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清明時節雨紛紛, 今年清明的雨水格外的多,皇上清明節當日,祭拜完先帝後, 便一日未歸。
因虞袅被扶靈回了虞植的老家劍南道,所以皇上直接去了光華寺後山的莊子裏, 去祭奠虞袅的衣冠冢, 也算給自己一個慰藉。
那日之後, 朝臣聽聞皇上祭拜時淋了小雨, 第二日就稱病不朝了。
之後上朝後,皇上依舊英明果斷,處理政務依然高效無錯,只是他也确實郁郁寡歡,面上不複笑容。
情志也傷身, 這樣損傷龍體, 實在不是辦法。
內閣裏的相公紛紛建議李首輔, 讓他去向皇上提議, 讓皇上早些大婚。他們認為只要皇上身邊有了解語花,他就不會如此孤寂重情了。
李智思來想去, 又讓人去打聽了寧德公主的那位表妹,發覺她除了身份低微之外,在人品相貌上并無瑕疵, 于是遂進宮提議皇上将其納為妃嫔。
陸子都只想要虞袅做自己的皇後, 至于妃嫔什麽的,他還從未想過。他因自己少時經歷,也養成了寧缺毋濫的性子,覺得虞袅一人便夠了。
于是他一口否決了李智的提議,只說自己心系自家弟子, 暫不想廣開後宮。
李智苦口婆心,左勸右勸,皇上才對此事松口,說娶皇姐的表妹可以,但只能聘她為後,不能納她為妃嫔。
皇上說因為自己實在忍受不了,将長得同自家弟子一樣的表妹,納做了自己的妃子。
李智聽得直嘆氣:“那女子老臣也打聽過,她容貌與皇上的弟子極為相似,所以容貌是不俗的。聽聞她也是個琴棋書畫都通曉的才女,更難得的是她深明禮儀,溫柔孝順,只是她的身份實在配不上一國之母啊!”
“若不能聘為皇後,那此事便無需再提了。陸子都苦笑,“我那弟子什麽都好,若非朕與她有緣無分,便是許皇後之位,朕都覺得委屈了她。表妹同她長得一樣,只要想想她頂着這樣的一張臉,日後給皇後和別的高位妃嫔行禮,朕心中難受,只覺得辱沒了她。”
陸子都不容拒絕道:“既然李卿說她身份配不上皇後,那朕便誰也不想娶了。”
他心灰意冷的嘆氣:“若實在無子嗣,日後朕只管在宗室裏挑就是。”
這任性的話,驚得李首輔連表情都維持不住了,他不斷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不過一個女子罷了,同江山比起來孰輕孰重皇上不知嗎?”
Advertisement
一直以來,皇上都表現得天賦卓絕,處理政務英明果斷,安撫人心仁愛謙和,分明他有明君的能力,又有明君愛民的心胸。
眼見天下越來越好,皇上卻突然說出這等喪氣話,直讓李首輔氣得身子打顫。
陸子都知道,一件事要若是朝臣不同意,他就要提出一件更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來。最後朝臣會因為這件事實在難以接受,而同意了他原本的提議。
于是陸子都一臉傷感:“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李卿知道朕未曾登基時,過得坎坷,幸而有她相伴幫助,否則朕早已自暴自棄了。如今不能得償所願,國祚又需綿延,那朕從宗室之中挑選佳才教導,也是一樣能延續國祚的。”
這哪裏一樣了?李智苦着一張臉,若是皇上有了自己的子嗣,他日後立誰為太子都可。
可宗室衆多,若是今日的話傳了出去,引得宗室起了好鬥之心,那現在好容易治理好的江山,又要亂了!
李智坐着沉思了很久,最後才不甘不願的松口:“其實只要品貌兼宜,也不是不可。那位關小姐的父親和兄長也算有些本事,等日後他們立了功,有了政績,這身份自然上去了。”
陸子都見李智答應了,心裏輕笑,面上卻一片為難:“此事有些難的,且不說朝臣同不同意,但說表妹的父兄,他們卻不同意将女兒嫁給朕的。”
李智頓時怒意上臉:“這可是皇後之位!他們難道還不識擡舉?”
“朕也不瞞李卿了。”
陸子都不好意思的笑笑,露出了少許年輕公子的苦惱來。
“那日朕去公主府赴宴,對着關小姐叫了我那弟子的名字。關家人不慕名利,不慕權勢,以為朕将他們家的女兒當成替身了,故而不願嫁女,只想為女兒覓得一個兩心相悅的如意郎君。”
李智聞言,心說難道你沒有将人家的女兒當做替身?若是真心将女兒當做眼珠子疼的人家,還真不一定會同意。
李智之前聽了皇上心灰意冷的話,如今只求他快點成婚,日後能誕下自己的血脈子嗣就好。反正前朝的那些皇後,也并非人人都出身高門,說到底,這皇後妃嫔之事,只要暫時沒牽扯到外戚與立太子,這些也只是皇家的家務事罷了。
當務之急,還是要讓皇上大婚,畢竟皇上如今已經二十三歲了。
李智想了想,終究幽幽嘆了口氣:“內閣那兒,老臣去為皇上分說,關小姐的父兄,臣也願意說服試試。不過臣也聽聞妻女說,吳太妃下月初要舉辦賞花宴,到時那位關小姐定會到的,皇上若無國事也可去。”
自古以來,哪有臣子替皇上操這份娶皇後的心思的?李智越說越覺得不可思議,但他又恐懼皇上真的鐵了心不娶了。
于是,他只能硬着頭皮道:“女兒家自古外向,若是皇上得了佳人芳心,她偏要嫁,那她的父兄也沒辦法。”
唉,只能說對不住關大人了,誰讓他的女兒長了那一張臉。尋常人家,一聽入宮為後都心甘情願,唯獨他家不願,但這下不願也得願了。
陸子都聞言,一臉喜色的走到下頭,同李智道:“李卿果然有辦法!朝堂之中,還是李卿懂朕的心思,理解朕的想法,李智真乃朕之心腹啊!”
