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在經過了長達兩個多月的準備以後,會館終于打開了大門。
這一天,李欽将端端正正的穿者官府,在各部官員的注視下,鄭重的朝着會館中的孔子塑像拜了拜。
會館的大門換換打開,門外站着穿着甲胄、手持□□的守衛們。
會館的三扇大門依次打開,李欽帶着諸位考官出了大門,一起跪迎了皇上的聖旨,從太監手中鄭重的接過考卷,這才敲響了開考的響鑼。
考生們手中拎着考試用的籃子,裏面裝着吃食和簡單的洗漱用品,所有的東西,以及身上穿着的衣服都會經過嚴格的檢查。
然後再門口領取考試號牌,跟随引導人進入到自己的考監內,準備考試。
此次考試是東梁歷史上最特別的一次考試,整個會館考監被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朝中官員子弟的考試區、南方考生考取和北方考生考區。
雖然所有考生的卷子都是一樣的,但是在封卷的時候,會分成三類分卷,然後分成三類進行批改,最後分別進行錄用。
為了避免同考監的學生相互串答案,每一個考監外面都單獨配備了一個侍衛,在考生離開考監方便的時候貼身跟随,避免相互交談。
李建康拿着屬于自己的藍色牌子進入到考監內,門咔嚓一下便被關了起來。
他這才松了一口氣,他今日穿着再普通不過的衣服,拎着的籃子也是平安從大街上随便買來的,盡管這樣,戶籍檢查、核對考生信息的時候,他還是捏了一把汗,生怕審核不通過。
不過還好,他及沒有被趕出去,也沒有被監考的官員們認出來。
會試舉行時間為四日,第一日為進場日,也就是核對人員名冊,确認考監,做事前準備。
第一日晚間,每位考生都收到了發下來的答卷,所謂答卷,就是統一材質和制式的白色紙張。
考生拿到紙張之後,需要對紙張進行簡單的折頁,留出寫上自己名字、籍貫等識別信息。
這一部分內容在監考人員收試卷的時候回統一采用大小一致的白紙進行封糊,以免在閱卷的過程中發生舞弊行為。
Advertisement
李建康将紙張放到帶進來的油紙袋裏面,這才将考監裏面的被褥打開,被褥因為長時間擺放有了一股子黴味和潮濕的感覺。
李建康将自己帶進來的衣服裹在身上,腰間的香囊雖然在進場檢查的時候被守衛翻出來一陣倒騰,但是最後都給他裝進去了。
他将香囊放在枕頭上,摸着懷中裝着的考卷的袋子,閉上了眼睛。
第二日一大早,考監走廊上,已經有侍衛分別舉着考題在各個考監外面一一讓考生們閱覽。
李建康用桌上的陶瓷罐中的水簡單的擦拭了眼角,漱口,有申請去解決了一下個人問題,這才心平氣和的坐到了桌子邊,開始思考。
第四天,侍衛們準時将考生們請出了考監。
出了會館大門,外面已經是人山人海了,馬車、仆人、小厮、考生、侍衛擠成一團。
李建康的心中說不出的舒爽和暢快,若不是不能太過引人注目,他此刻還真的想要朝着外面大吼幾聲。
“主子,主子”平安從人群中擠了出來,帽子和衣服都被擠歪了。
平安三兩步來到李建康的旁邊,接過李建康手中的籃子,指着遠處的巷子說道:“街上的人和馬車實在是太多了,咱們的馬車只能停在那邊巷子裏面了。”
李建康看了看,說道:“不着急,等人少些,咱們在過去也是一樣的。”
平安點點頭。
主仆二人在會館門口等了好半晌,這才慢慢的走到馬車上。
平安說道:“主子,你這身上都快馊了,這考監還真不是個什麽地方。”
李建康低頭聞了聞,笑着說道:“這幾天都呆習慣了,我都沒聞到。”
“不止這樣,主子你的臉色也不怎麽好,眼窩都陷進去了,難怪外面的人說什麽寒窗十年過鬼門關呢。
剛才奴才在那裏等你的時候,已經瞧見好幾個少爺那都是被侍衛擔着出的會館,奴才那個擔心啊。”平安絮絮叨叨的說道。
李建康笑着聽他眉飛色舞的說着在會館前面看到的情形,直到他将旁邊老頭的閑聊一并拿來做了談資,李建康這才打斷了他的絮叨。
“我不在的這幾天,宮中可有發生什麽事情?”李建康問道。
平安搖搖頭,說道:“奴才按照主子的吩咐去內務府給主子報了病,內務府按照慣例給太和宮送來了藥材和補品。
清泉宮和祁陽宮都派人送來了補品,不過奴才以主子養病為由拒絕了來探訪的人。”
李建康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平安有些擔心的問道:“主子這次來參加考試雖然有皇上的口谕,但若是真的中了,下一步打算怎麽辦?”
