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東山歸來
東山,鏡居。
一個身穿竹青深衣的少年,身材高大,背脊直挺,無不顯示其堅毅的品格。那少年濃密的眉毛間透露着與自己年紀不符的成熟穩重,如幽潭般的眼睛,眼神卻銳利與孤傲,不怒自威。刀刻似的高挺鼻梁,薄薄的嘴唇,十分英俊。那少年,手握一柄長劍,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煞是好看。然而劍鋒一轉,速度加快數倍。劍影如閃電,劍氣所到之處如狂風掠過,飛起梅瓣無數。那少年身輕如鴻,随着劍招不斷變化而快速的或斜飛或移動,極為敏捷,看得人眼花缭亂,少年心劍合一,氣貫如虹。歐陽子看着雪地中這個少年,不斷颔首,這孩子确實是天資聰慧,習武奇才,再加上勤奮刻苦,不過十餘年間,就将本門武功領略透徹,且為他自己所用,極為靈活。除此之外,行軍領兵之術,這孩子幾乎已經将他畢生所學的陣法謀略一一參透,好幾次他們在沙盤上示範行軍,他都敗在這孩子手中,這孩子将來建立的豐功偉業必定比他父親強上百倍。這是這孩子的命格,唉……怕是天意難違。
匆匆走來一人神色焦急得與歐陽子耳語一番,歐陽子聽後面色大驚。“星遙,你且停住。”歐陽子喚着武興盎然的鄭星遙,鄭星遙以一招青龍回首收起劍氣。歐陽子看着鄭星遙,過了半晌才說:“星遙,你父王為國捐軀了,你快随我下山回帝都拜祭。“鄭星遙聽後,身子震了震,一行淚兀自從眼眶滑落……
一路快馬加鞭,星夜兼程,鄭星遙完全不記得自己是怎樣回到上京的。只看見錦王府內外挂着白布,他飛奔至祭堂,鄭星遙撲通一聲在棺椁前跪下:“父王……”周圍已是哭聲一片。
夜已深沉,鄭星遙獨自一人走到後院,這地方曾是錦王生前習武之地,春夏秋冬種滿各色花草。紅梅白雪,更加映襯此地的清幽與凄涼。鄭星遙拿出埙,獨自吹奏起來,卻是一支無名之曲,但在這雪夜裏聽起來格外凄楚。父親于他,一直都是嚴厲苛刻的,不茍言笑,雖然如此,親情卻是無法阻隔的。歐陽子看着這個少年孤獨的背影,心中實在感慨萬分,鄭星遙初來東山之時,不過六歲,常常啼哭,思念父母,到漸漸的習慣獨自一人。有多少個夜晚,鄭星遙總是來到鏡居後面的仙雲峰,在月下,吹奏埙,吹奏着對家鄉和家人的思念。埙聲突然停了,取而代之的是劍氣逐風的聲音。好厲害的殺氣,好深重的恨意,歐陽子心中倒吸了口涼氣……
第二日,建德皇帝召見鄭星遙。鄭星遙素服上到勤政殿,向鄭宏行跪禮:“臣鄭星遙,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鄭宏卻親自攙扶起鄭星遙:“星遙,朕與你自家兄弟,不必如此多禮。讓朕好好看看你,十數年未見了。”鄭星遙起身看見鄭宏竟也身着素服,滿眼詫異。鄭宏面露悲痛得說:“星遙,皇叔為錦繡皇朝立下汗馬功勞。朕當日年少時繼位大統,皇叔未有一絲私心,為朕掃除各方為難,解朕之大憂,為我錦繡皇朝平定安邦,造福我皇朝子民,實在是為賢王。先皇過世早,皇叔待朕親如父子,朕理應為他着素服。且朕令這滿朝百官皆為皇叔着素服。”鄭宏說得情誼切切,鄭星遙心裏大受感動,再向鄭宏行跪禮:“皇上,求皇上讓星遙領兵破敵,為我錦繡皇朝驅除外患,為臣父王報仇雪恥!”“這?”鄭宏面露難色:“星遙,你才剛過十八歲,這外敵強悍,你前去豈不是兇多吉少?朕不允!你是皇叔唯一的子嗣,朕怎樣都要護你周全,以慰皇叔在天之靈。”鄭星遙心意堅決得答道:“皇上,世人皆知臣的父王自臣六歲就送上東山歐陽子先生處習武學領兵之術。父王一心為我皇朝,星遙懂得,星遙必繼承父王遺志,為我皇朝驅除鞑虜,保皇上與皇朝子民安康!皇上如若不應,臣便不起!”鄭宏感動得流下淚來:“朕知皇叔與你皆為忠義,實乃當世英雄。我錦繡皇朝有你父子二人,實為大幸!朕允你便是,快快起來吧!“鄭宏再次攙扶起鄭星遙,拉着他的手說:“鄭星遙聽封!即日起酌封鄭星遙為錦親王,賜府邸,賜黃金五千兩,白銀萬兩,食邑萬戶,授虎符虎印,暫統領北軍,行使鎮北将軍權利,擇日北上征益梁。”鄭星遙行跪禮謝恩…..
錦王府。歐陽子捋着三絡髯,急切得看着鄭星遙:“星遙,你可早已抱定心思做此打算了?”鄭星遙右手緊握住日冕劍堅定得看着他的師父:“父王仙逝,星遙便以必死之心将從師父處所學全數報效國家,以承父親遺志,若不能為父王報仇雪恨,豈不為天下人所恥笑?若父王見我平益梁,一定也會含笑九泉。”聽到鄭星遙之言,歐陽子贊賞得看着這個只有十八歲卻展現出無比成熟與英雄氣概的少年:“好!果然虎父無犬子,錦王有子若你,便是他生平最引以為傲之事。如此,師父也暫不回東山,留下來助你平益梁。”鄭星遙聽聞,深深得對着歐陽子行了一個大禮:“多謝師父相助,星遙必定如虎添翼。”
鄭星遙散發走到後院,于紅梅白雪間伫立,低沉曠遠的埙聲回蕩在雪月夜中……
三日後,少年錦親王集合辎重,領兵一萬五千浩浩蕩蕩由帝都出發,前往東北邊境墨河駐守。建德皇帝親自為其送行,街道兩旁盡是送行的百姓。鄭星遙騎于馬上,出得城門,他回望帝都。凜冽的寒風吹來,這一次出征是吉是兇?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