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祭祀當日,郅地下了一場大雪。
風卷着雪花呼嘯而過,無論新城還是舊城,一夜的時間,都成一片銀裝素裹。
大地覆上銀白,農田、土路和橋梁都蓋上厚實的白毯。
山林中的野獸消失蹤跡,伴着呼嘯的北風,偶爾傳來幾聲獸吼,卻很難見到成群結隊的獸影。
林場暫時關閉。
丁豹和洛弓一起帶領入貢隊伍出發,尚未從中都城歸來。代替他掌管林場的佐官能力有限,加上入冬後各項工程停止,不需要更多木料,提前儲備的木材足能應付,郅玄下令将人手全部調回新城,待到開春再去伐木。
此舉主要為躲避風險。
邊地冬季酷寒,鹿群數量銳減。虎豹一類的野獸捕不到獵物,很可能冒險闖入林場,造成人員傷亡。
慎重考慮之後,郅玄下令關閉林場,衆人全部返回。即使有人不願意,也被強令離開。
入冬之後,整座林場都變得空空蕩蕩,不見半個人影。偶爾有獵人經過,會發現木牆內聚集不少小動物,以野兔和稚雞為主,時常還能看到松鼠。
一場大雪後,十多頭野豬突然出現,撞斷林場外的栅欄,連續毀掉三間木屋。幸虧沒有人在,否則還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林場衆人被召回新城,集中居住到三座坊內,互相還是鄰居。
起初,衆人有些不習慣。畢竟新城的規矩和林場不同,要注意的地方太多。日子久了,逐漸發現其中好處,衆人開始學着讓自己習慣,并很快融入其中。
随着生活一天天變好,封地內的屬民全心全意感恩,郅玄的威望又上新臺階。
祭禮當日,天剛蒙蒙亮,新城城門開啓,郅玄乘車來到城外,停在高過三米的土臺前。
巫醫身着彩袍,腳上包裹獸皮,額頭和臉頰繪有鮮紅的圖案。由鮮血和草藥調配的顏料,汗水和雪水都無法消融,只有特殊的藥汁才能擦除。
看到巫醫一身裝束,郅玄不免想起會獵時的巫。
同樣都是冬日,同樣都是祭祀,那些巫可是光着膀子赤着腳,看上去就無比敬業。這位包裹得如此嚴實,當真好嗎?
察覺郅玄的目光,巫醫讀懂了他的表情,當即握拳抵在唇邊咳嗽兩聲,表示人老了,比不得年輕人,還請公子見諒。
郅玄:“……”
他分明記得,就在不久之前,這位老人家還扛着百多斤的羊肉健步如飛,兩匹野狼都追不上。他敢斷言,這位老人家的體力比自己都好,那一身的腱子肉,他做夢都練不出來。
如今卻當着他的面裝虛弱?
有沒有天理!
公子玄和巫醫以眼神交流時,新城的屬民陸續來到城外,住在舊城和附近村落的國人、庶人也不斷聚集而來。
有人路途較遠,為不錯過祭祀,後半夜就從家中出發。路上遇到覓食的野豬,合力打下來,幾人扛來做犧牲。
太陽初升,天空被烏雲遮擋,灰蒙蒙一片,僅在縫隙中透出少許陽光。
巫醫走到祭臺下,擡頭望一眼天色,命人牽來活的牛羊和野獸,全都捆到提前立起的柱子上。犧牲的叫聲混雜在一起,兩頭野豬最為響亮。
念過一段祭文,巫醫來到郅玄面前,雙手托起匕首,鄭重道:“公子,請獻犧牲。”
祭祀的禮儀自部落時期就有,人們向天神敬獻貢品,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祭祀的犧牲都是奴隸和戰俘,每當大部落行祭祀,犧牲數量能超過百人。
随着時間過去,部落被國家取代,祭祀依舊存在,過程儀式比部落時期更加隆重,犧牲卻不再是人,而是牛羊和野獸。
時至今日,地處偏遠的蠻夷依舊存在人祭。但在中原地區,各諸侯國再無人祭,哪國敢冒大不韪,必然會被中都問責。
郅玄鄭重接過匕首,按照巫醫的指引,邁步來到祭臺前,取犧牲的血供奉天神。
在祭祀過程中,屬民均屏息凝神,無一人竊竊私語。
圍繞祭臺,僅有寒風凜冽,以及巫醫在風中祝禱的話語聲。
中大夫被允許參與祭祀,只是憋了一肚子氣,加上禮儀所限,自始至終沒有靠近郅玄。
投奔而來的兩百多人也未出現在城外。
郅玄允許他們留在城內,給他們提供保暖的衣物和飯食,再沒有下一步指示,這讓他們感到不安。
身為衆人主心骨的老人,此時也沒了主意。
見不到郅玄,沒有下一步命令,實在是心中沒底。比起每天無所事事,他們寧可馬上幹活。
幹活才能安穩,做事才能證明有用。
唯有體現出足夠的價值,他們才能安心留在這裏,不用擔心随時會被趕走。
和對待中大夫不同,郅玄并沒打算晾着他們,反而有意重用。
無奈事情集中到一起,沒一件能夠拖延,他實在是分身乏術。只能讓他們暫時留在坊內養一養身體,其餘等他有空再說。
沒想到的是,這些人會因此感到不安,隔三差五就要問一問,他們什麽時候才能幹活。無法馬上鑄造青銅器,他們可以燒陶,找到合适的材料立刻就能起窯。
送飯的奴隸上報侍人,侍人又告知府令。府令也是無法,只能派幾個機靈的侍人過去,告訴他們不用擔心,順便給他們找點事情做,免得想太多。
從府令口中得知情況,郅玄也有點頭疼。奈何他實在擠不出時間。只能暫且擱置,等祭祀結束後再做安排
伴随着巫醫的祝禱聲,犧牲的血注滿禮器。
濃稠的紅搖曳流淌,部分挂上禮器邊緣,在寒風中凝固凍結。
巫醫上前捧起禮器,從中蘸取少許,塗到自己的額頭上,其後大聲道:“祭!”