李智聽了君主如此情真意切的誇贊,只覺得心口發熱。當初他從未支持過皇上奪位,後來皇上登基,他也只忠于皇位,只要做的不是昏君,皇上是誰他就不太在乎。
他沒想到皇上登基後能破格用他,如今又得了君王推心置腹的話,他心中也暖洋洋的,只覺得君臣得宜,也算佳話了。
陸子都賞賜了李智許多東西,之後又關懷了他的身體,最後才溫柔笑着讓人送了他出去。
待人走了,王保卿不由擦了擦腦門上的汗,笑嘻嘻道:“還是皇上有辦法,老奴方才還以為李大人說什麽都不會同意呢。”
陸子都淡淡一笑:“朕喜歡因勢利導,以達到目的。李卿正直忠心,又覺得朕至情至性,當真以為朕會不娶皇後,不要子嗣。”
他嘴角一彎:“所以他才慌了。總之關大人那不要緊,他是我們的人。如果李卿能不讓朕費心,就擺平了其餘朝臣和朕那大舅哥,這才是朕希望的事。”
李智對付朝臣自有一套,他又是文官之首,只要他闡述好利弊,百官聽了有理,自然會同意。他大舅哥吳泰,聽聞要秋闱了,等他考上拜座師,若是拜了李智,那師父的勸說,想必他會聽得進去的。
陸子都将事情解決後,心情大好,不由對王保卿道:“你去庫房裏瞧瞧,有沒有年輕女孩兒戴的珠釵首飾,要風格清雅又不沉悶的,料子一定要好。你選好了拿來給朕看,朕拿去送給小姐。”
“是,老奴立即挑來呈給皇上看。”王寶卿連忙去了。
陸子都又端坐在桌案邊,繼續處理政事,等折子批完,已金烏西墜了。
王保卿這才将自己看中的珠釵步搖,耳環镯子送到了陸子都的桌案邊。
陸子都挑選着,心裏已經開始期待吳太妃的辦的賞花宴了。
袅袅出宮後唯有一點最不好,便是他無法時時見到她,縱然心裏想極了,也不能再找借口接到宮裏來了。
陸子都期待賞花宴,高門大戶中的女眷也十分期待。
宴會準備了很久,在五月初時才正式開始。
只因吳太妃愛芍藥,芍藥乃花中之仙,花中宰相。
太妃猶愛臺閣類重瓣芍藥,花開之時,大朵的花瓣包裹着分層多色的芍藥,顯得美麗華貴至極。
虞袅則喜愛純紅色的大片芍藥,最好是開得熱烈,滿目都是妖嬈紅色。這樣的芍藥,只需一眼就美得讓人忍不住漫步于芍藥叢中。
虞袅現在是吳氏的女兒,吳氏是吳太妃表了三千裏的表妹,因有這一層關系,所以她們母女三人早早就随了寧德公主,前往吳太妃的含韞殿拜見。
吳太妃的宮中種滿了芍藥,一路走來,能看到規劃齊整的芍藥正在熱烈開放。
虞袅心中喜愛,大大方方看了幾眼,就随同寧德公主進了殿中。
寧德公主是吳太妃唯一的孩子,所以她一進殿中,并未拜見,而是直接拉着虞袅和關瑤的手,走到吳太妃身邊。
寧德公主笑道:“母妃,你瞧瞧我這兩個表妹,生得俊不俊俏?”
吳太妃笑了起來:“俊俏!俊俏!我還當是天邊的兩位小仙子來到眼前了呢!”
虞袅和關瑤這才朝吳太妃欠了欠身:“臣女見過太妃娘娘。”
吳太妃立即道:“快快賜座,就坐在我旁邊,讓我好好看看我的兩個好外甥女。”
虞袅大方的坐了,她早知吳太妃是參與了陸先生和她之間的事的,所以她肯定會對她和氣。
關瑤聽吳太妃的口吻親切,這才擡起頭來,圓圓的小臉上露出了輕松的笑意。
吳太妃雖然上了年紀,但眉眼慈和,臉上的笑容也溫柔。她穿着一身秋香色織錦褙子,并淺蔥色內衫,看上去也并不奪目華貴,只讓人想要親近。
她懷中還抱了一只雪白的,胖得跟球一樣的貍奴。
那貍奴半眯着湛藍色的眼睛,呼嚕嚕的打着盹時,它長長的胡子也一顫一顫的。
虞袅看了一眼就移不開眼睛,她忍不住問吳太妃:“這貍奴好生可愛,叫什麽名字呀?”
“我這寶貝叫團團。”吳太妃熟練的撫.摸着貓,那貓舒服得都快化成餅了。
她眉眼含笑的湊近虞袅:“我養了它兩年了,素卿要摸一摸嗎?”
虞袅擡手摸了摸,那貓順勢蹭了蹭她,柔軟如雲的手感,讓她驚喜的輕呼了一聲:“太過可愛了,我也想養一只了。”
吳太妃喜愛別人誇她的寶貝團團,聞言便笑道:“等我留意留意,在禦獸房那兒幫你尋一只如何?”
虞袅連連點頭。
吳太妃看她實在喜歡,便将自己的貓抱給了她與關瑤,自己則與吳氏談起話來。
約莫過了一頓飯的時間,大宮女進來禀告她說,許多命婦女眷都來了,想來拜見她。
吳太妃這才對虞袅和關瑤道:“時辰差不多了,我們去前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