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鐘正江只是蒙蔭混了個正五品的閑職,在衙門打個點,領個差,崇州糧饷一案牽扯地方官員和通政司,鐘正江随督察院三司随行,去崇州月餘,竟然在他身上發現了贓物,當即下了大獄,吏部侍郎穆良成力保,三司調查後随即釋放。
朝中有勳貴想跟着辦件好差事,聞衍自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誰知這鐘正江竟然這樣糊塗,早早被人給栽贓了贓物,竟這麽久不曾發現。出了這樣的岔子,鐘正江能保住位置已經不錯了,哪裏還敢想請封的,如今還閑賦在家。
楊培沒一會就想起來了:“是,正是江陵侯。”
上一任江陵侯英武,到這一代江陵侯卻是不成氣候了,武不成文不就,連身上被人下了手腳都不知。比宮裏這位鐘小主還不如呢,鐘小主雖長得那副樣貌,卻也懂禮,剛醒了就派了人來謝恩。
用四個字來概括江陵侯,就是外強中幹,徒有其表。
京城裏勳貴衆多,在侯府上還有國公府,從大越開國便傳下來,光是能叫得上名號的便有數十家之多。再往上還有皇室宗親們。江陵侯府的家境在一衆勳貴裏實屬排不上號,就是有好事也輪不到他。
聞衍本就問得随意,崇州糧饷一案牽連廣,也是楊培回禀說起鐘萃,聞衍便聯想到了這鐘正江上次辦的差事上。
鐘萃連着躺了三日才有了精神。游湖的娘娘們許是覺得過意不去,專門抽空來看看她,便是來不了的也備了一份薄禮,連周常在也親自來了一趟。
鐘萃掉湖嗆了水,傷了喉,便只乖巧的陪坐着,偶爾回兩句,周常在幹巴巴的問了幾句病情就不知道該說什麽了,神情有些尴尬,只等着再坐一坐就告辭。嫡女們天然就有自己的圈子,跟庶女們玩不到一塊去,也不知道該說甚。
她抿了抿嘴兒:“我認得你四姐姐鐘琳,那時我們…我進宮時她還未曾蘇醒,不知現在醒了沒?”
周常在跟鐘琳是閨中好友,兩人原本是約定好了一起進宮的。
進宮選秀前一日,鐘琳卻突染惡疾,周常在也是出宮後才聽說,還特意登江陵侯府去看過。以鐘琳的樣貌和品行,周常在相信鐘琳是肯定能入宮的,不料入宮的變成了江陵侯府庶女,周常在維持着大家閨秀的風度,卻難免對鐘萃不喜,認為她搶了鐘琳的入宮名額。
鐘萃庶女出身,天然就在這些嫡女面前矮一頭,提及到鐘琳,鐘萃心裏一緊,她抿了抿嘴,垂下眉眼,細聲的回答:“四姐姐已經醒了。”
回完話,鐘萃咬着牙,竭力與周常在平視。
鐘萃膽子小,低頭低慣了,這是兩輩子的習慣,早就成了她的下意識,也正是因為她這副怯懦的模樣,叫人笑話了兩輩子的上不得臺面。書上都說了束帶矜莊,徘徊瞻眺,衣裳要穿戴齊整,行為舉止要從容不迫,她不是嫡女們肆意張揚,日日受禮儀熏陶,只能再三在心裏提醒自己不要露怯叫人看不起。
周常在微微一笑:“她醒了就好。”
Advertisement
與此同時,另一道聲音在鐘萃耳邊随之響起。這聲音裏帶了幾分惋惜,與現在的感懷不同,足足的為鐘琳着想:【有什麽用呢?鐘家庶女都入宮了,以後她就只能為臣婦了,要不是這惡疾,以鐘琳的才學氣質,這宮裏也是有她一席之地的,可惜了…不過這鐘五不是說只有一張臉生得不錯,性子卻有些古怪麽,愛躲角落,不敢看人呢,現在看來倒也說不上,鐘琳還曾問過我如何同庶妹相處呢,也就只有她才這般好心關心一個庶女,問我,我哪兒知道的,總是嫡庶分明,尊卑有序就是。】
正是年輕貌美的年紀,曾抵足同眠,分享過彼此的秘密,最是親密無間,對鐘琳所言,周常在毫不懷疑。
原來共同流着鐘家血脈的堂姐從前是這般看她的麽,覺得她古怪,鐘萃哪怕早就知道鐘琳表裏不一,心裏卻仍難過了一瞬,這情緒來得快,走得也很快。
她早就過了抱着被子哭的年紀了。
周常在得了消息便準備走,已經站了起來,目光卻瞥見窗前書桌上擺着的大字,周常在目光一凝,很是不可思議:“你會寫字?”
