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幽州之行(四)
光明寺,乃幽州第一大寺廟,內設三十多個殿堂,極為壯觀。主殿居中,高五層,頂部建有金頂。寺內珍藏有大量全國各地,以及其它國君贈予的佛家文物。
最引人注目的藏品是兩座金像。
九年前,魏金兩國進行了一場和親,因舉國罕見的饑荒旱災。這場和親不是公主,而是皇帝的七皇子,楚連道。
金國公主是國君獨女,偶見七皇子畫像,心生愛慕,向自己的父君請求嫁于他。
就是這樣一場單相思,金國國君不舍女兒遠嫁他國,仗着國力雄厚,應允魏國一大筆豐厚的嫁妝,解饑荒旱災之困。
第二年,魏國皇帝思念愛子,希望楚連道攜公主回到魏國探望。金國國君命人打造楚連道金像,連同兒媳金國公主的金像一同送往魏國。
魏國皇帝将金像便放在光明寺內,供百姓瞻仰供奉,紀念這位遠去他國的皇子和大魏子民共同的皇妃。
李月來聽完這段故事,緊緊跟随陳暮雪下車,一邊打望光明寺。
寺門金碧輝煌,原本是普渡衆生的地方,卻與平頭百姓生生拉出距離,往門口排隊進寺的人沒有一個衣衫褴褛的。
二人排隊許久,終于到了入口處。
陳暮雪從衣袖中掏出一張函帖遞給查驗的人。
寺人擡頭打量陳暮雪和李月來一眼,在帖子上畫了一個圈,寫上貳,旁邊注有“男”字。
放行過去後,李月來跟在身後悄悄問:“哪兒來的帖子,我一路都沒瞧見”。
陳暮雪道:“平日這裏不設路障,只是想見寒山大師的人多如牛毛,只有先得了請帖的人才能來”。
李月來拽住陳暮雪肩膀:“我是問你花了多少銀子弄到的帖子”。
商賈之家,沒這種待遇,但銀子好使。
“六百兩”。
聽到這高昂的賣價,李月來啧啧兩聲:“不是說五百兩以下,都動不麽?”
陳暮雪愣了愣,才回想起之前給李月來說這話,嘴角不禁牽起:“這些年就攢了這麽些錢,一回全用光了”。
李月來沒好氣道:“我又不要你的銀子,防我做甚”。
“銀匣子就在房內,回去你一看便知,裏面還剩二百兩,要用就拿去”,陳暮雪很是坦白。
李月來笑了一聲:“瞧你摳搜的,還說是讀書人,處處精明”。
陳暮雪回道:“精明和讀書人并不沖突”。
二人邊說話快走到主殿了,李月來打量主殿外下餃子似站的人:“寒山大師信徒真不少”。
“近百年,魏國就出了他一個大家”,陳暮雪爬上階梯,解釋道。他一邊回頭看向李月來:“帖子只有一個座位,我們就在外面站着聽也一樣,待會兒別講小話”。
大堂是一間細長的房型,能容納五六百人。要站在門口圍觀,估摸連大師腦袋都看不見。
李月來頓時興趣缺缺,轉身道:“打發叫花子呢,你還是快進去瞻仰你的寒山大師,我四處逛逛”。
“诶,你別瞎走”,陳暮雪想喊住他,李月來卻頭也不回,往右邊一棵結滿果子的橘樹下走。
陳暮雪站在高處,看李月來擡手摘橘子,搖搖頭,低頭看手中函帖。
半晌,他轉身直接進入主殿。
光明寺內除了主殿聚滿人聽學,其餘地方比較冷清,李月來走了許久,連個問路的僧人都沒瞧見。
大約都去主殿看寒山大師了,但他感興趣的只有楚連道和金國公主的金像。
是什麽樣的人物,讓金國送來價值連城的東西,還打造金像讓魏國皇帝一解思子之苦。
環看寺內衆多宮殿,要準确找到金像位置,可能寒山大師受完課業,他都找不到。
李月來随手剝開橘子,邊吃邊逛。到底是剛從樹上摘下來,橘肉新鮮多汁,口感特好。
嘴裏滋味甘甜,心情也好了些,李月來哼着調子,七繞八繞,轉進一間小殿準備撞撞運氣。
殿門掩了一半,推開時發出咯吱聲響。
“誰在外面?”
