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為君起下不良意
四人同桌坐了,互通姓名,錦姐自言姓吳名緯,春園是家姐,官人說自家姓孔名弘緒,婦人叫嬌紅是家寵。
錦姐向嬌紅道:“姐姐的笛兒吹得真好,北方難聞這樣的曲調,今日得幸遇見,還請不吝賜教。“
嬌紅不敢接言,只看孔弘緒的眼色,孔弘緒說:“難得吳姑娘喜歡,你得遇知音還藏什麽?“
嬌紅就從腰間取下笛,笑問:“吳姑娘想聽什麽?“錦姐聽她開口一股南腔,有一種久違的親切,就問:”姐姐是哪裏人?口音聽着近。“
嬌紅得孔弘緒的授意正要套錦姐的底細,賣關子說:“我吹個曲姑娘猜猜。”
橫笛吹開,輕音迸來,慢起高落,錦姐聽得入神,外間那月光燈光看來都如畫似的,一時都不知身在何處,曲終時又讓春園替嬌紅斟酒,大贊道:“真是好一首《揚州慢》,姐姐是揚州人了?”
“正是,吳姑娘也是同鄉嗎?”
錦姐搖頭,“不是同鄉卻也不遠。”
嬌紅又看孔弘緒,孔弘緒指了指她面前的酒杯,嬌紅會意站起身,“來,吳姑娘我們喝一杯。“
錦姐豪爽喝了,“多謝惠賜,理當相陪。”
春園腆腼的坐在一邊,很是局促不安。
孔弘緒看春園雖風情媚人卻是個良家做派不像場面上的人,看錦姐神采外露調笑無雙像是老練中人可是言談又有些大家氣象,一時叫他琢磨不定,似賤疑娼,又猜是官紳家的寵妾或是朱門裏的愛姬,也還不敢冒失,只問:“吳姑娘和姐姐幾時回寓,若時間還早我們行個令?”
春園牽牽錦姐衣角邊,錦姐沒在意,說:“不妨事,要行什麽令?連珠令,花枝令、骰子令、小字令、牙牌令,你只選一種吧!“
孔弘緒聽了大喜,心知這定不是良家了,叫小二取牙牌來,錦姐接牌在手一字抹開,燈下看春蔥十指白玉腕子晃得孔弘緒眼裏生火,就勢在錦姐手中抽了一張牌,是一張九,嬌紅抽了張四,春園躲道:“我不會的,你們玩吧!“錦姐自抽了一張五,卻是孔弘緒的牌最大讓出去了,嬌紅和錦姐再來,嬌紅又抽一張三,錦姐抽了張七,是錦姐贏了,錦姐說:“也不要姐姐喝酒了,勞姐再吹一曲。”
嬌紅問:“不知想聽什麽?”
錦姐說:“姐姐只揀趁景的吧!”
Advertisement
孔弘緒說:“今日既能是二月二青龍節,你就吹個太平樂吧!”
嬌紅依言,太平樂是雅樂起頭樂聲平平漸次又穩又高,錦姐聽得耳熟想起在南京朝天宮看演禮時聽過,聽得入了定不自覺跟着打起拍子,嬌紅收了笛,錦姐拍手道:“好曲,好曲,這曲我只在朝天宮聽過,姐姐真是國手。“
嬌紅說:“不敢當,亂吹的,也是大爺為難我,這是大曲要鐘磬鼓笙,我吹來就是玩笑。“
孔弘緒聽到朝天宮知道是南京地方,就引着說:“她算什麽國手只算半路子,我聽聞國手在秦淮呢。“
錦姐說:“秦淮雖好,只是風月太濃,那玉樹花聲不似姐姐就般清。“
孔弘緒聽她話已入套,又問:“那十二樓教坊司呢?“
錦姐俱實說:“那不是尋常人能玩賞的地方了,朝朝元宵,夜夜寒食,只當在天宮一般。”
孔弘緒得這兩句話心中定了九成九,此時樓下演起社火,無數的花燈各色的人群,先一隊是秧歌,又一隊是雜耍,然後是八仙過海,劉海砍樵,十二生肖,五花八門各種彩戲,後頭打起鑼鼓,舞獅在前,舞龍在後,街兩邊一齊點起花炮,滿眼光華璀璨,滿天姹紫嫣紅,錦姐在窗前看着一時都呆了,孔弘緒笑問:“此間的村節如何?可還看得?”
