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29
“弘文, 你的意思本府明白,其實不只是你,很多時候, 本府都會聽到這樣的話!”
“他們并不是出自私心, 也沒有什麽惡意,甚至更多的,還是出自于對本府的善意!”
“很多人都覺得,為了某一位百姓,為了某一個人, 去得罪那些權貴, 未免有些不值得……”
“萬一因此而仕途無望,豈不是讓更多的百姓,失去了一個可以為他們做主的人……”
“這樣的論調, 在本府這一路走來的過程中, 時常可以聽到, 而有的時候, 其實細想想,這些話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但弘文,你可知道,為何本府從來沒有動搖過,一直堅定自己的信念, 不去管這些權衡得失嗎?”
陳世美的話雖然沒有完全說出口, 但那話中的意思,包拯又怎麽可能不明白呢。
但他雖然知道,卻并沒有生氣的意思, 反而還說了很多讓陳世美有些意想不到的話。
“為什麽?”
雖然之前确實有這麽點這個意思, 只是因着對那有着相同名字之人的歉疚同情, 而沒能說得出口。
但這話聽到包拯這般說,陳世美不禁也有了些疑惑。
按照對方的說法,似乎這麽勸的不只是自己一人。
那為何包拯就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了,畢竟有的時候留全有用之身,似乎能做得事情更多。
“因為人的信念,不能夠被動搖,不管因為什麽原因,一旦動搖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而第一次可能是因着某些高大上的原因,但第二次就不一定是因為什麽了!”
“漸漸的,人的心氣就會被消磨,過往的志向就會被忘記,甚至一步步的被那些官員給同化掉!”
Advertisement
“弘文,有些事情,尤其是官場上的事情,永遠都不能想着,日後如何如何,因為你一旦退了一步,那所有的堅持,就都沒了意義!”
包拯說這話的時候,也很是感慨,這些年來,朝中剛入仕的讀書人,哪個不是抱着濟世救民的抱負。
又何曾有誰,是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想做個貪官呢。
不過是退了一步,覺得這小小的一步不重要,而後就一退再退。
等退到無法後退的時候,所有的底線都被打破,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貪官。
包拯從不認為,自己就比旁人強出多少,所以他一直緊守着本心,從不敢後退一步。
因為有了第一次,就永遠會有無數次。
“包大人的話,下官定當謹記在心,不敢忘卻!”
老實講,陳世美是真的沒想到,包大人會這麽說,一直堅守,不敢放棄竟然只是因為自身的不自信。
不過轉念一想,陳世美又忽然有些敬佩,其實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是懂得,不獨包大人一個。
只是人都抱有僥幸心理,能堅持下來的人從來不多。
包大人此言,看似顯得自己很卑微,但有的時候,卑微之中,卻更見高尚和強大。
“其實弘文你也不必擔心本府,本府執掌開封多年,經歷得風風雨雨多了,此事雖大,但相比于過往諸多事情,卻也不算什麽!”
包拯笑了笑,開口寬慰了一句後,看着神色已經恢複正常的陳世美,神色卻忽然帶了些憂色。
他沉吟了一下,眉頭微皺,有些躊躇着開口道:
“其實相比于本府,倒是弘文你的處境更讓人擔憂,那舒寧公主到底……若是……”
正所謂臣不言君過,包拯為人方正,若是當面直谏也就罷了。
私下裏說,那并不符合他的道德标準。
不過到底是擔心面前這個,自己看好的小樹苗,包拯還是不免想要提醒兩句。
“包大人所言之意,下官明白,舒寧公主再如何,也是皇上的親姐姐,太後的親女兒,她因着我而做了錯事,不知會落得何下場……”
“那就算是皇上再寬仁不計較,顧着太後,下官日後的前程也不免會有些波折,或許就會被貶出京城,不知道弄去哪個貧窮的小縣……”
包拯的話只是透了個音,陳世美便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這也是他早就想到了的,所以此時說起來并沒有半分的沮喪,顯得很是坦然。
“你是今科的狀元,本該入翰林院,前途無量,如今……罷了,本府定然會想辦法,看能否保全你……”
陳世美越是顯得不在意,包拯就越是覺得可惜,他原本還只是想着提醒,現在心中惜才的情緒湧上來,倒是下定決心要幫忙了。
雖然現在的情況下,這對他來說,也是有些難辦,但卻并不違法自己的原則。
畢竟若不是因着此事,那陳世美本該是順理成章的就按照既定的路子走下去的。
他出手相助,正是不希望那些不公平的事情發生。
“包大人,不必如此!您如今要與公主對上,也就相當于與皇上太後對上,本就艱難,若再為了我的事情,豈不是更得罪了皇上!”
