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姬謙抿了口茶,又道:“你方才遇見許文琅和杜若晴了?”
沈瑜林點頭,道:“杜兄他......”
姬謙低嘆,“杜若晴是個聰明人。”
“父皇很重視監舉一事,已透了口風,欲在六部之外成立監舉司,主理三品以下官員升降,不限江南一地。”
沈瑜林雙眸微暗,笑道:“這是好事,那......是杜兄要高升了?”
姬謙道:“他如今挂着四品閑差,不過升了一級,得些實權罷了,真正高升的是瑜林。”
沈瑜林頓了頓,笑道:“我如今資歷擺在這裏,怎會......”
姬謙道:“監舉司右執事,這是父皇親口所言。”
即便事前已猜出些門道,沈瑜林還是被晉高祖的大手筆給驚到了,主理三品以下官員升降,這右執事必然是三品以上,而尋常官員五年一升遷,政績官聲極好的便從一兩年到三年不等,他這回,可是連升五級。
姬謙微笑道:“不必驚訝,這是應當的,這監舉司便如前朝禦史臺,定要世代相襲,若非你年歲尚小,便是左執事之位又如何?”
沈瑜林端了茶盞,斂目。
姬謙見他面上并沒什麽歡喜之色,只以為他在憂心官場是非,伸手揉了揉他的發,道:“能擔的便擔着,受不住了也莫撐着,左右有杜若晴在,出不了亂子。”
沈瑜林微側頭,皺眉道:“好好說着話呢,又動手動腳的。”
姬謙抿唇,黑眸微黯,收了手。
沈瑜林又道:“既然聖上這般說了,那這監舉司定是如禦史臺一般建在京中,卻如何統籌地方?”
他說着,低喃道:“設立分司也不妥,往來消息傳遞太過耗時......”
Advertisement
姬謙輕嘆一聲,忽覺夏衫不勝秋意,風吹得心口微涼。
☆☆☆☆☆☆
兩月之期轉眼便過,這陣子天有些涼了,因池塘裏蓮花成片枯萎,便有侍從清了池,看着頗凄冷。
螭陽行宮本就是避暑之所,如今秋寒漸起,也不好再住,左右還有三四天便要歸京,驿館又太糙,往來也不便,姬謙幾人便住進了巡鹽禦史府。
其他人還好些,姬元亦最是挑剔的人,裏裏外外看了一遍才擇定了那片臨着玉竹的文韻軒。
許文琅遲疑道:“倒不是旁的,只這文韻軒好似是女眷住所......”
他這些年在邊城任職,也沒娶親,對這些并不清楚,便有老仆應道:“回老爺話,這原是林家千金的住所。”
姬元亦聽了,眉頭一挑,道:“林如海的女兒?”
那老仆低着頭應了聲是。
姬元亦撇嘴道:“罷了,就換方才那紅楓院。”
許文琅彎了彎眸子,笑道:“世子這邊請。”
姬元亦哼道:“你遠在江南的不知道,原不是本世子想憐香惜玉,那林家小姐五月尾上便沒了,本世子只是不想沾晦氣罷了。”
許文琅一怔,微嘆道:“滿打滿算那林小姐也才二八年華,竟就去了......果真是紅顏薄命。”
姬元亦也不理會他這番感慨,道:“那紅楓院裏頭原先住着誰?看着倒清爽。”
老仆恭敬道:“裏頭原是林老爺養病的......”
姬元亦也懶得再折騰,道:“就是那裏,帶路。”
許文琅應了一聲,自知方才惹了姬元亦不快,便不再出聲。
......
沈瑜林的居所雲衍院正臨着栖鳳居,前後只有一條五色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供出入,且須得經過栖鳳居。
四處植着常青的樹木,院中還有兩株圍牆高的月桂,有時候風大些,在屋裏便能聞見那甜絲絲的清香。
燈光明暖,沈瑜林将上次拟定的章程謄到公文上,謄了一半,反複讀了幾遍,覺着不妥,鋪了張空白宣紙又開始斟酌起來。
錦繡端着熱了二遍的晚膳,垂着頭帶上了房門。
“還是不吃?”滿廷迎上他,急道。
錦繡搖了搖頭,道:“你還是去做些糕點面餅什麽的罷,一會兒廚房熄了火,公子再餓了怎麽辦?”
滿廷道:“糕餅也不能當飯吃啊!這都幾天了?公子這個年紀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因他聲音有些大,還帶着着點斥責的語氣,錦繡微惱道:“你朝我喊什麽?有本事你朝公子喊去!”
