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64|4.02
以首輔李易之為首的群臣再三再四地上折子懇請皇太子紀文權即位為皇。
紀文權則以“大行皇帝才駕崩,內心哀痛”為由,連着推辭了三次。最後才同意了先即位,然後在欽天監選出的吉日,九月初三日,舉行凳基大典。并大赦天下,減免今年遭災欠收州縣的賦稅。
韋瑜又要主持大行皇帝的葬儀,又要會同禮部官員一起籌備新皇帝的登基大典,忙得自然是不可開交。東廠那邊的案子許多都無法親自過問,只能讓手下的人繼續查辦先前有線索的那些案子。這裏頭尤其是感恩寺謀刺先皇案子裏牽涉到的感恩寺的僧衆,還有畏罪潛逃的和紀錦宮裏被毒死的宮女初夏有牽連的內宮監的寫字韓江,以及才被關進诏獄的被懷疑和大行皇帝的死有關的張天師。特別是張天師,皇太後可是特意下了懿旨,要求韋瑜親自審問他,要治他個謀害皇帝之罪。所以韋瑜只能每日抽出一個時辰去專門審問張天師。
說起來,張天師跟韋瑜還有些交情,這些年,皇帝宣張天師進宮講經啥的,經常都是韋瑜去接待。張天師也送給韋瑜一些他煉制的丹藥,說是什麽駐顏延壽的,韋瑜也吃過幾顆,說不上是有用沒用,身體也沒什麽不良反應,誰叫她本身就漂亮呢?
所以韋瑜坐在上頭,讓手下的番子們拿着刑具站立一旁審問張天師受誰指使,給先皇吃了丹藥謀害先皇時,張天師是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說他是無辜的,他給皇帝吃的那藥只不過是參照道藏中的壯陽方子煉制的,先皇以前也吃過不少回。哪裏想到這一回吃了就成這樣了。至于受誰的指使謀害先皇更是沒有的事。他說,先皇還是皇子時就認識他,兩人打交道二十多年了,而且皇帝對他賞賜甚厚,在京裏為他專門修了道觀不說,金銀之物更是不少,他什麽都有了,也不可能被別人收買。修道之人,能到他這個位置上,全天下能比得上他的估計都沒有幾個。他還想皇帝長生不老呢,那樣他的名望和財富才會一直保持下去。
這番話,韋瑜是信的,不過,她不能表現出來,讓手下人拿了供狀去讓張天師簽字畫押後,道:“此事,還要詳查,若是和你所供有不同,自然是還要審你。”
她派了人去查皇帝病倒前後西苑都有哪些內侍當差,還有皇帝吃剩下的丹藥也取了來讓禦醫查驗,甚至連張天師帶進宮的童兒,還有張天師在京城修道的道觀,還有他來往的人都要查。
如此一來,也不是三兩天就能查完的。所以,當皇太後問起張天師的案子時,韋瑜就把先得到的張天師的供狀給她看,然後說自己并未輕信張天師的供詞,所以從各個方面還在查。
皇太後也并不是昏聩之人,那一天對張天師如此憤恨,實在是因為皇帝突然病倒離世,對她打擊太大,所以才說出了那種話。等到皇帝過世後幾日,傷痛少些了,理智也就回歸了。因此看了張天師的供詞後,便也同意韋瑜所說,從其它方面再查一查,看張天師是不是有所隐瞞。
——
新皇帝的凳基大典終于在九月初三日順利舉行。
太和殿內,新皇帝紀文權頭戴十二旒冕,身穿玄色十二章服,坐在殿中的皇帝寶座上接受百官的跪拜和朝賀。在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後正式成為大夏朝的第五位皇帝,改年號為建寧,明年為元年。
在登基大典上,司禮監秉筆太監何升宣讀了新皇帝的旨意,第一是大赦天下,第二減免今年遭災欠收州縣的賦稅。第三尊皇太後為太皇太後,并再上尊號,為聖慈仁壽太皇太後。第四尊先皇後為慈安皇太後,母妃為慈惠皇太後。三位公主,大公主紀铮為雲夢公主,二公主紀銘為顯靜公主,三公主紀錦為榮昌公主。
太皇太後仍然居住在慈慶宮不變,而慈安皇太後要從坤寧宮挪出來到西邊的慈寧宮居住,同樣慈惠皇太後也要移出來去慈寧宮。原先六宮中所剩下的沒有為先皇殉葬的妃嫔們成為太妃太嫔則是挪去了壽康宮住。
整個六宮就空出來了。等到大行皇帝的棺椁入了皇陵,禮部和司禮監就要趕緊為新皇帝選後選妃,從而讓新帝的後宮充實起來,便于早些生下皇嗣,使得皇帝後繼有人,皇位更加穩固。
這一次先皇的突然駕崩,諸位皇子和公主們又要為他守喪一年,親事就又要耽擱。慈安皇太後和慈惠皇太後兩人在慈寧宮聚在一起吃茶說話,說到此事也是無奈。慈安皇太後道:“铮兒這又得耽擱一年了,大夏開國以來,還沒有如她這樣的年紀成親的公主。”
