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四十七)東六宮多事之秋
流翠形色匆匆走進長春宮,她看着皇後剛剛挽袖臨摹,只能硬着頭皮打破這份寧靜,“主子,永和宮派人禀告,說是秀答應瘋了。”
皇後一驚,忙放下手中的毛筆,說道:“什麽?快備轎辇去永和宮。”
永和宮裏已經亂作了一團,海貴人站在衆人身後望着秀答應癡愣的神情,秀答應看見靜娴和沁雪等人走來,便瘋了般沖過去,她嘴裏還碎碎念道:“還我的孩子,還我的孩子……哈哈。”
靜娴一個趔趄,險些扭腳,海貴人在靜娴身側忙搭手扶住未站穩的靜娴。
皇後忙讓幾個奴才拉住發瘋的秀答應,轉頭問一旁的海貴人:“秀答應怎會突然間就瘋了?”
海貴人小心翼翼答道:“依臣妾所見,秀答應定是因小産一事受了刺激,只要旁人提及孩子,她便瘋瘋癫癫了。”
嘉貴人從旁厲聲說道:“怎麽也沒個奴才傳太醫?永和宮的奴才竟都是這樣侍候的?”
秀答應的貼身婢女谧柔忙颔首說道:“并非奴才不通傳太醫,而是……先前答應并不讓太醫診脈,更何況現下這個樣子。”
沁雪輕柔開口,望着皇後說:“臣妾願姑且一試。”
靜娴神色一緊,欲伸手拉住沁雪,皇後亦是思量後才開口說:“貴妃要小心些。”
出乎意料的是秀答應見沁雪為自己診脈并未反抗,沁雪眉頭一直深鎖,許久才收手對衆人道:“臣妾看秀答應現下不适宜住在永和宮,最好是找個僻靜的地方讓她居住,正如海貴人所言,她是受了刺激,此病不知何時發作,未發作時便是正常人,發作時十分癫狂,若說傷人殺人也不為過。”
“這等厲害?那能否治好?”靜娴淡淡問道。
“只看時間久了,她能否看透這件事情。也可開些鎮定心神的藥物從旁調理。”沁雪答道。
嘉貴人輕聲言語了句:“冷宮倒是偏僻幽靜。”
靜娴瞥了眼嘉貴人,慢條斯理的說:“冷宮中哪裏是人呆的地方,即使一個正常的人進去都會變成瘋子,嘉貴人這樣火上澆油好似很希望秀答應的病好不起來。”
嘉貴人挑眉冷笑,一雙杏眼流露出不服的神情, “娴妃莫要冤枉臣妾,臣妾只是信口一說罷了,皇後娘娘在此,自是會妥善處理。”
皇後秉心凝神的坐在石凳上,悠悠開口:“秀答應便住到臨近冷宮的冷凝軒,無本宮的懿旨,旁人不可探望,按照答應的衣食俸祿照舊,這便着人去辦吧,衆人都散了,貴妃随本宮去給皇上複命。”
沁雪應了一句,她別開旁人的眼色,沖靜娴眨了下眼睛,而後跟着皇後後面走了出去。靜娴看着衆人慢慢從永和宮走出,才轉頭看着有些受驚的海貴人說道:“以後永和宮便只剩了貴人自個兒了。”
海貴人嬌豔的紅唇一開,甚是嬌媚誘人,“臣妾的确有些不适應,昔日永和宮有兩位姐姐伴在身側也好從旁提點着些,未想到一個打入冷宮,一個住在暗無天日的地方,可想是造化不同,不過臣妾看着各位娘娘都是獨居一宮,想必時間久了,便會習慣了吧。”
靜娴寧願認為海貴人城府極深也不願将她看成單純之人,她聽了海貴人的話,虛僞一笑,“那海貴人若是悶了,可到永壽宮坐坐。”
海貴人含笑應了聲。
因着出來走得太急,靜娴并未讓人備轎辇,現下卻見天色有些昏暗,時不時的還傳來幾聲雷鳴,靜娴便與落微加快了步伐,可終究還是在半路上趕上了這場大雨。
落微雙手遮在靜娴頭上,眯眼朝遠處望去,“主子,前邊有個亭子,咱們去那裏躲躲雨吧。”
兩人踩着滿是雨水的青石板朝亭子奔去,透光細密的雨簾,靜娴看見弘軒甩了甩衣角的雨水,她停住腳步有些猶豫着要不要去亭中避雨,畢竟這是在宮中。
落微看靜娴放慢了腳步,便說道:“這樣的秋雨若是被淋透了,可是要生病的,主子現下竟還想着男女之禮,不都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嗎?”