還沒走兩步,李月來就被人發現了。
“額”,李月來站住腳,沒再繼續往裏走。聽聲音,像是個年輕的男子。
殿門是開的,隔着屏風,依稀能看出後面團墊上跪了一個人。
“打擾了,小師父,我在寺裏轉,迷了路”,李月來一邊說,一邊觀察團墊上的動靜。
那人跪着沒動,輕聲道:“出門右轉,繞過一排橘子樹,前行一段路,看到鐵門出去就是正殿正前方”。
李月來賴着沒動,好一會兒,又繼續道:“小師父,我其實是想問問七皇子的金像在哪兒”。
這時,團墊上的人站起來了,往櫃子上放了把折扇:“金像正在修繕,近來不對外客開放”。
李月來答道:“既如此,那真是太遺憾了,七皇子為了魏國百姓,遠離故土,這般仁義之心,我作為子民,雖不能親面七皇子,也當來他的金像前瞻仰一番”。
小師父道:“心意到了就行”。
小師父有些油鹽不進,李月來摸摸鼻梁。寒山大師的講學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結束的,閑着也無事。
他話鋒一轉:“也是,但心意總要有個寄托,可否告知放金像的宮殿在何方位,我也好朝着遠遠拜兩拜”。
“無可奉告”,小師父語氣多有不耐,從屏風後探出半個腦袋,想看看這個如此一意孤行的人。
李月來大大方方和小師父對上一眼,只見小師父很快就把腦袋縮回去了。
雖然只晃了一眼,露出半張臉來,李月來卻瞧得清清楚楚,裏面的小師父不是寺人,是個剛加冠不久的小公子,頭發全束,帶着缁布冠。
見狀,他朝門口後退幾步:“也行”,一邊打商量道:“我在寺內找了半個時辰,渴的很,施主能否給口水喝”。
半晌,裏面小公子沒答話,卻響起了倒水聲。
李月來抱臂等着,琢磨怎麽套這小公子的話。
不多時,屏風後伸出來一只手,把白瓷茶杯放到屏風前,催促道:“給,喝完了便走”。
“……好”,李月來答應着上前幾步。
他确實口渴了,彎腰端起茶杯,将水牛飲下肚。喝完後,眼裏閃過驚訝的光芒。
一間小小殿內擺的茶水竟是君山銀針。
茶水味醇甘爽,他意猶未盡地放下茶杯,盯向屏風,決定再試一下。
“多謝小師父的茶水,方才見這殿左邊有處院子陳設與其他有些不同,我去撞撞運氣吧”。
說完,他慢吞吞轉身,往門口踱。
沒走兩步,小公子重重拍打屏風的木框,警告道:“你若非要強闖,就怪不得我了”。
年紀輕輕,脾性還挺大。
李月來仿佛已經看到屏風後那張傲氣淩人的臉,他低頭掩蓋住嘴邊笑意:“小師父既好言相告,在下便不去了,告辭”。
待腳步聲漸遠,少年轉出屏風看着李月來的背影。
高瘦挺拔,只是自己方才躲得太快,只看清側臉。
李月來出來後,直接往左邊宮殿走,下了一段坡,下面有兩個舞娘打扮的人迎面走來。
二人穿着暴露,腰身和小腿都露在外面,臉上圍着淡紫色面紗,在這寺廟中實在打眼的很。
光明寺何時能讓這樣的女施主進來了。
好奇間,李月來見二人與自己擦肩而過,匆匆上坡,立即轉身喊道:“姑娘留步”。
兩個舞娘停住腳,回頭看李月來,其中一個道:“公子何事?”
李月來朗聲道:“姑娘可知皇子和公主金像在何處?”
一個舞女稍作停頓便搖頭,回身繼續向上走,另一個快速指了坡下靠右邊的宮殿,還沒說話就被前面的同伴扯走了。
李月來遙遙朝舞女背影擡手:“多謝”。
自然沒人理睬他,舞女們身姿搖曳,片刻就消失在了重重廟宇間。
李月來頗為感慨,應當是哪家少爺帶着自個兒的小心肝進來長眼,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光明寺都能進來脫衣舞娘。
他轉身朝方才舞女所指的地方奔去,圍宮殿大致轉一圈,最終立到宮殿正門口,上面寫着“永安宮”。
宮門緊閉,從外觀來看,灰牆青瓦,連正殿邊角縫都趕不上。
李月來很是意外,原以為皇子公主金像放置的地方會多麽富麗堂皇。
他剛爬上臺階,大門後傳出動靜。
門只拉到一半,露出半人過的縫隙,裏面傳出男聲:“此殿不接外客,請施主避開”。
聽罷,李月來站住腳,見裏面人沒繼續說話,轉身下臺階道:“那便不打擾了,告辭”。
他并沒放棄,四處又晃了一遭,真是連個鑽進去的洞都找不到,嚴絲密合。
而且永安宮只有前門,連個後門都沒看見,圍牆足有兩人高,除了殿內屋檐,什麽都瞧不見。
李月來十分掃興,幹脆随意走走停停打發時間,累了找石凳歇息片刻,遇到景好的地方還能駐足一時半刻。
逛了小半會兒,他就發現光明寺內的布景看似雜亂沒章法,但細細一看,其中很有講究。
就這樣一個寺,三十個屋殿,每間的山石、湖泊、綠植、房屋樣樣俱全,而且每個獨殿都是封閉的,配合山石水屋,幽深靜谧。
寺廟北邊還有一個頗大的石湖,碧波蕩漾,水榭長廊頂部纏繞枯萎的草藤,整座寺給人的感覺要比實際占地更加寬闊。
在銀錢允許的情況在,将來新村的街道房屋陳設或可從中汲取靈感,借鑒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