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三王打的是速戰速決的主意,目标很明顯,宏王宇王帶領一萬京軍包圍上林圍場,同三千內應彙合,直逼皇帳,而宗王率兩萬餘衆氣勢洶洶搶占皇城而去。
姬宸歆立在皇帳中指揮若定,半分多餘情緒也無,他并不擔心後方失守,京中三司兵馬不多,也有小兩萬人,因事前布置得好,并未被叛軍暗線牽制,縱是不敵,關了城門,死守上小半個月也非難事。
其實陳家軍只能算是一步暗棋,做保險之用,他沒料到的是老大竟在裏頭摻了一腳,這樣一來按現如今雙方兵力算,勝負只在五五之數,呵,他該慶幸陳延青是老三的人麽?
老大,為何偏偏是老大,姬宸歆閉了閉眼,又恢複了原先模樣。
帳中不可多待,旨意發完,姬宸歆翻身上馬,借着火光瞥了眼遠處山峰上的厮殺,冷冷勾唇,馳騁而去,帶走一列精兵。
姬謙落在原地,看了看面色蒼白卻仍強作鎮定的的六弟永宣王,淡淡道:“小七在外間等你,有安全的地方。”
永宣王抿唇,眼眶微紅,“三哥……”
姬謙低低一嘆,伸手在白胖青年發上揉了揉,神色稍稍和緩了些,“放心,沒事。”
永宣王狠狠點頭,翻身上馬,抹去眼淚,他生來是個混日子的,什麽差事都做不來,三王叛亂這樣大的事事先竟半點風聲也不知道,此時也不知該說什麽才好。外間刀戟喊殺聲漸漸臨近,永宣王也顧不得許多,高聲道:“三哥,若撐不住了就去江南找陳天遠調兵,沒兵符不打緊,那是我契兄啊!”
說罷一陣馬嘶,便去了。
姬謙臉一黑,這小子知道江南一來一回有多遠麽?
天上明月高懸,地下火把連成片,照得黑夜也亮堂了幾分,姬訊噙着笑意騎着那匹紅頂踏雪馬,仍是一身錦白華服,在夜色中愈發顯出幾分優雅華貴來。他身後有數列玄甲精兵,俱是二十上下的年輕人,一雙雙充滿戰意的眸子反射着火光,好似一群狼,約有五百來號,騎着一溜兒全黑無雜毛的馬,從頭到尾一股彪悍之氣。
剛出來的永宣王看着就是一慫,吞了吞口水,又攏了攏身上暗灰色的披風,有些遲疑道:“小……七弟,我們就這樣走?”
好歹換了你這身活靶子衣裳啊!
姬訊彎了彎黑眸,“你到了,人便齊了,還等什麽?”
永宣王只以為他沒反應過來,急道:“你這白袍子在夜裏太顯眼了啊!”
姬訊微微一笑,并不答話。
永宣王還待說些什麽,立時過來一隊五十人的騎兵将他連同幾個親兵內侍夾在其中,帶進隊伍,幾人很快便淹沒在士兵中,再尋不見。
姬訊回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戰場,雙眸在夜色中亮得驚人,猶如見血的刀鋒。
不顯眼怎麽成?那地宮左右還埋伏着他瞞過所有人偷偷訓出的五千兵馬,能引多少叛軍,全看他們自個兒倒黴程度罷。
果然,兔子裝久了總會憋不住咬人的。
……
避難之所在圍場後山一處廢棄地宮中,裏頭有早備下的糧果肉蔬,按着五百人的量,至少能支撐半年。
沈瑜林分到了一間石室,很小,一張床鋪便占了三分之二的地界,好在裏頭開了天窗,雖冷些,卻通風透氣,也能順着那腦袋大小的四方天窗瞧見一兩顆星星。
什麽也做不了,什麽也不能做……
沈瑜林靠坐在牆邊,抱着用料粗糙的枕頭,忽然想起初來此世的那一夜,他也是這般無力地看着老舊的房梁,唯一能做的事便是靜靜地呼吸。
從天窗灌進來的風有些澀澀的幹冷,帶着泥土的味道,也不知道是不是想多了,他只覺得那風中隐隐約約透着淡淡的血腥味。
他的腳已踏在了大晉的土地上,歷史便不再是歷史,縱然那些深刻的軌跡大體上仍舊不變,如江南貪墨案,如北夷大捷,如陳家兄弟封侯,如清查國庫。但他還是很擔心姬謙,不光是擔心他能否即位,也擔心他會不會出事。
時間是如此地漫長,天窗中那一小片天空亮了又暗,暗了又亮,如此翻過五日。
“不知道外面情況怎麽樣了?”陳延玉捧着幹巴巴的蘋果啃了一口,皺眉道。
倒也是巧事一樁,陳延玉的屋子正好在隔壁,如今常日無聊,他便日日來這裏說話。
