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點心盤子就在聞衍面前,他看了看鐘萃,她目光真誠,幾乎能一眼看透。他擡起手,把面前的點心盤子撥開,十分不留情面:“不必。”
把鐘萃剛萌芽的讨好之心給掐斷了。
鐘萃不知該說什麽,在侯府時,得寵的幾位姐妹送到長輩面前的點心,他們都會給面子嘗一嘗,誇一誇的,但陛下到底不是長輩,這個步驟一開始就行不通,鐘萃吶吶的收回手,把點心盤子給放回到矮桌上。站到一邊不說話了。
聞衍本來準備晾一晾的,餘光瞥見她這副樣子,倒像是他欺負他似的,他堂堂天子,富有四海,心胸自是寬闊無邊,傳出去跟一個嫔妃計較豈不是叫人笑話!他天子的顏面何在?他拿着書側身到一邊,用平靜的語氣淡然的問道:“才人來做何?”
鐘萃趕忙把匣子捧上:“陛下,這是嫔妾寫的大字,都是根據陛下上次講解後抄錄的。”她從匣子裏捧出好幾張大字。
聞衍看了她一眼,倒是從她手上接了大字,只看了兩眼便放了下來:“你的字寫得比上次差了,練字不同讀書,一日不精進便會退步,數日不練字便會宛如新手,若是沒有那份持久的心思,未免贻笑大方,還是趁早不要練字了。”
聞衍自己是個自律的人,身為天子,整個大越都需要他來操心,但聞衍從八歲被立為皇太子便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和義務,請來的先生們教導他的第一堂課也不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讓他明白皇太子這三個字的分量。
便是到了如今,聞衍已登基十載,坐在皇座之上,仍舊事必躬親,不敢懈怠,每日除了批閱奏折,召見大臣外,還會安排翰林學士們輪流經筵,經筵的意義便在于以收持之以恒之效,正人主開廣心思,聳勵精神之所,便是他身為帝王在學習一道上都絲毫不敢懈怠,因此便十分不喜鐘萃這種半途而廢的行為。
聞衍下意識想起了同樣經常送小字來的良嫔,把二人做了對比,但只須臾,聞衍便在心裏下了定論來,良嫔除了上回行事糊塗,平日溫良賢淑,勤加練習,大字又精進了兩分,鐘萃與她相比卻是不能夠的,同樣身為後宮嫔妃,這鐘氏到底比不上良嫔,多有不足之處。
聞衍愛憎分明,覺得鐘萃耍懶懈怠便頓時冷下了臉來,他向來不喜懶惰之人,認定鐘萃投機取巧,不思進取,便在心裏留下了個不好的印象,又覺得白白浪費了自己給她啓蒙書的一番心血,天子同她講課還如此不知珍惜,當即取了一張良嫔的大字給她:“瞧瞧人家的。”
良嫔溫良,進宮十年間每年都為太後抄寫經書賀壽,隔三岔五還為太後抄經祈福,高太後的永壽宮不見嫔妃,良嫔進不去,便只能把經書送到承明殿來,托陛下去永壽宮給高太後請安孝順之時一并帶過去。
鐘萃接了良嫔的大字,小心擡眼看了看陛下的臉色,就方才他已經不高興兩回了,果然是帝王,脾氣瞬息萬變。
她低頭看了眼手中的大字,這張大字叫鐘萃說寫得确實不錯,娟秀得很,一看就是出自女子的手,她剛寫字的時候是按三哥鐘雲輝的大字臨摹的,字跡跟閨秀的女子不同,帶了幾分男子寫字的習性,鐘萃不知道聞衍是什麽意思,她看過了字,又捧了回去,幹巴巴的說了句:“良嫔娘娘寫得很好。”
聞衍沒在她臉上看到半點自省和羞愧,心中煩悶不已,他給她良嫔的大字看,是叫她認真誇的嗎?他是叫她對比,羞愧自省,進而奮發圖強,便跟男子間的争強好勝是一個道理,別人做得好,得了誇,自己不如別人,總是會羞愧,進而促使上進的。
