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得了胡嬌嬌的同意,文山公公這才念到:“今次恩科會試第一名,京兆李延年大人府上公子李建康。”
話音落下,在座衆人一衆嘩然,紛紛看向站在第一排的內閣李大人。
李大人也猛地擡起頭來,不可置信的看向上首。
“李大人,恭喜了。”胡嬌嬌說道。
李大人說道:“陛下說笑了,府上此次沒有參加科考的子弟,許是弄錯了。”
其他大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胡嬌嬌說道:“李大人沒有聽錯,雖然你們府上今年沒有參加考試的子弟,但是朕的琳陽君,也是你李府上的公子。
他自幼與朕一起在太學裏面讀書,其資質和能力是諸位師傅們認可的,此次參加科考,也是朕特許的。”
李閣老眉頭緊緊皺起。
張大人立刻說道:“陛下,琳陽君乃是後宮侍君,怎可參加科考。臣以為,琳陽君此舉不但壞了朝廷規矩,且對于參考的學生來說,是為不公。
不但如此,此次負責考試的李大人同樣脫不了幹系。”
下面傳來一陣議論聲,李大人和張大人交換了一個眼色。
随後,又有幾位大人站出來提出質疑的意見。
“諸位大人的意見是,要取消李建康的資格?”胡嬌嬌問道?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看向李大人。
李大人跪下說道:“老臣教子不嚴,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臣對不起先帝,對不起皇上,還請皇上責罰。”
Advertisement
胡嬌嬌一副苦惱的說道:“琳陽君是受了朕的指示,這才去參加考試的,要論責罰,也應該是朕來承擔這罪責。
但是琳陽君作為李大人府上的子弟,參加的是京城世家子弟的場次考試,也是朕考慮不周,既然這樣,那京城世家子弟的考試是要取消,還是重新考?”
這。此話一出,大殿上面就陷入了一陣安靜。
胡嬌嬌說道:“哎,會試結束後馬上就是殿試了,總不能為了他們讓此次殿試延後吧,若不然這樣,他們就先擺着,與下次秋闱的考生一起如何?”
“皇上萬萬不可,這樣一來,有失朝廷公允。”立刻便有人說道。
“皇上還請三思。”
胡嬌嬌一副為難的樣子。
諸位大臣此刻心中簡直就是一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這個時候再看出來皇上的意圖,那他們也就白活了。
琳陽君是皇上授意參加考試的,如果他們執意琳陽君的考試資格和成績。
那麽無疑會影響到一起參加考試的各家子弟的考試成績。
嶺北官員大量流失,此次正好是各家往朝廷塞人的好時機,他們有的人家甚至要給自己孩子安排什麽崗位都已經準備的明明白白。
這個時候要被取消資格,再過一年參加秋闱,還有那位子嗎?
就算為了自家的孩子,這件事情也不容許他們過多的過問了。
胡嬌嬌說道:“此次是朕考慮欠妥,确實沒有考慮到琳陽君的身份問題,這樣吧,琳陽君會試第一名就取消,另擇他人。
但是琳陽君與諸位考生一起通過了會試,這是不争的事實,既然如此,那便也有殿試的資格,諸位大人沒有異議吧。”
“臣等遵旨。”
“那好,就這樣吧。”
“皇上”李閣老踏出一步,大聲問道:“請問皇上,琳陽君若以李府子弟的名義參加了殿試,那皇上下一步是準備讓琳陽君以後宮侍君的身份入朝為官嗎?”
會試擇60人參加殿試,這60人,按照以往的慣例,所有參加殿試的人,最差也有一個進士的名號,是可以入朝為官的。
況且,憑借李建康的才學,家世,後臺背景這些方方面面,殿試的結果肯定差不了,故而李大人由此一問。
原本已經沉靜下來的大殿又陷入了一陣騷亂。
“李大人,此時談論此事,為時過早了吧。”李欽站出來說道。
李大人直接哼了一聲,說道:“老夫不這麽認為,琳陽君是太後和皇上的旨意入宮伴駕的。
如今皇上讓他以李家子弟的身份參加考試,難道是琳陽君做了什麽事情,讓皇上有廢了琳陽君的想法?”
胡嬌嬌眉頭一皺。
裘裴站出來說道:“李大人言重了,琳陽君對皇上可是有着救命之恩的,再說了,琳陽君一直管理後宮有方,怎麽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李大人咄咄逼人的說道:“若皇上沒有廢了琳陽君的想法,又怎麽會我李家背負這樣不公之事?
難道就讓我李家遭受各位同僚,天下學子的鄙視與嘲笑嗎?”
