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勿用娶女(4)
這個時間的寺院香客稀少。佛殿內寂靜無人,只有香案上插着的幾支線香散發着袅袅青煙。香煙缭繞中,神佛安詳的面容時隐時現。在門口觀望許久,沈盼終于邁步走進佛殿。她慢慢跪坐到佛前,雙手合什,似乎是在祝禱。然而她并沒有将祈求的願望說出口。金身塑造的佛陀也沒有回應她的禱告,只用慈藹而悲憫的目光注視着凡塵種種。
良久,她分開手,從袖中取出一支銀釵。
釵為圓形,上面是镂雕的團鳳穿花,正是蘇曜送給她的那支。
沈盼凝視銀釵許久,最後輕輕嘆息一聲。
在王守向舅父宣戰以後,她幾乎已經接受了要再次嫁給蘇曜的事實。可是她又清楚地知道自己對于這樣的結果有多不甘心,所以舅舅的一席話又讓她動搖了。
舅舅說,如果她嫁的不是她真心愛慕的人,她不可能幸福。可問題是,她曾經嫁的正是這樣的一個人,最後的結果卻并無不同。她很感激蘇曜為她做的一切,但是蘇曜明确表示過,他并不想要她的感激。她若只是因為感激答應婚事,對蘇曜也不夠公平。
幾番思量之下,她終于做出了決定,及早抽身,讓蘇曜去找張雲芝。
雖然張雲芝出身不夠好,但是性子爽朗活潑。比起自己的乏味無趣,顯然她更容易讨人喜歡。前世蘇曜和張雲芝也一直相處得不錯,至少從來沒像他和自己那樣冷淡過。他們在一起會更幸福吧?
算算時間,蘇曜差不多該到河中府了。他會阻止趙文揚和張雲芝的親事嗎?雖然這樣做有些對不起趙文揚。可是按從前的軌跡,張雲芝本來也不該嫁趙文揚。以後想辦法補償他吧,她輕輕嘆了口氣。
“女郎,”門外響起降真的聲音,“夫人說女郎過兩天就要動身去南郡,該去請個平安的符咒。她先去找上師吃茶,女郎完了事可去偏院尋她。”
“知道了。”沈盼應了,起身走到殿外。
杜夫人與寺裏的尼師們交好,她們一處吃茶,總要消磨一兩個時辰,所以沈盼也不急着去請符,而是和降真在寺中随喜。
正殿外面的庭院裏,兩棵光禿禿的古木聳立在陰沉的天空下。庭中豎有幾塊石碑,上面記載着寺院修建時的幾件史事。碑石在此伫立已過百年,歷經風雨,上面的文字略顯模糊。沈盼走上前,似乎在細閱碑文,其實并沒有一個字讀進去。
再過兩日,她就要啓程去南郡,履行她對父親沈曦的承諾,順便也能避開蘇曜。等他回來找不見自己,應該明白她的答案了吧?她這樣想着,繞過了石碑,然後突兀地停下了腳步。
石碑後面的庑廊上多了一個人。
烏皮靴、青色袍衫、腰間懸挂一把橫刀。是蘇曜。
見沈盼已經發現自己,蘇曜不再等待,大步向她走來。
看他向自己走過來,沈盼第一反應是倒退兩步。他竟然這麽快就回來了?不要張雲芝了嗎?
“我想和你談談。”蘇曜在離她兩三尺的地方停步,低聲說道。
沈盼垂眸片刻,點了點頭,吩咐降真:“你去舅母那邊等我。”
降真看看蘇曜,又看看沈盼,欲言又止。雖然她并不懷疑蘇曜的人品,但他畢竟是個青年男子,沈盼和他單獨見面于禮不合。
“我一會兒就過來。”沈盼看她不動,又加了一句。
降真聽出她語氣中的不容置疑,只好退下。
“跟我來。”降真離開後,沈盼說。
蘇曜跟在她身後,到了一處寺院庭中一處僻靜的涼亭。亭子四面透風,視野開闊,外面有人走動,亭子裏的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選擇這樣一個地方,蘇曜心想,她是不是猜到他要談什麽了?
“我有一些離奇的經歷,”他不再浪費時間,開門見山道,“原本以為只有我一個人經歷了這種事。不過在河東時,我覺得你可能也經歷過同樣的事,想來和你确認一下。”
沈盼看上去并不驚奇,神色淡然地點了下頭。
蘇曜看她反應平淡,心中又篤定幾分:“我其實已經活過一次。可是不知為何,某一日醒來,卻退回到了幾十年前。你是不是也一樣?”