沈瑜林坐在床沿,用磨尖了尾處的紫金祥雲簪在堅硬的石牆上一點點刻着字。
陳延玉也知道這話問錯了人,低嘆一聲,張口咬下一大塊蘋果,因着放久了發幹,蘋果甜得澀口,陳延玉雖然嫌棄,還是慢慢地吃了。
沈瑜林垂眸,忽道:“算算日子,陳叔的人馬該到了,便是聖上那裏支撐不住,也無事了。”
陳延玉一向堅信他哥是九命貓妖投胎,并不為他擔心,用門口那算命先生的話說,這倆小子八字硬,克父克母互輔相成,注定長命百歲的。聞言只哼哼了兩聲,道:“也不知聖上怎麽想的,平叛這樣的大事,倒把二叔這軍師關在這裏,雖說二十萬對三萬勝負立現,也不至于……”
“二叔在這裏,聖上安心,陳叔也安心。”沈瑜林微微一笑。
陳延玉道:“得,我倒同那些個龍禁尉一個待遇,罷了罷了,不過一場功名罷了。”
沈瑜林低低一笑。
陳延玉又嘆道:“也不知道你嬸子和嫂嫂她們怎麽樣了,熠兒那個磨人精鬧沒鬧着找爹,如今外頭兵荒馬亂的……”
沈瑜林無奈笑道:“二叔,我早将人安置好了,沒人知道那地方的。”
陳延玉還是愁眉苦臉地念叨着:“你嬸子比小孩兒還嬌氣,難伺侯得很,不是我的手藝她就跟貓吃食似的動上幾筷,這都幾天了,指不定要掉多少肉下來,那次打完仗回來,你是沒瞧見吶,你嬸子都瘦得見骨頭了……”
沈瑜林無奈聽着陳延玉一刻不停的絮叨,心中漸漸浮上些許暖意。
☆☆☆☆☆☆
破空而來的箭準确地紮進身旁親衛的胸口,瞬間一片血腥漫上眼眶,永宗王怒火盈天地擡頭,盯準城頭上那青甲小将的頭顱,挽弓便射,箭瞬間離弦而去,帶起一片勁風。
永宗王正眯眼微帶得意地瞧着,卻有一道更快的箭影斜刺裏飛出,将他的箭橫斷!
連着攻了四五日城,永宗王殺人殺得神志都有些不清,紅着眼回頭,正見後頭烏泱泱一片大軍呼嘯而來,帶起一片飛揚的塵土。
人吼馬嘶,鼓聲如雷,猶如天兵天将!
陳延青将弓丢給親兵,抿唇,從腰間拔出一把寒光凜冽的彎刀,冷聲道:“殺!”
殺!
血色漫上每一個士兵的眼眶,烽火連綿的景象刺激每一個見過血的士兵,。
此時此刻,這是戰場,他們是士兵,他們的将軍說“殺”,那便殺!
刀與劍相交,光與影折對,箭雨盈天,血染城牆。
陳延青狠狠斬斷一個叛軍的頭,一股黏稠刺目的鮮血直直濺上他無遮無掩的臉龐,染得那塊赤紅胎記愈發耀眼,正午的陽光照耀下幾乎要發出邪異的紅光來。
猶如遠古殺來的戰神!
不少叛軍只看了一眼便再沒勇氣向他沖來,握着刀槍的手都在發抖。
二十萬大軍不可能一股腦兒地齊到,而是分了四批,每批五萬人,按着陳延玉的提議,頭兩批俱是軍中以一當十的好手,縱然連日奔波,也勝這些花架子京軍良多。
京軍早前便有參加過北夷之戰的,深知陳家軍的厲害,加上這些日子的傳言,心中都慌得很,看着平日一道訓練吃飯洗澡談笑的同伴一個個死在自己面前,也不知下一個會輪到誰……
終于有人受不住,翻身滾下馬,癱在地上對着迎面而來的刀鋒大聲叫道:“我投降,投降!”
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有了第二個,第三個便不遠了。不多時,一萬多名叛軍便只剩下數百人将永宗王護在裏頭,被上萬大軍重重包圍。
此時紅霞漫天。
陳延青騎在馬上朝狼狽的永宗王看去,拿捏不準聖上是要死的還是要活的,微微猶豫了一下,揮手道:“別傷大王爺,将這些人捆了,要是有人反抗,就地格殺……毋論。”
親兵領命。
永宗王身上的傷口零零總總有二十幾道,深的已經能看到雪白泛紅的骨頭,強撐到如今,壓根說不出半個字來,卻還用那赤紅的雙目死死盯着陳延青,像一頭瀕死的兇獸。
陳延青看了看手背上一道斜長的傷口,背上有些火辣辣的疼,許是擦傷,這是他身上唯二的兩道傷口。
他猙獰的面龐微微柔和下來,我還活着,還能給你獵毛色最好的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