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規則宣布後,下面聚集在一起的人交頭接耳,紛紛讨論起來。
謝明安笑道:“這倒是頗有些新鮮。”
胡嬌嬌說道:“不知是誰想到這般新鮮有趣的模式。”
謝明安指着下面往高臺上行去的人,說道:“能請來會館的這些人,又将陣仗鬧得這麽大,除了陛下身後的這位新晉中正大人,還能有誰。”
李欽連忙說道:“老師謬贊了。”
此時,臺上已經公布了此次策辯的題目。
只見臺上左右側分別挂出兩幅字,上面分別寫着
人性本善
人性本惡。
中年男子指着兩邊的字,說道:“此次策辯,題為善惡。各位來客可以盡情發言,首先由在做的大人做題引。然後諸位來客可以根據題引所對應的一方進行闡述。”
所謂題引,其實就是對題目做一個最初的說明,表明這一方所持的意見和看法。接下來,站在這一方立場的人便可以根據題引的立場說明自己的看法。
話音落下,坐在左側的一名男子站起來,朗聲說道:“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猶水知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此番便是表明左邊一側的觀點為人性本善。
話音落下。
坐在右側席上的一名男子也占了起來,朗聲說道:“荀子曰:人之命在天,無天地,惡生?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此番便是表明右邊一側的觀點是人性本惡。
Advertisement
兩邊表明觀點後,臺上的幾人便不再言語,而臺下已經有人開始奮筆疾書了。
謝明安說道:“立意太大,太廣,今日策辯怕是難以分出高下。”
李欽說道:“題目是學生與會館的諸位大人們确定下來的。原先提供可參考的題目也不少。
但考慮到有些問題可能涉及到朝廷,在辯論中不免出現一些政治言語,如今他們都是白身,說了什麽,都不為過。
但今後他們中的一些人會走進朝堂這個政治秀場,曾經的這些言論也很有可能成為今後在朝中被有心人攻殲的理由和借口。
幾番考量之後,我們才選了這個辯題,善惡論自儒家開山立派起便存在。
幾百年下來,為此争論多次,擇此話題,既不至于冷場,也不至于授予話柄。
至于策辯的輸贏,今日參加策辯的人數較多,且并未對參加人員做詳細的劃分,所以并不存在輸贏。”
謝明安聽着李欽的解釋,眼中的贊賞之色一直沒有褪去。李欽是他教出來的學生,他對他的能力心裏是有數的,但是看到李欽着手辦理的事情這麽漂亮。
作為授業恩師,臉上也覺得有光。
“皇上覺得呢?”謝明安問道。
胡嬌嬌說道:“李大人思略周全,請了會館的大人過來對所有言論進行篩選,保證了這次策辯的公正。
靈活多變的發言模式,讓所有人都能公平的參加策辯。加之能考慮到這些考生未來的前途,很是不容易。”
“謝皇上。”李欽樂滋滋的拱手謝道。
交談期間,下面臺上正反雙方已經互相來往了好幾個回合了。
策辯一開始所述的,都很基本,被遞上去的言論也很中規中矩,下面有些考生好整以暇的看着,還沒有準備動手。
李欽指着院子裏面丁香樹下的幾人說道:“那幾位是從南邊過來的考生。”
謝明安和胡嬌嬌看過去。
不管歷朝歷代,南北差異從來都沒有辦法被消除。
從地理環境到生活習慣,南邊和北邊都有很大的差距,南方氣候溫和,适宜生活。
産出豐富多樣。這樣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南方人的溫柔,且恬淡。物質生活富足之後,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開始講究品質。
南方人更喜歡享受,他們喜歡詩詞歌賦,喜歡縱情山水,用文字記錄所看所思所想,經常出一些當代文豪,名震天下。
然而,朝中南方出來的官員卻不多,且深居高位,真正掌權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那是因為詩詞歌賦對于他們來說,只是豐富生活的一部分。
久而久之,整個南方的考生和考生水平相較于北方便有些遜色了。
而位居北方的人剛好相反,北方人是粗狂的,血性很足,北方幅員遼闊,氣候四季分明,北方人好鬥。
不管是文也好,武也好,都有人用一生去追逐,這樣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對于往上走有些異乎尋常的熱情。
所以對于科考也十分的熱衷,長此以往下去,北方的考生們往往獨占鳌頭。
以前有過南北考生單獨考試的先例,由此來平衡南北官員在朝堂上的占比。
但是東梁國自建國以來并沒有将次分開,南北考上聚在一起考試,只是在最後錄取的時候,對于南方的考生多了一些寬宥。
盡管這樣,如今朝中還是北方官員居多。
“學識如何?”胡嬌嬌問道。
李欽說道:“還是差了些。”
胡嬌嬌看向謝明安:“太師認為,是否有必要南北考生分開考試?”