錦姐誇說:“着實熱鬧,民俗花色比南面豐富多了。“
孔弘緒見樓下有賣燈的,叫小二買兩盞琉璃宮燈送與錦姐,“粗俗玩意兒,兩位姑娘看個新鮮吧!”
錦姐見了這新奇玩意兒喜歡的跟什麽似的,也不客氣就收了,孔弘緒說:”今日得見真是有緣,明日文昌帝誕下午我定只船,請兩位姑娘游湖如何?”
錦姐想都沒想一口答應,孔弘緒看了看天色已将二更,假做正經道:“天也不早了,兩位姑娘寓在何處,可有家人相等?回去晚了讓家裏人說,明日不放出來了。“
錦姐一笑置之,“我家中沒人做我的主的,不過夜已深明日會吧。“摘下腰間一個香袋遞與嬌紅,“初次相見就勞姐姐獻技,沒有好東西這個香袋姐姐拿着玩兒。”
嬌紅不敢接,孔弘緒說:“吳姑娘給的你就拿着。”嬌紅這才接了道謝。
錦姐向樓下叫了聲王象,,攜着春園下樓去了。
孔弘緒一路看着轎兒遠了,問嬌紅:“你看這吳姑娘是什麽人?”
嬌紅說:“定是南京城裏有頭臉的人,只是有些驕氣,不像教坊司裏樂戶出身的,或是富樂院的。“
孔弘緒更覺得有趣了,“我家中女樂四十人正缺這樣的南朝金粉,今日是天送兩個好女子與我!”說完一陣大笑。
嬌紅也不敢多言語,孔弘緒也向樓下叫了一聲,瞬間七八個虎狼似的家人都出來了,擡轎的擡轎,開道和開道,嬌紅在轎中将香袋打開,一陣香氣彌漫開來,原來是一塊拳頭大的沉香木,色如墨重如金,孔弘緒也不由贊道:“好東西,這樣的沉香少說百兩,看這個手筆是名妓無疑了。”
嬌紅順着道:“我看她也像是上過大場的人物。“
天可憐見,錦姐不過是個鄉紳人家的女兒,這香袋還是王家聘婚時的東西,她知道什麽叫沉香?只當是個值小銀的東西才散與人的。這廂錦姐到了家,王敏正還不曾睡,出來接道:“怎麽不早點回來,我在家好等?”又一眼見着那對琉璃燈,誇說:“好漂亮的東西,玩得可好嗎?”
錦姐脫了外面的大衣服,将燈放在桌上,王敏正就遞茶與她,錦姐接茶在手說:“好熱鬧的節,五花八門的把戲,比南面村俗喜氣。”
王敏正問:“你吃飯沒有?”
錦姐說:“吃了,還見識了個揚州女子吹得好笛子,我與她投緣把個香袋送她了。”
王敏正看她腰間香袋的确沒了,也不理論。
錦姐喝着茶問:“你入場的日子定了嗎?”
“定了,二月初四,初三城中祭完了文星老爺,初四我們入場。“
錦姐點點頭,“也是好日子,我沒什麽能囑咐你的,我見雲哥兒考秀才就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我表哥考秀才就如涉水攀山般難,你也叫昀哥兒不同字也同音,你爺老子進士舉人都是中的,你自己想想。“
王敏正只應道,“奶奶說得是。“
錦姐也乏了,洗漱畢上床沾枕就睡着了。
王敏正倒是獨坐了會兒,想着錦姐的話覺得也有兩分道理,放着爺爺和爹爹自己連個秀才都考不上這也像話嗎?想着不能自安又走到書房看起書來。
錦姐無憂無慮一夜睡到天光大亮,日影照在院中央,王敏正早已書房裏去了,春園坐在外間做針線,見她醒了就捧水過來,問:“姑娘你今天還出去嗎?”
