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閑散娘(18)
清晨。
顧巧巧捯饬完畢,吃好早飯,在大若寺磨磨蹭蹭,東瞅瞅,西看看,不知不覺來到天王殿,在門口來回過了七八次。
她摘青菜的時候,這裏面到底有沒有人啊。
顧巧巧抓心撓肝想進去親自确定一下。
其實也沒什麽,就扯一下內衣,但古代人會不會認為有傷風化啊,不知廉恥禮儀什麽的。
說到底,找了這麽多借口,她就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半晌,她終于鼓足勇氣,輕手輕腳走進天王殿。
大致一看,店內僧屋有十幾間,她直接看向二樓左邊窗戶。
竟然開着在!
昨天來在打掃,今天這麽巧又在打掃?
裏面絕對有人!
她一邊彎腰小心窺探,發現這天王殿裏供着白石觀音菩薩立像,慈眉善目,于是雙手合十拜了拜,繞道側邊的木梯上二樓。
确定了開窗戶的房間,顧巧巧手指骨節靠在門上,反倒緊張起來。
萬一裏面有人,貿然進去好像不太禮貌,裏面要是有心懷歹意之人,更是危險!
顧巧巧把自己吓了一下後,逐漸冷靜下來,寺廟裏一般不會收留窮兇極惡之人。
想了想,她也不敲了,直接伸手推門。
“嗯?”
手勁加大。
依舊推不動,門從裏面鎖住了。
側頭一看,這一排屋子的鎖都在外面,單單這一間在外面,屋裏肯定有人!
顧巧巧突然緊張起來,心髒像敲鼓一樣砰砰直跳。
有點想跑,又有點想等着看究竟裏面有什麽鬼。
她耳朵貼着門聽了半天,屋裏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奇了怪了。
顧巧巧越發覺得可疑,決定就在這兒耗着,裏面這家夥總不能不出。她靠着門邊一屁股坐到地上,故意弄出響聲來。
“咚!”
什麽聲音?
顧巧巧一屁股扭起來,側頭走到廊外,看向樓下。
有一聲短促的聲響,像是什麽砸到地上。
什麽都瞧不見,不會是那人跳窗逃走了吧。
想罷,她快速跑下樓,在院子裏四處找看。
院落空空什麽也沒有。
顧巧巧連忙擡頭看向二樓左邊窗戶,依舊開着,沒有變化。
心中頓時微沉,覺得自己被調虎離山了。
須臾,樓上木階傳來腳步聲,像是在下樓。
顧巧巧微微後退,勾着腰看向樓梯口。
不多時,走出來一個灰衣人。
“姜姑娘在這兒逛呢”。
是星歸。
他手裏提着水桶,走下臺階後就站住了,一臉意外地看着顧巧巧。
“阿歸?”顧巧巧眼眶睜大,驚問:“你在這兒做什麽?”
星歸慢吞吞把水桶放下來,指指樓上:“我來打掃”。
“你打掃天王殿做什麽?”
他們住在誠心殿,再說大若寺有專門灑掃的僧人。
“我專門向寺裏的師父要了一間空房堆放雜物,今日想來打掃一下”。
“是麽”。
顧巧巧将信将疑地爬上二樓,回頭對跟上來的星歸道:“這間?”
星歸點頭:“嗯”。
“這間屋子從裏面上的鎖,你也打不開呀”。
“沒放值錢的東西,這屋就沒鎖”。
“不可能,我剛剛……”。
門咯吱一聲,被星歸推開了,讓顧巧巧啞口無言。
星歸還推了推門把,解釋道:“鎖下面有個紐扣機關,姜姑娘可能沒注意,需要用巧勁,蠻力是不夠的”。
顧巧巧側身進屋,一邊打量區內陳設。
星歸看着顧巧巧在屋子裏左顧右盼去,像是在找寶貝一樣,低聲道:“屋裏灰大,我還沒來得及清掃完畢,要不等我掃幹淨了姑娘下來吧”。
“不用,我不怕灰,還能給你幫忙呢”,顧巧巧大步一跨,進屋拿起掃帚掃起來。
屋裏很幹淨,根本沒明顯的髒東西。
但是………也沒人。
她走到窗邊順眼看下去,還是蠻高的,一般人跳下去得骨折,不過這個位置正好能看到菜地。
“東西放這兒也不方便,怎麽不去誠心殿借一間僧舍?”