滿廷抿了抿唇,只道:“左右桂花鹵汁還有些,我去蒸兩盤桂花糕。”
二人正說着,忽聽一道低沉悅耳的聲音道:“不必了。”
姬謙一襲玄底回字紅紋的長衫,負着左手進了院子,他身後只跟了一個拎着食盒的李平盛。
滿廷和錦繡行了禮,正聽姬謙道:“都下去罷,讓本王來。”
雲衍院本是林老夫人的住處,看着很有些寧靜祥和,姬謙一路行來,心中也稍和緩了些。
正屋的門窗是新糊的軟霞緞,不透風卻透光,少年挽袖疾書的剪影落在上頭,看得人心裏澀澀的。
自那日之後,除了元亦的事他便再沒同他說過多餘的話,本以為這小東西只是嘴硬,過不了幾日便會主動些,誰承想,這一等便是兩月。
姬謙輕嘆,敲了敲門。
“進來。”
沈瑜林只道是滿廷或錦繡,頭也未曾擡一下,道:“先放着,等這段寫完了......”
他話未說盡,卻見面前一道人影遮了對面燈架上的燭光,卻正是抿着唇的姬謙。
沈瑜林怔了怔,笑道:“沐琦?”
姬謙道:“戍時了,還不曾用晚膳?元亦同紹欽已睡下了。”
沈瑜林眨了眨鳳眼,後知後覺看了眼水浮鐘,果然見那刻度已浮到了戍時。
“竟忘了時辰......”沈瑜林笑道,“多謝沐琦了。”
他筆下略快了些,又寫了一小段,道:“如何統籌三十二省監舉事宜我已理清,這是校驗監舉真僞的條例,只是要繁瑣些......”
姬謙默不作聲地看他。
沈瑜林寫完,長舒一口氣,又道:“畢竟升降官員之事馬虎不得,三關連審之法雖......”
姬謙忽然隔着書案俯身,封上沈瑜林的唇。
話音曳然而止。
李平盛垂着頭,輕手輕腳地将食盒放在一旁的茶幾上,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帶上門。
沈瑜林反應過來,立時便後退一步,出乎意料地,姬謙沒有攔,沈瑜林被腿彎的椅子邊緣一絆,一下便坐在了身後的黃梨木椅上。
姬謙看着他驚疑中帶着薄怒的面色,低嘆道:“同我親近,便這般難以忍受麽?”
沈瑜林略壓了壓火氣,道:“瑜林不敢。”
姬謙繞過書案,直直盯着他一片清澈的鳳眼道:“原來......只是不敢麽?”
心口陡然一疼,沈瑜林皺了皺眉,抿着唇,沒有出聲。
姬謙黑眸裏滿是認真的神色,他低低道:“我初時見你便覺熟悉,後來漸漸地上心,到如今有六年。”
沈瑜林一怔,初見......在忠順王府那一回?
姬謙又道:“那時你尚是稚齡,我亦不知為何會對你上心,還曾私下去過南風館......只看着,便覺厭惡。”
......
“後來你拜在沈先生門下,有時他會提起你一兩件事來,我便一整日都失了旁的興致,反複想着你那時是什麽模樣。”
......
二人一時無話。
爐中雲寒香燃盡,沈瑜林也不去管,只垂着頭不出聲。
“可還記得那首藏頭詩?”姬謙忽道。
沈瑜林鳳眼微斂,淡淡道:“......來兮略惶惶,見兮又惘惘,本是天上客,王應自思量。”
姬謙輕嘆,道:“如此,你還不願信麽?”
沈瑜林眼睫微顫,抿着唇。
“你心中明明是歡喜我的,只是你不信我,不信我是真心待你。”
見沈瑜林皺眉,姬謙嘆道:“或許,你根本還不懂。”
沈瑜林沉默良久,忽道:“三關連審之法已記在這裏,可要看看?”
姬謙抿唇,頓了一會兒,道:“先用晚膳,許是快涼了。”
食盒邊緣訂了層嚴絲合縫的鹿皮,裏頭的熱氣散不出去,菜俱是熱的,只是沈瑜林食不知味地用了小半碗白米飯,竟沒動一筷。
姬謙喚人收拾了碗筷,立在書案邊看了那套三關連審之法,初時他還有些心不在焉,通讀一遍後神色才慎重起來。
沈瑜林端着茶坐在旁邊,漸漸卸去了心慌意亂,在姬謙沉吟時還大致講解了一番。
姬謙聽完,長嘆一聲,道:“瑜林心思果真缜密,如此一來也會少些冤假錯案。”
沈瑜林抿了抿唇,道:“只這樣一來,監舉司的職位便要立增許多......”
“這并沒什麽,朝中閑職甚多,調配些人手不是大事,這些俱是實權職位,多得是人争搶......”
正說着,水浮鐘忽發出一聲脆響,原是到了子時。
又是一陣沉默,沈瑜林忽收了宣紙,道:“夜深了,回罷。”
姬謙點頭,起身走到房門邊,剛推開一條縫,忽聽沈瑜林低低道:“我不是不信你,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