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她快速的掃描了一遍。
李建康端過一遍的茶壺,給胡嬌嬌倒了一杯熱茶,問道:“臣看陛下臉色不是很好,難道早朝發生了什麽事情?”
胡嬌嬌嘆道:“別提了,朕有時候真的煩透了那群老頭子,見天不見他們幹正事,正事推三阻四,倒是一天天的盯着朕的後宮。
朕想要做什麽事情,他們不是這樣不妥,就是那樣不行,什麽事情都要給朕拖個四五天。
有時候朕是真的覺得累得慌。”
李建康将茶杯遞過去,說道:“朝中多是先帝在位時候就在位的老臣了,這些年來,朝中每次選舉官員,這些新晉的官員在短時間內都會迅速找一方陣營。
時間長了,盡管人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代表的意志始終是那群人的意志,加之陛下向來待人溫和,這些大人們不免拿喬了些。”
胡嬌嬌喝了一口茶,說道:“朕早晚有一天會收拾他們的。”
李建康被胡嬌嬌這孩子氣的一面直接就逗樂了。
“你笑什麽?”
李建康說道:“陛下是皇上,要收拾确實很簡單。”
胡嬌嬌又嘆了一口氣。
自從上次在太和宮留宿那一晚,她發現自己沒有和李建康發生什麽後,經過了最初的尴尬,如今和李建康的關系倒是拉近了一些。也就在他面前展現了更多的真性情。
見胡嬌嬌又有些愁眉不展。
李建康說道:“不過此事還是要慢慢的來才行,陛下如今最大的困局,便是在朝中沒有自己人。
雖然朝臣都是皇上的臣子,但不一定能夠堅定不移的堅持陛下的意見,等陛下慢慢的在朝中積累了自己的人,以後想做什麽都可以了。”
Advertisement
胡嬌嬌點點頭,謝明安也和她說過這些。
李建康接着說道:“京城各家的子弟,家中叔伯都有在朝為官的,雖然從小在家族中長大,聽從長輩的教誨,卻不會完全聽從家族的安排。、
他們從小在京城世家大族間往來,懂人情世故,知曉盤根錯節的姻親關系,加之有長輩叔伯的顏面,做起事情興許生澀,但成長的速度會比那些從外地來京的人要強。
若皇上想要盡管建立一批屬于自己的勢力,不如從他們入手,臣從小和他們一起長大,在一起玩。發現他們雖然纨绔,卻不是一無是處。”
胡嬌嬌思索了一番,說道:“這倒是個好辦法。這些子弟們很大一部分都有朝廷的封蔭,不管是通過科舉還是家族的關系,最後都是會入朝為官的。”
李建康點點頭,說道:“陛下說的是,而且,皇上如果将橄榄枝伸給了他們,臣相信,那些大人們會很高興的。
到時候,只要皇上在這上面下功夫,做足文章,将他們變成自己的人,到時候在朝中,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好。”胡嬌嬌激動的一拍大腿,說道:“你這主意不錯,朕原本想着在這些家族外先扶持一批人,但你提醒了朕,要扶持另外一番勢力,不但需要很多的時間,還會遭到這些人的阻礙。
從他們的樹上摘取果實為自己所用,才是最快捷的辦法。”
李建康笑道點頭。
胡嬌嬌高興的站起身來,思路開始順着這件事情思考。
李建康也不打擾她,拎起案上的紅泥小火爐開始煮茶。
胡嬌嬌盯着李建康,想了許久,突然說道:“這次開恩科,朕便下旨,讓朝中官員家中子弟破格參加會試,單獨進行遴選和任用,到時候,您也去參加吧。”
李建康的手一頓,笑道:“皇上怕是忘記了,臣入了後宮便已經不再單是李家的子弟了。”
胡嬌嬌說道:“朕既然讓你去,你便去,到時候若是得了頭甲,甚至中了狀元,那朕便特許你入朝為官。”
話音落下,大殿內一陣寂靜。
過了好半晌,李建康才找回自己的聲音,說道:“臣身在後宮,又怎麽能入朝為官,後宮不得幹涉朝政,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
“朕既然說了,便是能辦到的,對于朕而言,比起讓您留在後宮做這些事情,入朝為官才不辜負你一身的才學。不過到時候,你便是朕的臣子,與李家無關了。”胡嬌嬌說道。
“是”李建康站起身來,在胡嬌嬌面前鄭重的跪下,說道:“臣遵旨。”
胡嬌嬌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朕看好你,不要讓朕失望。”
說罷,胡嬌嬌心情愉快的離開了太和宮。
太和宮內殿,李建康就那樣跪在原地,卻早已經淚流滿面。
平安有些不知所措的走進殿內,看到臉上挂着微笑,眼淚卻止不住的主子,吓得不行,跌跌撞撞的過去扶他。
