露出微笑,摟住行禮完就貼到他身上的皇貴妃,“朕日日都來,怎麽還會想?”
“不是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嗎?臣妾有一天都沒見到皇上了,自是想得緊。”皇貴妃緊挨着皇帝,用酥胸去蹭男人的胸膛,吐氣如蘭的在皇帝耳邊說話。
“怎麽不見和兒,是不是又去玩了?讓他來見朕。”皇帝扭頭吩咐宮人去找人。
三皇子殷永和還膩在皇長子的輝仁宮那邊不肯出來,他真是羨慕大哥,當傻子也挺好的,每天就是做些吃的、玩的,父皇都不會來考他功課。
“三殿下,陛下在鸾和殿用膳,正找您呢!”
“我不想回去……大皇兄,潤哥哥,我不想回去啦…我書沒念好,回去父皇又要念叨我了。”三皇子抱着殿內一根柱子不撒手,臉都鼓成顆肉包子。
“殿下快回去吧,不然娘娘還以為我們故意拖住你,好惹皇上生氣呢!”易唯潤溫和的催促他,安撫的拍拍他的肩膀,把他從柱子上拉下來。
三皇子這才依依不舍,一步三回頭的慢慢蹭回去鸾和殿。
比起二皇子,三皇子不論文、武的表現都很平庸,往往皇帝問幾句就答不上來,文章背得亂七八糟,字也寫得不甚好看,總是讓皇帝很無奈。皇貴妃急忙在一旁緩頰,“和兒還小,是貪玩了些,但機智聰慧是絕不輸別人,等和兒大些,他的表現會好的。”
“明年就十五了,這還小嗎?和兒,讓父皇怎麽說你,多用點心……”
三皇子嘟着嘴挨訓,眼裏很快蓄起一泡淚水,委委屈屈的模樣,看得皇貴妃心疼不已,皇帝也有些說不下去。
雖然三皇子表現平平,皇貴妃卻不是很着急,因為她手裏握着重要的殺手锏。
不久,有禦史參了皇後的父親韋相一本,說韋相和他的同宗子弟們,貪污受賄、結黨營私、欺良霸善,甚至鬧市縱馬、逼良為娼等等,随着這些指控,還有源源不斷的事證文疏一一呈上。
皇帝震怒,徹查此事,後來調查出來,韋家一脈仗着樹大根深,又是皇後母家、當朝的國舅,便賣官鬻爵、各種胡作非為,事情一件一件揭露,都是板上釘釘,而沒有遭人誣陷的可能。
一時間,風雲丕變,韋氏一派人馬,成十、成百的人牽連其中,入罪下獄,或殺或貶,斬草除根。皇後脫簪請罪,與二皇子一同在宮中閉門思過,皇貴妃的人馬順勢上位,填補了韋氏人馬的空缺,成了在前朝和後宮都掌握實權的家族。
“哈哈哈,終于讓本宮等到今天,皇後這下是不可能翻身了!”
“恭喜娘娘,賀喜娘娘。”貝家人派了女眷入宮賀喜,并呈上送給皇貴妃的禮物。
打開貝家人呈上的寶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