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突生變故
七月天氣炎熱,近日都是睛天,天上真好像下火一般,蒸騰熱氣飄浮在空氣裏,呼吸間都仿佛能呵出一股熱浪。
方雲宣一早便來了食錦樓,先向夥計們交待了幾句,又問掌櫃這幾日的流水如何。
新雇的掌櫃今年四十多歲,面色姜黃,留着三绺胡,不管遇到多大的難事,說話都是慢條斯理的。
他慢慢開口,臉上卻已露出愁容,嘆了口氣,愁道:“不好。自打對面的聚仙居也開始賣雪花酪,我們這裏的生意就跌了一大半。”
一旁的小夥計插嘴道:“只是賣雪花酪就算了,公平競争,我們未必會輸。可恨的是那聚仙居趁機壓低菜價,平日賣一貫錢的菜,現在只賣五百錢,呸!真不要臉,為了擠垮我們,竟然陪本兒賺吆喝,虧死他算了!”
其餘夥計也紛紛開罵,都說聚仙居的老板太不是東西,哪有這麽做買賣的,分明是故意壓價,想把他們的食錦樓擠倒嘛。
自打進了七月,聚仙居裏的各樣菜色就開始大幅度降價,有些菜甚至降到了原來的三分一,近日更是推出了和食錦樓一模一樣的雪花酪。
客人吃飯,在菜色相同的情況下,自然會先挑便宜的吃。沒幾日食錦樓的客人就比從前少了一半,今日更是嚴重,快到飯點了,居然還沒有客人上門。
“降菜價我們管不了人家,可那雪花酪是怎麽回事?明明是我們食錦樓獨創的,聚仙居是怎麽學會的?還有那研磨機……我看,咱們食錦樓裏準出了內鬼!”
夥計們亂吵一氣,生意不好,大夥都着急,商議一氣也沒想出好主意,火氣全上來了,不由胡亂指責起來:“小米,我們都是食錦樓的老人,跟了師傅快一年,都是知根知底的。只有你,是今年六月才來的,你說,是不是你把做雪花酪的辦法告訴聚仙居老板陳興的?”
小米當時就急哭了,跳起來指天頓地的起誓:“要是我說的,我出門讓馬車撞死!喝水噎死!我,我是那種人麽……嗚……不說別的,前兩天我娘病了,還是方掌櫃給我娘請的大夫。我一個才進店裏的夥計,方掌櫃就肯支給我二兩銀子的工錢,說是給我娘補身子用。這樣的掌櫃,我到哪兒去找第二個,我傻啦,吃裏扒外,幫着聚仙居坑自己?”
衆人也是一時情急,才口無遮攔,見他哭得難受,全都蔫頭耷腦地自責起來。
方雲宣拍拍小米的肩膀,讓他別哭了,又對其餘夥計說道:“食錦樓的夥計個個都是靠得住的,這樣的話不許再說了。食錦樓還沒垮呢,我們就這樣自亂陣角,以後的難關可怎麽闖?”
夥計們都低了頭,方雲宣待他們一向寬厚,他們五六個夥計也處得像一家人似的,按理說他們誰也不會做出背叛食錦樓的事。可事實擺在眼前,不由得人不起疑,別的不說,就只說做雪花酪的研磨機,那可是方雲宣自已做出來的,從圖紙到最後成型,每一步都只有方雲宣和食錦樓的夥計知道,若是沒人洩密,聚仙居怎麽會做出一模一樣的研磨機?這怎能不讓人疑心。
方雲宣也想過此事,雪花酪并不難做,只要買回去一碗,有經驗的廚子看一眼就會做了。這東西難就難在碎冰上,這個時代還沒人敢把冰塊打碎了直接食用,方雲宣也算創了先河,再加上自制的研磨機,本該是外人絕對學不去的專利。沒想到才一個月的光景,就讓聚仙居學了去,還借此壓價,擠兌得食錦樓的生意一落千丈。
這些夥計都是方雲宣親自挑選過的,相處多日,人品上方雲宣還是信得過的。要說懷疑誰,方雲宣一時還真沒頭緒。
苦思不得其解,方雲宣想着還是先不要追究此事。現在千萬不能亂,他們一亂,最高興的就是陳興,他怕是巴不得食錦樓裏打成一團,彼此猜忌,鬧得不可開交。
方雲宣自然不會中計,他苦思對策,想着如何渡過難關。
聚仙居此舉,明擺着是要搶食錦樓的生意,想把自己擠兌走。如今要想脫困,再把客人搶回來,就只有跟着聚仙居降價,他降一百錢,食錦樓就降一百五,看誰降得多,降得狠。
方雲宣想了半天,覺得這法子純粹是找死,先說成本問題,這麽個降法,非虧死不可。聚仙居是百年老店,實力雄厚,他們拖得住,也拖得起,可食錦樓就不同了,再怎麽紅火,畢竟也只是家開張不足一載的新店,真要靠降價來招攬顧客,他們拖不了一個月,周轉資金就會出現大問題。
再有,一旦降價,為了确保不虧本,菜的品質自然也會跟着下降。不然你就只能等着幹賠錢,一直賠到你幹不下去為止。
