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章節
笑了笑,道:“容芳儀,這個暖手套好舒服,很漂亮。”
“你要是喜歡,就送給你,可喜歡?”洛紫昕微笑。
穆怿哲頓時眼前一亮,笑呵呵地點頭應允。
“哲兒,休要放肆。”淑妃的聲音響起,含着些責怪。到底不過是五歲孩兒,聽見母親訓斥,吓得連忙要将手上的手套取下,卻被洛紫昕按住了手。
“淑妃娘娘,不過是一副手套,大皇子怕冷正需要它,嫔妾這會兒倒是真的不冷了,送給他倒是正好了。”洛紫昕眼睛望向淑妃。
淑妃遲疑了一會兒,稍一會兒後便微微一笑,道:“難得寧容華如此慷慨,本宮就卻之不恭了。哲兒,還不謝謝寧容華”
這邊廂,穆怿哲見母親應允,自是樂開了花,忙着向寧容華說了些感謝的話,便呆在她身邊說笑了一會兒。
“哲兒,父皇這邊便考考你的功課如何?”皇帝注意到了這邊,順口便問出了口。
“好哇,父皇請問,”穆怿哲轉過身子,面對皇上,恭敬地站直了身子。
皇上淡淡一笑,說:“聽說前陣子師傅教了你不少古詩,你背幾首聽聽?”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穆怿哲偷偷看了一眼看上,用極低的聲音又道,“北風其喈,雨雪其霏……”
皇帝聽完後哈哈大笑,揶揄道:“哲兒,你是冷過頭了,連背詩也盡挑些寒冷的句子嗎?想讓這大殿內的人都随着你一起寒冷嗎?”
穆怿哲羞得趕緊将頭低下去,小臉漲得通紅。
皇上止住了笑,說:“不過這詩算是背得不錯,還有沒有別的?”
穆怿哲抓了抓腦袋,擡起頭,朗朗上口:“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 ,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好,不錯,教得好,學得也好。淑妃,哲兒大有前途,可要好生教導着。”皇帝滿意地點着頭,臉上露着欣慰的笑容,看着淑妃的眼神也越發溫柔。
Advertisement
淑妃受寵若驚似地連忙起身福了福,道:“臣妾謹遵皇上旨意。”
“嗯,哲兒小小年紀,謙禮有加,有些慧根,好好教之,将來必成大氣,我大武國也後繼有人。”皇上高興地和身邊的太後說着。
不過這話卻讓有些人心裏不舒坦了。話裏雖沒有明說,但隐隐約約含着要立穆怿哲為太子的意願。雖然說穆元祯膝下僅此一個皇子,但是誰也不能保證未來幾年內別的嫔妃不出生新的皇子,因此這話是說早了,也讓一些人心頭起了些惱恨,一邊是責怪自己肚子的不争氣,另一頭便是對淑妃投向了妒忌的目光。
淑妃這頭當然高興,皇上很久沒有這樣溫柔地看着她了。母憑子貴,兒子便是她的王牌,她不由向穆怿哲投去了欣慰的笑容。
“現在宮裏又多了二位妹妹有身孕,皇上會有更多的期待,指望着我大武國能夠多多地開枝散葉。”賢妃嬌滴滴地開口道,順便眼角的餘光冷冷地瞅了一眼淑妃,其意明顯,不過就是在提醒淑妃得意過頭了。顯然,這句話還是有些威懾力的,淑妃頓時笑容有些僵了。
“賢妃這話說得好哇,哀家也等着多抱幾個孫兒。”太後鳳眼笑成直線,目光便投向了程才人和茹妃,道,“你們兩個可得争氣些,養好身子給皇上生個白白胖胖的皇兒哦。”
聽了太後此言,程才人和茹妃連忙站起身,福身說了些恭維的話。
太後大喜,便道:“兩位現下正需要補身,哀家讓禦膳房炖了些大骨湯,你們兩個都喝點,補補身子。”
“謝太後賞賜。”程才人和茹妃異口同聲地說道。
不一會兒,禦膳房便端來了大骨湯,擺放在兩人的桌前,在太後的凝視下,兩人也不敢怠慢,忙端起湯碗喝了下去。
“嘔……”茹妃喝了幾口後,突覺胃脹難受,竟忍不住作嘔出聲,惹得所有人都看向了她那邊。
“對不起,臣妾這些日子害喜嚴重,所以,嘔……”話還沒有說完,又是一陣惡心。
不過太後并沒有因此生氣,反而更加眉開顏笑,道:“這害喜的歷害的,說不定便是位皇子了。許是這湯太過油膩,茹妃是不适應了,是哀家沒有考慮周到,呵呵。”
“臣妾不敢。”茹妃說着便放下碗,走到太後跟前,盈盈下跪,道,“是臣妾自己的問題,與太後無關。”
“好了,好了,哀家說着玩的,看把你吓的,快起來。”太後樂呵呵地喚她起身。
這時,程常在也走了出來,站在茹妃身邊,同時向太後行了禮,說:“謝太後賞賜。”
“好,好,都好,只要你們能為皇上添個皇子,那哀家可就更高興了。”太後抿嘴直笑,眼睛正好瞥見了在寧容華身邊玩耍的大皇子,靈光一動,便道,“聽說這小兒猜的最準了,哲兒,你過來娘娘,這程才人和茹妃肚子裏的,都是弟弟還是妹妹呢?”