“怎麽不出去,答應了人家的當然要去,白天文廟祭典我帶你看去?“
春園搖頭,“大白天的我不去了,你帶王象去吧,要我說你白日去了晚間就早回來,何況男女有別私會不好,我這心裏總覺得怪怪的。‘
錦姐看了她一眼,笑道:“哎喲,你還沒當李奶奶倒先說起李奶奶的話來了,什麽男女有別?這世上不是男人就女人,男人同男人撞見相會就是意氣相逢,女人與男人撞見就叫私會?放着大街上的那麽多人怎麽就是私?退一萬步說,我就是看外間男人順眼有心又能怎樣?只別生下私孩子來吧!“
春園雖是個不讀書不識字的丫頭聽了她這幾句話也覺得驚心,張目結舌再說不出話來。
錦姐讓叫早飯來吃,匆匆用了些飯,帶了王象一同上文廟看熱鬧去了。
錦姐走後,春園心裏七上八下的總是擔驚。
那文廟周圍早已擠滿了人,遠遠聽見禮樂鐘鼓,走近一看轎夫車夫傘夫雜役全擠在外街坐着歇腳談閑,并沒有什麽集市只有一個挎籃賣火燒的和一個支爐賣茶的,那起人見錦姐一個女子走到這裏都奇怪,說:“這位姐姐走錯了吧,盒子會還在西門呢。“
也有說:“姐姐在這裏找相好的吧?老爺相公們都在裏面,你來得太早了離完事還早咧。“
賣茶的拾出凳子讓她坐,錦姐掃了一眼也沒搭理這群人,聽說在裏面就往裏面去,那群人叫她也不聽,一個老漢拉住王象,“你快攔着你家姐姐這祭祀文廟也是女人進的?國公學道大小老爺,合府鄉紳秀才都在呢。”
王象聞言忙趕上去,“奶奶,咱回吧,這地方哪有熱鬧看?”
錦姐已到了階前,看門的衙役攔着不讓她進,“去,去,去,這是你能來的地方嗎?”
錦姐說:“我怎麽不能來啊?”她看門裏也不是什麽官老爺只是些家人書辦,一個師爺聽得吵,叫人說:“哪裏來的野路人快快趕出去。”眼看要動手,王象上前擋開陪笑說:“官爺別動手,有話好好說,我們就在門口看看還不行嗎?”
師爺擡眼見是王象,問:“是王府的小象哥嗎?你家老爺也來了嗎?”說着走出門請到廊下說話,“你家老爺來怎麽不報一聲,我家大人好去拜會。”
王象想起這是山東布政司的曾師爺以前見過的,也忙回禮,“久違了曾大爺,我家老爺沒來,我家公子來考試的。“
曾師爺說:“公子來了住在哪裏?學道大人正在裏面,公子要考試怎麽不知會一聲?“
王象說:“住在守備府裏,若要知會十個秀才也到手了,我家老爺絕不允的。“
曾師爺點頭,“你家老爺好家教,公子也是好子弟。“錦姐聽他們說這些話早已不奈煩,”王象你瞎扯什麽呢?“
曾師爺這才注意錦姐,又多瞧了幾眼,猜不出這是什麽人,“這位奶奶是?“
王象不好說這是我家少奶奶,只謊說:“這是家中奶奶的陪房來瞧熱鬧的。”
曾師爺說:“尋常衙門我打招呼就進去了,這裏真不行,要不等天晚人散了小奶奶再來看?”
“天晚人散我來看房子做賊嗎?”錦姐沒好聲沒好氣。
這話把個曾師爺噎得臉色通紅,旁邊的人都圍上來勸,“這位奶奶你一個女人家,大白天抛頭露面與家人上街已是天大的不該了,還要跑到文廟裏來?這地方是一般人來的嗎?陰氣沖了星君聖賢回頭打雷要劈死人的!”
“咱們是好言勸你的話,你快走吧!我們不與你小人家計較,裏頭老爺看見了要枷要打你吃不消的。“
錦姐不屑道:“你山東的星君聖賢敢是比南京的大些,朝天宮演禮也讓百姓看,夫子廟對面還有婦人倒馬子呢,更別提貢院對着秦淮河了。“
此言一出衆人像炸了鍋似的,七嘴八舌的議論。
孔弘緒穿着衮冕在大殿拈香,遠遠就看到儀門外有個年輕女子,因為太遠也看不清臉,他叫來儀官問:“外間怎麽了?”儀官說:“外間有個女子也要來看祭典。”
孔弘緒說:“聖人的教誨不分男女,難得這女子有個向上的心,讓她在儀門內站看看吧!”
儀官去傳了話,那群老師傅只你看我我看你,錦姐大模大樣的走進去了。見院中橫平豎直站了幾百個男子,都是方巾道袍的秀才,有高有矮,有老有少,都垂手靜息的站着沒有一點雜聲。
前面高臺上一獻二獻,又是念祭文,又是祭酒,錦姐看着大沒意思,也不敢亂動,又走到外面叫王象說:“你去買香燭來我等着用。”
王象火勢地跑到隔街買了一對大蠟,三支大香,他多長個心眼還要了火折子,飛跑到文廟交給錦姐。
錦姐拿着香燭又走到儀門內,将兩樣東西在地上插好,面向大殿方向跪拜道:“求文星老爺保佑沈澄蟾宮折桂,保佑王敏正早入黉門。“重重磕了幾個頭,看香燃得挺好,自己出門同王象走了。
孔弘緒完了禮,出來想看看那女子,只見院內一群秀才并無一個女子,問:“方才那女子哪裏去了?”