沒想到包大人會這般說,饒是以陳世美兩世為人的心态,也不禁有些動容。
不過很快,他就開口否決了包大人的提議,而面對着包大人那緊皺的眉頭,陳世美笑道:
“包大人,下官這些年苦讀,所為不過是能金榜題名,光耀門楣,并沒有什麽大的心胸抱負……”
“如今,因着此事,若是能離了京城這樣的紛亂之地,牧守一方,像是包大人一樣,庇佑一地百姓,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陳世美此言完全是出自真心的,或許在旁人看來,堂堂的一位狀元郎,被這等子事情毀了前程,或許只能離京做一個小小的縣令。
還注定不會是什麽好地方的縣令,這是極為委屈的事情。
可對他而言,突然來到這個陌生的時代,又發現自己成為大名鼎鼎的陳世美。
那能夠保全性命,就已經很好了,又何必去計較那麽多呢。
最重要的,包大人現在的處境,已經夠危險了,他無法幫上忙也就罷了。
總不能因着自己的緣故,再把包大人往懸崖邊上推一推吧。
“好,難得弘文能有此心,那本府也就不再多說什麽了,希望弘文能夠記住今日所想,不負初心!”
聽到這樣的肺腑之言,包拯先是沉默了一下,而後便笑着說道,眼中帶了些許的欣慰之色。
他也确實是值得欣慰,雖然有些事情的發展,偏離了他一開始的想象方向。
但陳世美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已經足夠說明,他這段時間的努力沒有白費了。
“包大人,您接下來打算如何做?”
被包拯用着那頗覺欣慰的眼神瞧着,陳世美眉心跳了跳。
那股奇怪的,好像自己被當做需要培育小樹苗的感覺,又一次湧了上來。
他心中有些尴尬,可卻又無法說什麽,也只能是選擇轉移話題,問起包拯接下來的打算。
“本府打算立刻進宮,向皇上呈報此案結果,弘文你便不必跟着去了,在開封府等着就好!”
聽陳世美問起此事,包拯望了其一眼,沉吟了一下後,開口說道。
按照正常情況,陳世美是被皇上派來,協助他調查此案的,那事情有了結果,自然是要一同上報。
可眼下這情況,陳世美卻實在是不宜,出現在皇帝太後的面前。
所以包拯前思後想,還是不打算帶着陳世美一起。
“既然如此,包大人便快些去吧,那幾位總管太監都離開了,八王爺那邊怕是已經得了消息!”
對于包拯的打算,陳世美并沒有反對,現下這情況,他确實不宜出面,免得到時候受了池魚之殃。
點了點頭,确定了陳世美的狀态沒有問題後,包大人便直接起身離開了。
眼下雖然不像是之前那般,是争分奪秒的時候,但越快一些行動,變數就越少。
之前若不是因為擔心陳世美,那包拯也不會特意過來一趟,怕是早就要進宮了。
而望着包拯離開的背影,陳世美輕嘆了口氣,心中不禁有些擔憂。
不管是他的理智也好,還是他的直覺也好,都在告訴他,包大人此去,怕是不會那麽容易。
而與陳世美想得差不多,在包拯去往皇宮的時候,八王府那邊,也已經得到了消息。
難以說清楚是何等的憤怒,八王爺在從那總管太監口中得知包拯所做的那些事後,簡直恨不得直接把這包黑子給撕了。
不過眼下的他,卻顧不得去開封府找包拯的麻煩,而是直接就進了宮,去找了太後。
李太後因為流落民間多年,受了不少的苦楚磨難,那模樣看起來,比宮中的太妃們要蒼老了太多。
而或許是經歷過大難的緣故,現在的李太後,已經沒了什麽争權奪利的心氣,整日裏就是待在自己的壽康宮裏。
除了照顧照顧虧欠的女兒,關心關心自己的兒子,便只是供奉了一尊菩薩,沒事寫點佛經什麽的。
別說是外界朝臣的事情了,就連宮裏面那些宮妃們的事情,她都是懶得去管。
所以在八王爺求見的時候,李太後第一反應便是詫異,不明白對方怎麽會這個時候過來見自己。
不過八王爺不但在皇族中的聲望高,屬于宿老級人物。
當初還曾相救自己母子,算是他們的救命恩人,李太後對其一直都是心存感激的。
這會雖然詫異,也不怎麽想理會外事,但因着是八王爺求見,所以她還是立刻就讓宮女将人請進來了。
“八皇弟,你可算是稀客了,哀家這裏,有江南剛供上來的雪頂寒翠,是你最喜歡的,快過來嘗嘗……”
李太後原就不是一個愛擺譜的人,更別說這會面對的還是八王爺這個恩人,她直接起身到了門口迎接,笑着說道。
“皇嫂,現在都什麽時候了,我哪有心思喝茶啊,咱們還是快想想辦法,要不然舒寧怕是難以過了這一關啊!”
