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下先 罪臣不甘
皇天後土,實所共鑒,步練師真沒這麽大的兒子。
連弘正,字雲青,號北岱老人。國子祭酒,三朝老臣,幾乎當朝所有的權臣,都曾是他的門生;長樂元年因“澹臺案”獲罪下獄,同年十一月自盡,享年六十三歲。
——假的。
這老頭不僅沒死,還生龍活虎,如今坐在步練師跟前,中氣十足地大喊道:“大爸!!!”
認錯人了。這老人家年紀一高,神志糊塗,把步練師認成了她爺爺——前朝名相步九巒——這個年紀的老權臣,偶像基本都是步九巒,跟文人都要崇拜一下陶淵明是一個道理;加之連弘正有狄人血統,見着偶像自然喊大爸。
步練師面無表情地乜了薄将山一眼:
當年澹臺案發,國子監落獄甚衆,彼時的步練師是知道薄将山那些小動作的——你花了這麽大心思,救出來個老年癡呆?
薄相國人不可貌相,除了開這瘋人院,竟還有做慈善的好志趣。
薄将山扶額閉眼:
“紅豆,讓他正常點。”
蔻紅豆從陰影裏幽幽冒出來,這時步練師才注意到書房裏居然還有一個人。這紅豆姑娘腳步幽微,出手如電,連弘正的腦袋上立刻多了幾根金針,手法熟稔得好似容嬷嬷親傳;老人登即口吐白沫地暈了過去,看得步練師格外心驚肉跳:
——這是在幹什麽?
沈逾卿猴叫道:“好耶!”
步練師面無表情地後仰:“……”
麻了。
她這輩子後悔的事情真不多,邁進眼前這個精神病濃度過高的書房,這個舉動起碼可以排進前三。
“好孩子。”薄将山笑呵呵地誇獎,也不知道是在誇紅豆金針紮得狠,還是連弘正白沫吐得好,“既然人已到齊,那就切入正題。”
正題?
步練師心情複雜,這書房裏除了她自個兒,一共就塞了一只好耶猴,一只複讀雞,一個口吐白沫不省人事的老人,還有一個最最最不正常的薄将山——
談什麽正題?
瘋人院今年的預算嗎?
·
·
物似主人形。
雖說這沈逾卿的身價,起碼也得從金絲猴起步,委實不能算是薄将山的附屬物;但沈逾卿的瘋癫倒是随了薄将山七八分,上一刻還在房梁上蕩來蕩去,下一秒便坐回了太師椅上,一抖衣襟,神色嚴正:
“令公來的着實突然,艨艟上人多耳雜,怕傳出什麽不好聽的,都逐一打點妥當了。”
少年原本活潑清朗的嗓音(特指猴叫),此時也壓得格外低沉穩重。
步練師心裏暗道了聲彩。
沈逾卿這等年紀,能坐在薄将山的手邊,肯定不是因為他像猴——他這三言兩語,可解決了步練師一心頭大患:
她還活着這件事,确實不适合傳出去。
步練師先前權柄煊赫,又剛果直斷,在上京不知得罪了多少貴戚權門——想當年國舅爺的愛子挾貴倚勢,強/污了國子監的女夫子;六部九監投鼠忌器,裝聾作啞,互相推诿,女夫子含羞自盡,最後驚動了麒趾殿的步練師。
步練師做主徹查,人證俱在,當場結案。彼時無人敢打國舅爺愛子的法鞭,步練師直接劈手奪來,一鞭下去,血濺五步,直接抽斷了國舅爺愛子鑲金嵌玉的脊梁骨。
由此可見,盼她不得好死的,可遠遠不止薄将山一個。
如今步練師神秘複活,說得好聽點是大難不死,說得吓人些就是欺君罔上——
這件事往大了講,步練師可以再掉一次腦袋;這件事往小了講,可以招得暗殺刺客來。
沈逾卿一眼看透其中關竅,手腳幹淨地給她處理了。
步練師心裏好感大增,沈逾卿真是一只好猴。
薄将山雙手交叉,抵住下颚,沖沈逾卿笑了笑,仿佛一位欣慰的慈父:“右丞果然機敏。”
沈逾卿此生圓滿,猴叫一聲,竄上房梁。
步練師:“……”
——薄将山到底給這小年輕下了什麽蠱!!!
·
·
“如此說來,”步練師偏過頭來,“薄相國并不知道我複活一事?”
薄将山眉眼一彎,他模樣周正,眉眼英俊,不發病的時候,笑容居然很有如沐春風的意思:
“我該知道嗎?”
步練師皺眉道:“你到底知不知道?”
薄将山笑道:“看來步大人是真不知道。”
蔻紅豆幽幽補充道:“令公,相國是真不知道。”
——停。
朝中多禍從口出,因此權臣開/口/交/談,個個都是謎語人。步練師在天牢蹲了太久,又掉了一次腦袋,謎語功底早已生疏,只能擡手叫停:“……”
她眨眼之間,心思飛轉,瞬息理出了兩條信息:
一,薄将山并不知道她複活的內情:他是真不知道,步練師是如何複活,又是如何出現在這烏蘇江邊的。
二,步練師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複活,而薄将山也清楚這事——啧實在是有點繞——就是說,他心中清楚,步練師自己也不知道。
沈逾卿從房梁上倒挂下來:“難不成是天公作美,給了令公第二次機會?”