一時間,整個大殿陷入了僵局。
“啓禀陛下,琳陽君求見。”殿外守着的小太監跑進內殿說道。
“請琳陽君進來吧。”胡嬌嬌說道,她雖然不知道琳陽君這個時候來乾元殿做什麽,但是既然人來了,就沒有拒絕入內的道理。
李建康穿着侍君的衣服緩緩進入殿內,朝着胡嬌嬌行禮,又對着旁邊的李大人說道:“祖父。”
“琳陽君嚴重了。”李大人語氣不善的說道。
李建康又道:“李大人。”
“琳陽君求見有何事?”胡嬌嬌問道。
李建康說道:“臣聽說皇上因着臣的事情與李大人起了争執,這才匆匆求見,還望皇上恕罪。”
“無妨,你既然已經來了,正好聽聽諸位大人的說法。”胡嬌嬌說道。
“是。”
“皇上,按照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後宮是不得幹政的,琳陽君參加考試實在不該,這有違祖宗禮法。”禦史臺的大人說道。
“皇上,臣有一提議”李欽又站出來說道。
“說罷”胡嬌嬌道。
李欽道:“臣聽了一早上,大概也聽出來各位大人糾結的地方,不如這樣,琳陽君既然以李府的名義參加了會試,殿試依舊以李府的名義參加。
如果李大人覺得此舉有礙李府的聲譽,不如将琳陽君的戶籍單獨從李府中牽出來,京兆尹大人,這可以的吧。”
被點名的京兆尹被迫營業,說道:“這,琳陽君要遷出戶籍可以,只是這依據什麽呢?”
李欽說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東梁有律法規定,出嫁的女兒如果被休或者和離的,官府可以辦理單獨戶籍。家族子弟按照規定分家的,也可以單獨辦理戶籍。”
京兆尹點頭,說道:“李大人說的是。”
李欽又說道:“看吧,按照規定,琳陽君是可以單獨立一戶的。問題便回到了李大人剛才提到的問題。
皇上,你以後打算讓琳陽君繼續留在宮中還是在朝為官呢?若是留在後宮,琳陽君的學識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參不參加殿試都沒有意義。
但如果入朝為官,那琳陽君的身份便顯得沒有那麽合時宜了。”李欽說道。
“琳陽君,你怎麽看?”胡嬌嬌直接問李建康。
李建康看了看李大人,說道:“臣願意放棄琳陽君的身份。”
衆人嘩然,李大人的身子微微顫了顫。
胡嬌嬌說道:“琳陽君在入宮期間,一直為朕管理後宮,兢兢業業,多次解救朕于水火之間,今日雖廢除其琳陽君的稱號。但朕念在他為朝廷做出的貢獻。
特賜府邸一座,良田3叁仟頃,黃金2千兩,着京兆尹盡快辦理戶籍另立事宜。”
“臣謝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建康恭恭敬敬的給胡嬌嬌行了一禮。
散朝後,李大人被張大人攙扶着出了乾元殿。
李建康追了上去。
李大人卻連一步都不曾停留,直接出了宮,只留下黯然的李建康。
李欽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李兄,恭喜。”
李建康苦笑說道:“這情形,我實在歡喜不起來。”
李欽說道:“李兄若是能在殿試中嶄露頭角,李大人想必心中也會多一些寬慰。”
“但願如此吧。”李建康說道。
一個月後,京城恩科考試終于畫上了句號,李建康不負所望的被當場欽點為狀元,且被皇上直接破格提拔為吏部侍郎,進入六部中最核心的部門,一時間,震驚朝野,他也成為所謂的新貴。
如今這位京城的新貴卻跪在了李府門外,一動也不動。
平安從馬車上拿下一件大氅給李建康披上,小聲的說道:“主子,咱們先回去吧,你已經一連在這裏跪了好幾天了。明日還得去吏部報到呢。”
李建康說道:“再等等吧,再等等。”
他擡頭看了一眼緊閉着的大門,這個他從小長大的地方,如今卻是連進去都不能了。
李府內,正房中,李建康的母親一個勁的流眼淚,對李父說道:“老爺,你去求求公爹,就原諒康兒吧,就算你們不去見他,也讓我去見見。
他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啊,被你們送去宮中,受盡了委屈,如今好不容易出來了,你們怎的還能這樣對他啊。”
李父一把推開她,吼道:“你懂什麽,我警告你,你要是敢偷偷的去見他,我饒不了你。”
說罷,氣的摔門而出,只留下依舊在痛哭的李夫人。
門外,李建康再也支撐不住歪倒在地上,平安驚呼,趕緊招呼下人将他擡進馬車,朝着府邸而去。
至此,朝廷格局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