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章節
百姓得朝廷撫恤,已然安居樂業。怎麽轉眼之間,這遼北就又成了重災之地!”
“請皇後娘娘明鑒!”喬雲澤忙跪下請罪:“今年旱情嚴重,為數年之最,開春時有已經有了預兆,工部各方為減少旱情,已經調配了人手前往探查,無奈老天無情,說起來,還多虧去年娘娘賞賜下的銀子,在遼北各地打深水井,百姓才能得以喘息。”
戶部尚書見勢忙道:“娘娘垂範圍後宮,節儉開支,為黎民百姓造福,如今遼北各地都在傳唱娘娘的美德,臣等不敢隐瞞。”
皇後長嘆一聲,将朱砂筆放下:“本宮委屈些沒什麽,只要百姓能有口飽飯吃。你們六部聯合起來想個法子,先解了這燃眉之急,也免得皇上看了這旱情折子心頭更堵。”
大臣們應諾而下。
待文華殿中再無旁人,皇後才與徐雲笑道:“彭晏那老兒是坐不住了?”
徐雲趁機緊忙将彭家昨晚發生的狗血案件告訴了皇後,就見皇後蛾眉倒蹙,杏眼圓瞪,一把手中奏折。
“又是武家!”
“娘娘,武家這般作為,多半是為彭晏大人屢次提到的那位鄭家小娘子。”徐雲是皇後宮中一等大太監,皇後有什麽辛秘,從來不瞞着此人。
徐雲忙賠笑:“娘娘,武貴妃不是總說他們家父慈子孝嘛!若皇上知道她們武家連個庶女都容不下,可不就漏了老底兒?”
“你的意思是......”
“奴才的意思,倒不如把那個鄭家小娘子接進宮中,一來成全彭大人的心意,就封了她做個女官;二來,武貴妃動手謀害這鄭小娘子的時候,也好被咱們捉個現形,叫皇上瞧瞧!”
皇後聞聽後不做聲,良久,才道:“要是武貴妃不上當呢?”
“那奴才就給武貴妃幫把手”徐雲目色中閃現狠絕之色:“就如當年奴才是怎樣幫元後娘娘的。”
皇後面帶笑意,攙了徐雲的手步下高臺。殿外宮女忙将描繪着金漆的門扇打開。夏風徐徐吹進,從文華殿遠眺,能看到整個皇宮中最美的景致,也因此,皇後最喜在此辦公。
“就按你說的,明日早朝後,宣彭晏進宮。”
Advertisement
57、公主
歷代皇後召見朝廷內命婦觐見無可厚非,但随意宣見外臣卻并不合祖宗規矩。
唯獨本朝除外,宣帝的這位繼皇後精明幹練,宣帝又常年病痛纏身,放手後宮幹政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兒。太後對此頗有怨念,然親生兒子不争氣,鬧的老太太也沒辦法,時日一久,皇後想宣見什麽人,絕無外人敢過問。
彭家得了進宮的消息後忙活整一宿,天不亮,鄭離就開始在幾個嬷嬷的幫襯下洗漱穿衣。
衣裳是房氏早準備好的,一件艾綠色的宮裝,顏色偏近蒼白,并不炫目,稍加點綴,只在腰間挂着一支缃色的梅花絡。梳的是簡簡單單雙丫髻,依照鄭離的要求,梳頭嬷嬷只在發髻上插了房氏送鄭離的那根茉莉銀釵。
彭晏滿意的看着鄭離這身裝束。
素雅而不失亮麗,純美又不乏活潑。
外面套好了馬車,彭晏不敢多帶人,自己身邊也不過就是跟着個手底下有功夫的家丁,餘下再加上老管家的兒子,小彭管事。
至于鄭離,芬兒翠兒一概不能帶,彭晏只把一個臨時聘來的老嬷嬷放在她身邊。
這位嬷嬷是宮中出來的教席,對鄭離此番進京有些助益。
車馬不敢走的太急,通往皇宮的主幹道上時不時有當朝大員的車轎經過,彭家便要往旁邊躲閃。從懷貞坊到皇宮,足足走了一個時辰。
馬車內的鄭離府中幹渴,老嬷嬷便道:“姑娘忍一忍,這見主子娘娘是頭等大事,怕吃了東西不雅,所以要空一空肚子。”
鄭離袖子中倒是有芬兒偷偷塞來的兩塊青玉糕,眼下一聽老嬷嬷如此謹慎,不由也歇了偷吃的心思。
“嬷嬷,這皇後娘娘究竟是怎麽個人呢?脾氣可好?會不會不喜我這身裝扮?”