遠遠的瞧見李太後,八王爺就加快了步伐,而等走近了,聽到這話,他苦笑了一聲,有些無奈的說道。
他這位皇嫂,還真是這幾十年磨難經得多了,只想平平靜靜的過日子,什麽都不想管,竟然都這時候了,還沒聽說這件事。
要知道,那些被包拯請去的總管太監,可是都已經回來了。
若是這位皇嫂肯召見他們,那哪裏能這麽淡定,跟個沒事人一樣。
“這是怎麽了,可是外面出什麽事了?跟舒寧又有什麽關系,她不是好好的嗎?”
被八王爺這話弄得有些腦子發蒙,李太後不明所以的看着八王爺,疑惑的問道。
好在她還沒有忘記,這門口不是說話的地方,将人給領到了裏間。
“皇嫂,舒寧她闖了大禍了,她不但殺了人,還擅自調換了那陳世美的戶籍文書,就是為了想讓他做驸馬……”
“現在事情全被包拯查出來了,那包黑子是什麽性子,皇嫂您是清楚的,就認一個死理,他現在已經進宮面見皇上了,你說,他能放過舒寧!”
猛地灌了一口茶,緩解了這一路上口中的幹渴,見伺候的人都已經下去了後,八王爺沒好氣的說道。
說完,還忍不住苦笑了一聲,心中再一次痛恨起自己,怎麽就硬生生上了那包黑子的當呢。
“舒寧殺了人?還是為了一個驸馬,她……她怎麽會這麽做呢,這怎麽可能呢,八皇弟,你莫不是在逗我呢吧?”
原本坐着的李太後,一下子被驚得站了起來,她瞪大了眼睛看着八王爺,一臉的不敢置信。
“哎呦喂,我的皇嫂啊,這是什麽樣的大事啊,我能拿這事跟你開玩笑!”
“你還是想想,該怎麽才能保住舒寧,皇上那個性子,你不是不知道,此事要是被鬧大了,他是不會犧牲自己的名聲,去保全舒寧的!”
八王爺拍了下桌子,也是有些急了,主要是他太了解,自己那個從小看着長大的皇上侄兒。
對方是仁君不假,顧念親情,對自己的姐姐妹妹都很是照顧也不假,但對方卻更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別說是舒寧這個,那從小就沒什麽感情的姐姐了。
就算是陳太後所出的那位,與他從小一起長大,姐弟情深的侄女,他不是也狠心舍棄了嗎。
“舒寧,舒寧她性子一向溫順柔和,怎麽可能為了個驸馬就如此瘋狂,哀家不信,這不可能是真的!”