“是。”沈盼答得十分幹脆。
果然如此。蘇曜喉嚨有一個明顯的吞咽動作,然後接着問道:“之前的那一世……你記得多少?”
沈盼垂目:“到我死的那一天。”
蘇曜聞言一怔。她逝去時他不在她身邊,他甚至沒來得及向人詢問她離世時的情形就回到了幾十年前。瀕臨死亡時,她是什麽感受?再開口時,他原本有些生硬的語氣柔和了許多:“當時……很痛苦嗎?”
沈盼靜默片刻,淡淡回答:“還好。”
“你回來是什麽時候?”
“天通二年三月初二。”
比他早了三天。
蘇曜沉默了一會兒:“你知道我也是重活之人?”
沈盼點頭。
“什麽時候知道的?”
沈盼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又過了好一陣才輕聲說:“從一開始。”
蘇曜看上去有些驚訝:“怎麽看出來的?”
沈盼語氣平靜:“第一次見面,你說你認識一個叫阿蘿的故人。”
蘇曜恍然。他當時的确叫出了阿蘿的名字,難怪沈盼猜到了。
“還有……”沈盼繼續說,“你以前在徐州很注意避嫌。當初還是我主動和你說話。可這一次卻是你先來接近我。為什麽呢?”
自然是因為他上一世和她關系緊密。前世他在徐州時從沒想過能娶到沈盼,很少與陸仲家眷來往。重生後他想和沈盼重新開始,态度自然與以前不同。蘇曜點頭,沈盼看出端倪确實不奇怪。
“當然這都不是鐵證,”沈盼續道,“也許你接近我只是一時起意,也許你還認識別的叫阿蘿的人。可你說出招撫流民的辦法時,我便再無懷疑了。”
蘇曜前世在徐州時對政事的了解還很粗淺,說得出這個辦法只能有一個解釋:他也是再世之人。
“既然你一早就知道,”蘇曜沉吟,“為何不告訴我?”
她若不知道自己重生就罷了。如果她那時就已經知曉兩人都是重頭活過,自己後來又表明了心意,何必還裝作不知情?
“呵……”沈盼發出一聲低笑,“告訴了你,還怎麽裝聾作啞?”
她語氣中明顯的嘲諷意味讓蘇曜沉下了臉:“這是什麽意思?”
“蘇曜,”她看着他,“我問過你為什麽喜歡我。你記得你的回答麽?”
他送沈盼鳳釵時,她的确問過。他記得他說她通情達理,溫柔婉順,都是對她的褒揚。
“如果你發現我并沒有這麽通情達理,溫柔婉順,”沈盼再度露出諷刺的笑容,“你會怎麽做?是不是又要一去不回?就像……以前那樣?”
蘇曜眉頭深鎖,她怎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分明是他一直賠着小心。發現她抗拒自己的觸碰,他甚至都不敢再出現在她面前。
“你就是這麽想我的?”蘇曜壓抑着怒氣問。
中年以後,他已經很少動怒。可是現在,即便已經一再克制,胸中還是翻騰着洶湧的怒意。這些年他如此小心翼翼,生怕惹她不快,她視而不見也就罷了,竟還如此曲解他的用心。
“難道不是?”沈盼尖銳地反問,“稍不如你的意,你就能丢在一旁,幾年不聞不問。這就是你所謂的喜歡?你想要的不過是個出身好又不給你添亂的妻子。一旦我不那麽柔順,你就棄如敝履。張雲芝對你言聽計從,你該很喜歡吧?要不是她出身酒家,滿足不了你的面子,你根本不會再來糾纏我吧?”
“所以……”蘇曜的聲音近乎咬牙切齒,“你故意設計我?讓我看見張雲芝嫁給別人?你覺得這樣能傷我?”
