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雨下了整整一夜。
清晨時分,雨水方才停歇。
烏雲散去,碧空如洗,林間氤氲起缥缈的白霧,傳出呦呦鹿鳴。
透明的水珠沿着葉脈流淌,包裹住一只不走運的甲蟲,滾落出葉片邊緣,摔入積水的馬蹄印,瞬間四分五裂。
随着太陽升高,氣溫迅速上升,不到半個時辰,微涼的晨風已被熱浪取代,卷過經歷一場夜戰的山坳,瞬息熔化未熱浪,熾熱如同流火。
夜間雨水太大,又有閃電雷鳴,出于安全考慮,郅玄下令隊伍暫時退出山坳,等到天明再打掃戰場。
此舉果然明智。
夜間不斷有閃電砸落,山坳中僅存的幾棵大樹都在電光中斷裂栽倒。等到天明,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樹根,斷裂處都在高溫中變得焦黑。
白日氣溫不斷升高,人站在太陽下,不用多久就變得汗流浃背。關在籠子裏的野獸禽鳥耐不住熱,全都開始暴躁不安。
打掃戰場的庶人和奴隸聽到響聲,好奇掀開草席,光亮取代黑暗的剎那,撲鼻的臭氣伴随着獸吼迎面撲來,籠子也被撞得咣咣作響。
“是野豬,個頭還不小。”一個國人走過來,看到在籠子裏發瘋的野豬,讓庶人和奴隸退後,彎腰撿起半根斷裂的木杆,順着縫隙丢進籠子。
野豬被砸中,暴怒之極,再一次撞向籠子。
國人一把抓住野豬頭頂的鬃毛,将它的鼻子卡在籠子縫隙間,抄起石斧連砸數下,沒結果它的性命,也讓它鮮血橫流,躺倒在籠子裏,再也動彈不得。
蓋在大車上的草席蒙布一張張掀開,籠子裏的野獸禽鳥逐漸現出原貌。
長時間關押,不見天日,大部分野獸在籠子裏一動不動,個別死去多時,已經開始腐爛。之前的暴躁耗盡精力,活着的也變得精神萎靡。唯獨野豬是例外,生命力尤其頑強,依舊精神頭十足。
野獸之外,車上還有不少新鮮的鹿肉,采摘的蘑菇野果,以及存放完好的糧食。
Advertisement
其中有超過半數是稻米。
“稻米?”
經過巫醫和桑醫的指點,郅玄不再五谷不分。經過仔細辨認,确定袋子裏裝着的的确是未脫殼的稻米,不由得大喜過望。
這可是好東西!
這支商隊出自南幽國,攜帶南幽國的稻米不奇怪。讓人驚喜的是,在外這麽長時間,竟然還有剩餘,如今全都便宜了自己。
“全都收起來,單獨裝一輛車。”郅玄吩咐道。
巫醫曾言南幽國稻米高産,同樣的稻種在別國卻很難成活,即使成活也産量不高。郅玄相信巫醫不是虛話,但種子送到面前,不試驗一下總不甘心。
萬一能種活呢?
懷揣着此類想法,郅玄命人在營地內仔細搜尋,将糧食全部搜集起來。
衆人領命,在山坳內展開地毯式搜尋。
功夫不負苦心人,臨近正午,找到的糧食已經裝滿兩輛大車。稻米之外,麥、粟和豆子也不在少數。
氣溫越升越高,要做的事還很多。
郅玄命人将糧食全部裝車,暫時堆放到一起,等回城後再進行分揀。
糧食捆紮完畢,庶人和奴隸掀開倒塌的帳篷,陸續找到不少鹽、草藥、獸皮和武器。
在領隊居住的帳篷裏,有人挖出一只箱子,箱蓋打開,裏面是一張完整的犀牛皮。
昨夜營地起火,很快又被雨水撲滅。帳篷外有火焚的焦痕,壓在下面的物品卻完好無損。帳篷隔絕火星,箱子沒有起火,才使得犀牛皮得以保存。
犀牛皮之後,庶人接連又找到幾只箱子,裏面既有獸皮也有獸骨,還有未長成的犀牛角和切開的鹿角。
一只木箱中,兩張虎皮疊放在一起。虎皮下壓着野牛皮,還有串在一起的鱗片,像是穿山甲。
裝犀角的箱子裏藏有兩根完整的象牙。從長度來看應該是一頭亞成年的小象。相比犀牛角和象牙,鹿茸就比較常見,切割開堆放在一起,并未進行過精心處理。
一只小一些的木箱中,發現了大量鳥類的羽毛,五彩斑斓,異常絢麗。
西原國喜黑,北安國尚紅,南幽國好五彩,氏族國人都喜歡用豔麗的羽毛作為裝飾,國君的冠上都會插幾根豔麗的雀羽。
這箱羽毛的發現更證實商隊的身份,他們的的确确出自南幽國,無從抵賴。
除了捕獵珍禽異獸,商隊還從事擄掠人口的勾當。不幸被抓的人淪為奴隸,他們的財産自然也落入商隊手中。
幾名庶人打開一只邊角有些焦黑的箱子,看到裏面的東西,當即倒吸一口涼氣。
“速速上報公子!”