“走一步算一步吧。”李建康說道。
平安接着說道:“奴才一直跟在主子身邊,知道主子一直想要出仕,但是主子這次來參加考試,是瞞着府上人的。
奴才雖然年紀小,也經常聽宮中的老人講過,後宮的主子,最大的依仗是娘家,而不是皇上。”
說到後面,平安的聲音已經壓得再小不過了。
李建康拍了拍平安的肩膀,說道:“我知道,這些事情我心裏有數。”
平安也就沒再說話了,作為奴才,他剛才說的那些話已經足夠讓他被殺頭好幾次了。
李建康不由得想起自己參加考試前一晚與胡嬌嬌的對話。
那一晚,胡嬌嬌親自到太和宮給他送考核戶籍證明,也算是再次征求他的意見和建議。
她将用作考試的戶籍證明放在案桌上,說道:“朕那日的提議不是心血來潮,是真的有這樣想法。
但是你也有選擇的權利,畢竟你若是真的站在了朕這邊,以後不免會與京城世家大族,甚至是李家站在對立面,這一點,相信你也清楚。
另外,你入了後宮,去參加科舉,這件事情告破之後,朕一定會保住你的性命和你應得的名次,至于其他的,朕還暫時無法承諾給你。”
她将出宮的令牌放在一邊,說道:“其他的事情,你自己決定吧。”
他獨自坐在太和宮想了許久。
想起了當初自己與祖父的争執,想起了自己進宮時候的不甘,想起了皇上那一晚喃喃的話語。
最後,他選擇搏一回,李欽說的很對,他就活那麽一回,這樣的選擇對于家族來說是自私的,但是對于他來說,錯過了這次機會,此生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會試結束後,會館裏面忙碌起來。
由翰林院、中樞省和內部抽調形成的閱卷組成員加班加點的開始批閱考卷。
每一份考卷被收上來之後,第一步流程便是對考卷整體整潔和清潔程度進行評選,對于字跡嚴重不潔的卷子,直接給以一票否決。
被篩選過一次的卷子被送到閱卷官員處,每一張卷子都必須有五位閱卷官在卷子上面給出評分。
評分如果一致的,直接給出結果,評分如果差異較大的,會進行二次評卷,最後得出最終分數。
由于今年考生被分為三個考場,又因閱卷的标準有所差異,工作量要大很多。
“好。好。好。”翰林院的宋老大人一連說了三個好字,激動的站起身來。
旁邊幾位閱卷快要奔潰的大人齊齊看過去。
宋大人将卷子放到了另一張桌上,招手讓衆人過來,尋了個年輕的官員将卷子內容讀給諸位大人聽。
這種情況每年都會發生,當閱卷看十分精彩的卷子的時候,該考生的卷子就會被閱卷官拿出來給大家分享,然後品評。
到最後,這樣的卷子名次一般都不會低。
衆人聽罷,連連稱好。
其中一人贊到:“沒想到這些世家子弟中居然還有這樣優秀的考生,這樣的水平,與北方那些考生比起來也絲毫不差,應該能進三甲。”
宋大人摸着花白的胡須說道:“着實不容易,其子的眼界絲毫不輸給朝中一些官員,言辭精辟,犀利卻讓人絲毫不覺得不适,是良才。”
李欽将卷子拿過去,看了一遍,說道:“既然各位大人都覺得不錯,那就呈送禦前吧。”
衆人點頭。
經過10天不分日夜的閱卷,此次考試終于有了最後的結果。
會試一共呈送參加殿試人員共60名,每場考生則選前20名。其中,60名考生中綜合表現最優的6人卷子被送到禦前呈覽。
胡嬌嬌翻了一遍,問道:“諸位大人覺得哪篇最優?”
李欽将其中一篇翻出來遞給胡嬌嬌。
胡嬌嬌看罷,說道:“欽點為會員,其他名次由會館定奪。”
胡嬌嬌将卷子遞給文山公公,文公公當着諸位大人的面将糊上的名字拆開。
看到名字的那一瞬間,文公公有些不可思議的看着皇上。
“怎麽了?”胡嬌嬌問道。
“陛下。”文公公将卷子又放回了案桌上。
胡嬌嬌看了一眼,笑道:“宣布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