步練師和薄将山異口同聲:“不可能。”
“神鬼之說不可信。”步練師眉頭一蹙,“步家祖墳可是在京畿之地,我要死而複生也是在自家墳頭,為何會出現在這烏蘇江?”
薄将山與步練師交換了個眼神,心下了然,悠悠接口:“又恰巧撞上了我南巡。早上一分,晚上一刻,我與步大人都不至于相遇。”
步練師颔首同意,她這倒黴也倒得太有技術含量了些,稍微一個錯差都不會撞上這薄将山。
——為何如此?
她與薄将山皆為權臣,嗅覺早已敏于常人,他們一個眼神就能互通心意,彼此都嗅到了幕後推手的味道。
是誰安排了步練師的複活?
把甫一複活的步練師,安排在薄将山南巡之路上,這又是何意?
“兩位大人,不如這般想。”
老人的聲音沉穩莊重,仿佛悠然吟哦的古琴。
步練師眼皮一跳。
本來口吐白沫昏過去的連弘正,不知什麽時候醒了過來。老人氣息沉凝莊嚴,眼神灼灼生光,像是一頭壯心不已的老邁白虎,盤踞在步練師對面的太師椅上。
紅豆的金針暫時壓住了連弘正的老年瘋病,眼下神志清明的蒼髯老臣,便是薄将山手裏,最為智慧的一張王牌。
薄将山收集工具人,可謂是眼光獨到。步練師坐在連弘正對面,也能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威壓,冷冷地扼住了她的咽喉。
這就是三朝老臣的魄力。在老人滄桑睿智的眸光下,步練師還只是個資歷尚淺的小小女孩。
“要想知道是誰救了步大人,就得清楚是誰殺了步大人。”
連弘正咳嗽一聲,低啞問道:
“步大人,你可還記得,自己為何落獄,又因何而死?”
·
·
——因何而死?
步練師默了一默,她神色浸在陰影裏不甚分明,聲音倒是冷淡鎮靜的:
“自然是‘請誅步氏,以清君側’。”
薄将山心裏冷嗤一聲。
看,這就是你忠的君;瞧,這就是你愛的國!
但此時的步練師嘴角緊繃,臉色蒼白,背脊挺直;她像是被鹬盯住的蚌,被逼入死地的狼,竭力地繃緊了自己的尊嚴和體面。
薄将山又不願真的看見她的眼淚,只能把話題順着往下說:
“步大人是皇上的一把快刀。皇上被三柱國掣肘多年,早已有意削減柱國的勢力;而步大人的‘連田策’,直接從田産入手,激怒了三位柱國。”
要說當今聖上周泰,這皇帝當得着實尴尬。他早年即位時,不過十三歲;加上先帝過分削弱外戚,周泰母族卑弱,五位柱國實則控制了大朔實權:
東泰公;西華公;南衡公;北恒公;中嵩公。
胡姬女生下的薄将山,能夠因功被封為嵩公,位列五柱國之末,此舉意義非凡——代表着皇帝終于在五柱國內,狠狠地楔下了皇室周家的勢力。
而西華公姜氏看破官場,早已挂印而歸,姜氏一姓至此淡出政治舞臺;如今壓在皇帝頭頂的三座大岳,便是東泰公·太乙李氏、北恒公·關西張氏、南衡公·天海戚氏。
李、張、戚三位柱國,權勢煊赫滔天,關系盤虬錯節,早已是大朔官僚體系上的一棵參天巨榕;皇帝周泰如今正值壯年,在大朔站穩了腳跟的天子,自然想鏟去這一心頭大患。
周泰貴為天子,自然不能親自與臣子急眼;他需要一把上好的快刀,足夠強大、足夠正直、足夠忠誠,替他砍去這棵異姓大樹。
這把刀,正是名相步九巒唯一的血脈,上京步家曙後星孤:
——步練師。
可惜周泰操之過急。他低估了三公的權勢,高估了自己的權柄;被三柱國夾/逼之下的皇帝,“清君側”的大勢之下,只能倉皇棄卒保車——
步練師由此落獄,血祭鐘雀門。
·
·
步練師面無表情地坐着。
她一生剛直不阿,鞠躬盡瘁,為國效命,為君盡忠。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為何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結局?
既是棄子,何來冤屈。
——但她也是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怎會沒有冤屈?
薄将山突然道:“步大人,喝茶麽?”
步練師莫名其妙,這男人又發什麽瘋?
紅豆将一盞熱茶奉來,步練師心頭一動,低頭品茶,長袖遮掩,眼淚剛好掉進了茶碗裏。
此刻無言,四座皆寂。
連弘正長嘆一聲:
“步大人,你複生一事,并非天意,實則聖意啊。”
步練師一靜。
她猝然擡頭:“您的意思是——”
連弘正笑道,慈藹極了:“您甘心麽?”
“聖上經營多年,豈能甘心罷手?”連弘正看向步練師,老人的目光複雜又幽深,“步大人,您甘心麽?”
——你甘心命喪于鐘雀門,以大不敬之罪收場,就此消失在大朔宦海嗎?
——你甘心屈于三公強權之下,眼見這佞臣當道,小醜跳梁;公義銷聲,君主無權,動搖這江山社稷、國之根本嗎?
——你甘心放棄這片土地,這方子民,這個國家嗎?
步練師,你甘心嗎?
·
·
步練師撩起眼皮,眉目凜冽,眸光鋒銳:
“——步家後人,當為天下先。”
我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