老嬷嬷收了彭家的銀子,自然要替人當好這門差事。她笑道:“皇後娘娘時而威嚴,時而和藹。便拿朝廷中的大事說,娘娘是最雷厲風行不過的,連皇上都贊娘娘為女中豪傑。不過私下裏,娘娘對諸位皇子公主極好,将後宮治理的井井有條。鄭姑娘聰明漂亮,娘娘一定喜歡。”
鄭離道:“到時候還請嬷嬷多提點,免得出了笑話。”老嬷嬷欣然應允。
車駕好容易到了宮門,又經層層關卡審查,才放了彭晏和鄭離。彼時,彭晏身邊已經再無一人伺候,鄭離這兒也就剩下了嬷嬷。三人低着頭随着小太監一路往文華殿方向來。
今日太和殿有早朝,文華殿這兒就顯得冷清許多。
皇後剛剛用過早膳,徐雲躬身進來:“娘娘,彭大人和鄭家小娘子在殿外請安呢!”
皇後端着繪有龍紋祥雲的青花茶盅吃茶,右手拈着碗蓋兒的手停在半空:“這樣早,皇上沒宣?”
“皇上忙着處理遼北旱情,怕,怕沒來得及。”徐雲小心翼翼道。
皇後臉色果然陰沉。
她想擡舉彭晏,已經将彭晏的名兒在皇帝那兒報了號,就是希望皇上能當着文武百官的見見彭晏。
皇上當時并沒答複自己,眼下又不肯不宣見,莫非還為當年耿耿于懷?
徐雲見皇後不說話,便道:“娘娘,要不先請彭大人去太和殿外候一候?”
“罷了,皇上不相見,咱們就是将人送到眼皮子底下又能怎麽樣!”
皇後一擺手,命徐雲将殿外二人叫進來。
老臣得見舊主,當即潸然淚下。彭晏也是半百的年紀,可哭起來比襁褓中的孩子也強不到哪裏去。
皇後見了反而欣慰,不但叫徐雲親自端了椅子來,更道:“彭愛卿回京,本宮和太子也就有主心骨了。”
“臣甘為娘娘、太子鞠躬盡瘁。”
皇後安撫幾句,目光就落在了鄭離身上。見這小姑娘長的雖說漂亮,卻與其生父并不相似,難免有幾分失望。
“這就是你奏折中提到的鄭家姑娘吧!”
鄭離趕忙上前:“民女給皇後娘娘請安!”
“起來起來,這兒又沒有外人,何必拘此大禮!”皇後笑道:“本宮身邊就缺這麽一位聰明伶俐的小姑娘幫忙打下手。彭愛卿,你此舉可謂是雪中送炭啊!”
彭晏十分激動:“能為娘娘分憂是微臣的本分。”
對比彭晏的激動,皇後顯然不願意在一個黃毛丫頭身上耽誤更多的功夫。不過再多說幾句,就打發了徐雲将鄭離帶去偏殿吃點心,她另有大事和彭晏商議。
“鄭姑娘随咱家往這邊來!”徐雲引了鄭離出了正殿,來至左側略小些的偏殿。
文華殿多年來被皇後占用,所以不管正殿還是偏殿,擺設均趨近于女性化。鄭離一進門就被正前方寶座正上方的匾文奪去了注意力。
就見上面龍飛鳳舞寫了四個大字“茂修內治”。
“茂”為美好、才德之意,“修”則指學問、品行操守。
“內治‘又映射了後宮之主皇後娘娘。
當今皇後被贊譽為是“溫恭懋著,克勤克誠,淑帷無咎,敬上禮下,謙和有度”。而今皇後不但費心治理後宮,還要着手處理前朝正午,宣帝為表心中感激,特意寫下這塊匾文,懸在文華殿。
殿中設着朱紅油貼金龍鳳三屏風寶座一張,上面鋪了黃妝緞的坐褥,兩側各有銅燒古垂恩香筒一對,銅燒古爐瓶三件。東邊又有花梨木案一張,擺了官窯銅鑲口蓋罐,青綠漢素扁壺。
鄭離并不知,如此奢華的擺設竟還是是皇後娘娘嚴令節儉下的産物,後宮之中各位娘娘小主處要比這兒富麗不止數倍。
徐雲引着鄭離繞過屏風,卻見屏風後的玫瑰椅上立即站起三個絕妙的少女。
“徐公公,母後可是要見我們?”
徐雲忙笑道:“三位公主太過心急了些,娘娘若得閑,奴才一定馬上回禀。”
“本小主親手做了蝴蝶酥,想着母後最愛吃,特意趁熱熱的送來,徐公公您看......”
“哎呦,二公主孝心一片,得,奴才這就給您走一趟!”徐雲接過二公主手裏的托盞,欠了欠身,将鄭離丢下扭頭走了。
偏殿裏四個女孩子誰也不吭聲,你瞧了我瞧了你。
許久,還是那位做了蝴蝶酥的二公主好奇道:“你是哪家的小姐?怎地穿的這樣樸素!也來見母後?”
鄭離忙欠身施禮:“回二公主,民女錦川縣令之女鄭離,得皇後娘娘聖谕,有幸進宮請安。”
三人一聽,不過是個縣令的女兒,便沒了幾分興頭。餘下那二人便自去玫瑰椅坐下閑談,并不肯再理會鄭離。
唯有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