雖然八王爺已經說得如此清楚了,但李太後還是難以相信。
她完全無法把在自己面前乖巧可愛的女兒,與做下這般瘋狂之事的人聯系在一起。
相比之下,所謂的殺人,李太後倒是并不怎麽在意,宮內每年死得人多了。
那些小太監小宮女,因着做錯了事情,或者是惹了主子的厭惡,那被直接打死。
又或者是被打了板子後,沒能及時醫治,找不着藥吃,就此病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也就是如今的她,因着民間那些年的經歷,而性子變得柔軟了些。
放到以前還在宮裏那會,她身邊的小太監小宮女死得還少嘛。
當然,這與宮廷內部争鬥兇險也是有關系的,死得那些,也大多都是些被送進來的探子之類。
畢竟她又不是瘋子,沒人會無緣無故的去殺人,不過手上沾染的鮮血多了,即便都是有原因的,對人命未免也就不太在意了。
這樣的心态,其實與八王爺是差不多的,算是皇族中人的通病了。
畢竟從小在宮內長大,或者是在宮內生活久了的人,那難免都對生命有些漠視。
“皇嫂,你當初被迫離宮,舒寧是你生的,那陳太後會怎麽對付她,你能不清楚嘛!她變成什麽樣子那不可能啊!”
眼見着李太後這會竟然還糾結在,自己女兒不可能會這樣瘋狂上。
那八王爺真是急的跳腳,若不是這會子茶都被他喝了,他都恨不得直接潑碗水過去,讓李太後好好清醒清醒。
“是我對不住她,那……那現在該怎麽辦,我們……我們去找皇上,把包拯給攔下來……”
“還有,把出賣舒寧的那些奴才都給殺了,沒了證據,包拯不就沒法子了……”
被八王爺的話給震醒過來,想到自己的女兒,李太後心中頓時一陣心疼。
她急急的在房間中走了幾步,勉強鎮定下心神,便開口說道。
“皇嫂,我來的時候,包拯已經去見皇上了,這個時候想要阻止他也是來不及了,皇上必然已經都知道了……”
“至于那出賣舒寧的奴才,他也已經被包拯給保護了起來,怕不是那麽容易能得手的……”
“而且,就算是能得手,那奴才也什麽都交代了,還有着那麽多證人,若是那奴才死了,怕是事情反而更麻煩……”
見李太後終于注意到了重點,雖然所提得方法都不是那麽靠譜,但八王爺總算是沒有那麽煩躁了。
對于李太後這個皇嫂,他太清楚,對方固然有些謀算,但顯然并不是太擅長這些的。
若不然當年,也不會說被陳太後給逼到了那個地步。
而且這些年在民間,生活的又太平靜,怕是就連當初那點子心計都要沒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那你說該怎麽辦,就眼睜睜看着包拯,把舒寧給逼上絕路嗎?”
“這件事若是被包拯給宣揚出去,那舒寧還有何名譽可言,她在這京城之中,又如何能活得下去!”
“那包黑子也是可惡,他去找誰的麻煩不好,偏偏要找舒寧的麻煩!”
“還有那陳世美,娶了哀家的女兒有什麽不好,偏偏惦着自己的原配,弄到現在這地步!”
“若是哀家的女兒因此而出了什麽事,哀家定然饒不了他!”
恨恨得拍了下桌子,心亂如麻的李太後,說話都有些颠三倒四了。
她也是太長時間,沒有經受過這些風浪了,乍然一來,難免有些慌了手腳。
“還用得着他包拯宣揚嗎,那被他請過來做證人的,不是都已經聽見了嗎……”
“這件事,怕是有點能力的人家,現下都知道了,舒寧想要安然的度過這一關,定是要暫時離京些日子的……”
“既然如此,我們倒不如以退為進,皇上得顧惜自己的名譽,他不能與包拯硬扛,包庇自己的親姐姐……”
“否則此例一開,那些家人犯了錯,跑來向皇上求情的,就更有理由了,這與朝政穩定也不利……”
“倒是不如,借着包拯的逼迫,讓舒寧離京,找個尼姑奄去清修一段時間,躲過這段時間的風雨,等避過風頭,再讓她回來……”
“到時候,事情已經過去了,沒人記得,舒寧也不會被輿論攻擊,包拯總也不能再來糾纏……”
八王爺雖然過來的急,但這一路上,他也沒少思量。
而因着現下的局勢,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也就只有這個了。
“去尼姑奄?不行不行,舒寧怎麽能去那種地方,這不是太委屈她了嘛!”
