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30
原本氣勢洶洶而來的八王爺和李太後, 在包拯這話出口後,那臉色都微微有些變化,顯得不再那麽理直氣壯了。
畢竟再是如何的不在意普通人, 他們也說不出, 那死上一個兩個人,并不算什麽事的話來。
尤其是八賢王,若不是因着此事涉及到了自己嫡親皇兄的骨肉。
那就算是皇族中人,他也不會這般插手。
畢竟若是事情沒被發現也就罷了,罪行都被揭開了, 那自然是皇族的聲譽最大。
總不能讓人覺得, 皇族中人都是對別人的事情無所謂,輪到自己就什麽都不行了,那威信何存。
這就像是一有什麽事, 惹得百姓不滿了, 總會出些奸臣和貪官。
皇上永遠都是被蒙蔽的那一個, 是一樣的道理。
事情可以做, 但面子上卻必須永遠,都得有個遮羞布在那裏擋着才是。
“包大人,哀家知道,此事舒寧确有不對之處,可她是個好孩子, 雖然因為一時心生愛慕, 而做了些錯事,可殺人,她是斷斷不會的……”
“她一個閨閣在室女, 連皇宮都沒出過幾回, 哪裏就懂得這些彎彎繞繞的!”
“那些太監為了讨她歡心, 私下做得決定,現在又賴到了她的身上,包大人,你不能聽信那奴才的一面之詞,就冤枉了她!”
李太後的沉默并沒有維持多久,她看着站在那裏,與當初為了她,跟陳太後鬥起來的時候,神情如出一轍的包拯。
雖然心情有些複雜,但還是把她之前和八王爺商量的借口,給拿了出來。
“太後,微臣所說的出了人命的事,您似乎并不意外,您既然已經知道了這件事的緣由,那也該當知道李仁所說的那些話才是……”
“他不過只是一個小小的太監,若不是因着舒寧公主,如何能出得了皇宮,又哪裏來得那麽多銀子去做這些事……”
Advertisement
“至于為何殺那舉子,他更是已經交代的清楚,乃是舒寧公主,為了怕陳世美不肯同意,所以要将事情徹底坐實,給他也冠上同謀者的罪名……”
“太後娘娘,微臣理解您一片愛女情深,只是國有國法,若是只因出身高貴,就能枉顧法度,那朝廷律法還有何威懾力可言……”
“到時候人人都觸犯律法,無所畏懼,朝廷豈不是要大亂,那這大宋的江山又何來安穩……”
看着李太後這個時候還在那掙紮,試圖把罪名都推到李仁一個人身上,包拯一一的駁斥道。
最後更是着重強調了下事情的嚴重程度,特意的警示一下皇上和八王爺。
自從他坐鎮開封這些年,為何只要他查出證據,不管多少人求情,也不管涉及到什麽人,那皇上總是會明裏暗裏的支持他。
就是因為皇家雖然樹立一個公正嚴明,讓百姓能夠真心信任的官員。
讓那些百姓不管受了什麽樣的壓迫,都不會去想着反抗朝廷。
因為他們永遠都會有一個地方,能夠伸張正義,還他們公道。
這個道理,并不是包拯一開始就看清了的,事實上,他足足花了好些年的時間,才慢慢的摸索清楚。
不過對于自己那一片赤膽忠心,被皇上利用一事,包拯雖然在剛剛明白的時候,因此而沉寂了一段時間。
但很快他就已經想明白了,他所做的那些,并不是皇上要求他做的,而是他真心想做的,全然出自他的本心。
既然如此,又何必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被人利用,若是被人利用更能方便他坐鎮開封府,為百姓伸冤,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更何況,在意識到了皇上的心思之後,他也不是什麽都沒有做。
凡事都是雙面的,皇上樹立起了這麽一個标杆似的人物。
那不管是為了什麽,肯定都不會讓這個旗幟性人物輕易的倒下。
如今,因着他請來做證人的那些官員,還有那幾位總管太監,這件事情基本上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了。
若是公主最後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罰,到時候開封府的威懾力,在朝臣心中,定然會下降一個等級。
被他吓得不敢收授賄賂,不敢貪贓枉法,做些什麽其他勾當的人,膽子都會再次變大起來。
那事情的影響,可遠遠不是一個小小的舒寧公主所能比的。
包拯不知道皇上和八王爺,一時間有沒有想到這一層,但不妨礙他提醒一下兩人。
“包拯,你放肆!”
