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麻辣燙
所謂的廚房不過是個棚子,四面通風,三月初的天氣還很涼,一會的功夫就沒有熱氣了,等江曉把衣服洗好再過來一看,表層已經開始凝固。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半鍋的底料終于徹底凝固好了,江曉用菜刀将其均勻切成十二份,随後裝到盆裏端進屋。
王氏也不知是不是被吓到了,吃了午飯便再也沒有出來過,雖說已經威脅過她了,但江曉對王氏的人品還是不抱期望,她把門鎖好,又使勁拽了幾下,确認沒問題才往陳家走去。
邱氏拎着鋤頭,胳膊上還挎個竹籃,正站在門口張望,看見江曉過來了連忙迎上前,“怎麽樣?配方沒問題吧?”
“沒問題,已經做好了,今晚我露一手給你們瞧瞧。”
由于味覺靈敏,江曉對于調味品的掌控也比一般人強些,直白些說就是很有烹饪天賦,因此家裏要做大菜都是她來,同樣的東西她做出來就是比旁人要好吃些。
邱氏微不可查地松了口氣,她這個心啊,從昨天提到現在,總算是可以放回肚子裏了。
“不用,留着掙錢的我們吃啥啊,浪費。”
江曉不認同這點,掙錢就是為了讓親人過上好日子,不過她心知大夥都是節省慣了的,思想一時很難改變,因此換了種說法,“我們自己嘗過,覺得好吃才能賣得出去對不對?”
邱氏一尋思是這個理,這才沒再說反對的話。
周家村身後的大山物産豐富,也因此有不少野獸,再老道的獵人都不敢在冬季往深處去。
所幸外圍還是比較安全的,村裏人已經踩出了好些條小路,江曉跟在邱氏身後七拐八拐的,眼前便出現了一片竹林。
江曉接過鋤頭開始刨,每挖出一根就扔到一旁的空地上,邱氏拿着刀挨個處理,不一會小小的籃子就裝滿了。
“差不多了,應該夠用了。”邱氏掂了掂籃子,喊停了還在埋頭苦挖的江曉。
山裏樹木茂盛,連點風絲都沒有,江曉熱出了一腦門汗,“那咱們回吧。”
下山的路上她一直在思索定價問題,原本是想劈些竹子做成竹簽,再把各類菜品洗淨切好串上去的,客人想吃多少可以自己拿,可這種方法只适用于蔬菜種類多的季節,如今他們滿打滿算也只有五樣,倒不如直接按份來賣。
Advertisement
把竹筍放回陳家後,兩人又各挎一個籃子去挖荠菜,都是做慣了農活的人,行動起來很是麻利,江曉還碰到了在田埂上瘋跑的巧兒,叮囑她玩過後到陳家去。
陳山帶着三個兒子整日都未停,終于做出了一張桌子并四個長凳,如此又省了筆錢。
“這碳爐還是我婆婆在的時候買的,後來她老人家走了就沒再用過。”邱氏正往裏擺碳,準備試試好不好用。
一旦租下攤位,不出意外的話是不會再變動了,但攤位畢竟不比店鋪,沒有地方存放家夥是,江曉看着這擺了滿院的東西一陣發愁。
邱氏卻覺得不是什麽大事,“只要給銀錢什麽都能解決,擺攤的都是附近村裏人,我早就打聽好了,去找住在鎮上的人家,最好窮一點,每月給個二三十文的,保管給你存放的好好的。”
江曉沒想到還有這種方法,“那感情好,我們只要運一趟過去就行,以後就不用再借牛車了。”
邱氏深以為然,她還是特意拎了一籃雞蛋去的,可陶氏一聽又是來借牛車還是沒好臉色。
“咱要争氣啊。”
傍晚,江曉回家取了一小塊底料,出門的時候正好碰上從地裏回來的婆婆,兩人對視一眼誰也沒有說話,王氏更是加快腳步回了房間。
江曉沒當回事,只以為她是沒臉面對自己,端着碗便走了。
紅薯被切成薄片碼在一旁,菜類洗淨切段,粉條也放在水裏泡着,準備工作完成後,江曉便把底料放進咕嘟冒泡的熱水裏,用鏟子攪拌幾下,很快就完全化開了。
一股辛辣嗆人的氣味彌漫在廚房小小的空間裏,把站在一旁觀摩做法的邱氏熏得涕淚直流。
“這也太辣了吧,啊切!”
