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新的疑問 這事兒發生在秦嶺的深山老林裏
荊榮手裏還捏着兩枚棋子,半信半疑的聽爺爺講那過去的事情。
“這事兒發生在秦嶺的深山老林裏。那時候咱們還在打小日本呢,哎喲,那時候亂的很……我想想,差不多就是四零年前後的事。那時候國際形勢發生變化,小日本急着從中國戰場抽調兵力去對付英美,開始對內地進行集中轟\炸。”
荊榮點點頭,表示跟得上荊爺爺的思路。
“他們這就是想摧毀咱們的抗戰意志,連續幾個月啊……他奶奶的……當時的四川、河南、陝西三省的要地都受到了小日本的重點攻擊。”
“當時有一種說法,說日本人會占領西安這個戰略要地,然後通過西安入秦嶺,占領四川……但秦嶺不是那麽好進的,山裏地形複雜,兩眼一抹黑的進去……他們也不那麽傻。”
荊榮贊同的點頭。他在靈犀山裏泡了半個月,對秦嶺的地形複雜程度可謂是深有體會。
荊爺爺話鋒一轉,“不過,沒有大規模的行動,小規模的掃\蕩還是有的。那時候我們的日子難過喲,除了要打小日本,還要對付國\民\黨。他們名義上跟我們合作,實際上哪是那麽回事兒……陝甘寧邊區也封\鎖了,處處限制我們的活動範圍。糧食也缺,藥品也缺,啥啥都缺……”
“時間、地點都清楚了吧?”荊爺爺在棋盤上落下一子,見荊榮點頭,就繼續說道:“現在就說到這位小戰友了。當時這位小趙同志還不滿十九歲,剛參軍。在部隊裏,就是個小小的傳令兵。”
“當時有幾個商人給我們捐了一批藥品,因為到處都搞封\鎖,所以這批藥材就藏到了比較偏遠的一個村子裏。我們這邊派出了一個小隊去接應這些商人,結果走漏了消息,半路上被人打了埋伏。”
“是自己人?”
“那個時候可不叫自己人,畢竟不是同一個黨派,關系還是很緊張的。”荊爺爺說:“這個小趙就在突圍的時候跟自己的戰友走散了,一個人在山裏走了很久,後來還迷了路。不知道在山裏鑽了幾天,忽然就遇上了一個日軍小隊。”
荊榮精神一振,話題總算回到前面的伏筆上去了。
“日軍小隊很可能是在執行什麽秘密任務,發現一個落單的我方戰士,自然是不能留活口的。小趙這個時候已經是彈盡糧絕了,就想着把這些狗日的帶進深山裏,要是能遇見個懸崖什麽的,大家一起摔死好了。”
“就在他跑得眼冒金星快要斷氣的時候,聽到頭頂上有人吹口哨,他擡頭,看見一個人從岩石後面探頭招呼他。是一個中年男人,普通的山民打扮,這個人見小趙已經沒了力氣,就從岩石後面跳下來,背着他又爬回了他剛才藏身的地方。”
“他們剛藏好,小日本就追了上來。小趙發現埋伏在這附近的山民并不止一個。但他們都藏得很隐蔽,小趙只聽見他們學着野鳥的叫聲互相聯絡。”
“小趙看見日本兵也追進了這個山谷的時候,對自己這一方的處境是非常擔心的。他剛才還抱着必死之意,現在卻又不想死了,開始擔心自己會拖累了無辜的群衆。”
Advertisement
“就在這個時候,救了他的山民按着他的腦袋,讓他趴在地上,叮囑他不許擡頭,說他們只有幾把獵\槍,萬萬不能出岔子。小趙緊張的大氣都不敢出。然後他聽見身邊的人吹了一聲長長的唿哨。”
荊榮聽到這裏,心頭微微一跳,有什麽念頭極快的從他的腦海裏飛掠了過去。可是不等他深想,思緒又被荊爺爺的講述牽扯了過去。
“這一聲唿哨過後,山谷裏就響起了槍聲和小日本的驚叫。小趙記着山民的叮囑,趴在岩石後面不敢擡頭偷看,他能感覺到山谷裏肯定是出了什麽亂子,因為小日本的槍打的毫無章法,還有幾發子彈從他藏身的地方擦了過去。”
“然後他聽到了野獸的叫聲,低沉、充滿了威吓。小趙分辨不出那是什麽野獸,似乎是熊,但又好像不止有熊。鄉下長大的孩子,哪個不是聽着野獸吃人的故事被吓唬長大的呢,小趙這會兒就更不敢動了,生怕小日本沒看見他,反倒驚動了野獸,再把他給叼走了。”
“據小趙後來回憶,這個過程大約持續了十多分鐘。他記着山民的叮囑,不敢偷看,只聽到了野獸的吼叫、小鬼子驚恐到了極點的慘叫聲。”
“一開始還有槍聲,除了山谷裏傳來的小日本的輕機\槍的槍聲,還有從他身後傳來的土\槍的槍聲。但到後來槍聲也沒有了,慘叫聲也沒有了,山谷裏重新變得靜悄悄,連那些莫名其妙出現在這裏的野獸似乎也都離開了。”
“小趙悄聲問旁邊的山民,是不是可以起來了。但是沒有人應他。他壯着膽子擡起頭,就見手邊放着一個藍布包裹,裏頭是幾個粗糧窩頭。地上還有人劃了一道很粗重的箭頭,旁邊寫着:出谷。”
“小趙擡起頭向外看,見山谷中一片狼藉,那些日本兵都已經被野獸咬死了。一個個開膛破肚,鮮血把大半個山谷都染紅了……一個活着的都沒有。”
“但那些救了他的山民也不見了,他們帶走了小日本的配\槍和子\彈,就那麽不見了,好像他們從來都不曾出現過,一切都只是小趙的幻覺似的。”
荊榮問他,“後來呢?”