一聽八王爺這話,李太後立馬就搖頭否定了,她這女兒,自小吃了那麽多的苦,怎麽能再讓其受委屈呢。
想到這裏,看着八王爺那因自己果斷拒絕,而皺起的眉頭,李太後出聲說道:
“八皇弟,舒寧終究也沒做出什麽太大的錯事,你與我一起去找皇上求情,他總不能連你我的情面都不顧吧!”
李太後想得很好,不過就只是死了一個人,而且還不是舒寧親自動手的,到時候推說是那奴才想讨好主子,私下做得決定。
他們再去找皇上求求情,一個是自己的皇叔,一個是自己的生母,皇上縱然對舒寧沒感情不在意,但總不能不顧及他們吧。
“皇嫂,你想得太簡單了,誠然,咱們這麽做,或許是能保下舒寧來,但這件事已經不只是包拯一個人知道了……”
“到時候要是被有心人利用,想要打擊皇上的威信,傳得沸沸揚揚,輿論濤濤怎麽辦……”
“就算是皇嫂不顧及皇上的處境,那舒寧呢,她這些年經歷的還少嘛!”
“她的性子本就敏感,若是再承受那些攻擊,她能承受住嘛,就算是她能承受得住,那你能忍心看着她再遭受這些嗎?”
八王爺自幼便是天之驕子,若是有其他可行的辦法,他又怎會願意讓自己的侄女受這樣的委屈。
可在朝堂多年的他,看事情,可比李太後清楚多了,現下被包拯弄到這個地步,那已經不是單純舒寧如何的事了。
襄陽王這些年,可一直都是虎視眈眈,野心勃勃的,他能放過這大好的,打擊皇帝威信的機會。
與其到時候讓皇上的處境也變得尴尬,倒是不如直接以退為進的好,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可……可這未免也太委屈舒寧了!”
李太後也不是胡攪蠻纏不知事的人,現下聽到八王爺這般說,她也明白,或許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但她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女兒,心就一陣陣揪着的疼,怎麽也無法說出同意的話來。
“其實讓舒寧出去一段時間,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看着李太後望過來的疑惑眼神,八王爺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
“皇宮雖好,但對舒寧來說,卻沒有太多美好的回憶,一直待在這個地方,反而會讓她壓抑自己……”
“現在借着這個機會,讓她出去走走看看,說不定能夠慢慢的扭轉她的心性,最不濟,多去外面瞅瞅總是好的……”
八王爺一直覺得,自己侄女會瞧上了那陳世美,甚至因此而瘋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見的人太少了。
那一直在宮裏,放眼望去,除了太監就是宮女,能見着幾個男子,冷不丁的遇上一個,又那般耀眼,自然不免就心動了。
讓她出去多經歷一下,知道的多了,自然就明白,這世上美好的東西多得是。
“那……那就這般做吧,不過包拯的性情,你我都明白,表面上咱們還是要争一争的……”
“要不然,讓他瞧出破綻來,舒寧怕是想去尼姑奄清修,他都不會讓的……”
嘆了口氣,李太後整個人都顯得有些疲憊,不過到底還是強撐着說道。
“這是自然,咱們可要陪着那包黑子好好的演上一場大戲,不讓皇上為難到一定程度,不把他逼到一定份上,那是絲毫不能讓步的!”
想到那個膽敢欺騙自己,最重要的,是真将自己給唬住了的包黑子,八王爺握着手中的茶杯,眼中閃過了絲冷光。
身為皇族中人,他別的優點沒有,就是記仇,敢來招惹他,不把那包黑子玩得懷疑人生,他就不是朝野稱頌多年的八賢王。
而就在八王爺與李太後商議的時候,那邊趙祯也從包拯的口中,得知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目光緊緊的盯着,那被包拯呈上來的供詞,還有那一應的物證,趙祯深深的呼了兩口氣。
勉強忍住,那想要脫口而出的怎麽可能,怎麽會這樣的弱智話語。
将這份奏折扔到桌子上,趙祯看着那站在禦案前,靜靜等待着的包拯,只覺得腦瓜仁生疼生疼的。
君臣多年,他怎麽可能不知道這包黑子的性格,若是旁的什麽人,趙祯也不會攔着,畢竟弄出這麽大一件事。
讓他都差點想多了,卷起朝堂風波,那真是不殺都不足以平息他的憤怒。
不過想到舒寧,趙祯就不由想到那位剛剛回宮的生母,還有一向維護他們的八皇叔。
這麽兩座大山壓下來,還都是他的長輩親人,趙祯也是真心為難啊。
“包拯,你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理?”