謝明安說道:“各地考生們已經集聚京城,此時更改考試規則,怕是不妥。”
胡嬌嬌又道:“朝中北方官員占據大半,在朝中關系龐雜。南方世家大族居多,根深蒂固,北方官員到南方就職總是不得其法。
要改變這種差異,南北官員考試就必須要區分開來,只是太師說的也有道理,此時更改考試規則,朝中大人怕是不允。
所以太師你看可否這樣,在考試的時候,将會館的考監分成兩部分,南方考生和北方考生考同樣的試題。
但是在閱卷的時候,南北分開閱卷,這樣一來,最後進入殿試的考生南北比例便能持平了。”
“此事還是陛下想的周到。”謝明安說道。
胡嬌嬌苦笑道:“太師說笑了,朕也是沒有辦法,朕看過近20年的榜單,這些年,進入殿試的北方考生越來越多了。
若是由着此事發展下去,以後南北差異會越來越大。南方世家大族對于朝廷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熱,
而北方在朝中權勢越來越大,但是,南方才是真正富庶之地。若是任由南方諸郡這般發展,長此以往,對朝廷不利。”
謝明安說道:“陛下說的是,若是南方諸郡如北方諸郡一般被朝廷掌握在手中,那對于東梁來說,是真正的幸事。”
君臣二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言的談論着朝中的局勢,屋中其他人皆靜悄悄的。
待事情談完,院子裏面已經漸漸的安靜下來。
胡嬌嬌看向李欽。
李欽連忙說道:“幾番辯論下來,站在左邊的人雖然多,但是論點不夠清晰,論據也不夠缜密,前面雖然占據了上風,但是現在開始出現頹敗的局勢了。
右邊則是一直穩紮穩打,集中攻擊,論點被越累越高,如今倒是順風順水。”
此時,右邊又抛出了一個言論。
歷朝歷代,都喜歡用《三字經》為稚童啓蒙,開篇道人之初性本善。可若人性本就是善的,那有何必大費周章的用文字去教化?
此話一出,下面想起了低低的議論聲。
謝明安說道:“有意思。”
停頓片刻後,左邊也開始了反擊。
謝明安說道:“看着他們,不禁讓臣想到了以前年少的時候,在學堂裏面參加策辯,也是像他們這樣,專注。”
胡嬌嬌說道:“朕看這場策辯一時間恐怕也結束不了,趁着衆人都在這裏,朕與太師四處逛逛?”
謝明安欣然點頭。
胡嬌嬌對着李建康和沙烈曼說道:“今日你二人皆穿的是常服,即便下去與他們在一處,也沒有不妥的地方。
朕與太師四處看看,你們若是想要在這裏觀看也行,想要下去與他們一起也行。”
李建康和沙烈曼點頭,目送幾人離開了閣樓。
李欽親自引着他們,繞開了庭院,去了藏書閣。
藏書閣原先是秦王府的書房,秦王府子嗣不少,秦王府便将自己的書房改擴建之後,專門給小王爺們讀書。
為了讓他們能夠安心舒心的讀書,書房遠離後院和庭院,單獨開辟了一個小院子,院子裏面設有專門的教舍。
後來小王爺們進了太學之後,這裏的教舍被當做用來擺放各種書籍。
李欽接收府邸之後,用讓工匠在這個院子裏面的屋舍中全部擺放上書架,尋了不少書來放在裏面,還有很多策論文章。
一行人走了進去,以往熱鬧的小院如今冷冷清清。
屋子的門窗皆是開着,方便人們進出。
胡嬌嬌一間間的看過去,說道:“我聽說京城也有好幾家書院,不知那些書院如何?”
謝明安說道:“京城有名的書院無外乎白鷺書院和松山書院,書院裏面學生不少,每年推薦參加考試得也不少。
不過比起這些對外的書院,京城各大府邸和世家更喜歡自家的家塾,一來可以完全掌握家中子弟的學業進度。
二來可以取長補短,專攻弱項,全面發展。所以算下來,這兩個書院都只是能招錄那些沒有辦法設立私塾的子弟。
盡管學生人數多,但是優秀的老師大多被世家大族高薪聘走,留在書院的老師能教授給學生的東西很有限。
所以這些書院能出的人才,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