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戰成名
終于到了金陽,離墨河也不過三日腳程。鄭星遙令将士安營紮寨,稍事休整。
東北,苦寒,比上京更冷,鄭星遙披着大氅走出營地,對着帝都的方向沉思。忽然聽到遠處有馬蹄聲,而且好像為數不少,他立刻警覺起來,馬蹄聲越來越近,如海潮一般勢不可擋得揚起雪塵。軍營中也聽到如此驚天的聲響,兵士們立即列隊出來準備迎戰。然而,眼前所見卻讓衆人稱奇,原來是一群野馬夜奔。領頭那一匹黑馬,昂首飛奔,矯健無比,長鬃飛散,四蹄騰空,如疾風,似閃電,堪稱神駒。鄭星遙心裏升起不可遏制的征服欲,待群馬跑近之時,他飛身一躍,跳上黑馬背。黑馬受此一驚,已是大怒,用力晃動腦袋,後蹄亂蹬,想把鄭星遙甩到地上,奈何鄭星遙緊緊抓住馬鬃,穩穩騎坐在馬背上。黑馬晃動了好一陣子,便瘋狂得奔跑起來。後面的軍士們大喊:“王爺小心!”鄭星遙玩興大起,伏在馬背上,側頭對着黑馬耳朵大笑起來:“好馬!本王今天一定要讓你心甘情願為我坐騎!”黑馬繼續奔跑了一陣,仰天長嘯,終于慢下速度,俯首。鄭星遙心中大喜,調轉馬頭,黑馬順從得奔跑在黑夜中。回到軍營,衆軍士皆賀錦親王獲神駒。鄭星遙用手輕撫馬頭,不時與黑馬耳語,黑馬極為順從得與他親昵。歐陽子含笑說道:“星遙,你可為神駒取名?”鄭星遙對着黑馬說:“他體黑如墨,飛奔起來速度極快,就叫他黑龍如何?”歐陽子點頭:“黑龍,确實好名字!有此神駒坐騎,大吉!”黑龍似乎也聽懂二人對話,搖頭晃腦很是高興。
益梁軍頭領營帳。“頭領,細作來報,錦繡皇朝的大軍已近墨河。領兵的就是那錦王的兒子,來勢洶洶啊。”益梁軍頭領突牙兒輕哼一聲:“哼!他老子死在我軍手裏,兒子來了又當如何?”下首這人再進言:“頭領萬不可輕敵,聽說那小子師從當世奇人歐陽子,那歐陽子文韬武略,是不可小觑的人物。他的徒弟也不可掉以輕心呀!”突牙兒不耐煩得擺了擺手:“乳臭未幹的小子而已!我族人精于騎射,速度上就比他們快上許多。交戰時,多遣些騎兵上陣。看他如何能擋?讓他有來無回!錦繡皇朝富足,女人溫柔多姿,他日我要直打到上京去,必先快活幾日!哈哈哈哈!”……
北軍剛到墨河,安營紮寨,鄭星遙與歐陽子正在中軍營帳商量作戰計劃,這時門外傳來“報!”一名軍士匆匆走進營帳:“王爺!益梁軍送來戰書!”鄭星遙拍桌而起:“好!來的正好!傳令下去!三日後應戰!”…….
天微亮時,墨河的清晨大霧尚未散去,樹上挂滿冰淩,如此美景卻被肅殺之氣所掩蓋,沉寂三日的北軍出動了,一面竿頭懸鈴的黑色大旂,上繡金色蛟龍,金色的“錦”字格外耀眼。突牙兒眼見得前方三裏處,錦繡大軍身着黑衣,手執兵器黑壓壓一片向前行來。突牙兒轉過頭吩咐右邊副将:“那諾!你帶一千兵排雁行陣去滅他們威風!我倒要看看錦繡的這些步兵如何擋我騎兵?!”“得令!益梁男兒聽令!今日我等打頭陣,定要滅了那小子的威風!回來好向頭領讨賞!”
