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4.02晉江獨家發表
不曾想,日子一長,她們的害怕都落了空。因為容色絕美的廠督大人可一次也沒有叫她們去伺候歇宿。按說,害怕落了空是件歡喜的事情,可是這些被韋瑜找來做對食的宮女卻高興不起來。
各人都在心中暗自嘀咕,不是說廠督大人好色麽。為什麽找了她們來就不動一指頭,也就是看看,說笑而已。難不成“他”看不上她們,但是看不上為啥還要找她們來。她們也知道“他”是個太監,不能人道,在這上頭也沒有真要求怎麽樣。可是一起摟抱着睡一睡,甚至親親摸摸總是能的吧。結果呢,連這也沒有。
名義上她們可是“他”的對食,本朝有權勢的太監在宮外買宅子,娶妻擡妾是常事。她們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雖然算不上絕色,比不上韋瑜,可是跟一般女子相比,那容貌也是稱得上漂亮了。
所以做不成“他”的妻,做“他”的妾總是好的吧。更何況她們這些宮女有一個算一個,可都是廠督大人的仰慕者啊。總還是想跟“他”親近一下的。
可是結果,卻是讓她們大大失望了。跟“他”做了對食,那就真真正正是對食,十天半個月,“他”從宮中回來後,就把她們找到一起一桌子吃飯。注意啊,連單獨對食也沒有,因為“他”的事情太多了,是真正的大忙人,根本抽不出時間來跟誰單獨吃飯。不然,一個一個的單獨吃飯,輪着一次也要兩三個月了,一年又能見上幾次,這真跟守活寡差不多啊。
這麽着,韋瑜宅子裏的那些宮女兒們閨怨就大了。但是,她們也只敢暗地裏抱怨,畢竟她們的“夫主”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別看這人長得漂亮也常常臉上帶笑,但是對付起人來,那些雷霆手段實在是令人恐懼。
韋瑜呢,也想過這麽着讓那些被找來做對食的宮女們空耗青春有點兒對不起人家。但是,她需要這些人給她裝門面,需要她們坐實她“好色”的名頭。再說了,她們跟着自己雖然不能得到男女之間歡好的機會,可是自己也是錦衣玉食的養着她們。年節上也不少發銀子給她們,她們可以托人将這些銀子送給家裏的人花,比她們在宮裏得到的那點兒可憐的工錢多了太多了。
本朝宮中的宮女大多數都是選的京城附近的良民女子,一旦進了宮做了宮女,就幾乎沒有再出宮的機會,而且終日勞作極端辛苦。除了寥寥無幾的幾個宮女走大運,被皇帝看上臨幸,封為低等宮妃,比如選侍才人等。這裏頭再有那麽一兩個生兒育女的能封為嫔妃,可以獲得榮華富貴終老以外。其她的絕大多數宮女都是一直幹活直到三四十歲,身體衰老得了病幹不動為止,然後就被發配到宮中一個叫做安樂堂的地方,在裏頭等死。宮中還有規矩,凡是宮人生病,都是不給看的,要是你命大撐得過去就繼續當差,要是你一病不起,對不起,你就會被擡到安樂堂去等死。一死了,會被火化,再将死去之人的骨灰倒入枯井之中。宮中安樂堂裏面的一個枯井裏頭據說那骨灰都填滿了半個井。
因此被韋瑜找來做對食的這些宮女也知道這樣已經算是撞大運了。至少她們出了宮,不用再去伺候人,也沒有了操勞的事情,而且錦衣玉食,穿金戴銀的,到年節上還有賞銀得。盡管在韋瑜置下的這宅子裏,她們也不能随便出去,一年只能出去幾次,可是這樣的生活已經和以前相比,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了。
而且在做韋瑜的對食之前,她們也都明白是不可能跟一個太監有什麽正常的夫妻生活的。因此幾年下來,失望歸失望,到底也慢慢适應了。就算她們成了督主大人的金絲雀,“他”只喜歡看,不喜歡上手,可這金絲雀的生活也是值得讓她們留戀的。
——
韋瑜坐着的那架外面普通,裏面奢華的馬車到達柳樹胡同的宅子跟前時,已經是上燈時分了。因為今日一早她就叫了人回去傳話說她要回家,所以宅子裏頭的管家早就帶了人在門房那裏守着。遙遙見到她坐的那架由衆多錦衣衛簇擁着的馬車過來了,便領了宅子裏頭的下人們走到宅門前排成兩排站好。等到馬車停在宅子前,趕車的車夫麻溜跳下車來,在馬車下頭放下車凳,然後另外有長随上前來将車簾子掀起,恭敬請韋瑜下車。
等到韋瑜扶着地上躬身站着的長随的手,踩着馬車下頭的車凳下了車。那管家就親自提了盞燈籠,小跑着上前來哈着腰說:“爺,知道您要回來,娘子們早就收拾好了,個頂個打扮得漂漂亮亮。廚子也把您喜歡吃的菜都備好了,您的馬車還在胡同口時,小厮跑回來跟小的說了,小的已經派人去叫廚子們開炒……”
韋瑜淡淡道好,随即又對周圍那些下馬的錦衣衛說:“前頭也給你們備下了酒菜,大家夥兒進去吃吧。”
“謝爺體恤!”衆人向韋瑜抱拳齊聲道。
韋瑜不再說話,撩起袍子大踏步往宅子裏走。管家和衆多小厮婢女跟随在後,腳步輕放的跟着走進宅院,剩下是一些留下的小厮上前來牽馬,帶着這二三十個錦衣衛從宅子東邊的角門進去吃飯。
Advertisement
第二進宅院的錦繡院正廳裏頭,七位韋瑜的對食宮女都是精心打扮了一番,各自穿上了自認為最合身最漂亮的衣裙。她們都并沒有坐下等着廠督,而是在正廳門前不時往外張望,盼望着那個俊逸的身影出現在眼前。自打上一回韋瑜回家,這又過去了十二日了。不管怎麽樣,韋瑜在衆位女子的心中可是這個家的頂梁柱,是她們的“夫主”,更是她們心之所系的人,她回家對于她們來說算是節日。所以,在今日管家告訴她們韋瑜要回家後,各個都激動歡喜起來,精心打扮了後,日暮時分就到錦繡院來等着了。這一等就等到了掌燈時分,那些心急的就不免開始低聲議論起來。
“相公怎麽還沒到?往常這個時候都已經到了。”
“我看妹妹也是太着急了,相公一般都是掌燈時分到家。你也不是不知道相公貴為內相,宮中多少大事都是他經辦,有多忙……”
“你們別說話了,我好像聽到了許多人的腳步聲往這邊來,一定是相公回家了。”
那女子話音剛落,就見到一個小厮先跑來了,喘着氣說:“各位娘子們都站好,別說話,爺回來了,已經過來了!”