鐘萃真心實意的誇了,卻不見陛下臉色好轉,她有些不知所措,仔細想了想,覺得自己沒有說錯話,只得按捺下來,想着接下來的事,她猶豫的問道:“陛下說話可還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聞衍一聽這幾個詞就想到了上次歇在綴霞宮之事,但天子之威不可犯,自然是說一不二的:“自然,朕向來說話算話。”
Advertisement
鐘萃抿了抿嘴兒,拿出了匣子裏的幼學瓊林:“陛下說若得了閑便可來尋陛下講解一二,不知會不會打擾到了陛下。”
前朝已經落了鎖,奏折都已經壓了下去,前朝大小無事。
聞衍不能用公事來搪塞過去,何況身為帝王,應下了嫔妃之事,又豈有反悔的道理,豈不是失信于人,聞衍自小受到的教導也不允許他出爾反爾,便是如今他心裏對鐘氏已有了幾分成見,卻并沒有表露出來,聞衍心思缜密,擅于壓制想法,很快便把這分不喜壓了下去,朝她伸出手:“拿來。”
鐘萃趕緊遞上書。
鐘萃在承明殿待了兩個時辰,聞衍與她授課,倒是越講也來了興致,尤其這個學生聽得入神,不時提出兩句問,讓他十分享受這種教導人的感覺。
晌午膳房把鐘萃的飯食也一并送了過來,用過飯食,又聽了半個時辰,鐘萃見楊培弓着身等着彙報事情,這才起身告辭。
楊培退到一邊,朝她見禮,鐘萃沒敢受全:“小主慢走,如今冬日天冷,小主也要保重身體才是。”
鐘萃朝他道謝:“多謝楊公公。”便跟着宮人出了殿,帶着芸香回了後宮。
楊培來報的倒并非什麽大事,便是後宮徐嬷嬷整理了一份名冊,到年底時從陛下到太後都要給嫔妃們賞賜,徐嬷嬷拟了一份賞賜單子請他過目,再有需不需要封賞後宮。
聞衍接了單子看了,徐嬷嬷拟的單子規規矩矩的,嫔妃位份如何,該得什麽賞賜都寫的清清楚楚,并沒有甚遺漏,不是之前廢妃董氏那邊面上光,開始那幾年她倒是勤勤懇懇,拟出來的單子瞧着也似模似樣的,聞衍見她上心又無錯,這才放心大膽的全權交與她,不曾再過目,這本是體現身為天子的信任,卻到底叫廢妃董氏辜負,借此大肆斂財。
在封賞後宮上,聞衍本不欲在位份上動作,他為人規矩端方,後宮嫔妃的位份的升遷也是按宮規來,年資上去,又無錯處,自然可升位份,但這是從前。如今後宮出了一位中飽私囊的廢妃董氏,聞衍也意識到中宮後位對後宮的震懾,這規矩便要變通一二了。
中宮後位便如同尋常百姓家中的嫡妻正室,有正室在,方可壓下後院中的小妾婢女,掌管家中的內務開銷,若是沒有正室在,後院裏妾室相争,便是誰也不服誰,今日勾心明日鬥角,全然沒有當家主母的大局,遲早要生出亂子。
彭範二位太傅曾苦口婆心同他講過不少沒有中宮坐鎮的壞處,便如同普通人家沒有正室一般,遲早禍亂,聞衍卻不曾這樣想,他只覺得後宮有二妃制衡,一個端莊大方,一個驕縱天真,後宮管得井井有條,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并不會出現兩位太傅口中的亂事,直到廢妃董氏被查,身後之事浮出水面,才叫聞衍如同當衆一棒。
他自覺這宮中沒有任何事能瞞過他,但偏偏董氏就瞞過了他數年。後宮并非事事在他掌控,到底也有他力所不及之時。
楊培候在一旁,等着他下決定。聞衍果決,有了對策之後,很快便下了決心,他取了朱砂筆,很快就在名單上勾勒出了幾個名字,宮中原本是二妃六嫔,如今聞衍大手一揮,把六位嫔都提成了妃位。
看來中宮後位是要在這幾位娘娘中選出來了,楊培恭敬的接了名單,正要退下給徐嬷嬷送去,聞衍看他謹言慎行的模樣,倒是突然來了興致:“怎的先前倒是對那鐘氏言語客氣起來了。”
楊公公回道:“綴霞宮的鐘小主前些日子告了病,連宮宴都不曾參加,奴才便也是順嘴。”
聞衍聽得斂了笑,朝楊培擺擺手,等他走後,這才顯露出情緒來。原來那字不好退步了是因着生病之故,那她為何不解釋一二,莫非在她心中,朕就是如此反複無常,絲毫不會體諒她人之人麽?