“後來啊,”荊爺爺又落下一子,看荊榮已經露出敗象,忍不住嘿嘿嘿笑了起來,“小子,服不服?”
荊榮掃一眼棋盤,痛快的認輸了。
荊爺爺笑眯眯的接上了前面的話題,“後來小趙就順着人家給他畫的箭頭往前走,足足走了兩三天才出了山,結果找到人一問,竟然已經離潼關那一帶好老遠了……費了挺大勁才找到部隊。”
荊榮覺得這個結局就有些普通了,完全沒有之前故事裏的玄幻的感覺。但想想也是,這人要是沒有活着回來,別人又怎麽可能知道他的經歷?
荊榮思索了一會兒,問道:“小趙說他聽到了一聲口哨,是聽到口哨之後,猛獸才開始發動進攻嗎?”
荊爺爺攤手,“我就是這麽聽來的,真假我上哪兒知道去?”
荊榮的腦子稍稍有些亂。如果這一段舊事是真實發生過的,那就是說,曾經有人真的做到了他所懷疑的那件事。
這些能夠馭獸的山民,是否将他們這種古怪的能力在後代之中代代傳承了下來?
會不會是他找錯了方向,其實不關彌月什麽事,而是在秦嶺無邊的山林中就生活着這樣一群人,而那天發生在山裏的兇殺案,就是他們做下的?
成群結隊的猛獸、以及發動攻擊之前的一聲口哨……
這些相似的點,讓他實在難以将之歸結為巧合……但問題是,荊榮頭疼的想,這件事同樣無法證實。
給他講起這個故事的荊爺爺,也只是将它當成了一個故事。
荊榮嘆了口氣,不怎麽抱希望的問他,“故事裏這位小趙……這位趙爺爺,現在還能聯系上他嗎?”
荊爺爺搖搖頭,“我上哪兒認識他去?我們老首長和他的警衛員早就沒了……你算算他們要能活到現在都得多大歲數了?”
荊榮對這樣一個結果有心理準備,但仍然感到失望。他想聽聽最接近事實的那一個版本的願望,看來是無法實現了。
荊爺爺好奇的看着他,“怎麽,對你的案子沒有幫助嗎?”
荊榮就忍不住樂了,“爺爺,你這故事都拐了幾道彎了,真假都不知道……”
“真的。”荊爺爺大手一揮,給這件事定了性,“當時喝酒的時候,老首長可是說了,他那個警衛員的同鄉,還親眼見過那位戰友珍藏的包袱布呢。就是人家給他包窩頭的那塊布。”
荊榮沒好氣的說:“反正你又沒有親眼見過。”
荊爺爺被噎了一下,好奇心反而更重了,“咋的,也出了猛獸咬死人的事兒?要真是有人指揮,你就去查查,看看死的人都跟什麽人有仇……沒有仇,誰稀罕費那老大的勁兒去弄死他。還要喊那麽多野獸……哪是那麽容易的……你想想,要把咱家這群傻狗子從院子裏喊進來洗腳就得費多大勁……”
荊榮正要反駁,忽然間心裏一動。
荊爺爺看到他這個反應,就露出一個得意的表情,正要再提點提點自己的傻孫子,就見荊榮一下跳了起來,扔掉棋子就往樓上跑。
“啧,”荊爺爺在他身後搖頭,“這個沒頭沒腦的傻勁兒……”
作者有話要說: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