靜娴一想,落微所言的确在理,于是便加快了腳步向亭中跑去。
弘軒見到靜娴渾身濕嗒嗒,頭上的雨滴順着劉海流向了圓潤的鼻尖,露出清麗脫俗的嬌顏,他看着靜娴擰着額前的劉海,便忍不住笑了,這倒讓兩人間的氣氛輕松了些。
“本以為只我一個人倒黴趕上了這場雨,未想到你也有這等運氣?”弘軒邪魅的臉龐露出一種閑散的神态。
靜娴甚少讓旁人看到自己這副狼狽的模樣,她的确有幾分難為情,她轉頭見弘軒額頭上亦是挂着幾滴晶瑩的雨水,像是水晶的棱角般閃耀着光芒,她亦是捂唇淺笑,“不曾想到今日的雨竟下的這樣急。”
弘軒得意的笑容挂在唇畔,眼睛雖是望着面前的雨簾,心中卻甚是感謝這場及時雨,他自言自語嘟囔了句:“下的很好啊。”
“啊?”靜娴,落微都疑惑望着弘軒面上難掩的喜色。
明俊在旁用小指推了下弘軒,亦是別過臉強忍住笑意,他倒是第一次看見王爺這般情不自禁,跟在王爺身旁這麽多年,什麽樣的女子沒有見過,單單是先皇後提及的世家女子便是十指難數,更何況有些暗戀的癡女子。若說這娴妃,倒是生的一副傾城容顏,更何況這等女子還是德才兼備的主,怪不得王爺好上了這口,但畢竟這是皇上的人啊,反正亦是無緣分了,不如退而求其次,收了郦秋娘罷了。
弘軒面色一紅,春光熠熠的星眸劃過靜娴若有所思的臉龐,故作淡然自若的說道:“一場秋雨一場寒,寒冬即來,便可掩去春日的病菌,這便減少了疫情的發病率。”
靜娴染濕的睫毛被風一吹便輕而易舉的翻卷起嬌麗的妩媚,濃密的遮擋住眼中淡淡的哀愁,“不過百姓倒是要受凍了,可見無十全十美之事。”
弘軒負手打量着靜娴,眼中露出一絲敬佩之情,“我倒是少見後宮女子憂國憂民,不過你無須擔憂,此事皇兄早已想到,這便派我去邊境之地為災民送些棉衣,并且已着人搭建被沖毀的房屋,定會趕在寒冬之前修繕完畢。”
靜娴有些訝異,脫口而出:“邊境多苦寒之地,你……王爺獨自去嗎?”靜娴本有意問他是否将金簡和和親王其中的一個替掉,但若是直接問出口,未免讓人知曉她竟然對朝政之事了如指掌,她無奈只能這樣問出口。
弘軒愣了一下,心裏溢出的甜蜜暖融融的膨脹着顫動的心髒,這竟讓他有些受寵若驚,“不過是去趟邊境罷了,昔日征戰沙場,不知比這環境惡劣多少倍,再說,五哥素有腿疾都以民為先,我怎能落人之後?”