趙祯眼皮一跳,聽出了包拯話中之意的他,心裏是又驚又怒,他現在恨不得一巴掌把這包黑子給拍死。
他原本只是以為,這包黑子針對的無非就是太後和皇叔。
哪裏想到,現在這家夥把自己也給算計上了,竟然讓他不處置舒寧都不成。
“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鑒,還請皇上早做定奪!”
對于皇上的憤怒,包拯絲毫不懼,自從他明白了,自己是被皇上特意豎起來的标杆後。
那利用這一點,他可是處置了不少,皇上不願意去處置的人。
哪一次,皇上不是氣得跳腳,不過等冷靜下來之後,照樣該如何如何,他早就已經習慣了。
反正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只要自己持身方正,那自己在職期間,就不用擔心皇上會對自己怎樣。
至于自己告老之後,皇上會不會算總賬,對自己下手,讓自己不得善終,像唐朝的魏征一樣,那就是以後的事了。
他總不能因為畏懼那老了之後的人生,就放棄自己現在的信念。
“定奪?包拯,你還沒有問過舒寧,此事是不是她做得,她還沒有承認,你請皇上定奪什麽?”
“莫非你開封府現在改了規矩,只要有了什麽所謂的證據,就連人家做沒做都不用問了不成!”
瞧着因為包拯那話,顯得越發憤怒的兒子,李太後心中湧上一股不好的預感。
她不敢讓兒子與包拯再說下去了,直接就把話給打斷了。
這兩年,她雖然一直窩在壽康宮裏,不怎麽管外面的事,可聽還是聽過的。
包拯哪次辦案,涉及到的人物是皇上不想處置的,又或者是抹不開情面處置的,那最後不得鬧上這一出啊。
看似每次皇上都是被逼無奈,痛心疾首,恨包拯恨得牙根直癢癢,更是給人家取了個包黑子這不雅的外號。
但從包拯入職開封府以來,就沒見他這皇帝,真對包拯怎麽着。
每一次都只是說得兇而已,最後還不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這套路,朝中但凡聰明點的人,那誰不知道啊,現在眼瞧着又要用到了自己的身上。
那要是讓他們繼續下去,李太後才是真的傻了呢。
“太後既然這麽說,那便請舒寧公主出來一見,也将李仁宣召過來,當堂對質!”
聽到太後這般說,包拯不但沒有被打斷話語的郁氣,反而心中頗為松了口氣。
他不怕與舒寧公主對質,就怕對方被太後護着,不肯出來,那連人都見不到,難道真指望這些證據,去處置一位當朝公主嘛。
不讓舒寧公主親口承認,那太後和八王爺就總會找到說辭和理由,而遲早有一個理由,是他沒辦法反駁的。
“舒寧乃一朝公主,身份尊貴,豈可與一奴才當庭對質!”
包拯的反應雖然不大,但說出口的話,沒被對方給嗆回來,讓剛剛都已經被反駁習慣了的李太後,本能的就覺得有些不對。
她狐疑的看了包拯一眼,也不在乎自己身為太後的顏面,直接便冷哼了一聲,故作不屑的說道。
“公主身份自是尊貴,不過按照太後所說,不兩相對質,此案件又該如何處理?”
對于李太後這自打臉的話,包拯并沒有覺得憤怒又或是其他。
別說坐鎮開封府的這些年了,想當初他在地上為官的時候,就不知道瞧見了多少不公平的事情,見過多少各型各色的人。
李太後雖然身份高貴,但實則也不過就是那其中之一罷了。
“這……”
被包拯這一聲反問,李太後眉頭微皺,躊躇着也有些不知該如何作答。
剛剛她所說的話,就被這包黑子給抓住了,現在反過來将了她一軍,顧及着這點,李太後現在哪裏還敢亂說什麽啊。
“包拯,此次案件不過剛呈上來,皇上也需要時間思量,等過些日子,自然便會有安排!”