怎麽想也是不劃算的,總像是中了別人的奸計似的。
這可怎麽辦。
方雲宣冥思苦想,愁得茶飯不思,最後還是決定,降價這事做不得,這種不正當競争的法子前世他就不齒,到了這一世,就更加不能破這個例。
客人走了可以想別的法子再拉回來,用惡意降價來攬客,實在是惡劣到了極點,方雲宣可不屑做這樣的無恥小人。
價錢拼不過,就只能拼質量和數量。
方雲宣拿出了剛開張時的老辦法,每道菜加大菜碼,推陳出新,每天都推出一道特色菜,這道特色菜當天半價,十五日後再改為原價。除此之外,每桌客人再附贈一道精致點心。
如此一來,雖然不能搶回全部客人,起碼也能吸引很大一批老顧客的好奇心,讓他們重新再回到食錦樓來。
方雲宣對自己的廚藝十分有自信,耍心眼他可能比不過陳興,但若論廚藝,他絕對有信心能拼得過那個滿肚子草包的小人。
打定主意的第二天,方雲宣就推出了第一道新菜:柳葉翠皮餃。
這道菜既可做菜又可做湯。先用高湯将各種時鮮蔬菜熬制成美味鮮湯。再将黃瓜汁加進面粉裏,揉成面團,揪成小擠子,擀成餃子皮。這餃子皮自帶一股黃瓜的清香,因為是夏天吃的,不能做的太油膩,餡料也不是純肉的,而用蝦肉加上翠嫩菜心,用的調料也不多,鹽、糖、生粉,再加上一點姜粉去腥。
餃子不能包得太大,像柳葉似的,小小的一個。把翠皮餃下進鮮湯裏煮開,盛在白瓷盆裏,端上桌後,小小的翠皮餃浮在爽口清湯裏,配上看着就幹淨清透的白瓷盆,雖然是熱菜,卻也讓人食欲大開。
天氣炎熱,這個時節人們的胃口大多不好,吃不下東西,油膩的菜更是無人問津。
柳葉翠皮餃原本只是一道普通餃子,只有面皮裏的黃瓜汁算是特色。方雲宣又大膽創新,給這道翠皮餃加了一碗鮮湯做陪襯。有湯有菜還有主食,即使是夏日炎炎,人們也不會覺得難以入口。配上湯汁吃一口餃子,保證你舍不得停嘴。
湯汁味美,翠皮餃鮮嫩而不油膩,面皮勁道,咬一口還有一股黃瓜的淡淡清香在齒間滑動,一碗下去,出一身透汗,以熱解熱,倒覺得比吃寒涼的東西解暑多了。
這道菜推出後,反響并不如方雲宣預期的那樣好,和夥計們在巷口宣傳了幾天,只有區區十幾個客人進來品嘗,和以前人頭攢動的情景實在是不能比。
夥計們都有些失望,他們準備了幾天,收效卻少得可憐,臨街的聚仙居裏燈火明亮,迎來送往熱鬧非凡,陳興穿了一領绛紅绉紗袍,站在街口搖着紙扇,沖方雲宣等人耀武揚威。
小米恨得直罵:“無恥小人!天天賠本還美滋滋的,有什麽好得意的。我看他能撐到什麽時候!”
衆人也都幫腔,可生意不好,衆人罵得也沒力氣,喊了幾聲就偃旗息鼓,蔫蔫的回了食錦樓去。
方雲宣偏不信邪,第二天又推出一道菜,名字取得富貴,叫黃金塔。
這道菜是豆腐做的,把上好的北豆腐改刀,切成厚厚的三角形,上鍋蒸一會兒,去去豆腥味。然後從中間剖開,裏面夾上調好味道的肉餡,再下鍋炸至金黃即可。裝盤時也有講究,要一塊堆一塊,搭成寶塔的樣子,最後端上桌時,因為形狀和顏色極像一座黃金寶塔而得名。
雖是油炸的,但卻并不油膩,豆腐很好的中和了肉餡和滾油的肥膩,入口後只覺外脆裏嫩,軟滑多汁,鹹香适口。
如此往複,方雲宣一面悶頭做菜,一面和夥計們到四城散發菜單,招攬顧客。
反敗為勝的過程格外漫長,一直到了九月,勝利的苗頭才漸漸顯現,食錦樓的生意恢複如初,而聚仙居卻因為長時間虧本經營,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窘境。
想來也是,誰能一直虧本賺吆喝呢。
陳興雖然廚藝不濟,可卻極會做生意,算盤打得精,也最會驅利避害。他想擠走方雲宣,所以把聚仙居裏的菜全部降價,而且降得極低,有些菜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如此一來雖然擠兌得食錦樓裏幾乎到了絕境,可他的聚仙居也因此賠了不少錢。
剛開始時,陳興看着食錦樓裏門可羅雀,心裏還覺得高興舒坦,賠錢看戲,只當取樂了。可後來方雲宣天天推出一道新菜吸引顧客上門,陳興就有點高興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