儀官說:“不知何時走了。”
孔弘緒心中大失所望,面上仍裝個道學樣子,“可惜了,我見她是肯學好的女子,還想讓人傳兩句女德的話兒與她。”
儀官說:“鄉野之人,不堪教誨。”
王象領着錦姐到了大明湖,湖邊泊着不少船,嬌紅眼尖先叫得她,錦姐讓王象一同上去,王象不敢,“小厮和奶奶坐船游湖傳出去就是公子大量不計較,我自己也欺心,奶奶您同姐妹們玩吧,我只在茶館裏等着,你要回去就叫我。”
錦姐誇說:“你倒是個好小厮。”
錦姐上了船并不見孔弘緒,只見一個嬌紅和一個小丫頭在艙裏,嬌紅滿面堆笑請她入座,吩咐小丫頭:“你讓孫婆子先上冷盤果酒。”
丫頭和婆子進進出出,端上來八盤冷葷分別是糟鴨信、糟鵝掌、糟魚、糟雞、冷切羊肉,冷切香腸、海哲、皮蛋,八盤素果分別是筍絲、甜姜、馬蘭頭,金絲瓜、柑橘、桂圓、青棗、櫻桃,更有八樣點心是椒鹽花卷、豬油燒餅、豆沙包子、桂花團子、桃酥、八寶糕、松子麻切,銀壺裝酒,蓋鐘倒茶。姐若不是在王家也看過大場了這席面倒也能把她驚動,現在看來只說了一聲客氣并不驚怪,問:“你家大爺不見?“
嬌紅一面給敬茶,一面笑說:“男人家白日間不得閑的,給人拉去主事了,咱們先用晚上些就來了。“
錦姐喝了一碗茶也覺得腹中甚饑,也不客氣選着愛吃的先下筷,嬌紅偷偷将茶撤下,斟上酒來,“吳姑娘這是山東有名的秋露白你嘗嘗。”
錦姐喝了一口,只覺得一股清洌的辣意直入腦門,又喝了一口并不覺燒只覺爽口大呼好酒,一連飲了三杯。
嬌紅趁機探問:“吳姑娘有媽媽嗎?”
錦姐只當是問娘,“我媽早不在了,只有個姨母在南京。”
嬌紅想她沒有老鸨子是個自由身那就更好辦了,一面勸酒店布菜,一面又向外吩咐婆子,“你就岸上找兩個唱的來。”
稍後孫婆子就帶了兩個穿紅的女子上來,一個抱琵琶一個抱着筝,上前與錦姐見了禮。
錦姐讓她們先彈個拿手的,先彈的琵琶《月兒高》,筝彈的是《眼兒媚》,都是青樓裏常彈的老調了,船兒離了岸到了湖心,擡看之處水天一色,春波皺起,更兼晚風吹面,有歌有酒。錦姐感慨道:“我在南京也不曾這樣自在!“
嬌紅見錦姐開懷倍加殷勤,又讓丫頭拿十番鼓來,一邊讓那女子彈筝一邊自己打鼓也不用青樓裏攏人的曲,奏了一道将軍令,真真霹靂驚弦,鼓點飛快,錦姐喜得眉開眼笑,一面喝酒一面拍着桌兒叫好,那周圍的船兒也停住了只聽,錦姐恣意道:“好,好,這真是生平沒有的快事。”
嬌紅放下鼓重新入座,“這算什麽呢?略獻個醜罷了!吳姑娘如今在濟南可有在南京快活?“
錦姐有了幾分酒,扶着頭說:“南京有個聰俊兒郎,這山東有個濁世公子,要說快活還是在山東快活,只是日子還是在南京時有趣,那時節我還年小家中就是吃碗面玩個棋也是高興的,現在沒人拘着也有銀錢漫天行樂尤嫌不足。”
嬌紅聽她話音猜她是從良在此的,只是不知是現跟着什麽人,“吳姑娘可有主人家?想是有不順意的地方?“
“主人家?我家只我是個主人。”
嬌紅一聽心下狂喜,想到這事成了,便透意說:“吳姑娘青春年少,才貌雙全,何不找個好去處也有人做伴不受孤栖,實不相瞞我家大爺有意于姑娘,姑娘既能做主憑你說要多少財禮,我家大爺都願奉上,你與我們姐妹一道回曲阜去如何?我們與你吃酒,伴你說話,各色彈唱不在話下,家中歌臺舞榭也有十座,随姑娘心意取樂。”
錦姐看着嬌紅一溜眼只是笑,問:“這話是你家大爺讓你說的?”