穆怿哲看了看太後,點了點頭,稚氣的小臉上露出了可愛的笑容,慢慢地向茹妃走去。
洛紫昕嘴角微勾,俏俏地從衣服上扯下一小顆珠子,手指微微用勁,直朝穆怿哲的腳底滾去。那五歲小兒便是腳下一滑,硬生生地踉跄了一下,便往茹妃身上倒去。茹妃一驚,身子稍後退了一下,差點便撞到了太後的案幾上,幸好被眼明手快的正在皇上身邊服侍的小衛子給扶住了。
驚魂未定的茹妃使勁地拍着胸口,連說:“還好,還好。大皇子可要小心些才是。”
“不是的,剛才兒臣是……”穆怪哲估計正想說他的腳下有異物,洛紫昕便站起了身,順勢扶住了剛剛被這一撞也同樣受了驚的程才人。
“啓奏皇上,太後,茹妃和程才人受了驚,該找太醫過來診下平安脈才好,以免龍子有損,那就不太好了。”回頭看了一眼滿眼委屈的大皇子,又道,“大皇子也不是故意的,望請皇上不要責怪。”
“寧容華說得極是,快傳太醫。”太後說。
茹妃這會兒便已是定了神,向太後福了福身,說:“謝太後,不過臣妾感覺無礙,不用這麽麻煩請太醫了。”
“要的,怎麽可如此馬虎。”太後連道。
“真的沒什麽,并未撞到身子。”茹妃想必是不想讓太後覺得自己嬌情,連連擺手相拒。
不過太後便是鐵了心了,也不管茹妃如何拒絕,便宣道:“傳太醫。”
很快,兩位太醫便上了殿,程才人和茹妃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由着太醫為自己把脈。
須臾,為程才人把脈的李太醫走到太後面前,作揖回道:“回太後,程才人胎象穩定,并無大礙,臣回頭再給她開一副安胎藥,好好養身便是。”
太後和皇後微笑着相視了一下,眼神稍有放松,道:“好,那你便下去開藥吧。”
那一廂的胡太醫也為茹妃把完了脈,走到太後和皇上面前,回道:“啓奏皇上,太後,茹妃娘娘胃脹食滞,需要開一些消食清腸之藥便可,日常飲食需清淡。”
太後哦了一聲,又問:“那腹中孩子可好?”
胡太醫頓了頓,眼中似有驚愕,道:“太後,這……”
“有何不妥,但說無妨。”皇帝見胡太醫眼神閃铄且言語支吾,頓時時便起了疑,太後心裏也起了些擔憂,急急問道。
“皇上,太後,據臣所探,茹妃娘娘并未有懷孕之兆,也無流産之跡象。”胡太醫說完便垂下了頭。不過,此時殿內便傳來了陣陣唏噓之聲,可想而知,這句話帶來了多大的效應。
“你胡說什麽,本宮怎麽會沒有懷孕。剛剛還害喜來着,這所有人都看見了的。”茹妃厲聲喝道。
胡太醫說:“娘娘,那只是因為您最近腸胃食滞而引起的惡心之狀罷了。”
“可是,本宮的月信也沒有來,種種跡像都表明本宮是有孕的。”茹妃不可置信地反駁道。
“可能也是腸胃問題所致,這些需要問下平日裏為您把平安脈的秦太醫了。”胡太醫面對茹妃的咄咄逼人,稍稍退後了幾步。
皇帝和太後的笑容算是徹底凝結住了,皇上的臉色變得嚴正,道:“那就請秦太醫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48、變化
秦太醫來到殿內的時候,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他的身上,皇上的目光更是如鐵椎般刺了過來,他不由深深地打了個冷顫。
“去瞧瞧,茹妃的脈象究竟如何了?”皇上的聲音冷得像塊冰。
秦太醫唯唯諾諾地行了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