見李太後被包拯逼得有些進退失據,一直在旁看着的八王爺,沉聲說道。
這件案子雖然拖得越久,對他們來說就越無利,但包拯并不是那麽容易就能被逼着結案,又或者是放棄的人。
兩方的在禦書房裏這般争執,其實耍得不過都是些嘴皮子功夫,一點用都沒有。
“八皇叔所言甚是,包拯,你先回去吧,讓朕仔細想一想,此事該如何處理……”
被八王爺和李太後盯着,夾在這兩邊之間,早就已經是渾身不舒服的趙祯,一聽這話,頓時開口說道。
雖然有些事情逃避是沒有用的,但這修羅場實在是來得太快,一點都沒給他思考的時間。
他現在腦子還是混沌着的,這樣的情況下,怎麽能做出理智的思考。
“皇上既這麽說了,那微臣便先行告退,不過還請皇上早做定奪才是!”
并沒有非要在這裏糾纏,想要對付一位公主,還是太後的親女兒,皇上的親姐姐,那并不是說大義凜然的幾句話就能行得通的。
其中的籌謀算計,不單單只是在皇上面前,更多的還是要利用私下裏的輿論壓力,去讓皇上感到不得不如此才行。
要不然,去奢望一位皇帝能良心發現,大義滅親,那不是開玩笑呢嘛。
哪怕那位皇帝,一向以愛民,仁慈著稱也是如此。
包拯行了一禮後,便退下了,而望着他的背影,李太後心中郁氣沉沉。
想要狠狠的罵該死的家夥幾句吧,可想起昔日的恩情,卻又罵不出口,最後也只能是恨恨的說了句:
“這包黑子,當真是吃定哀家了!”
可不是,要是換一個人,敢如此針對她的女兒,又或者說,這包黑子當初,若不是在助她回宮的路上出了大力。
那李太後早就要想辦法讓人設計陷害,将這可惡的包黑子,給革職查辦了,哪裏會想着光明正大與對方鬥。
“他就是那性子,對誰都一樣!”
見李太後氣得不行,八王爺出聲安撫了一句,而後目光便轉向了站在一旁,努力裝作小透明不想出聲的皇帝,開口問道:
“皇上,此事終究還是要你做決定,舒寧是你的親姐姐,你若是不護着她,那還有誰能護着她……”
私下裏,沒有了包拯在場,八王爺的神色也沒有那麽冷然了,他看着趙祯的目光,與往常一樣,只是此時多了些期盼。
讓被緊緊盯着的趙祯,頗有一種踹不上氣的感覺。
他是皇上又能如何啊,皇上也是人啊,這一個皇叔,一個母後的。
兩人合在一起來逼迫他,趙祯現在真是要厭惡死那惹事的舒寧了,好好的公主不做,非得來給他出這大難題。
“皇叔,母後,朕……朕也有難處,舒寧做出這種事來,那于情于理,都得給朝野一個交代才是!”
頂着那刺眼的目光,趙祯硬着頭皮說道,只覺得脊背都有些發涼。
他知道,自己這句話一出口,便算是将皇叔和母後給得罪透了。
但怎麽說呢,那包拯上書的奏折上,并不只是那包黑子一人。
此事已經有其他的朝臣知曉了,他若是硬要将人保下來。
一來顯得他這個做皇帝的徇私枉法,二來以後那些朝臣做事,也會少了敬畏。
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趙祯覺得不值,一個他并不親近的姐姐,還是讓他厭惡反感,給他惹了不少麻煩的姐姐。
這讓他頂着那麽多潛在的麻煩,冒着自己聲譽受損,去把對方保下來,他自然是不願意的。
“交代,你!”
雖然早就知道,身為皇帝的兒子,在事情已經被包拯傳開後,不會替女兒頂雷。
但怎麽也沒想到對方竟然這個時候,就說了這樣的話,都沒有等到被逼無奈的時候,李太後頓時怒火上湧。
她望着面前這個自己拼命生下,又為之受了數十年苦楚的兒子,氣急之下便想說些什麽。
不過還沒等說出口呢,就被八王爺給攔下了。
“皇上,此事不必現在就下結論,您可以慢慢思索,臣和皇嫂先行去看看舒寧!”
說着,也沒等趙祯的回答,八王爺便拉着已經氣怒到極點的李太後下去了。
只留下心生愧疚,卻又有些無奈的趙祯,不知到底該如何處理。
他之前雖然說得果決,但實則面對自己的親人,又哪裏能夠真的說如何就如何呢。
不過是怕李太後和八王爺為難他,所以先把不好的話說到前頭。
誰知,現在就連要罵他的李太後都沒能罵出口,就被八王爺給拉走了,這讓他心下越發的難以權衡。
而就在趙祯頭疼得不行的時候,被八王爺硬拉出去的李太後,也是猛地甩開了他的手,氣怒交加的說道:
“這個兒子真是白生了,他那說得是什麽話,那是他的親姐姐,他還真是沒有心!”
