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反季節蔬菜
“底料又用完了,小紅,你來看一會,我去買材料。”
距離王氏那事已經過去七天了,每日的收入都很穩定,邱氏見兒媳婦來了鎮上後人都開朗了許多,便把活計正式交給了他們夫妻二人。
燙菜沒什麽技術含量,小紅為人又細心,早就可以獨自上手了。
白扣暫時不用買,江曉去了鎮上醫館,看店的依然是那名藥童。
“還是那幾樣?”藥童已經知曉最近火起來的麻辣燙就是面前這人搞起來的,猜測過她買的可食用藥材應該是和配方有關,他甚至嘗試過炖菜時放入這幾樣,卻發現味道奇怪極了,和麻辣燙根本不一樣。
江曉朝藥童點了點頭,“是,不過這次要多稱一點。”
藥童試探問道:“看來生意又變好了?”
江曉朝他笑笑,并不回話,醫館裏抓的只是配方中的一部分而已,被人知道也沒什麽,她現在越發覺得自己的味覺靈敏是一件很幸運的事,除了顧芳,其餘人不可能猜得到配方。
從醫館出來後,江曉又去雜貨鋪買了些常見香料,荷包頓時癟了不少。
本想直接回去,經過菜場時卻發現一個攤子前圍着十來個人。
“這不可能啊?”
“就是啊,根本不是這季節的。”
“難不成又是海外來的種子?”
江曉湊近了才明白他們在說什麽,只見旁人的攤子上淨是些紅薯白菜之類的,這人面前卻擺放着許多不屬于這個季節的新鮮蔬菜,也難怪衆人議論紛紛。
攤主瞧着四五十歲了,得意洋洋解釋道:“大戶人家可不像我們,人家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吃,很耗銀錢的,我有個侄子前些日子贖了身,這是他特意告訴我的方法,放心,都是咱們本土種子種出來的,和你們自家地裏的一樣,就是這價錢方面嘛,嘿嘿。”
“別賣關子,多少錢?”
Advertisement
“韭菜十五文一斤,茄子八文一個,豆角十八文一斤,青椒二十文一斤。”攤主見有人問便大聲報價,圍在附近的全都聽到了。
問價那人震驚地瞪大眼,“什麽玩意?青椒二十文?我家每年少說得有一半爛在地裏,你怎麽敢?”
攤主也不生氣,嘿嘿一笑,“物以稀為貴嘛,我種植養護可是花了大價錢的。”
他的目标本也不是莊戶人家,拿來擺攤的只有小部分,大頭都被鎮上酒樓收去了,還有那商賈人家的管事,一趟就采買夠主人家吃半個月的。
圍着的人見價格太貴陸陸續續都走了,江曉這才上前問道:“你這蔬菜能穩定供應嗎?”
攤主一聽這話就知道來了個大主顧,連忙點頭應道:“可以可以,六月以前都沒問題。”
至于六月後為何沒有,那自然是因為蔬菜都下來了,誰還來買他的啊。
江曉了然地點點頭,她本以為烤串生意怎麽也得等到夏天了,不然就那幾樣菜烤來烤去的不值當,沒想到瞌睡來了就有枕頭。
“知道街尾的麻辣燙嗎?兩天後的這時候麻煩幫我每樣送一斤來,茄子的話就先來個五個吧。”
攤主聞言上下打量了江曉一遍,這才認出面前之人确實是最近火起來的麻辣燙的老板,他雖沒去吃,但是幾次路過對江曉也算眼熟了。
“沒問題,一定準時送到。”
和攤主約定好後,江曉又去了鎮上的鐵匠鋪,大冬天的師傅卻穿着短打,正用鐵錘不停敲打着面前的鐵疙瘩。
見江曉停在店門前,師傅也沒停下,而是大聲說道:“農具在裏面,你先去瞧吧。”
這些日子賺的錢雖然不少,可都是有大用處的,江曉除了改善下夥食,并沒有怎麽拾綴自己,穿的還是之前的舊衣,除了幹淨些,瞧着還是一股土樣,難怪師傅認為她是來買農具的。
“師傅,我想定制個爐子。”
聞言鐵匠才停手,用搭在肩上的毛巾胡亂擦了把汗,問道:“什麽樣的爐子?可有圖紙?”
她倒真的畫過圖紙,只可惜沒帶來,于是便撿了一旁的木炭直接在地上畫給師傅看。
“這樣形狀的爐子,中間是空的,裏面可以放碳,上面還需要同樣尺寸的鐵網。”
江曉示意鐵匠看地上的圖,把尺寸和要求說清楚後又補充道:“我挺着急的,兩天能做出來嗎?”
“爐子倒是可以,就是四張鐵片拼在一起,沒什麽難度,但你說的鐵絲網就不大行了,這樣尺寸的至少需要十幾根,我這還有其他人的訂單,不能光做你的,全部完成怎麽也得八到十天。”
江曉忍不住皺起眉頭,她可是讓那攤主兩日後送菜過來的,十天後豈不是都不新鮮了?
