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姬謙靜靜立在門邊,沒有說話,也沒有回頭。
沈瑜林往爐中添了一勺雲寒香,輕嘆一聲,道:“情愛之事于我而言......太遠。”
姬謙抿唇,不語。
“何況,方才的香與此時的香雖是一般味道,卻已不是同一爐了......今日你是真心,明日呢?”
姬謙道:“你還是不信。”
沈瑜林淡淡揚了揚眉,道:“你同我之間天差地別,容不得我輕許誓言。”
姬謙低嘆,“瑜林,我會等你。”
這話說得莫名,沈瑜林卻是聽懂了,他鳳眼微斂,低應了一聲。
待我重登青雲時,若君不棄,此生莫離。
☆☆☆☆☆☆
因來時匆忙,走得是水路,這會兒返程倒是不着急,沈瑜林靠在馬車的軟墊上,不由松了口氣。
若再像上次那樣暈一回船,只怕臉皮都要在兩個徒兒面前丢個幹淨了。
姬謙見他這般,無奈笑道:“不是說暈過一次船便不會再暈第二次了麽?”
沈瑜林道:“那都是江南這邊哄小孩的話呢!水路便宜,尋常人家趕路多是這般,孩童易暈船,大人便用這話哄着,待上了船,灌一碗藥也就好了。”
姬謙揉了揉他的發,笑道:“這樣說來,你那幾日也不知喝了多少藥,怎的不見好轉?”
沈瑜林側頭避過他的手,道:“有些人便是天生的暈船......你做什麽?”
Advertisement
姬謙無奈道:“只是摸摸也不成?”
沈瑜林皺眉道:“我不慣這般。”
姬謙彎了彎黑眸,笑道:“只是不慣,不是厭惡?”
沈瑜林一怔,抿了抿唇。
姬謙見狀,輕笑一聲,頓了頓,将馬車正中的紅木小桌翻了個面,卻是露出一張棋盤來。
沈瑜林擡眼,正見姬謙從棋盤底下取出兩只木雕縷金的棋盒。
“聽先生同元亦說,瑜林棋藝甚好,如今馬車中長日無聊,可願同我弈一局?”
沈瑜林只覺方才氣氛微妙,便點頭應了,接過一只棋盒,入手只覺較尋常的重些,掀開一看,卻是副白玉棋子,顆顆光潔瑩潤。
姬謙微挑了挑眉,掀開自己手邊的,也是整盒的墨玉棋子,不帶半絲雜色。
“怎麽把這個塞進來的?”姬謙皺眉道。
沈瑜林微有所感,将盒蓋翻轉過來,上頭卻是刻了趙時的篆書“天作之和”。
原來是......姻緣棋。
這也算是古物了,趙時圍棋在勳貴之中極為盛行,衍變到趙中後時期貴族嫁娶必互贈姻緣棋,新婚時男子執黑,女子執白,按着棋譜擺出一副和局,意寓成婚後夫婦和諧。
沈瑜林眉梢輕揚,瞥了眼姬謙。
姬謙無奈笑道:“這實在是巧合......”
“猜先罷。”沈瑜林探手抓了把棋子,淡淡道。
今日姬謙的運氣着實壞,沈瑜林抿唇,執黑先行。
......
“你從早晨笑到如今了,我都替你累得慌。”馮紹欽皺了皺眉,放下手中那冊沈襄批了注的論語,看向一旁勾着唇眯着眼的姬元亦。
姬元亦哼道:“同你說不清楚。”
馮紹欽極為老成地嘆了口氣,道:“師弟長大了,師兄也老了......唉......”
姬元亦一把拍在馮紹欽的頭上,順手揉了揉他發頂,低低道:“罷了,罷了,此事我只同你說,切不可捅給旁人知曉。”
馮紹欽早就心癢難耐了,裝模作樣道:“君子守諾......”
姬元亦嗤笑一聲,勾着馮紹欽的脖子耳語了一番。
“師父若是知曉了......”馮紹欽咬了咬唇,低低道。
姬元亦眉輕挑,哼笑一聲,沒說什麽。
......
姬謙沉吟良久,放下最後一子。
沈瑜林斂目,端了茶盞不再去看他。
姬謙笑道:“是瑜林勝了。”
沈瑜林抿唇,看着勝了一目的棋局,耳垂薄紅。
晉時行棋規矩與後世不同,若按大禦的規矩,黑子先行......要讓一目的。
姬謙棋力精湛,卻因初時布局有些疏忽,他步步為營,快收官時倒下錯了一步,竟就成了和棋......
姬謙卻不知他這心思,瞥見外頭紅霞漫天,笑道:“天色不早了,便在江寧府中将就一晚如何?”
這江寧知府楊允月前便已入獄,如今正着水路押送進京,姬謙臨時遣了閑官代理政務,那府邸卻是空下來了。
沈瑜林點頭,驿館人多眼雜,倒不如那楊府清靜。
一行車馬下了官道,自有随行人員去打點,姬謙看着沈瑜林下了車,瞥了眼身後棋局,黑眸滑過淺淺的笑意。
拂袖,将原本最後一顆棋子換了個位置,棋盤上局勢驟變。
......