星歸撓了下眉毛,頭痛道:“那天就随口一問,小師父給了這間,我也不想再麻煩,放東西哪裏不是放”。
“哦”。
顧巧巧繞着房屋轉圈,仔仔細細打量每個地方。
狐貍總有一天會露尾巴。
她順着牆壁一一看過,忽然眼現精光。
牆角豎着的兩酒瓶特眼熟,不是霧江酒麽!
前日星歸才買了,說是送給僧人了,現在卻出現在雜物間。
顧巧巧收了眼,放下掃帚拍手道:“我還有事,阿歸大哥先忙”。
聽罷,星歸終于松了口氣:“姜姑娘忙,我這邊弄好了就過去。”
顧巧巧“嗯”了聲,姍姍而去。
等腳步聲下樓,星歸掩好門,宗英就從窗戶裏翻進來,雙手撐腰。
功力在慢慢恢複,丹田那股消散的溫熱逐漸回來了。
他以為自己剛才跳下去得摔跤,還好只扭了下腰。
星歸扶着宗英坐回床上,吐槽道:“姜小姐越來越謹慎”。
宗英“呵”一聲,太過了解自己這位妹妹:“她是人菜又多疑”。
星歸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哈哈”笑起來,宗使近來越發活潑,不似以前整日在門中嚴肅苦悶。
星歸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又道:“元玉方丈今夜子時可能會出關,按照慣例明早會見寺內訪客,要不要先告訴姜小姐一聲,也好有個準備”。
宗英鄭重其事地點了下頭:“确實,得好好向方丈解釋一下寺內的唯一女施主整日亂竄,叨擾神佛,摘他的菜,好好住在誠心殿,偏偏在天王殿跟主人家抓賊似的”。
“宗使是想姜小姐安分幾日,不要抓着天王殿不放吧”,星歸笑道:“可憐元玉方丈在寒森森的北霜殿呆了七八日,一出來就要為咱們操心”。
………
北霜殿倚山陰面而建,一年都處于陰寒潮濕,特別是冬天,寺內猶如冰凍晶霜的天地,呆久了只剩凄苦清冷。
子時的北霜殿,寒鴉凄厲。
宗英這種習慣了黑夜與寒冷的人,立在大門口,也不覺眉毛結了霜。
宗英嘆了口氣,北霜殿就連老舊的門聲聽起來也是無邊孤寂,大抵也只有元玉這樣的高僧才能忍受。
元玉方丈從門內走出來,身形瘦朗,七十來歲的年齡,眉毛濃密黑黝,眼角兩條皺紋細長而深,面目算得慈善。
“經年未見,方丈一切可好?”
元玉穩步走下長滿青苔的石階,停在宗英面前,和善笑道:“深夜特地來此等候出關,施主可是有事?”
“方丈對我有養育之恩,一直沒有回大若寺看您,很慚愧,今日想來聽聽您的教誨”。
林木凄凄,寒月孤寂,元玉盤動手中佛珠:“顧施主早已不再是十年前孤苦無依的孩子了,哪裏還聽得着老衲的話”。
“方丈認識白頭麽?”
元玉目光沉着,平靜無瀾:“陳年過往,老衲不會再提”。
“方丈當日救我,自然知道我的來歷歸處,難道要我一生漂浮在這江湖,無根無依,做個無名鬼?”
“阿彌陀佛,”元玉雙手合十:“施主一腳伸在生死門裏,一腳踏在紅塵中,終難善終”。
“我爛命一條,不足為惜,”宗英知道元玉今日是不會告訴自己想要的答案了,轉而道:“若有那日,小妹可否托于大若寺?”
“我在一日,誰也不能在寺中造殺孽”。
“多謝方丈”。
言畢,誰也沒有再說話,顧訣随元玉穿過空曠的後山林,一前一後,無言無語,走向大若寺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