揉了揉額角,看着等待自己問話,似乎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明顯的氣勢都與往常不同的包拯,趙祯有氣無力的問道。
再怎麽不想面對,那還是得面對,再怎麽覺得難處理,也還是得處理,逃避是永遠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只是希望這包拯能稍微識趣點,不要提什麽讓自己太過為難的要求。
“正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公主犯錯,自然該當按律法處置!”
今日前來,包拯就沒有打算讨好,自然話語也不會有任何的委婉,直截了當很是幹脆利落。
卻是将趙祯氣得不行,不過他也知道,包拯就是這性子,雖然生氣,但詭異的倒是并不覺得意外。
他正想開口說些什麽,便忽然聽到殿外傳來一句沉聲的喝問:
“按照律法處置,包拯,你莫不是還想要殺了哀家的舒寧不成!”
緊接着,李太後和八王爺兩人便風風火火的闖了進來,後面跟着一大堆的宮人,都是想攔沒攔住的。
“母後,八皇叔,怎麽還驚動了你們……”
一聽到那聲音,趙祯就知道不對,現在果然看見了兩座大山,他就更是感覺頭都要炸了。
連忙從椅子上起身,趙祯快走幾步迎上去,有心想說些什麽。
可想了想,看着兩人都不是很好的臉色,最後卻只能剩下這有些幹巴巴的話。
“怎麽驚動了我們,若是我們再不來,皇上準備如何,順着這包黑子的意思,就大義滅親了不成!”
冷哼了一聲,八王爺袖子一甩,往日裏神色溫和的他,這會臉上就跟籠罩了層寒霜似得。
他再與李太後商議完該如何去做之後,便快速的趕來了這勤政殿。
哪裏想到,剛進來,就聽到包拯那話,頓時被氣得不輕。
“皇叔息怒,朕沒有那個意思!”
瞅着八王爺這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模樣,趙祯也很無奈,想他從登基到現在,啊不,應該是從出生到現在。
八王爺還真是第一次用這副表情對他,以往便是他犯了錯,那對方也一直都是好聲好氣的。
不過這也能夠看出,現在八王爺是真的發了大火了,感受到這一點的趙祯,越發的有些不知道怎麽辦了。
可偏偏,他還沒法埋怨自己的母後和皇叔,他們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親人,與法來說,自是不該,與情來講,卻是正常。
至于包拯,那對方也沒什麽錯,這案子要真說起來,起初還是他交給對方的呢。
是以趙祯心內,對于那引發了此事的陳世美,還有做出不該做之事的舒寧,都是不免有了些厭惡的情緒。
若不是因着這兩人,他堂堂一個皇帝,怎麽會有這樣尴尬難堪的時候,被自己的母後皇叔質問,還得陪着小心。
“包拯,按理來說,哀家能夠回宮,當初還多虧了你相助,你也算是哀家的恩人,哀家也不該為難你……”
“可舒寧,她是哀家的親生女兒,她自幼孤苦,在那陳太後手中,不知道受了多少磋磨,你何必跟她一個女孩子過不去……”
沒有理會自己兒子那臉上掩飾不住的尴尬,李太後看了站在一旁,身子筆直,在他們來了之後,神情顯得越發嚴肅的包拯一眼。
并沒有擺什麽太後的譜,反而是放軟了話語,盡顯一個做母親的無奈。
“太後此言差矣,公主是受了諸多的苦難,可受了苦的人,若是各個都如這般行事,那天下豈不是亂了套!”
“太後心疼公主,臣能夠理解,可那被害死的人,又何嘗沒有父母妻兒,他們若是知道親兒的死訊,還是死得這般凄慘,那又會是何等的傷心!”
“太後也是人母,将心比心,應該能夠理解才是!”
并沒有被李太後那看似軟弱的姿态迷惑,對方說得可憐,但那死去的人,又何其無辜。
只因為你可憐,殺人就有理了,就該被原諒和寬恕了,普天之下,哪有這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