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圍牆之上
從山上回來的這個晚上,蓁兒一個人呆在房間裏,無精打采。就連張媽媽送過來的新鮮出爐的蓮子羹都不想入口。只呆呆地坐在梳妝臺旁邊看着那支銀簪發呆。
腦子裏面很亂,都是曾經和李隐發生過的畫面。她和他,相識很短,不甚了解。難道真的只是他口中的匆匆過客嗎?如果是過客,那還會再回來這裏嗎?會不會等他下次再來的時候,她已經變成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了,就連這一刻心裏的悸動都想不起來了。
素手拿過一帕純白方巾,在那桃花簪上細細擦拭。這些日子,她整天把它戴在頭上,每每想到,心裏總是甜滋滋的。可是,現在她要把它珍藏起來。
蓁兒從箱底拿出一個精巧的木質妝盒,據說這些都是當年娘親留下的,現在自然成了她的物品。她把銀簪放入盒中,小心蓋好,然後依舊收納在箱子的最底部。
這一夜,夢裏很亂。
迷迷糊糊地在夢裏,流下了兩行清淚。
翌日清晨,趙華早早地就來報道。他拿着修好的風筝,站在蓁兒旁邊,說道:“姐姐,今天天氣很好。我們去花園裏放風筝吧!徐令儀在那兒等着我們呢!”
“好啊,放風筝最有意思了。走吧!”蓁兒胡亂抓了一支發簪,戴在頭上,便跟着趙華一路來到了花園。
“蓁兒姐姐,你終于來了!”徐令儀看到蓁兒,高興地奔了過來,她接過趙華手裏的風筝,說道,“沒想到,趙家庶子還有點能耐,真的把風筝修得這麽好,比原來的還要漂亮。蓁兒姐姐,是不是你幫忙的?我覺得趙華并沒有這個能力……”
趙華在旁邊氣得呼呼的,他大聲“哼”了一聲,很不爽地說道:“你怎麽可以這麽瞧不起我?小小風筝而已,有什麽難的。這次,只不過是李大叔稍稍幫了我一下而已。”
“哈哈哈,果然跟我猜的一樣!”徐令儀大笑起來,前仰後合。
趙華生氣地拿着風筝,跑到花園的另一邊,大喊道:“你再笑的話,風筝就不給你玩了。”
徐令儀着急地求助蓁兒:“蓁兒姐姐,他欺負我!”
蓁兒看着這對無憂無慮的歡喜冤家,在她面前吵來吵去。只能無奈地笑笑,然後大步流星地走到趙華面前,用自己的力量和身高優勢,把風筝奪了過來。然後得意地說道:“你們兩位都不要吵了,我來放風筝,你們兩個人在旁邊看着就好了!”
可蓁兒興致滿滿地嘗試了一番,都沒能把風筝放飛到天上去。她着急地左試右試,兩個小孩在旁邊更是抓耳撓腮,恨不得自己搶過風筝,縱情飛奔。
“蓁兒姐姐,你到底行不行啊!上次我家的丫鬟都會放風筝……”徐令儀在旁邊擡着頭說道。
“我……我怎麽不行了?嘿嘿,別急,我再試試!”
就在這緊急一刻,救兵來了!一只大手從蓁兒的後面伸了過來,接過她手裏的風筝。伴着男人的聲音傳來:“蓁兒,我來幫你放風筝。”
蓁兒扭過頭一看,竟然是昨日被她打趴在地的秦舒意。“表哥,你怎麽會在這裏?”
“還不是你昨天把我打得太狠,舅舅留我在府裏養傷。不過表妹也不用太擔心,我身體還吃得消。”
額……蓁兒回想起昨天發生的事情,她趕緊不好意思地說道:“表哥,昨天嘛,我确實下手太重!真是過意不去,我向你道歉哈!下次……”
“還有下次?”秦舒意吓得往後跳了一步。
“嘿嘿嘿,下次,我輕一點。”
秦舒意嘆了口氣,說道:“蓁兒,昨天的事情我不怪你。反正咱們兩青梅竹馬,以後有的是機會,總有一天,你會明白我的心意的。”
“什麽?表哥,你還沒死心嗎?”
“哎呦!蓁兒妹妹,我知道你不會那麽無情的。”秦舒意走近蓁兒,擡手摸着她頭上的簪子,說道,“你看,這是我春天的時候送你的發簪,你戴着真好看。”
蓁兒都被他說迷糊了,尴尬地笑笑:“是嗎?我随便拿的一支簪子。我都不知道是哪兒來的。我說表哥,你以後能不能不要送我這些女孩子的東西了,否則會被別人誤會的。”
“誤會什麽?我的眼光真好,蓁兒妹妹戴着真美啊!”
旁邊的徐令儀看着這兩人一來一去,很是不耐煩。她站在不遠處嚷嚷道:“你們兩個人到底要不要放風筝!哪這麽多話,真是讨厭!”