這句诘問出口,沈盼卻頓住了。良久,她轉開臉,長聲嘆息:“我沒想這麽做……我沒料到趙文揚會遇上張雲芝。我知道你喜歡她,讓你趕去并不是為了刺激你,而是讓你有機會阻止……”
這樣就算她離開了,至少張雲芝還能陪着他。
這句話暫時平息了蘇曜的怒氣。陸仲把他召回來時的确說過,是沈盼要求他回來。如果不是趙文揚的婚事提前,他的确可能趕上婚禮。這至少說明,她讓他去河東并不是出于惡意。
蘇曜深吸幾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趙文揚馬上要調動,他們把婚期提前了。我去的時候已經晚了。”
沈盼臉色微變,伸手扶住了涼亭的木柱。
“對不起,”過了很久她才低聲說,“這不是我的本意。我不是有意擾亂你的人生。我只是……想要保住阿舅和表兄。”
起初她只是不想再重複悲劇。李夫人要去進香時,她稱病在家,更沒有跟着陸仲去看新軍。如果她不認識蘇曜,也沒見過王守,是不是就可以避開前世的一切?可她偏偏又遇上了蘇曜。從他口中聽到流民方略時,她就知道蘇曜記得前世的事。
可是讓她不解的是,蘇曜這一次似乎在積極地接近她。為什麽還要來糾纏?難道做了一世怨偶還不夠?還是說當初的自己在他眼裏竟還有一點可取之處?好在蘇曜并沒察覺她也是再活一次的人。她也不動聲色。本以為還有時間考慮,誰想王浚重傷讓所有的事都脫離了掌控。原本幾年後才可能發生的戰争竟然提前了。她甚至連謀劃的時間都沒有。倉促應戰的徐州究竟能有多少勝算,她完全不知道。
蘇曜的重生反而成了不幸中的萬幸。他前世從無敗績,而且現在他還擁有之前那一世的所有經驗。這也許是扭轉戰局的唯一希望。她不得不改變策略,開始刻意接近他,甚至還請他教自己騎馬。得知陸仲有意結親時,她也采取了默許的态度。可是心裏她卻覺得這樣很可悲。重活一次,她還是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還是只能……依靠他。
蘇曜聽完,輕輕嘆了口氣:“就算你不說,我也會替你保住他們。”
沈盼的神色出現了一些細微的變化。但她很快別開了臉:“如果你覺得我利用了你,我向你道歉。我……會盡力補償……”
從趙文揚口中聽到他要娶張雲芝的消息,她就知道自己做錯了。原本以為只改寫部份事件,不會關礙大局,沒想到竟因此産生了新的因果。如果蘇曜沒有因為她留在徐州,他不會錯過張雲芝。
“補償?”蘇曜挑眉,“這種事能怎麽補償?”
沈盼低着頭,聲音很輕:“我很感激你為武寧做的一切。雖然沒有了張雲芝,但是其他的人,還有你的功業……都還有可能得回。我阿舅一向沒什麽野心,将來你逐鹿天下,他不會介意臣服于你。如果你還願意……我會再試着做好你的妻子……”
張雲芝嫁了趙文揚,這件事已經無可挽回。她唯一的償還就是答應他的要求。
“你不必在意我為武寧做過什麽,”蘇曜卻打斷了她,“也不用考慮旁人的想法。我要的從來都不是你的感激。我想知道的是你自己的意願,你會不會心甘情願地和我在一起?”
回答他的是沈盼長久的沉默。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蘇曜問。
“我不想騙你……”天人交戰許久,沈盼終于開口,“我會盡力履行身為妻子的職責,但我無法承認這是我甘願的事。”
蘇曜胸中一陣翻騰:“你就這麽讨厭我?”
沈盼嘴唇動了動,沒有發出聲音。
“我明白了,”蘇曜沒有再等她的回答,“是我貪心了。”
她感激他,會答應他的求親,但是她心裏的人始終不是他。沒想到努力了兩世,最後還是這樣一個意難平的結果。
他轉身離開,卻又被沈盼叫住。
“女郎還有什麽吩咐?”他冷冷問。
沈盼欲言又止。最後她只是從袖中取出了那支銀鳳釵:“希望你能找到比我更适合它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沈盼對小蘇的态度變化是有幾次變化的。最開始她是想避開的,所以她這一次沒有跟着舅舅去校場。碰到小蘇後,她察覺到小蘇也重生了,但這時她還沒想好要怎麽辦,所以一直不動聲色。接着是王浚事件,介于前世舅舅和表哥都死于此戰,小沈的心理壓力劇增。而小蘇的能征善戰就成了最優選擇。所以在察覺舅舅想把她許配給小蘇時,她默認了這個決定。但是小沈內心其實又很抗拒這個結果,所以小蘇每次想确認她的心意,她都顯得很猶豫,而且還對小蘇說她是個怯懦的人,因為她這時并不敢正視自己的內心。後來小蘇又明确表示,他并不想要小沈的感激。小沈就更糾結了。再加上來自小趙那方面的刺激,最終她做出了這麽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