箱子裏除了金、絹和布,竟然還有一枚玉環!
玉環質地一般,邊緣處也有缺損,但确确實實是氏族之物,不是尋常人可以佩戴。
商隊劫掠庶人,南幽侯尚可以找借口推诿。若是他們膽大包天,朝國人乃至氏族下手,事情一旦坐實,南幽侯失去的就不只是軍權和政權,還會包括他的腦袋。
膽敢挑釁天下氏族,身份再尊貴,也沒人能保得住他。
看到箱子裏的玉環,郅玄心頭一沉。這枚玉環十分普通,本質不好辨認。上面的繩結卻為紅色,帶有明顯的北安國特征。
想到某種可能,郅玄當即命人審訊俘虜,務必問出玉環是從何而來。可惜領隊已經被雷劈死,要不然,從他嘴裏能最快得出答案。
起初沒人開口,護衛不敢說,奴隸想說也不知情。
郅玄發了狠,讓人立起木杆,把抓到的護衛輪番吊起來用鞭子狠抽。
“吊起來,抽鞭子!”
幾個強壯的庶人脫掉上衣,揮舞着鞭子,一下下抽打在俘虜身上,登時引起一陣鬼哭狼嚎。
直接抽不管用,沾上鹽水抽。
鹽都是從帳篷裏搜集,郅玄用起來絕不心疼。
沾着鹽水的鞭子抽下去,疼痛瞬間升級。終于有護衛撐不住,開口招供,玉環是北安國一名縣大夫之物。
“狄人襲北安國邊地,攻破一座小城。隊伍經過城外,首領想趁亂虜人,遇到縣大夫殺出城求援,假意相助,趁其不備亂刀砍殺。”
一人開口,其他人也不再堅持,陸續講明當時情況,拼湊出整件事的經過。
玉環的主人是北安國一名縣大夫,駐守邊城多年,之前在郅縣偷麥被抓的庶人均來自他的治下。
據庶人所言,狄人攻破城防,縣大夫在混亂中不見蹤影。結果不是死在狄人手中,更不是畏戰逃跑,竟是被這夥歹人暗害!
如果縣大夫不死,成功搬來援兵,狄人縱然攻破城防也未必能從容離開,定然會被守邊的甲士迎頭痛擊。
現如今說什麽都晚了。
俘虜全都開口,不敢有任何隐瞞。
郅玄了解事情真相,詢問縣大夫的屍骨現在何處。
“在、在……”
“休要吞吐,快說!”
鞭子再次落下,俘虜不敢隐瞞,終于道出,為免事情敗露,領隊親口下令,将縣大夫和家仆的屍體喂給了抓來的野獸。
“禽獸不如!”
