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民間有傳言說孩童五歲時魂魄方完整,而五歲後死去的男童若無一門陰婚伴着,則會鬧得家宅不寧,宗族背運。
那沈氏小童逝時已八歲有餘,必是配過陰婚的,便是沒有,費些銀錢買一份陰婚文書很難麽?
而不論哪朝哪代,陰婚都是合法的。
沈襄嘆道:“你倒是鬼機靈,當初之所以為你換瑜林的宗籍,也是因着要與合适的女童配陰婚的緣故,他在官府的戶籍便沒銷,倒是正方便了你。”
沈瑜林微微一笑,道:“是徒兒運氣,師父,那女童家中可還有什麽人麽?畢竟夫妻一場,為她奉養雙親也是應當的。”
沈襄無奈,小戶人家配陰婚多用紙人,世族要求便多了,既要逝去不足七七四十九天,生辰八字配得上,且生前不能有婚約,五官要端正,年紀差要在三歲以內,不能是因着外傷致死......門當戶對的人家哪來這麽多符合規矩的女童屍身?自然是向貧苦人家裏頭尋,而窮得賣女孩屍身的,哪裏算得上正經親家?
沈瑜林也明白沈襄意思,只是陰婚雖合法,也沒有人單守着樁陰婚過日子的,時日一長,必要被人說閑話,而奉養女方雙親之事能教他搏個重情名聲,屆時他再編些流言出去,人總是同情死者的,這便一勞永逸了。
沈襄沉默着聽完,良久,方道:“真如此行事,你的後路便斷了,日後遇上心儀的女子,有此事在前,連為繼妻都......”
沈瑜林低笑道:“我若真有心儀的女子,哪裏舍得娶她?”
沈襄輕嘆一聲,起身從書櫃下面的抽屜裏取出一只紫黑的小木盒,用擦花瓶的素布抹去上頭一層厚灰,放到沈瑜林的桌案上。
“我那時歸京,借宿在一莊戶人家時,聽聞有一劉姓農戶家裏正巧病死了一個女童,生辰正對,後來便配了陰婚,當時給了一百兩銀子,那家人也簽了文書。”
沈瑜林打開了木盒,第一層白絹上有薄灰,掀開,裏頭幾份文書都是幹淨完好的。
沈襄道:“當時為了拖時辰配陰婚,在官府的案檔上,報的是失蹤,正好對上,可以說是失蹤時族裏以為你遭遇不測,配了陰婚立了衣冠冢。”
沈瑜林笑道:“又讓師父為徒兒費心了。”
沈襄道:“無妨,凡事有得必有失,徒兒看開了便好,其實男風一道,也未必沒有良配。”
他是獨慣了的人,也不覺得留後有多重要,只是自家徒兒的性子他知道,面上笑得溫溫和和,心裏就是塊冰封着豆腐,冰層太厚,豆腐太軟。讓他這麽一個人過下去,天長日久,不是豆腐凍成冰,就是豆腐碎成渣。
Advertisement
他這樣的人,就合該尋個知冷知熱的,互相護持着過一輩子。
沈瑜林笑容微僵。
沈襄道:“罷了,你還小,等再過幾年,也許便能遇上可心的,陰婚一事你莫管了,族中會為你安排,年假還有五日,把這免查制弄好,也好生休養休養。”
沈瑜林眼皮下頭的青黑實在是重,沈襄都不忍心再拉着他說話,揮了揮手叫他去洗漱。
☆☆☆☆☆☆
趙嫣然捏着一大疊鬼畫符,又看了看趙氏手裏一張薄薄的家書,上頭全是字,皺了皺鼻子。
從前不覺得,現在有了陳延玉的信一對比,陳延青的檔次一下子就矮了一截。
畫!畫!畫!就知道畫!畫得還這麽差!
這張,畫雁回關的,畫得像長了毛的燒餅,這張,畫軍帳的,畫得像籠帶尖兒的包子,這張,畫打仗的,畫得像瘋狗進病雞窩......
趙氏笑道:“嫂嫂慣愛口是心非,大伯那一疊疊的畫兒,可教人妒死了,我們家這個呀,看着溫柔多情,其實更悶,提來提去就是幾句從書上抄來的情詩。”
趙嫣然輕哼一聲,眼裏卻帶了些笑意。
......
更悶的陳延玉坐在帳中抿着唇,看着手裏《萬象陣法》的抄錄本,默默嘆了口氣。
又一場大捷,前頭在擺慶功宴,帳中只剩下兄弟兩人,陳延青吊着左膀子在主位上畫家書。
夷族原先并沒這麽不堪一擊,自從陳延青成名之役,一戰斬去兩位實力最雄厚的王子後,夷族便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大混亂,後老汗王幼子哈察繼王位,頂不住部下壓力,向大晉宣戰。
哈察不過十幾歲的黃口小兒,哪裏統率得住四十萬雄兵?愈戰愈退,愈戰愈退,這仗打得好沒意思。
陣法是好陣法,只是訓練兵太耗時,八成這仗打完了,兵還沒訓好呢!
“所以平日訓練一定要添上這一條,走陣記位是很輕松的事,可以用戳刺訓練之後的休息時間......”