Advertisement
慈惠皇太後安慰她:“铮兒貴為公主,公主哪有愁嫁的。晚上一年也不算什麽。先皇不在了,我還想錦兒在我跟前多陪我一年呢。”
相比于兩位皇太後的擔心,雲夢公主紀铮還覺得慶幸呢,這樣一來,她的親事晚上一年,她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去準備離開皇宮,跟着高麗九公主一起遠走高飛。并且因為新皇帝的即位,高麗使團很快就又要來大夏恭賀新皇即位,這樣的話,就又要跟金恩英見面了。這對于兩人來說都是讓人歡喜的事情,所以她自是盼望着快些能見到思念不已的人。
榮昌公主紀錦也是同樣覺得悲喜交集。悲傷的是疼愛她的父皇撒手人寰,再也不能和父皇說笑,歡喜的是二皇兄終于成為了皇帝,她母妃也不用擔心後半生日子不好過了。再加上因為父皇的崩殂,她的親事也因此順延一年,她和韋瑜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準備離開皇宮,去過兩人想過的日子。
若說以前她還有擔心要是三皇兄成為了皇太子,他繼位為帝。蕭貴妃成為皇太後,就可能對二皇兄和母妃不利,她即便和韋瑜一起離開也會不放心他們兩人,終是有牽挂。現在,她覺得自己完全不用再擔心了。二皇兄稱心如意了,母妃也稱心如意了。所以,接下來,她只要為自己綢缪就好。
相比于兩位皇太後母女,以前的趙貴妃,現在的趙太妃母女就完全是悲傷不已了。以前在宮中地位僅次于皇後的趙貴妃,如今卻是如同其她嫔妃一樣去了壽康宮,她得到了一個小院子,僅能住下她和成為顯靜公主的紀銘,跟前服侍的人也少了一大半。
這和她預想中成為皇太後的待遇簡直差得太遠,最讓她氣憤的還是沒用的蕭貴妃因為二皇子紀文權成為新皇帝而升級成了慈惠皇太後,和前皇後平起平坐了,兩人住到了比壽康宮華美壯麗得多的慈寧宮裏。
最讓她驚懼的還有一條旨意。
那旨意就是新皇帝下令,讓人即刻在京城中為兩位皇弟修建華麗的王府,說是王府建成了,兩位王爺就能夠搬入王府成親。
這個旨意一出,簡王紀文楠倒沒什麽,還覺得挺好。畢竟在這之前,在京裏的王爺還很少有得到皇帝所賜的王府的,多得是在宮裏選定了王妃成親後,即刻就去封地就藩的。
可是晉王紀文楷卻是對此旨意表示了嚴重的擔憂。趙太妃當然也能明白兒子的想法,那就是新皇帝下旨在京城修建王府,說王府建成之日,兩位皇弟就有地方成親了。可是誰都知道即便修建王府的工程一切順利,怕是要一年半載才能建成。
這樣一來,先皇的遺诏要晉王紀文權在他的梓宮葬入帝陵後三日內離京就藩不就是成了一紙空文了嗎?
難道新皇帝敢明目張膽地違反遺诏,這不是大不孝嗎?
別說趙太妃母子有這種想法,就是宮中其她人包括太皇太後,甚至兩位皇太後,以及外朝的閣臣們都有這種疑慮。
內相韋瑜也對新皇帝的這道旨意表示了懷疑。先皇帝遺诏裏頭關于三皇子的那部分,她肯定是明白先帝的用意的,此時這道旨意頒布下來,她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位以前懦弱無能的二皇子,現今志得意滿的新皇帝了。
新皇帝明顯是不想讓晉王紀文權就藩,他的這道旨意表面上是關心兩位皇弟,而且厚賜兩人,為兩人在京城修建華麗的王府。先不說簡王紀文楠,他年紀小,成親還需要幾年。就說晉王紀文楷,要是他接受了新皇帝的旨意,那麽就需要在京城再呆個一年半載的,無法遵守先帝遺诏,早早就藩。
這樣一來,他就成了困于淺灘的龍,失去了大展拳腳的機會,甚至還失去了自由。在京城裏呆着,時時刻刻活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他能做什麽。除了縮手縮腳的過閑散王爺的日子,他什麽也不能做。對于晉王紀文楷來說,這不啻于是一種折磨。
大行皇帝屍骨未寒,新皇帝登基以後第二日就下了這樣一道旨意,任都看得出來,新皇帝怕是不太願意晉王紀文楷盡快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