若是平時,自己都指着這個兒子,才能得享尊榮,活得更好,李太後是斷不會這般說話的,哪怕再氣。
但眼下,她真是什麽都顧不得了,心中失望憤怒交織,所有的理智都要被那強烈的情緒給沖沒了。
“皇上也有皇上的難處,你不懂朝政,自然不明白,那包黑子話裏隐含着的意思,皇上也是無奈!”
“更何況,他既然在包黑子面前,未曾說些什麽,反而隐隐的偏向咱們,那就說明,他心中也不願意做這個決定!”
“這會說要交代,其實更多的,也是想讓咱們退一步,想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你要是與他鬧起來,皇上真怒了,那反而是害了舒寧!”
別看那皇上是李太後生得,但要真論起了解程度來,李太後是遠遠不如八王爺,畢竟皇上是他從小看着長大的。
而見在自己的安撫下,漸漸的,也冷靜下來的李太後,八王爺嘆了口氣說道:
“那包黑子之前騙了我,卻借此機會,宣揚我的名聲,弄得在朝臣面前,我反而無法說什麽!”
“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該去探探他的底線,別真把事情弄得太大了,要不然我們到時候便是想退,怕是都沒那麽容易了!”
雖然說之前已經商議下來,要以退為進,但這看似蠻好的方法,想要實行起來,卻也不是那麽簡單的。
旁的不說,想要瞞過那包黑子,就得耗費他們大量的心力,甚至為了安全起見,就連皇上,他們都不敢告訴。
而商議了一下接下來該如何行事,李太後和八王爺便分開來,一個去找舒寧公主,一個則是氣勢洶洶的去了開封府。
八王爺帶着人到開封府的時候,包拯才不過剛剛換下官服而已。
他甚至還沒來得及與公孫先生他們,商量一下宮內發生的事情。
就聽到衙役過來禀報,說是八王爺來了,而且神色不善。
“這位王爺的動作還真是夠快的,看來,他是真的挺在意舒寧公主……”
聽到八王爺來了的消息,包拯先是笑了一下,緊接着,意識到這背後隐含着的東西,他又不免嘆了口氣。
不過嘆氣歸嘆氣,該見還是得見的,将八王爺請進了會客廳中,包拯先行了一禮,盡量忽視掉八王爺那冷冷的視線。
“好一個包拯,好一個開封府尹啊,你真是吃定了本王,一開始便謊言相欺,更是散播流言,讓本王無法因此事找你麻煩!”
“朝中都說你包拯剛正不阿,是個難得清官,好官,本王這些年對你也是多番扶持,合着就是讓你,現在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算計本王!”
這會客廳裏并沒有旁人,八王爺也不用顧忌什麽,他猛地一拍桌子,便冷聲的喝問道。
“王爺,為您傳播名聲,此乃好事,如何能撐得上是下三濫的伎倆,至于謊言相欺,包拯也實屬無奈,還請王爺見諒!”
直面八王爺的怒火,包拯卻顯得很是坦然,他問心無愧,自然不管八王爺說什麽,也不會覺得心虛。
不過該認的錯,他還是認了,畢竟不管怎麽說,他确實是騙了這位王爺幫忙。
“行了,少在本王面前,賣弄你的口才,本王問你,你到底想要怎樣,莫不是還真想殺了舒寧不成!”
懶得聽包拯那些冠冕堂皇的話語,八王爺現在只覺得與對方待在一處,都心有不快。
因為對方的事先設計,他已經無法來找這包黑子的麻煩,所以在宣洩了一下怒火後,他便直接了當的問道。
“王爺,按照本朝律法,殺人者,或是償命,或是服刑五十年,舒寧公主并非親自動手,乃是指使之人……”
“按律,自是刑法減半,并不需要償命,但需服刑二十載,至于私自調換科舉之人的戶籍文書,此乃死罪,絕無幸免之理……”
對着八王爺那近乎是吃人一樣的目光,包拯這話說得是铿锵有力,毫無半分畏縮。
不管是殺人,還是插手科舉之事,這都是有法可依的,按照律法處置便是,并不需要他費心思索。
“包拯,本王看你是真的瘋了,那是公主,你當她是普通的百姓嘛!”