鐘萃是一早去的承明殿,回綴霞宮已經下晌了,她聽了幾個時辰的課,現在也有些頭暈腦脹的,回了綴霞宮,叫芸香替她卸了身上的釵環便倒下睡了,直到彩雲彩霞提了晚食才醒。
彩雲兩個給她布菜,芸香擰了帕子來給她擦臉擦手,瞧着她還有些迷糊的樣子,有些心疼:“姑娘,那承明殿威嚴深重,一日裏連重一點的聲響都聽不到一個,實在吓人,奴婢都怕發出了響動叫禦前的人給拖下去,姑娘怎的還往裏去,咱不如繼續在宮裏讀書好了。”
別的嫔妃被召去了承明殿裏伴駕,她們幾個也羨慕,還盼着有朝一日她們主子也能去伴駕,得幾日威風,真等去伴駕了,又對承明殿十分生畏害怕。
鐘萃讓彩雲也下去用飯去,等她們走後,她扶上胸嘆了口氣,芸香看過來:“姑娘怎麽了?”
鐘萃面色複雜,輕輕的感嘆:“心有點累。”
承明殿确實威嚴赫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禦前宮人們目不斜視,整座承明殿充斥着陛下那股凜然氣勢,何況陛下的脾性喜怒無常,實在叫人捉摸不透,鐘萃想了許久都想不通他為何生氣,在服侍時更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說錯了話。
“那咱們不去了。”
鐘萃卻搖了搖頭。
若是可以,她也不想,但這輩子與上輩子已經全然不同了,鐘萃原本想的是進宮後跟上輩子一樣低調做人,等皇子出生盡量活着,把他撫養長大,以她從江陵侯府帶進宮的金銀,也足夠他們母子舒舒服服的過上好些年了,何況她還去讀書認字了,又帶了那麽多書,她可以給皇子啓蒙,教他讀書認字。
但事情早已跟上輩子不同了,上輩子她在得召幸前從未與陛下親近接觸,連話都不曾說過,如今卻是不同了,上輩子她能得陛下召幸,但這輩子陛下卻是不願了呢?何況上次她用學習拖住了陛下,還不知道陛下心中會不會介意,因此今日這才帶着芸香去了承明殿試探一二。
在事情落定之前,鐘萃一時不敢放松,生怕自己做錯了事,惹了陛下生氣,叫他厭煩,好在上次的事陛下并未計較,她只有在陛下面前順着敬着,一步步的往前走,以待事情徹底落下之時才能放心。不過她雖然學着家中姐妹的法子去讨好了,但陛下好似并不領情。
芸香苦着臉:“咱們還要去啊。”
鐘萃想着陛下喜怒無常的性子,心裏也是顫了顫,面上十分糾結,“那就隔上四五,七八日去一回吧。”
隔了七八日,以高太後名義發下來的懿旨卻先到了。
以瑤華宮禧嫔為首,端嫔、昭嫔、穆嫔、熙嫔、良嫔皆擡為妃位,高太後懿旨下來,宮中頓時熱鬧起來,衆妃處張彩結燈,門欄都快被道賀的人踏爛了,只除了淑妃不高興之外,俱是喜氣洋洋的。
禧嫔等是嫔位,她便還是宮中唯一的妃位,但她們一躍成了妃,跟她平起平坐了,淑妃的優勢就小了,豈能叫她不恨的,便是宮中也都猜測高太後這突如其來的封妃懿旨,關注起那幾位新出爐的妃子,沒注意到懿旨最後還有綴霞宮的鐘才人同樣被升為了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