陳延玉正說着,外間忽有一道清脆悅耳的女聲道:“元帥,該換藥了。”
陳延玉立時住了口,微微皺眉。
陳延青手下沒停,應了一聲,來人掀了氈簾進來,是個模樣溫婉的青衣女子,看着有十六七歲,拎着藥箱。
“半夏,孫老又不在?”陳延玉淡淡道。
軍中本不應有女子,無奈他們偶然救下的這對祖孫醫術實在高明,救治了不少傷兵,他們又不願走,只好留在了軍醫營,這幾日看來,果然是個麻煩。
孫半夏淺笑道:“他正忙着給蔣校尉正骨呢,左右換個藥不是大事,我便來了,元帥不會嫌我罷?”
陳延青正咬着筆杆思索着該怎麽畫自己陣斬北夷大将金蘇裏的英姿,頭也沒擡一下。
孫半夏無奈道:“元帥!你的手還要不要了?”
陳延青把左胳膊擡了擡,道:“換吧。”
另一手還壓在畫紙上,時不時添一筆。
孫半夏開了藥箱,上前,忽然瞥了眼陳延玉,面上有些尴尬。
陳延玉微微挑眉,裝作不懂她意思,手下又翻一頁,坐在次座上紋風不動,半點識相離開的意思也沒有。
陳延青胳膊擡得有些費勁,皺眉道:“怎麽還不換?”
孫半夏微怔,紅着臉應了一聲,開始拆繃帶。
這種磨磨蹭蹭的女人實在太煩了,陳延青撇頭,又将視線轉回畫紙上。
“元帥對夫人可真好,這麽忙還日日抽時間......寫信。”孫半夏笑道。
陳延青忽笑道:“哥也該認認字了,你弟妹傳信,說嫂嫂最近在同她學寫字,學得很快,當心等回去了,嫂嫂再嫌棄你!”
陳延青笑了笑,道:“那正好,等回去了,讓她教我。”
陳延玉輕笑一聲,道:“美得你!到時候嫂嫂可要教小侄兒了!”
陳延青嘿嘿笑了兩聲,“我旁聽還不成麽?”
孫半夏抿了抿唇,道:“半夏也可以......”
“哥,你猜猜嫂嫂第一個會寫的名字是誰的?”陳延玉狀似無意地打斷道。
陳延青雙目一亮,“是我?”
陳延玉哈哈笑道:“當然是她自己的......”
看着兩兄弟旁若無人的交談,孫半夏頓了頓,換藥的動作快了些。
☆☆☆☆☆☆
恍眼年假已過,杜若晴的事已被壓下,聽錦繡所言,那鬧出事的永宇王妃都被禁了足,可見出手的人不簡單。
沈瑜林知道,杜若晴并做不了多久的官,這不僅僅是史實,而是他的性子不适合,他太真實,這官場太虛假。
将年前的舊案分發下去,沈瑜林又整理了一遍免查制條例,謄抄到奏折上。
敲門聲輕響了兩下,這是杜若晴慣用的方式,沈瑜林失笑,剛剛還想到他來着。
“杜兄,進來罷。”
杜若晴穿了身皂白色的常服,未束冠,人瘦了些,面色倒還好,難得是挂着笑的。
“這些日子麻煩沈兄了。”杜若晴道。
沈瑜林笑着起身道:“不妨事,杜兄是要銷假?”
杜若晴低笑道:“我辭官的折子已遞了上去,此來,是同沈兄道個別。”
沈瑜林微怔,這事在意料之中,可時辰不對啊,這會兒監舉司剛剛步入正軌,他這左執事便要辭官......
見他面露猶疑,杜若晴嘆道:“這些日子少了我,監舉司不是照常運轉?”
沈瑜林頓了頓,道:“那你辭官後,有什麽打算?”
杜若晴道:“我如今無牽無挂,想到哪兒便到哪兒罷。”
沈瑜林道:“杜兄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實在太可惜。”
杜若晴心頭微澀,道:“我曾經自恃才華,以為自己能為黎民百姓撐一片青天,可直到現在才發覺,那根本......不是我能做的。”
沈瑜林聽完,嘆道:“那确實不是杜兄一個人所能辦到的。”
杜若晴微怔。
沈瑜林道:“天生走仕途的人,有,卻不多,更多的人一步一步爬上來,經了很多艱難險阻,有的人不忘初衷,便成了好官,有的人丢了底線,便在這裏。”
他拍了拍厚厚的案檔,又道:“杜兄沒忘了初衷,守住了底線,如今雖要辭官,卻無須自責,杜兄的品行,值得敬佩。官場一向東風壓倒西風,似杜兄這般的官員多了,何愁不見青天?”
杜若晴道:“沈兄是指……執教?”
沈瑜林笑道:“身既不能登文淵閣,桃李盈朝也是美事,杜兄意下如何?”
杜若晴低笑道:“不知為何,聽着沈兄勸解,總好像在聆聽祖父教誨一般。”
沈瑜林輕咳了一聲,道:“也許是近日教導紹欽慣了,不知不覺就......”
杜若晴笑了笑,道:“此事我會認真考慮的......沈兄,明日可願伴我上最後一場早朝?”
沈瑜林輕嘆一聲,知道這話裏意思便是薦了他繼左執事之位,也不好推托,點頭應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