面對罵聲,俘虜頭不敢擡,全都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郅玄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怒火。他本打算将俘虜帶回去,替換奴隸挖掘溝渠。有了這件事,計劃就要做出改變。
這件事絕不能就此作罷,更不能隐瞞。
縣大夫的遺物需要送回北安國,這些商隊護衛也要一并押送,全部交給趙颢處置。商隊抓捕的庶人,凡出身北安國,郅玄決定一并送歸。
無論出于良知還是身份,這都是他必須做的選擇。
物資和人數統計完畢,郅玄命人重新套車。
死去的野獸擡出籠子,**的留給林中野獸,還能食用的集中到一起,回城後進行處理。還活着的留在車上,重新遮蓋草席,以免它們亂吼亂叫。
糧食、獸皮和別的物資另外裝車,提前清點數量。等回到城內,将取出一部分作為立功者的獎賞。還能用的帳篷和木料也被捆紮好,帶回城中分給有需要的人。
秉持着絕不浪費的原則,整個山坳都被清掃一空,幹淨得不亞于當初的西都城外大營。
一切準備完畢,郅玄躍身上馬。
持戟甲士護衛左右,國人扛着武器跟在甲士身後,庶人驅趕大車,奴隸拖拽俘虜,隊伍浩浩蕩蕩穿過林間,途中驚飛大群雀鳥。
一百二十輛大車運回城內,數百名俘虜跟在車後,沿途經過村莊,引起不小的轟動。
不提車上物資,單是拉車的牛馬,對郅玄而言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隊伍抵達城門前,府令帶人急匆匆趕來。
幾名下大夫都不在。
這段時間以來,他們要麽在工地忙着挖水溝,要麽就在林場幫忙,不是特意召喚,基本看不到人影。
郅玄沒有下馬,将事情簡單交代,讓府令留下處理後續安排,自己策馬返回家中,直接來到書房,顧不得換下衣袍,迅速寫成書信,放入帶回的玉環,交人送往趙地。
“送于公子颢,不可延誤。”
“諾!”
出城後,信使一路飛馳,同北來的騎士擦肩而過。
兩人迎面,都認出對方身上的皮甲,在馬上互相問候,随即揚鞭加速,一人繼續向東,一人揚鞭馳往縣城。
郅玄的信使飛馳數日,連過數道關卡,終于見到趙颢,将書信當面呈上。
由于漠國送嫁隊伍将至,沿途之上均有重兵把守,提防戎狄趁機生事。
信使在途中遇到盤查,沒少耽擱時間。所幸及時趕到。若是再晚半天,趙颢就會離開駐地,前往同漠國約定的縣城。
信使一路上風塵仆仆,臉被曬得通紅,嘴唇幹裂起皮。
趙颢命人帶他下去休息,随即展開竹簡,看過其中內容,從袋子裏倒出一同送回的玉環,目光逐漸森冷,如嗜血的刀鋒。
幾名家臣受召前來,看到趙颢這個樣子,不由得心頭一凜,暗中猜想,莫不是哪個狄戎部落又作了大死,嫌命太長?
趙颢沒出聲,将手中玉環遞給家臣。
“可認得?”
家臣傳遞細看,無法馬上确定玉環的主人,但從系在上面的繩結辨認,應該是本國氏族之物。
“公子,此物何來?”
“公子玄送來。”
公子玄?
家臣們面露不解。
趙颢将郅玄的信遞過去,示意幾人傳閱。
家臣們懷着疑問低下頭,看過竹簡上的內容,無不臉色驟變,勃然大怒。
“賊子安敢!”
區區一個商隊,即使背後站在南幽侯,此舉也太過猖狂。一個縣大夫說殺就殺,還不是正大光明的戰鬥,而是以詭計暗害,簡直駭人聽聞。
此賊竟還擄掠趙地庶人,更是膽大包天!
若南幽侯不能給出一個解釋,勢必将引發一場國戰!
“公子,此事确實屬實?”一名家臣道。
如郅玄之前所想,他的身份過于特殊,連續兩封書信坐實商隊罪名,将南幽侯牽涉其中,難免不引人懷疑。
“公子玄信中寫明将送還庶人,并押送賊子。”另一名家臣提醒道。
在場都不是笨人,仔細想一想,也知道郅玄不可能在這件事上弄虛作假。
這麽大的事情,牽涉到一方大諸侯,必然要查個水落石出。謊言一戳就破,對他不會有半分好處。
既然不可能是假的,那就只有一個可能,信中所言句句屬實。
“公子,事情牽連甚大,需禀報君上。”一名年長的家臣提議道。
“此事我自有計較。”趙颢說道。
郅玄信中只言大概,并未寫明所有細節。待人送到,需要再做審問,方可呈送北安侯。
至于同南幽侯如何交涉,是戰是談,當由朝中議定,非他一人可以決定。
不過,想到郅玄連續送信,思及背後深意,趙颢不禁緩和神情,眸底閃過一抹柔和,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