雖然剛剛質問的時候,八王爺諷刺了包拯兩句,但他可從未想過,這包拯竟然真的是打着要殺人的心思。
他原本也只不過是以為,這包黑子是打算削了舒寧的公主身份,貶為庶人而已。
沒想到這黑臉的家夥,膽子居然大到這種程度。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律法上,可未曾想着,因是公主就要格外寬容!”
被說瘋了的包拯,面色平靜,那張黝黑的臉龐上滿是從容,不見半點瘋樣,話語更是有條有理。
“那陳世美已是狀元,舒寧調換他的戶籍,也不是為了插手科舉一案,你不要亂往她身手背鍋!”
顫抖着手指,八王爺氣得渾身哆嗦,半響他才勉強冷靜下來,一甩衣袖,他坐在椅子上,板着張臉沉聲說道。
剛開始被包拯這話差點沒氣得吐血,等冷靜下來之後,八王爺自然也發現了對方話裏中露出的破綻。
與他想要以退為進差不多,這包黑子也打着同樣的心思,想着将事情說得嚴重些,那他們自然會接受輕一點的處罰。
“縱然與科舉無關,但殺人總是事情,二十年牢獄之災,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免得!”
見八王爺冷靜下來,指出了自己話中特意留出的破綻,包拯自然也沒有再那麽态度強硬的說要殺人。
而是直接說出了自己原有的想法,他一向是秉公辦事的,既不會有放過犯人的想法,也不會有說針對犯人的想法。
那舉子的死,涉及到的人不少,直接殺人的那個,是必死無疑的,□□的,也是死罪。
但并未直接插手的,只是間接的殺人,那依照過往的律法,刑法就是這樣。
這樣自然是有些不公平的,因為其實按照道理來講,那幕後主使,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其他的人不過就只是被利用的道具罷了。
可誰讓包拯入主開封府之前,那律法就是這樣的,縱然他覺得不公,總不能抛開律法不按照律法去辦吧。
要是那樣的話,先不說皇上那關過不過得去,造成的影響,就讓包拯不得不考慮。
不按照律法行事,那對他這樣能秉公辦事的,自然沒什麽。
可若是那些貪官污吏抓住了這個空子,受苦的就只會是百姓了。
“包拯,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你想将舒寧關上二十載,那是不可能的事,別說是我和太後,便是皇上也不會同意!”
“自古以來,有被賜死的公主,但卻從未有過被關押的公主,皇室丢不起這個臉,你這個想法,注定是不可行的!”
原本八王爺還想借着這個機會,報一下包拯戲耍他的仇,但被這家夥言語震住了的他,現在已經完全沒了那心思。
他也不再想着什麽等到最後時刻,等到所有人都被逼得僵持不下的時候,再抛出底牌了,而是直接說道:
“此事已經被你傳了出去,你我都清楚,舒寧必須受到處罰,不過你這處罰太重,沒人會同意!”
“現在襄陽王虎視眈眈,遼國西夏,也盯着京城,此事涉及皇家,你我僵持越久,對大宋江山便越是不利!”
“你若是答應,本王便将舒寧,送到清化庵,讓她在那裏青燈古佛,以此贖罪!”
被包拯徹底驚住了的八王爺,深知若是對方把這個按律而來的處罰,奏給皇上,又為此争執,傳揚出去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
雖然心疼侄女,更是不想便宜了這包黑子,但到底是以大局為重的八王爺,還是有些憤憤的說道。
“王爺可是當包拯是傻子,您這未說年限,未說時間,若是轉年,您就把舒寧公主放出來,包拯還能找王爺麻煩嗎?”
對于八王爺的話,包拯只覺得好笑,這樣的心思手段,便是裝作再氣怒的模樣,難道他就看不出來嘛。
“那就讓她在清化庵待上十年,這總夠了吧!”
被包拯直接拆穿了自己的心思,八王爺臉色黑了黑,有些無奈的說道。
而後,見包拯似乎張口就想要反駁,八王爺臉色一黑,冷冷的說道:
“這是本王的底線,包拯,你最好想清楚,不要得寸進尺!”