嬌紅點頭,“大爺也是真心,自見了姑娘就放不下。”
錦姐哈哈大笑,念道:“有趣,真有趣。”
嬌紅在一旁倒摸不着頭腦了,錦姐又問:“大爺還不來?我就先走了?”
嬌紅一看已是紅日西沉,忙攔說:“姑娘急什麽?這夜游才有意思咧!”就讓人拿骰子來,讓那兩個女子一起坐了,陪錦姐擲骰賭牌,玩了幾局孔弘緒到了,已換了尋常衣服,嬌紅讓那二人陪着,自己出到艙外将問來的話一一回了,孔弘緒聽到最後皺着眉道:“她什麽意思?她還不願意?”
嬌紅谄谄道:“小的也不明白她的意思,不過她也是風月場上的慣家豈有不拿喬的,我說來她能願意嗎?”
孔弘緒想着自己親口去說定無不允的理,掀了簾子進艙,錦姐正賭得高興見他進來,也不起身只說:“大爺到了。“
孔弘緒點了個頭,“我來晚了。“又問,“怎麽不見姐姐?”錦姐說,“她昨天累了,今日不出門了。”孔弘緒在她旁邊坐了看她們玩兒,錦姐一連又輸了幾局,将身上帶出來的二十兩銀子都輸光了,她道:”好了,好了,我真沒錢了,都與你們了。“孫弘緒說:”要多少我來出就是,你喜歡就玩。“
錦姐酒醒了一些,”不用了,我已盡興,不用玩了。“
孔弘緒讓兩個女子下去,嬌紅同丫頭上來撤了冷盤,重新端上熱菜,火熏肉、水晶鵝、三事海參、烹火腿、筍雞脯、釀螃蟹、豬肚燒菌子,羊灌腸,煎馄饨,榛松糖粥十樣,錦姐略過了過眼,只盛了碗粥喝,孔弘緒問:“今日的酒菜還入得眼嗎?”
錦姐說:‘多謝款待。“
孔弘緒也不繞彎子,“我家中日日山珍海味羊羔美酒,吳姑娘若肯跟我家去,我只讓你一生福貴享樂不盡。”
錦姐仍舊是笑,心想難得我還有這份際遇,要說眼前這人倒也看得,只是他實在小瞧我了,就說:“聖人說男女授受不清我一直不信,你說這男女之間必要談情說愛嗎?我本想與你光明正大交個朋友,我雖是俗人但也不缺富貴。大爺一番好意我心領了,只是陌路相逢咱各自有各自的地方做不了一家人。“
孔弘緒聽到這裏臉就冷下來,他權貴心性一向沒有得不到的東西,對面看錦姐臉上紅是紅白是白,一雙眼睛明珠似的亮,又富麗又端正,實在心愛恨不得立即就能上手,忍着一口氣在心裏不爽快,錦姐自顧自又喝了兩杯,問:“你怎麽不喝啊?“
孔弘緒拿起杯,”吳姑娘,我真心愛你的品貌,我實話與你說,我家中比皇宮也差不離,這世上除了皇帝也沒人勝得我,你若跟我是大有聲名,有富貴,不枉你的為人。“
錦姐聽多了王敏正和沈澄互相說不如的話,此時突然聽人自誇也覺得新奇,“大爺倒是個有心有膽的男子,這說得我話我愛聽,人生在世可不得高看自己兩眼嗎?我也不瞞您,我若想嫁皇帝也有的嫁,何苦來山東呢,大爺放着家中嬌妻美妾就此打住吧!·”
孔弘緒心道好個不識擡舉,刁鑽口利的女子,想發怒終究忍住了,又盤算着她敬酒不吃只能吃罰酒,好情她不要也只得無情了,遂思量了一條好計,裝着傷神的樣子道:“孔某是無福了,但是相識一場我明日就要回鄉去了,心中實在不舍,我明日在城外落翠庵再備一席吳姑娘可否賞臉?”
錦姐想着相識一場,人家也是一番真意,送送何妨?爽利道:“我明日一定來就是。“
孔弘緒得計,笑臉相陪。
錦姐吃得酒足飯飽,踉踉跄跄上了岸,此時天早已黑透了,王象忙上來扶住叫了頂轎子讓錦姐坐了回家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