“皇上同時派王爺與和親王同去,這便有個照應了。”
弘軒一笑,看着漸小的雨勢,忙說:“五哥與金大人剛好與我去的是反方向,我們去的不是一座城。”
明俊兩手抱在胸前,撇了下嘴,心想王爺怎麽還得寸進尺了,這等招搖的告訴娴妃你一人去孤城,難不曾還想讓人家心疼你?
靜娴聽罷,便忙想避開此話題,她總感覺弘軒的眼中參雜了一絲不一樣的神色,她颔首緊了下袖口,卻看見被兩片葉子花遮蓋的莖葉上有一對蝴蝶相互依偎,弘軒看着靜娴眼中的好奇,便順她的眼光望去,原本探究的黑眸滿是波光潋滟的感動,“昔日曾聽山伯英臺化為彩蝶不離不棄,今日看此一幕,頗有感觸。”
“這等情誼當真不是人人都能尋得的。”靜娴看着天空已漸露亮色,便小心翼翼的合上了葉子,兩葉相碰見,雙碟輕展翅膀,劃過了一道美麗的弧線後纏綿遠飛。
靜娴嘆道:“自然界之神奇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正如衆人只會觀百花齊放之壯麗,但那零落成泥碾做塵的情形終是被人無視,若衆人皆将此物沁幹做成壁畫,倒也可成全了惜花之情了。”
弘軒看着她迷霧般的雙眼,如罂粟花般讓人沉迷一笑。
“天已晴了,靜娴先行告辭了。”說完她便如翩然遠去的彩蝶小步奔跑在新雨沖刷後的青石路上。
剛剛相遇時分明是笑意融融,可竟然以這等凄涼的感嘆結束了今日的偶遇。
凄涼的秋季便在這樣一場場清雨中漸漸遠去,院內還挂着零星綠葉的樹枝漸漸只剩了孤零零的樹幹,呼呼而刮的寒風替代了清爽的涼風,那樣的多事之秋便這樣被人遺忘在回憶裏。
滿天飛揚的大雪迎來了乾隆二年,靜娴靠在床榻上蹙眉咳嗽,暖烘烘的火爐便放在榻旁,落微推門掀起了厚重的簾子,沁雪懷抱手爐踏入,“要我說皇上倒是偏心妹妹,但看妹妹宮裏大大小小的火盆,我都快無落腳之地了。”
靜娴擡頭張望了下,看見沁雪走來,才抿唇一笑,“姐姐倒是吃味了。若不是之前染了風寒,皇上怕我再着了涼,哪裏用浪費這麽多東西。”
沁雪面和緩和,從容說道:“你這裏這般暖意融融,與外面的冰天雪地當真是兩番世界,怪不得皇上這幾日都巴巴跑來,饒是我,也不願踏出半分呢。”
靜娴颔首,像是想起來了什麽,“也不知柔兒那裏怎樣了,我曾有意與皇上提起,奈何他都轉向旁的話題,唉,這樣寒風凜凜的,三阿哥又是那樣小,想起我便心酸。”
“妹妹不是讓黃安偷偷照應着嘛,想必日子不如以前,倒也不至于食不飽穿不暖。待皇上怒氣平淡些,再從長計議吧。不過我倒是從未見過皇上如此惱怒。”
“是啊,不過……曾聽姑母說,皇上小時候也是磕磕絆絆才走到今日,若不是命大,早已命喪九泉。想必昔日他亦是受過這樣的苦,所以才格外厭惡傷及小孩子這檔事。”
兩人正閑談之際,卻見織錦鼻尖通紅,從外頭急步走來,“主子,不好了,三阿哥高燒不退,皇上聽聞後硬是要将三阿哥送到阿哥所,貴人正鬧着呢。”
靜娴心中一顫,自王進保提過此事後,她便日日忐忑,饒是這幾個月平安過去了,她以為弘歷改變了主意,可該來的總是來了。
沁雪知曉攔不住靜娴,便讓織錦取了一件厚貂裘為她披上,“姐姐先行去養心殿找人探下口風。我先去鐘粹宮看看。”
兩人匆匆分離,分頭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