江曉熟練地捂住口鼻,“這才好呢,離得老遠就能把人吸引過來。”
先把粉條和紅薯放進去煮,待半熟後再加入素菜,由于是自己人吃,江曉便沒有分開燙,“明天賣的時候還是得準備兩口鍋,先把底料煮好蓋上鍋蓋放一旁,免得涼了,然後再燒水燙菜。”
陳家幾個男人都是飯量大的,江曉便給他們多盛了些粉條,大冬天的七人吃得滿頭是汗。
“好好吃啊。”陳三一邊吸溜粉條,一邊朝江曉豎起大拇指,“嫂子你也太厲害了。”
陳四一嘴的菠菜跟着不住點頭。
“是真好吃,我總算理解你說的麻辣鮮香是什麽意思了,肯定能賺錢!”邱氏嘗了一口便信心大增,越發期待明天的擺攤了。
村裏人往日多是喝粥,就連炒菜都很少,乍一吃味道如此豐富的食物可不就驚為天人了,江曉還算冷靜,今天的麻辣燙她是直接放到湯料裏煮的,擺攤時卻是用白水,區別可大着呢。
“各種香料都不便宜,我只做出夠用十二天的,卻已經花了半兩銀子,賣的話肯定不能如此浪費,一鍋怎麽也得盛出五十碗才夠。”
她已經跟邱氏商量過了,直接按照每碗八文錢來賣,若是要加肉的話,一片需得一文錢,別看用的材料都是自家的不值什麽,可底料成本卻不低,再便宜就不賺錢了。
“一碗八文,五十碗便是四百文,十二天的話……”邱氏還在計算,便聽江曉說道:“四兩八百文錢。”
陳山一驚,若是再加上肉片,十二天便能賺到五兩銀子?!
“一個月十兩多呢?”他們家能分到二兩,一年就是二十四兩,發了發了,邱氏飯都顧不上吃了,咧着嘴傻樂。
江曉也笑了,“這還不算完,等天氣暖了,蔬菜種類多起來,我們還可以做烤串生意,絕對比這個賺的多。”
邱氏開心得都不知說什麽好了,拉着江曉的手不住道謝,“曉曉,你真是……嬸子謝謝你願意拉我們家一把。”
一年二十四兩是什麽概念?就是村裏最富的裏正家怕也掙不到吧。
“只是可憐子旭和我家二子,也不知他們能不能回來。”
此話一落,飯桌上的所有人都沉默了,剛才的喜慶也不複存在,邱氏擦了下不自覺流出的眼淚,強擠出笑容說道:“瞧我,哪壺不開提哪壺,快吃快吃,別涼了。”
不是所有人都像江曉一樣知曉未來的事,陳家是真的覺得陳二回不來了,就沒見過一竅不通的農民上戰場還能全身而退的。
江曉放下碗筷,難得正色道:“邱嬸,我們不能這麽悲觀,豐雲鎮往來的商人極多,其中更有人時常需要穿過邊境,等我們有錢了完全可以托人打聽那邊的情況。”
邱氏聞言雙眼瞬間便亮了,“是啊,說不定還可以托人送衣物錢財過去,賄賂賄賂上官。”
這倒不大可能,軍隊管理嚴格,閑雜人等根本不能靠近,不過江曉沒有說出來打擊他們,有個念想也是好的,反正最多兩年他們就回來了。
大兒媳懷孕了,家裏很快便要再多一個人口,陳三陳四已經十四,也到了說親的時候,處處都需用錢,可邱氏聽了江曉的話後立馬便改了主意,這錢她怎麽也得留一半給她二兒。
陳大二十才娶上媳婦,今年二十三,陳二虛歲也已經二十了,可适齡的人家根本不願和他們結親,說白了還是沒錢鬧的。
如今陳二一人扛下所有,前途未蔔,邱氏每當想起這事心都揪着疼。
飯後,天色徹底暗了。
“邱嬸,那我們就先回去了,卯時在村口集合。”
“行,路上當心。”
明天要帶的東西很多,一輛牛車幾乎都放不下,人肯定是要走着的,江曉倒不怕,可巧兒太小,別再走傷了。
“巧兒,明天我們要走很多路,就不帶你去了,娘把家裏鑰匙給你,随便你是出去玩還是叫小娟到家裏來,走的時候記得鎖門好不好?”
女孩不比男孩,巧兒今年已經七歲了,江曉不想太拘着她,趁着年紀小多玩玩挺好的。
“好,我可以讓小娟來我們家教我認字。”巧兒本來不喜歡讀書算數,可她們幾個小夥伴聚在一起,有的人已經會繡花了,周娟更厲害,竟能把三字經完整地背下來。
這話倒提醒了江曉,她的狗爬字實在太醜,等賺了錢定要多買些紙回來練練。
明日要帶的東西基本都在陳家,江曉沒什麽要準備的,只取出兩塊底料用油紙包好。
按他們商量的結果,一塊底料是要用一整天的,可出攤第一日,未免出什麽意外,江曉還是多準備了一塊。
“巧兒,這是麻辣燙的底料,很重要,你出門一定要記得鎖起來知道嗎?”
“放心吧娘,我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