這确實就是八王爺心中的底線了,若不是此次前來試探包拯的想法,卻驚出了一個大雷,讓他都被炸傻了。
那他怎麽可能會這麽輕易的把底線說出來,若是包拯還敢與他在此事上争辯,那八王爺也不會再談了。
這想要對方無法在此事上糾纏的法子,那可多了。
要不是顧及着這包黑子的存在,能夠安撫百姓民心,八王爺怎會這般光明正大的與其談這些。
朝廷上的陰謀算計,往昔他還用得少了不成。
“王爺既然這般說,那包拯自然也只能聽從!”
沉默了半響,被八王爺那冰冷的目光盯着,包拯心中盤算了一下,到底還是沒說什麽,點頭答應了下來。
十年,距他之前所說的二十年,整整去了一半,而且在庵裏清修雖然凄苦,但與在牢裏卻又是不能比的。
不過包拯雖然固執,但他倒也不是全然不知變通的,有些事情自然是一步都不能退。
就比如舒寧公主犯了錯,就必然要受到懲罰,而且這懲罰絕不能太輕。
但正如八王爺所說,他真想按律處置,讓舒寧公主去牢裏蹲下二十年,卻也是沒有可能的。
而相比之下,雖然十年清修少了些,但舒寧公主如今二十多歲。
耽誤十年青春年華,這處罰卻也不是完全讓人無法接受的。
最關鍵的是,包拯能夠感覺到,這就已經是八王爺的底線了。
要是繼續糾纏下去,以對方在朝中的勢力,在不顧及皇室聲譽,不顧及皇上處境的情況下,那怕是連這點都做不到。
這次前來的結果與他想象中的相去甚遠,被逼着處置了自己的親侄女,八王爺的心情自然不好。
在包拯答應之後,他冷哼了一聲,也顧不得什麽表面功夫,直接甩袖走人。
而答應了八王爺要求,看似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結果的包拯,心情卻也并不是很好。
他坐在椅子上沉默了半響後,便去了陳世美的房間,與其說了下,這費盡心機争來的結果。
“弘文,你看本府從一開始,用盡手段,逼迫着皇上,逼迫着八王爺,讓他們不得不顧及朝局,不得不顧及民間議論!”
“可最終得到的,卻也不過就是這樣的結果,十年清修,這對一位公主而言,自然是天大的處罰!”
“但對于那死去的人,又怎麽能夠呢!”
苦笑着說着這些,包拯心情沉重,他不知道自己最後那答應八王爺的決定是對是錯。
他只知道,若是他不答應,那連這點公平正義怕是都要沒有了,那與死去的舉子而言,豈不是更不公平。
其實這麽多年下來,對于很多事情,包拯都已經看得多了,旁的不說,單單那律法,就說不上全然公平。
不過每一次經歷,都還是免不了心情悵然,而他會過來與陳世美說這些,不只是因為感到無力,更是想給對方打個預防針。
想年輕的時候,他若是經歷現在的這些,那怕是很難接受的。
不給陳世美打個預防針,他怕對方聽到結果之後,會有所失望,動搖那好不容易被他培養起來的信念。
“包大人,其實您能做到這一步,老實說,已經超出下官預料了!”
“下官本以為,您能讓皇上廢除公主的封號,将其貶為庶民,就已經很不錯了呢!”
見包大人話中帶了些自嘲的意味,陳世美卻沒有覺得失望或者怎樣,反而覺得有些驚喜。
雖然是現代社會的人,早就習慣了法律至上,但他那些電視劇可不是白看的,古代的環境是什麽樣的,他可是清楚的很。
別說是堂堂的公主了,便只是一個王爺的兒子,那犯了法,想将其真的依法處置也是很難的。
包大人能做到現在這個地步,已經是極為的不容易了。
畢竟公主與驸馬可全然不同,驸馬死了還可以有第二個,第三個,但公主可是天家的人,那不是想怎樣就能怎樣的。
包大人以前辦得案子雖多,處置的權貴侯爵也不少,但這真正涉及到皇家子弟身上的,目前來說還只是第一次。
當然,那些宗室得另算,畢竟他們雖也是皇家中人,但是不是嫡支差得可太多了。
作者有話說:
包大人也無法真逼死一個公主,青燈古佛十年已經算是很大的懲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