“師傅,我這一套下來需要多少銀錢?”
鐵匠思考了一下用量,“三兩吧。”
真貴啊,江曉咬咬牙,一狠心說道:“我給您再加半兩,您就幫個忙,争取兩天內幫我做好,我真是有急用。”
早開張早掙錢,提前一周的時間,怎麽也能把錢掙回來。
鐵匠心動了,這鐵絲其實他早些時候做過,都扔在庫房裏,只要稍微再加一節就可以了,工作量不大,憑白多賺半兩,何樂而不為。
得到同意後,江曉便留下了一兩的定金,這才拎着香料回了攤位上。
正是中午,兩張桌子坐滿了人,小紅挨個燙菜淋湯有條不紊,江曉看着這一幕也算放下了心,看來麻辣燙完全可以交給小紅了,接下來她得把心思放在烤串上。
到家的時候天色還早,江曉先在院子裏把底料炒好,放到房間裏冷卻,這才帶着荷包往陳家走去。
她沒注意到的是,王氏自從她回來後就躲在暗處偷看,離得遠瞧不清江曉到底放了些什麽進鍋裏,不過那味道卻是實實在在傳進鼻腔裏的,跟街上她聞到的一模一樣!
王氏目光幽深地望着江曉的背影,果然沒錯,她的好兒媳才是攤子真正的老板!
邱氏正在炒菜,滿滿一鍋的白米飯,一葷三素一湯,幾天下來,所有人肚子裏都有了油水。
飯後,江曉照舊把荷包裏的錢全部倒出來,“二十份底料,共賺得八兩,再加上每日賣出去的五花肉,共計八兩零一百五十文。”
江曉把屬于陳家的二成遞給了邱氏,邱氏本來歡歡喜喜的,可接過銀子後卻發現桌上剩下的遠遠不夠八成。
“我正要跟你們說呢,本來是打算夏天再做烤串生意的,但是今天看到有人在街上賣各類蔬菜,說是從大戶人家那學來的手藝,所以我就跟他訂了貨,價格是貴了一點,不過我們可以攤到成本上,相信客人也能理解。”
反季節蔬菜難得,越是富裕的人越明白這個道理。
江曉把剩下的錢重新放回荷包,又繼續說道:“我去鐵匠鋪定了烤串用的爐子,交了一兩的定金,剩下的尾款兩日後再給他。”
這次本應分得六兩半,可是買底料所需的材料用了一兩多,定制爐子又是一兩,只剩四兩左右了,兩日後還需再花掉近三兩,實在不剩什麽錢。
不過烤串生意可比麻辣燙賺錢多了,江曉相信很快就可以回本。
邱氏握着手裏的銀子突然有些糾結,他們只付出了二兩不到,就可以每十天左右憑白分錢,現在又要多一個烤串生意,怎麽也不好意思再跟着占便宜。
“那個,曉曉啊,你這烤串生意我們就不參與了吧,利潤都是你的,有麻辣燙嬸子就很感激了。”
江曉正想說以後還得麻煩陳大學習下烤串,她怕自己和小紅肚子大了不方便,沒想到卻聽到了這話。
“說什麽呢邱嬸,當初說好的麻辣燙和烤串生意都是二八分,沒有你們我連個攤子都支不起來,快別說這話。”
無論邱氏怎麽說江曉依然堅持要分他們兩成,再沒有比陳家更合适的合夥人了,哪能賺錢了就把人家踹掉。
邱氏見說服不了她,又把手裏剛分到的一兩多全遞了過去,“既然如此,那什麽爐子我也得出錢才行,不能讓你一個人攤,不然嬸子哪好意思。”
兩人拉扯了好一會,江曉才收下其中的一兩,“就這些就這些,再不能多了。”
別看陳家之前窮,邱氏其實是個很要臉面的人,不喜歡占人便宜,江曉本不想收的,可為了讓她心裏好受還是接了過來。
錢總算是分完了,江曉這才說起正事,“這兩天還要麻煩下陳叔,幫忙做個架子出來。”
她打算素菜一律賣一文錢一串,葷菜兩文錢一串,放在盤子裏供客人自己挑選,可不得要一個大點的架子。
“爐子也需要個支腿,得有成年人腰部那麽高才行,不然操作起來不方便。”
最後便是竹簽了,這個沒有技術含量,什麽時候都能做,最重要的是另外兩樣。
陳山聽完要求點了點頭,“明天我就帶陳三陳四去山上砍竹子,木材家裏還有,兩天時間應該夠了。”
一切商量好後,江曉便帶着巧兒回了家,底料已經凝固了,這次炒制她沒有把材料全部用光,而是每樣留了約三分之一下來。
烤串的配方和麻辣燙差別不大,幾樣欠缺的家裏都有,明天就可以嘗試調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