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胡嬌嬌說道:“老師有沒有想過以朝廷的名義設立一家書院?”
謝明安說道:“皇上想要扶持寒門學子?”
胡嬌嬌搖搖頭,說道:“朕想的還沒有那麽長遠,扶持寒門學習,談何容易。對于家族來說,不管是財富還是知識,亦或者底蘊,都不是一代人能夠積累出來的。
朕還不至于那麽天真。朕只是剛才看到那些考生們臉上洋溢的神采,覺得,天下間多一些讀書人,多一些明理的人。
對于朝廷和天下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書院沒有優秀的老師,那就從朝廷出。
像翰林院的那些老大人們,一身都在追尋學問,結果就呆在宮中整理文書,多浪費啊。
百年之後,他們将自己渾身的學問帶走了,多可惜啊,若是給他們一個平臺,讓他們能夠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盡數教授于人,想必也是可行的。
到時候,對于皇家書院的學生,朝廷在推舉參加科考的時候給以一定的便利和優惠,那麽應該能讓不少人家願意将子弟送進去。”
謝明安頻頻點頭。
胡嬌嬌說道:“當然了,這只是朕的一點想法,期間肯定還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辦成的事情。”
謝明安笑道:“皇上能夠考慮那麽多,已經很好了,其他的時候,臣會讓人去研究。”
“那就勞煩太師了。”胡嬌嬌說道。
“為皇上效力,是微臣的本分。”謝明安說道:“臣很欣慰。”
胡嬌嬌笑道:“是老師提醒了我,人才是社稷之本,朕是皇帝,為朝廷培養和選拔優秀适合的人才,是皇帝的本分。”
謝明安點點頭。
他今天是真的覺得很欣慰,一開始是因為李欽,現在是因為胡嬌嬌。
Advertisement
那日,他只是指出胡嬌嬌應該培養一批忠于自己的臣子,不斷的鞏固皇權。
胡嬌嬌不但想到了要平衡朝中南北大臣的差異,更是想到要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來,這樣的思維,這樣的謀略,讓他感到心驚。
他甚至在想:以往他一心将胡嬌嬌當個孩子,什麽都操心,什麽都為她打算。
不但沒有起到好的作用,還阻礙了胡嬌嬌的發展,其實對胡嬌嬌放手,她也不是不行,甚至興許可以做的更好。
一路逛下來,他們都沒有遇到一個人。胡嬌嬌說道:“前幾天李欽與朕說,他向你借芷蘭別院。”
李欽趕緊上前說道:“學生已經被陛下訓斥過了。”
謝明安說道:“不知者無罪。”
胡嬌嬌說道:“朕已經很多年沒有去過了,不知道哪裏是否依舊?”
謝明安說道:“陛下可要去逛逛。”
李欽是第一次來到傳說中的芷蘭別院。
芷蘭別院與謝明安的太師府僅僅隔了一條街。
馬車停在了別院門口,幾人下了馬車,謝玉親自前去敲門。
門打開來,是一個有些年長的老者。
“這是吳伯?”胡嬌嬌看着老人問道。
謝明安點點頭,對着老人說道:“吳伯,陛下來別院看看。”
吳伯聽罷,驚的趕緊行禮,胡嬌嬌示意清風扶住了吳伯,說道:“朕小時候來別院裏面都是吳伯陪着朕玩呢,沒想到吳伯至今還在別院。”
謝明安說道:“這裏總要有個放心的人守着,我才會放心。”
胡嬌嬌了然的點頭,吳伯是當年跟着謝明安從謝家出來的仆人,沒有吳伯更能讓謝明安放心的了。
別院裏面的人并不多,所有留下來的仆人幾乎都是當年伺候的老人,還有他們的子嗣們。
胡嬌嬌和謝明安一起朝着內院而去,李欽、謝玉和清風都被留在了原地。
李欽倒是不擔心他們的安全,光看謝明安對芷蘭別院的重視,這裏的安保肯定不會有問題。
吳伯讓自家的兒子跟在不遠處伺候,自己則引着他們在外院落座。
謝玉與吳伯是老熟人了,二人十分熟稔的交談起來。
清風是個不喜歡言語的,獨自站在門口看着胡嬌嬌離去的方向。
李欽見狀,也只好見縫插針的湊過去與兩位老者聊天,還主動的給兩人續上茶水。
吳伯笑着說道:“這就是老爺收的另外一個學生?”