“主子,主子,你別吓我,你這是怎麽了啊。”平安問道。
李建康沒說話,一個勁的搖頭,臉上的笑容卻再也沒有停過。
第二日,胡嬌嬌在朝上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決定一出,乾元殿陷入了沉默。
這些大臣在朝中為官多年,雖然有朝廷封蔭,但是封蔭是有明确規定的,每一家,每一代,只有一個名額,為了這一個名額,家中不知道出了多少争端。
如今皇上單獨為他們的子弟開科考,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先例,自家的孩子自己清楚,将他們放去和各地的學生們考試,估計連會試的大門都進不去。
如今直接參加會試,還單獨招錄,自家孩子考生的幾率便會大大的提升,這對于他們來說,真的是天大的好消息。
所以,他們沒法提出反對的意見,也不想反對,這太讓人誘惑了。
李閣老的臉色卻不怎麽好。
胡嬌嬌愉快的讓李欽會同禮部下去發送緊急通知,畢竟距離會試開考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了。
消息一放出去,即可在朝中內外引發了一陣騷動,李欽處也變得忙碌不已,各個府上過來打探考試消息的人,都快将李欽的門檻給踏平了。
李府,李閣老書房內,剛丁憂回來的張大人聽了李閣老講述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臉色也是一陣陰沉。
在最緊要的關頭,他繼母過世了,這使得他必須回去丁憂,好在過世的人是他父親的續弦,他這才能夠在這麽快時間內回來。
這不,還沒有去吏部報到呢,就被李閣老給喊來了。
張閣老是四個閣老中年級最輕的,家中的孫子還小,還沒有到可以參加這次特招的年紀,但盡管如此,他也知道,這樣的事情,對于朝中官員來說,是怎樣的誘惑。
“皇上如今鬧得這一出,咱們是什麽都做不了了,朝中這麽多的官員受惠,盡管他們不會一時半會脫離咱們的陣營,但是保不齊有些生出別的心思來。”張閣老說道。
李閣老說道:“不能再繼續拖下去了,她如今不再是那個事事都要依靠咱們這些老臣的皇上了,今天這件事情,就連太師,都不知道。”
張閣老問道:“這是她自己想出來的?”
李閣老點點頭:“今日我親自去見了太師。”
“太師怎麽說?”張閣老問道。
李閣老又嘆了一口氣,說道:“沒說什麽,只說既然諸位大人都沒有意思,那就照辦。”
張閣老點點頭:“這事确實沒辦法。”
李閣老卻說道:“自從皇上親政以後,我就覺得心裏很不踏實,之前為了朝局穩定,說是如果直接從攝政王變成皇上,有篡奪皇位的嫌疑。
如今皇上親政了,秦王府事件發生的時候,老夫覺得這真是天賜良機,咱們不但可以絕了皇家的血脈,還能名正言順的擁護新君繼位。
不料卻出了這般岔子,現下,小皇帝已經開始慢慢的長出獠牙了,我很擔心,在繼續這樣下去,等她長出了尖牙利齒,咱們該怎麽辦?”
張閣老臉色也不怎麽好,他道:“李大人不必太過憂心,如今朝中的局勢還掌握在咱們手上,對于這件事情,太師不也什麽都沒有說嗎?
要我看來,他就是心軟,放不下曾經的情誼,又下不了狠手,只要咱們能讓小皇帝神不知鬼不覺的死了,到時候,他便能安心了。”
李閣老道:“但願如此吧。經過了秦王一事後,咱們原先埋在宮中的暗裝已經被清理的七七八八了,短期內咱們還不能補全。
不過好在上次康兒那孩子在皇上出逃的時候立了宮,如今在後宮掌權,這才不至于将咱們的線都扯出來。”
張閣老說道:“我聽說了,琳陽君深受陛下的寵愛,據說已經侍寝了。”
李閣老冷笑道:“為了大業,老夫可是将自己最疼愛的孫子親自送了進去,此事不容失敗。”
張閣老道:“琳陽君也是我看着長大了,您放心,他不會白白受了這些委屈的。
只是咱們的這些計劃,你還不打算告訴他嗎?若是他對那丫頭産生了感情,那可怎麽辦?”
李閣老說道:“那孩子,我了解,若是我将一切和盤托出,他肯定不會接受的,說不定還會壞了我們的事情。
只要他還是我們李家的人,到時候就算他不親自動手,也會有人将事情做了的,到時候尋個其他的由頭,讓他接受就可以了。
等這件事情了解了以後,不管他想要什麽,老夫都會滿足他的。”
張閣老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