這時,趙華的喊叫聲傳來:“李大叔,快!快來和我們一起放風筝!我姐姐也在這裏呢!”原來,是趙華一眼瞥到了從花園門口路過的李隐。
蓁兒一聽到李隐的名字,趕緊忙不疊躲開秦舒意的鹹豬手。可是,這一幕還是被李隐看在了眼裏。
“李大叔,愣在那裏做什麽呀?快點過來呀!”趙華咋咋呼呼地喊道。
李隐剛準備擡腳過來,卻被蓁兒的一句話給堵了回去。“華兒,李公子是馬上要離開趙府的人。我們還是不要叨擾他了。”
“可是,姐姐,我想和李大叔一起放風筝。”趙華有些小情緒地說道。
蓁兒落寞道:“有些人,還是不要産生感情的好。用情再深,最後都只是過客而已。”
李隐被蓁兒的一番話說得神色愈加冷峻。他想解釋什麽,可終究只是喚了句:“蓁兒。”
蓁兒擠出笑容,對着秦舒意說道:“表哥,我們一起把這風筝放到天上去吧。我舉着風筝,你往那個方向跑一下,怎麽樣?”
“好呀,好呀!只要表妹開心,我做什麽都願意!”
此情此景,李隐只能郁郁不樂,拂袖而去。
這天晚上,趙老爺給李隐籌備了盛大的踐行宴。趙府裏人聲鼎沸,很是熱鬧。前廳裏,客人們觥籌交錯,互相交談,訴說英雄情懷。
蓁兒作為後宅女眷,自然不會出現在這種場合。今晚的她,獨自一個人坐在花園的涼亭裏,靜靜地欣賞空中那一輪寂寞的圓月。她在心中碎碎念,“我和他,就連道別的機會都沒有。他離開這裏,肯定就會把我給忘了。”
石桌上,是一小壇桃花醉。蓁兒斷斷續續,喝了不少。她看着眼前的那壇酒兒,眼神晃晃,感慨道:“果然,借酒消愁愁更愁。”
蓁兒拿起那壇桃花醉,晃晃悠悠地起身。現在,她要去做一件大事情,誰都無法阻止她去做這件事情。
她穿過花園,在黑暗中搖搖晃晃地前行。幸虧現在趙府的下人都在前面忙碌,一路上也沒有被人發現。蓁兒在府裏走啊走,終于繞到一處僻靜的圍牆處,停了下來。
蓁兒爬上圍牆,坐在高處,拿着小小的陶瓷酒壇,看着高空的月兒獨飲。夜晚的風透着幾許涼意,圍牆之上更覺風大。她傻傻地坐在這裏,默默地看着那個熱鬧的方向。
從她這個角度,正好可以看到前廳宴席的情況。黑暗中,她可以肆無忌憚地看那個即熟悉又陌生的男人,看他在人群中舉杯飲酒,看他和每一個人身邊的人寒暄……或者,只是單純地看着他,就這麽一直看着他,然後把他記在心裏。
“果然,我還是很喜歡他。真可惜,上次真應該再努力一下,不顧及那若有似無的矜持和自尊心。或許現在會不一樣。只是,沒有如果。他根本就不喜歡我。”
蓁兒在圍牆上逗留了很久。她看着李隐一杯一杯地喝酒。有時候,沒有客人來敬酒,他也在那悶頭喝酒,整個晚上都沒有間斷過。這一點,他和蓁兒倒有幾分相近。蓁兒手中的桃花醉,從花園被帶到了城牆之上,已經被她喝得差不多了。
直到宴席散去,蓁兒才從城牆上下來,無可奈何地打道回府。路過花園的時候,她想起,曾經她和他之間那些心照不宣的約定,不知道他今晚會不會想起。想到這裏,蓁兒又苦笑起來,搖搖晃晃地回了自己房間。
因為喝了酒,加上爬牆消耗了體力,蓁兒只能倒在床上,不願起來。她呼呼地入睡,卻睡得并不沉。相反,她朦胧之際,似乎聽到有人在敲門。只是,每當她意識模糊地回應道:“誰啊?”,那敲門聲總是戛然而止。
記憶中,蓁兒還起床去開了門,結果外面只有一陣風兒飄過。當然,第二天蓁兒醒來的時候,她根本無法分清這些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還只是夢境。
只是,蓁兒不知的是,昨夜有一個人,跟她一樣傻,做了一樣的傻事。
宴席散去之時,李隐喝了很多酒,整個人都不似平日那般清醒理智。他去過花園,一直呆到半夜三更。嘴裏還嘀咕着:“蓁兒怎麽還不來呢?”
或許真的是喝大了,李隐又破天荒地第一次來到蓁兒的小院,還是在這黑燈瞎火的半夜。他那溫文爾雅的禮節不知道被抛到哪兒去了,堂堂正正李大公子竟然在姑娘家門外敲門!
只不過,當門真的打開的時候,他卻慫了,如一陣風般逃離。
後半夜,李隐一直靜坐在一處圍牆之上。這兒的視野正好可以看到蓁兒的房間。盡管黑夜茫茫,什麽都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