謝玉點頭說道:“這就是先帝親自為老爺收的學生,李善奎将軍的長子,李欽。”
李欽趕緊站起身來,朝着吳伯點頭。
謝玉指着吳伯說道:“這位吳伯原先是謝家的大管家,後來跟着太師一起到了芷蘭別院,在別院裏面也是內管家。
就是老夫,也是吳伯帶出來的呢。”
吳伯笑道:“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自從先帝走後,這裏就越發的清冷了,以前先帝和老爺還會時常過來走走。
這麽些年,也只有老爺偶爾來看看了。倒是沒有想到,以前那個小公主如今都長這麽大了。”
謝玉說道:“說的是啊,我們也老了。”
說完二人相視一笑。
對于謝明安和先帝,李欽大概也猜到了幾分其中的原委,此時聽着兩位老人絮絮叨叨的說着當年的事情,只覺得心中無比的惋惜。
胡嬌嬌問他,會不會介意。
若是他沒有見過先帝和太師,沒有認識二人。知道他們之間有着有別于其他的感情,可能會覺得不适。
可是他見過那個強大尊貴的先帝,見過芝蘭玉樹的太師,又怎麽會介意呢。
胡嬌嬌與謝明安一路走着,胡嬌嬌說道:“自從上次秦王事件過後,皇嫂一直未醒過來,朕就總想起皇兄,想起皇兄在的日子。”
謝明安說道:“是臣失職,讓陛下受苦了。”
胡嬌嬌搖頭,說道:“此事原本就與你沒有關系,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日日防賊的,若是沒有老師,朕說不定早就出意外了。”
“皇上是否太過焦慮了?”謝明安說道:“臣也聽說最近朝中發生的事情了。”
胡嬌嬌笑道:“看來已經有大臣來找過老師了。”
謝明安說道:“臣從小看着陛下長大,陛下的性格和想法大概能猜到幾分。”
“如果是皇兄,他會如何?”胡嬌嬌問道。
謝明安笑着說道:“先帝做事向來果決,不喜歡為了別人犧牲,也不願意為了朝臣委屈自己。”
胡嬌嬌笑道:“朕還是太心軟了。”
謝明安說道:“您才是九五之尊,可以充分尊重朝臣們的意見,但是不該順從朝臣們的想法,皇上的順從會讓朝臣們的野心不斷的膨脹,這并不好。”
胡嬌嬌點點頭。
謝明安說道:“皇上盡管可以放手去做,還有臣呢,別怕。”
胡嬌嬌點點頭,心中陰郁了一段時間的情緒突然間就消失了。
第二日,朝中又有大臣提出了讓皇上選夫充實後宮,并且及早誕下子嗣的言論。
對于朝堂來說,這已經不是個新鮮的話題了,秦王謀逆案後,朝臣們幾乎每次朝會都會提及。
胡嬌嬌一開始還是會好好的和他們說,可越是這樣,這些老頭子們在朝中更是肆無忌憚起來,言辭也越發的激烈。
“皇上,皇嗣乃是立國之本,遴選後宮迫在眉睫,若是皇上依舊一意孤行,我等作為前朝老臣,怎有顏面去底下見先帝啊。”
這不,議事剛剛結束,就已經有老臣出來嚷嚷了。
胡嬌嬌眉頭微跳。
朝中這幾位老大人,年紀大,資歷深,以前就是翰林院和禦史臺出來的,年輕的時候好歹還能分個輕重。
幹點正事,如今年紀大了,越發的活的沒皮沒臉,整天盯着朝中一些個不重要的事情,還有官員的私德。
動不動就要死要活的,朝中年輕的官員簡直怕了他們。
這也就是為什麽胡嬌嬌想要弄個官家書院的原因了,到時候将他們全部弄去給學生上課,看他還有沒有精神一天天的盯着自己。
“請皇上遴選後宮,盡快孕育子嗣。”堂中幾位大人像是約好一般,齊聲說道。
胡嬌嬌指着案桌上的折子說道:“諸位大人上的折子,朕已經看過了,對于諸位大人的提議,朕覺得很有道理。
只是如今朝中開設恩科在即,太後的病也還在醫治當中,朕覺得,這件事情還是再等等。”
“皇上,此時等不得,早一日誕下皇嗣,于國于民才是大利。”
“朕已經決定了,退朝。”胡嬌嬌站起身來。
“皇上,若是皇上今日不答應,那老臣只好長跪不起了。”
胡嬌嬌看着下面跪着的老頭,花白的胡子,瘦削的身板,內心一陣無奈,旁邊跟着一起跪着的大人微微的朝兩邊挪了挪。
胡嬌嬌冷冷的說道:“既然愛卿想要跪,那就跪着吧。”
話音落下,她便走了出去,不理會身後投來的差異的眼神,以及那位大人的哀嚎聲。
盡管這樣,出了乾元殿,胡嬌嬌心裏還是不怎麽舒服,她大步的朝着後宮走去,身後跟着一群宮女和太監,路過的宮女和太監遠遠瞧見這陣仗,早早的就跪到了兩邊。
一路來到太和宮,李建康迎了出來。
“臣參見皇上,”李建康上前行禮。
“起來吧。”
說罷,胡嬌嬌徑直朝着裏面走去。
“你在練字?”胡嬌嬌看着書案上被撐開的紙張問道。
“今日無事,随意寫寫。”李建康說道。
胡嬌嬌湊過去,看了看,李建康倒也不是真的在練字,而是在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