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鮮高一
學校廣播站的工作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連同我跟王楠一起,總共是三男三女。一周六天,每個年級負責兩天的播音內容,播音主題由團委書記跟我們六個人一起商讨決定,具體內容由兩個播音員負責,每次時長30分鐘。
每周兩次的播音內容雖說只有60分鐘,可是我們要準備播音主題內容,尋找配樂,還要有每天的溫馨提示,包括天氣變化、學校動态、好人好事等等。
播放的內容要在頭一天晚上錄制完成。錄制工作室其實就是團委書記的辦公室。錄制的工具很簡單,兩個話筒、一個錄音機和一個錄音盒帶。為了減少盒帶的磨損,團委書記要求我們一氣呵成。
在高年級播音員的幫助下,我倆第一期選定的主題是新生該如何适應高中生活。
鑒于我倆第一次做節目,團委書記讓我們這次只負責做一期,有五天的準備時間。另外一期內容由高二的播音員幫我們完成。
為了準備第一期內容,我倆先采訪了許多新生,了解他們對高中生活有什麽困惑或者憧憬。
帶着這些問題,我們又分別找一些高年級同學,請他們以師兄師姐的身份給我們答疑解惑。
最後,我們再把這些問題交給老師,讓他們以過來人的身份跟我們分享他們眼中的高中生活應該如何如何。
采訪、整理、删減,整個節目準備下來,幾乎占去我全部課餘時間。連續四天晚上,每天晚自習後,我跟王楠在他班教室裏商定播音內容。
千辛萬苦,我倆的第一期內容終于确定最終稿,準備與大家見面。為了做到一氣呵成,我跟王楠反反複複地練習。破例地,這一主題我們連續做了兩期。
聽到自己的聲音在校園裏回蕩,我的心裏充滿幸福,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每次開場總是我跟王楠交替說“校園之聲廣播站”,然後再一起說“現在開始廣播”。之後伴奏音樂響起,開始每次不同的主題內容……
雖說播音工作很辛苦也很緊張,可是我還是漸漸地喜歡上這個工作,特別是每次跟王楠在一起工作,我總覺得很踏實。
有時候,當我們選題陷入困頓的時候,他總是很堅定地說“沒關系,先放一放吧,沒準明天就會有好的想法。
”果然,第二天他就會帶來新穎的想法有趣的內容,欣喜的同時我總是說:“你好厲害呀!這麽好的主意你是怎麽想出來的?”
王楠總是故作深沉地擡頭仰望,然後一臉嚴肅地回答:“天助我也!!”
在一起久了,我跟王楠也就成了好朋友。
Advertisement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來,問道:“上次你古詩詞朗誦比賽,憑什麽得了個二等獎呀?我當時候場緊張,根本就沒聽見你朗誦的是什麽?”
“李白《長相思》第一首。我最喜歡‘天長地遠魂飛若,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催心肝。’那是多麽強烈的思念呀!”
我嘲笑他:“這麽小就想着長相思了?”
王楠反駁:“你不也‘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嘛!”
我急着辯解:“那是蘇轼用來表達對親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願的,可不像你想的那樣。”
誰知王楠突然說道:“還是娜娜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有氣勢呀!她得有何等的胸懷,才能念出那般的氣勢呀!”
因為娜娜,我突然晴轉多雲,王楠及時閉嘴,談話到此結束。
日子一天天流逝。只有在吃飯時間我才能看到蘇安跟甜姐,确切地說是她們才能看見我。
在一起的多數時間,都是我跟她們講我的事情;偶爾會聽蘇安講起她又看了什麽小說什麽散文,還推薦我在廣播站給大家讀呢。
轉眼期末來臨,伴随而來的還有期末考試成績單。娜娜超越王楠,高居榜首,王楠第二,甜姐40名左右。我的成績卻滑落到25名,同我一起滑落的還有蘇安,她正好100名。
飄在雲端的我,并沒有在乎自己成績的滑落,倒是第一次以高高在上的口氣去詢問蘇安成績的滑落。
從蘇安的敘述中,我才得知她幾乎天天在看課外書,能借到什麽就看什麽,課餘看上課也看,怕被老師發現就躲到校園後面的菜地裏看,總之是,天天在看課外書。
我反問她為什麽不學習呢?
她推了推眼鏡,說到:“你看吧,娜娜刻苦學習,是因為她父母以她為驕傲,她也願意通過努力換來她父母對她的滿意;你呢,是為了報答你爸爸的辛苦吧,即便你爸爸不在乎你成績的好壞;甜姐呢,是因為甜媽媽告訴她,不管将來幹什麽,多學文化沒有壞處。你們學習都有自己的動力和目的,可我呢,我沒有目标。打從我記事開始,我就要忍讓我的侄子小寶,同樣是一天天長大的我倆,同樣的進步,到他那裏就是全家齊呼,到我這裏就是再正常不過。飯桌上,兄長說我吃飯的樣子看着太難受;父母說我長得很醜,爸爸說我像媽媽,媽媽說我像爸爸;現在就連我一直忍讓的侄子,也說我太胖,爸爸竟然捏捏我的腿,附和着說‘還真是’。幸好,他們怕鄰居說重男輕女,侄子上了高中,我也能上高中。可是,我學得好不好有什麽用呢,沒有人欣賞我。……”蘇安有些哽咽。
沒想到,我的質問帶來蘇安的煩惱,趕快拉甜姐來救場。還好,蘇安很快破涕為笑。
不管成績好壞,年都是要過的,各家的年過得卻不禁相同。除了蘇安家,我們三家的年都大致相同。
娜娜父母把娜娜的成績挂在嘴邊,逢人就誇;平和的甜媽自然不會因為一次期末成績而如何;我的父親依舊對我百般呵護,盡一切可能提供好吃好喝給我,只是我心裏偶爾會有一絲絲不明緣由的失落。
蘇安的年過得最艱辛,全家上下籠罩在烏雲之下,主要是因為在市重點高中求學的侄子小寶。
小寶跟我們相差不到一歲,一直跟我們同級上學。在蘇安生病休假的初中階段,小寶的成績在校園裏可謂“一枝獨秀”,是我們學習的楷模。蘇安三天兩頭養病在家,成績平平。全家人把出人頭地的希望全都壓在小寶身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小寶的寵愛自然不用多說,就連叔叔嬸嬸們還有其他小侄子都對小寶禮讓三分,真真是“捧在手心怕摔,含在嘴裏怕化”。
小寶到底是出色,初中畢業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市重點中學。在當地人眼裏,只要能邁進市重點中學,就等同于邁進了大學的門。然而,進入市重點高中的小寶沒有像在初中那麽光鮮那麽耀眼,成績非常一般。
現在想來,市重點中學高手林立,強中更有強中手,小寶成績一般也無可厚非。再說,即便高中三年成績全部一般,也能夠叩開大學的校門,因為市重點中學歷年來的升學率都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可是,對小寶寄予厚望的四位家長卻不如此想,一口認定小寶在學校沒有好好學習,辜負了衆人對小寶的期望。
面對眼裏充滿殷切希望的父母爺奶,小寶突然之間好想變成不被衆人關注的姑姑。回家前想好的一堆話,面對四雙眼睛,小寶難以開口,承認自己沒有好好學習,并保證努力學習,其實小寶想說的是“自己已經盡力,你們別對我期望太高,讓我覺得壓力太大,難以承受。”
小寶的承諾又重新燃起四位家長的期望,整個假期裏對小寶噓寒問暖,極力伺候,生怕哪個地方虧待了小寶影響了他的學習。
年悄無聲息地溜走,各人品到不同的年味。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