沈瑜林下了車,瞧見那府邸便是一哂,這楊允也夠貪了,府上竟是這般素淨。
姬元亦撇嘴,對身後侍從道:“裏頭真能住人?”
一直沉默不語的杜若晴卻道,“外頭簡陋,裏面卻極精致。”
這楊府便是他帶人抄的,五品官裏,貪墨最多的便是這江寧知府。
姬元亦一向不喜杜若晴,皺眉道:“本世子問你了麽?”
杜若晴淡淡道:“下官答世子了麽?”
姬謙下了車,正見這情景,斥道:“大庭廣衆的,像什麽樣子!”
姬元亦哼了一聲,不說話了。
沈瑜林便道:“也不是什麽大事,世子明日且将君子誡抄上十遍。”
姬元亦應了,微瞥了姬謙一眼,勾起一個挑釁的笑。
姬謙皺了皺眉,只道:“都站在門口做什麽,先進去罷。”
杜若晴抿唇,低頭應是。
待進得二道門,四處景色一轉,果然顯出幾分精美來,雖四處擺設俱被抄了去,經過侍從布置後也算可心。
沈瑜林這幾日已将監舉司事宜籌算清楚,既知了杜若晴便是他日後頂頭上司,也不好不同他交待,用了晚膳,沈瑜林便帶着錦繡尋到了杜若晴的院子。
杜若晴原沒有近身伺侯的人,後來杜府抄家時他贖回了一雙曾伺侯過他的老仆,老仆夫妻年歲也大了,唯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兒子,便給了他做小厮,這幾日沈瑜林瞧着,倒是個難得機靈的。
“我們家少爺性子冷,可待人是極好的,沈公子莫見怪。”素勻一邊笑着引路,一邊道。
沈瑜林點頭道:“日後便要同杜兄共事,自是要好生相處的。”
說話間已到了杜若晴門前,素勻敲了敲門,笑道:“少爺,沈公子來了。”
“進來罷。”
沈瑜林進了門,擡眼正見杜若晴立在書案前,俯身寫着些什麽。
杜若晴抿唇,放下筆,看向沈瑜林道:“尋我何事?”
他與這位沈公子只有幾面之緣,實在不清楚這人有什麽必要在晚間來尋他,若教王爺知曉,又是一樁是非。
沈瑜林笑道:“杜兄......”
杜若晴淡淡道:“有事直說。”
沈瑜林一頓,低嘆一聲,無奈道:“瑜林此來,是想同杜兄商量監舉一事。”
杜若晴略揚了揚眉,道:“聖上既已發下明旨,一切當依聖谕行事,我同你,有什麽好商量的?”
沈瑜林笑道:“既是這樣,杜兄如今寫的......是什麽?”
杜若晴皺眉,道:“你管這些做什麽?此事雖是你出的主意,但這樁樁件件,條理明細豈是一時便能理清的?莫鬧了,日後我會慢慢教你。”
沈瑜林輕嘆一聲,揮手讓錦繡退下,素勻瞥見自家少爺黑沉面色,也不好多待,行了一禮,跟在錦繡後頭出去了。
“杜兄此言差矣,這監舉一事怕是無人比瑜林更熟悉。”沈瑜林揚了揚鳳眼,半開玩笑道。
杜若晴只當他是少年輕狂,不耐道:“我有正事......”
他說着,卻見沈瑜林自袖中取出一卷宣紙遞來,道:“原是瑜林的不是,并沒同杜兄說清楚,王爺前日已将此法上呈禦前,卻不好不同杜兄說清楚些。”
杜若晴無奈接過,道:“你雖聰慧,經驗卻不足,罷了,既有王爺看過......”
他鋪平宣紙,方看了兩句,握着白瓷長條鎮紙的手卻是頓在了那裏。
“四月一訪,三關連審,二人對質,一年複查......”
沈瑜林道:“雖三品以下官員多如過江之卿,但還是輕率不得,監舉本意在于震懾,下位官員即上級位畢竟是少數......”
杜若晴神色愈發慎重,道:“如此,也可震懾下位官員?”
沈瑜林點頭,又道:“監舉之事有利有弊,震懾官員的同時也會造成人心浮動,所以須得慎之又慎。”
杜若晴眉頭微松,看着沈瑜林清澈的鳳眼,道:“上回聖谕裏,統籌地方之法也是你的主意?”
沈瑜林含笑道:“匿名監舉制?”
杜若晴已猜到了,他低嘆一聲,道:“瑜林天縱之資,是若晴短視了。”
沈瑜林笑道:“不過是些歪門邪道的路子,登不得大雅之堂,瑜林日後還需杜兄多多提攜才是。”
他知道杜若晴此人性情極傲,若非有真才實學他是看不上眼的,而待歸了京,他又成了他下屬,再多表現也未免刻意,如今同他相交,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