【鐘琳不是說她們江陵侯府只有嫡女才會請夫子來教導麽?】
大字鐘萃都寫了好幾個月了,每天都要練好一、二時辰的,鐘萃輕輕點了個頭。
周常在忍不住問:“那你會認多少字了?”周常在很快想明白了,鐘琳突染惡疾,鐘蓉落選,鐘萃一個庶女進宮,江陵侯府上下明知陛下的喜好,自然會教鐘萃認幾個字的。不過從選秀到入宮也才兩個月,能認得百來個字也算不錯的了。鐘琳心腸好,連家中這些庶妹也惦記,如今她未能進宮,想來在宮外也惦記着的,忍不住說:“你要是有不懂的,可以問我。”
鐘萃眼一亮。
在侯府的時候,夫子教的跟三哥鐘雲輝教的不同,三哥學業也重,鐘萃怕麻煩他,萬一三哥覺得她不懂事不教她了,她就學不了知識了。從她啓蒙讀三百千,甚至到現在的增廣賢文,鐘萃一直都是一個人學,她心裏早就想有人跟她一起探讨一番了:“多謝周常在。”
鐘萃朝她福了個禮,把自己最近讀的增廣賢文拿出來指給她看:“我最近正讀到這裏,當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這裏了,我讀得慢,常在你們論語都讀完了,我還在這裏呢,常在你看,這裏的東海指的是哪裏?”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初若不登上高山眺望,又怎知道東海波瀾壯闊,鐘萃曾經讀過好幾個典故中都有記載東海的句子,對東海之地十分好奇。對于讀書學知識,鐘萃曾經只是想要不當文盲,改變處境才學的,是帶着母的而學的,但現在讀書,她完全沉浸在了這些字裏行間,如癡如醉,仿佛在讀書學知識裏,就已經跟随着書上的知識走遍了名山大川,山川風情。
周常在緩緩低頭。書她是認識的,但是書上的內容她完全不認識:“你讀的是什麽?”
“增廣賢文啊。”鐘萃揚了揚書,如實相告:“原本是準備學幼學瓊林的,但據說這本增廣賢文不需講解就能讀懂,我便先讀了這本。”鐘萃沒有把三哥鐘雲輝供出來。
周常在不曾聽過這增廣賢文,對上鐘萃看向她的目光,周常在朝她微微一笑:“那些山水之地,離我們太遠了,便是說了你也不知道的。”
宮中的嫔妃,一生只有一次能出宮的機會。成年皇子開府,先帝崩後,王爺們可上折接了宮中太妃回王府頤養天年。
鐘萃就是知道了東海也沒用。
她有些失望,卻也認認真真朝周常在道了謝,正籲出一口氣,耳邊周常在的聲音赫然傳來:【增廣賢文是什麽,江陵侯府怎麽教庶女學這個,以前倒是從沒聽鐘琳提起過,她可是跟我學的一樣,讀過好幾本詩集的。】
周常在在撒謊!
宮中的娘娘們不是個個都讀書習字嗎?鐘萃抿了抿嘴兒,低垂着眼:“那論語呢,我記得論語第一章 上…”
周常在打斷她,一掃臉上的疏冷,嫡女們天然看不上庶女,不屑與她們講話,看在鐘琳的面子上,周常在原本對她不冷不熱的也柔和了兩分,現在卻對鐘萃關心起來:“下次再說吧,你嗆了水還未好,說多了話可不行。”周常在一臉關切完,起了身,朝外邊看了看,繡帕輕輕掩了掩嘴兒:“時候不早了,你先歇着,等下次得空了我再來看你。”
說罷,不等鐘萃再說,便帶着數位宮婢侍監們浩浩蕩蕩的離去。
鐘萃看着她走遠,眉心緊緊蹙起,芸香過來扶着她躺下:“周常在說得是,姑娘你現在還沒好全呢,正該多歇息養養精氣神兒,等姑娘醒了想看書,奴婢給你拿來。”
鐘萃陪着說了好一會話,也确實精力不濟起來,往後靠在軟榻上,等芸香替她捏了捏被角,轉身去了外邊,也緩緩閉上眼。
睡前,鐘萃又想起周常在的背景。武将之女,許是并非太重視啓蒙的,這也是說得通的。
下晌,承明殿召了周常在去撫琴。
周常在匆匆洗漱一番,取了琴,在後宮嫔妃的豔羨下抱着琴離去,臉上挂着清淺的笑容,淡漠出塵,性情高潔,随着宮人緩緩踏入承明殿中。
聞衍一首撐在桌上,閉着眼,旁邊雕着龍形香爐燃着香,袅袅白霧升起。周常在來過幾次,輕輕的福了禮,便在琴案前彈奏起來。
琴音飄渺,聞衍緊皺的眉心開始舒展,在琴音中半睡半醒,難得清閑的睡了個回籠覺,幾曲琴音彈罷,他緩緩睜開眼,睜眼那一剎那,眼眸中的惺忪變得銳利起來,聞衍坐直身子,朝她輕輕颔首。
往常也是這般,遇上陛下心情好時同她說兩句,心情差時一句都沒有,雖每回都由楊公公親自送她出去,回後宮後更有賞賜賜下,在宮中也是頭一份了,連淑妃、賢妃都沒有的風光,周常在咬咬嘴,她不甘這般呼之則來揮之即去,便想着怎麽跟陛下說說話,她往四處看,見旁邊置着茶壺,便親自替聞衍倒了一杯,遞送過去,柔聲說道:“陛下喝茶。”
聞衍看了眼茶水,頓了頓,到底接了過來,卻沒喝。
周常在也只是找個由頭開場,也顧不得這,柔聲細語的說起這幾日宮中的趣事,擡眼瞥見聞衍面無表情,一咬牙:“嫔妾最近在讀書,卻有許多不懂之處。”
聞衍順口問了句:“什麽書?”
周常在哪有看書的,最近的便是在綴霞宮處看到的那本,“增、增廣賢文。便是那當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也不知這東海在哪兒?”匆忙間,周常在把鐘萃的話拿了來。
聞衍随意的态度驟然一收,眼眸正經的朝她看來,目光似是奇異。
聞衍今日心情确實不佳,朝中幾位大臣上奏,谏他立下中宮後位,言辭激動,甚至還搬出了先帝來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