那諾帶領一千騎兵飛馳出去,益梁族人自小在馬背上成長,精于騎射。這一千兵全部配備騎槍,作為頭陣最是适合不過。益梁軍果然騎術了得,訓練有素,雖飛速前進,但陣型卻不亂。北軍這邊此時戰鼓聲與號角聲大起,兵士手執長槍皆邁着整齊步伐向前推進。越來越近了,眼見只有五百步的距離,錦繡軍如此以卵擊石必定大敗,突牙兒心中暗想。但見益梁軍離錦繡軍只四百步左右時,錦繡軍前排突然蹲下,後面的軍士突然端起弩箭對準了益梁騎兵。那諾大驚,正想令兵士調整陣型,但是太遲了!鋪天蓋地的箭雨襲來,那箭雨卻并非對着人而來,全部射向他們的坐騎。錦繡軍居然采取輪番戰,弩箭無法連射,他們就用了五排弩箭手輪番射擊。一時間,戰馬中箭受傷無數,引得戰馬受驚,益梁騎兵大多數都被甩在地上。這時,錦繡大軍大喊着“殺”蜂擁而至。
眼見這一千人被斬殺盡,突牙兒氣的在馬背上直罵娘。“頭領!尤達願領三千兵前去滅敵。”“好!速速滅了他們,本頭領重重有賞!”這尤達卻比那諾狡詐,并不令兵士以陣型出擊,而是全速前進,想以最快的速度沖擊益梁軍。但是快到六百步的時候,錦繡軍又變換了陣型,前面的兵士快速向兩邊散開,後面的兵士開始往益梁騎兵來犯的方向投擲長矛。突牙兒在馬上大笑:“錦繡軍當自己神勇無敵嗎?以長矛在六百步距離如何傷的了我們?哈哈哈哈!蠢材!”但是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原來投擲的長矛全數插入土地上,在地上形成一個屏障,戰馬只得停住,卻躍不過去了。
此時,卻聽得左右殺聲四起,錦繡騎兵如天降般無可阻擋的分別由左右二路襲來!直接插入尤達所領的三千騎兵中,将其攔腰截斷。與此同時,錦繡軍號角再次響起,突牙兒坐不住了,正準備策馬前去相助,突然從他們的右前方揚起滾滾雪塵,出現一大隊錦繡騎兵,排山倒海般呼嘯而來,殺聲震天!領頭的是位身騎墨黑色駿馬,頭戴金盔,身披紅色大氅的少年,手持長劍,快速進逼,錦繡軍嘶吼着令益梁軍膽寒!終于到近前,突牙兒怪叫着揮舞着彎刀向少年砍去,那少年敏捷将身子一低,躲過那一刀,還沒等到突牙兒收回彎刀,那少年竟順勢一劍刺去,速度極快,突牙兒想要抵擋,卻已被少年刺中小腹。想不到少年很快将劍收回,從馬背上終身一躍,劍鋒随之向上,直刺中突牙兒咽喉,他還沒來得及哼一聲,便從馬背上栽了下去…..
墨河一戰,錦繡軍殺敵九千,只折損了一千多人馬,錦親王因這一戰而聲名鵲起。捷報傳回帝都,舉國震撼,
益梁一族因此次大敗,雖後來有多番挑釁,但都被錦親王輕松擊潰。終于建德十四年,向錦繡皇朝俯首稱臣,歲歲納貢。
錦親王也一步步從行使鎮北将軍權利到行使鎮軍大将軍權利。
建德十六年,西南辛族再起禍亂,錦親王率南軍平之。
建德十七年至十九年,東南鳳鳴和王姚兩國聯合出擊,妄圖吞并錦繡皇朝,錦親王再征東南,将鳳鳴和王姚兩國收入錦繡版圖。
建德十九年冬,錦親王奉命回帝都接管京師。建德皇帝特賜他可持劍上殿,行使大将軍權利。
年屆二十七歲的鄭星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時之間,錦親王的府邸門庭若市,提親的,巴結的各懷心思,全部被擋在門外。建德皇帝欲給錦親王指婚,被錦親王回絕,理由是四方十國尚未平定,暫不為兒女私情牽絆。
他孑然一身,世人只道他與其父王一樣不茍言笑,一心為國,武癡是也。
Advertisement
…….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