郅玄邁步登上祭臺,在臺上站定,俯身下拜。三拜起身,風鼓起他的衣袖,獵獵作響。
祭臺周圍,屬民不顧地上積雪,紛紛俯身在地,随巫醫一同高呼:“祭!”
聲音響亮,彙成一股,一度壓過冷風。
此時此刻,人群後的中大夫就顯得格外突兀。
在他猶豫是否行禮時,巫醫語調忽然變得高亢,祭臺上的郅玄高舉禮器,将尚未凝固的鮮血潑灑向祭臺四周。
屬民們陸續站起身,環繞整座祭臺,跟随巫醫的節奏,發出潮水般的高呼。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席卷而過,直沖雲霄。
正午時分,祭祀臨近尾聲。
作為犧牲的牛羊被從柱子上解下來,就是挖掘坑竈,架鍋燒水炖煮。
按照規矩,煮肉時不加鹽,也沒有任何去腥的調料,變色就撈出,味道自然不會多好。然而,作為祭祀的一部分,犧牲的肉十分珍貴,哪怕味道不好,衆人也會十分珍惜地吃下去,連碗底殘留的血水都舔得一幹二淨,不會浪費一點。
祭祀結束後,無需甲士開路,屬民主動向兩側分開,目送郅玄的車駕經過才陸續散去,或回城,或結伴返回村落。
中大夫落在衆人後,親眼目睹郅玄在屬民中的威望,想起佐官勸說自己的話,憤怒和煩躁逐漸消退,理智回籠,終于意識到自己犯下大錯。他根本不該寫那封信。就算是寫,也不該提到密氏!
弄巧成拙,畫蛇添足,當真是後悔不及。
奈何信已經送出,想追都追不回來。考慮到這封信可能帶來的後果,中大夫不由得冒出冷汗。
不等他想出解決辦法,忽然有侍人來傳話,道公子玄要見他。
換成兩天前,中大夫定會喜出望外。但在此時此刻,他只感到手腳發冷,涼意不斷蹿升。
一個可怕的想法浮現腦海,他懷疑公子玄設下圈套,故意不見他,借此激怒他,讓他做出不智的舉動。
如果真是如此,是否意味着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對方掌握?
越想越是心中發涼,中大夫甚至有種沖動,不見公子玄,立即出發返回西都城。
可惜,這是無法實現的願望。
乘車來到公子府,見到之前多次敷衍他,如今卻面帶笑容的府令,中大夫愈發肯定自己的猜測,當即雙腿發軟。雖然強撐着維持鎮定,發白的臉色還是出賣了他。
府令既無安慰也無譏諷,僅是遵照命令,親自帶他前往書房。
“請。”
中大夫向前邁步,每一步都像踩在濕泥中,随時随地都可能陷進去,就此萬劫不複。
郅玄依舊穿着祭祀時的黑袍,頭戴玉冠,腰間佩有玉飾和彩寶。佩劍已經解下,放在案旁的架子上。
中大夫走入室內,無論心中如何想,禮儀上仍分毫不差。
“見過公子。”
郅玄起身還禮,随後道:“君請坐。”
兩人落座,中大夫再是惶恐,到底記得自己的職責,當面遞出西原侯的旨意。
郅玄雙手接過,展開之後看過一遍,道:“君上有旨,玄自當遵守。”
中大夫沒出聲,直覺告訴他,郅玄的話沒有說完。
果然,下一刻就聽郅玄道:“正巧,玄也有要事禀報君上。”
對上中大夫的視線,郅玄拿起放在案上的婚書,道:“我與公子颢定下婚約,當禀報君上。”
什麽?!
公子颢?
北安國的公子颢?
中大夫愣在當場,許久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公子,此事當真?”
郅玄将婚書展開,示意中大夫自己看。
看到竹簡上的內容,确定公子玄不是虛言,中大夫額頭開始冒汗,臉頰抖動,沒能堅持更久,當場匍匐在地,顫聲道:“請公子饒我性命!”
“君何出此言?”郅玄狀似不解。
中大夫唯有苦笑。
稍有政治覺悟的人都會清楚,這場婚盟代表着什麽。
一旦婚書內容公之于衆,公子玄的世子之位板上釘釘。
除非密氏有通天的手段,亦或是公子玄突然發生意外,否則的話,出于各方面考量,朝中卿大夫必然要推公子玄上位。
想明白之後,中大夫忽然鎮定下來。
作為一個家族的掌舵人,他既然敢做二五仔,自然能力不凡。之前是他過于傲慢,輕看公子玄,才會犯下致命錯誤。如今醒悟過來,自然要設法彌補。
思及此,中大夫一改之前的不安,正身而坐,向郅玄拱手。
他打算為自己也為家族做一場豪賭。
贏了,家族更上一層樓。
輸了,下場同樣可以預料。
他已經想明白,從公子玄歸來,他就落入圈套,還是自己踩進去,怨不得別人。
那封書信送到西都城,西原侯不會再用他,密氏也不會再信他,政治生涯斷絕不說,性命都未必能保住。
想要擺脫困局,他就要走出第三條路,眼前的公子玄是最好的選擇。
“句炎願為公子驅使。公子活我性命,句氏唯公子馬首是瞻!”
話落,句炎拱手下拜,以中大夫的身份向郅玄行臣子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