于是衆位女子趕緊理一理發髻和衣裙,按照年紀大小站好,靜靜引頸翹望。
不一會兒,果然見到了那個盼望以久的人步态潇灑地走了過來,後面跟着衆多的奴仆。
“妾身們見過相公!”衆位女子聲音嬌脆地向韋瑜福身一拜。
“衆位娘子都起來罷,進去坐下陪我吃飯。”韋瑜見到這些打扮得嬌俏的女子們也是心情大好,含笑擡手叫她們起來。
盡管并無夫妻之實,但是在韋瑜的這處宅子裏頭,她跟衆位對食的宮女們還是以相公娘子相稱。而底下服侍的那些小厮和丫鬟們也是把韋瑜當成老爺,把衆位女子當成韋瑜的妾。
七位美嬌娘簇擁着韋瑜到廳內的紫檀大圓桌旁坐下,丫鬟捧上銅盆和手巾,韋瑜擦了臉洗了手,又有丫鬟捧上茶來韋瑜喝了幾口。接下來,韋瑜才逐一和娘子們說話。她言語溫柔,又和煦笑着,在燈燭之下,別提有多俊美吸引人了。諸位娘子都又看呆了,發起花癡來。
最後還是韋瑜見到菜都上齊了,拿起筷子招呼衆位娘子們吃飯,她們才回過神來,紛紛拿起筷子吃起來。
只要韋瑜在,她們就覺得滿桌子的菜都是山珍海味,每一道菜都好吃。不僅每一個人都吃得香,而且她們還喜歡給韋瑜夾菜。
韋瑜呢,也把她們每一個人夾的菜給吃光。畢竟在她心裏還是覺得自己對眼前這些女子有虧欠,所以每當她們給她夾菜,向她獻殷勤時,她就欣然接受。不過,她也有規定,每位娘子給她夾菜最多三次,不然非得把她撐着不可。
一頓飯衆人歡歡喜喜地吃完,等到撤掉碗筷丫鬟們端上茶水來,衆位女子就一邊喝茶一邊跟韋瑜說笑。她們最喜歡問一些宮裏的事情,畢竟她們從小進宮,在宮裏也呆過好幾年,宮裏就像是她們的第二個娘家一樣,并且那些還呆在宮中的宮女和內侍也跟她們的兄弟姐妹差不多。離了宮,但是還是牽挂着他們,喜歡知道他們的近況。
韋瑜記性好,凡是家裏的這些娘子們想要打聽的事情她也暗暗記下,進了宮,就讓手下人順便去打聽一二。得了信兒,回來就跟這些娘子們說,滿足她們的八卦欲望。
所以她一從宮中回來,就真跟過節一樣,衆人談笑風生,氣氛十分好,那時間過得飛快。不一會兒就到了亥時,一般這種時候,韋瑜是必須要睡覺了。她平常睡覺的時間是在戊時之前,這比她的睡覺時間已經延後了一個時辰了。往往這種時候,就有管家進來提醒說:“到了爺就寝之時了,娘子們都散了,回去歇着吧。”
衆位娘子一聽,也就識趣地站起來,紛紛告辭而去。
翠香今日故意走在最後,她拖慢腳步,眼看其她的女子都出了錦繡院,她便轉身大步往廳裏走。走到大廳門口,管家攔住她,問她回來做什麽。她說她手帕忘在廳裏了,管家信以為真,就讓她進去了。那時候韋瑜打了個呵欠,站了起來,正準備繞過屏風,往後面穿堂裏走 。她所住的院落在第五進。宅子裏有一條路一直通向第五進她的住處。平時她不在家,這條路上的連接的三個穿堂是被鎖上的。宅子裏的其他人所走的路都是環繞着宅子所修的甬路。
作者有話要說:偶覺得吧,督主有點兒不解風情。看來是因為沒被開發的原因。所以啊,團子要努力,畢竟馬上就要走掉一個情敵,趕緊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