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被斷定克親的嫡長子(三)
靖國公府在白露寺禮這麽多年佛也不是白禮的, 面子還是有的。拿着靖國公府的貼子,周安順利見到了白露寺的住持慧雲方丈。不得不說,這算得上一個比較親民的大師了, 最起碼不用他三顧人家就答應見面了。慧雲大師慈眉善目的, 見到這位方丈大師,周安笑眯眯地施了個禮“方丈大師, 小子周安這廂有禮了。”周安先表明身份。“小施主有禮了,坐。”慧雲楞了一下,不過很快點點頭。他還以為來的是靖國公府的小公子, 沒想到是那個全京城有名的“刑克六親”!
不過他好歹也是個大寺的住持,還不至于為了這點陣仗失了神色。說實話, 他是有點看不上聞法的。人家建安侯府喜得麟兒的好日子,他跑到人家府門口, 說人家孩子刑克六親!真真是過分!
不管真假, 這種行為和慈悲為懷都不沾邊吧。雖說後來聽說他送了個玉佩, 可偷偷送不好嗎?幹嗎廣而告之地讓人家孩子背上這麽一個傳言,以後的人生路注定要崎岖許多。不過這孩子可是人家建安侯太後的救命恩人親自蓋章的刑克六親的人, 他敢出來唱反調嗎?他要敢,搞不好到時候打的就是太後娘娘的臉了!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天子他娘要是怒了, 後果也不會太好。這達官貴人們有時候一個小脾氣, 底下自有人會幫他們出氣, 到時候可能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遭殃了,他又能如何?
他們白露寺好多僧衆呢。為了這些人着想,他也只能幹看着,不可能表态跟聞法嗆聲的。他對周安仁慈了, 就是對他們白露寺這麽多僧衆的殘忍了。再說,周安有爹有娘有家族,還真用不上他操心。還有就是,搞不好這還涉及到官場上的鬥争呢,他是沒興趣摻和的。“多謝大師。”周安在方丈下首坐了。“我娘小時候,就喜歡跟着外祖母來白露寺禮佛,她常跟我說起,方丈大師當年的風采。”
和聞法不同,慧雲是從嬰兒時就被上任方丈撿了回來養在寺中,從小在寺裏長大的。慧雲從小就聰慧,學一知十,深得師父喜愛,後來,更是把衣缽傳給了他。周安覺得這應該是個不錯的開場話題,馬屁,趕緊拍起來,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嘛。當然,這位方丈要是能想起他娘從小到大在這裏布施的銀子,就更好了。“蘇施主過獎了。”周安他娘姓蘇,靖國公府的女眷,慧雲好多也都認識。“法靜,給小施主上茶。”慧雲方丈吩咐旁邊的小沙彌。“多謝大師。”周安趕緊謝過。不一會,茶上來了,周安對小沙彌點頭致謝。畢竟事涉太後,周安這事兒,慧雲自然是不肯輕易表态,兩人打了半天機鋒。最後慧雲道:“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場修行,佛由心生,努力修行,方能度人度已。”
出家人到底講究慈悲為懷,他多點化兩句,也算是對得起靖國公府這麽多年來的香油錢了。白露寺一行,周安收獲不大,但是,人家慧雲大師自始至終也沒說過他克親不是。周安覺得,是時候把眼光再放長遠一點兒了!
京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寺廟還是很多的。這年月,畢竟和現代社會不一樣。要是現代社會,他被一個高僧指名說克親,最起碼是一個京城的大熱搜,而且吃瓜群衆都會好奇想認識一下,知道他長什麽樣。以後傳瓜的時候才有話題不是,這也是個談資呢。現在不一樣哦,雖然大家都知道建安侯的嫡長子周安克六親,但是周安長什麽樣,他們可能還真形容不上來。于是,周安找機會去其他幾家寺廟的方丈眼前都晃了一圈,最起碼從幾位方丈的眼神裏,沒看出異樣來。也就是說,方丈們看到他的時候,眼神沒有一絲波動。這可不像是見到一個克六親都克到要驚動聞法大師親自下凡從郊外的天德寺跑到他們建安侯府去蓋章的人的樣子。*
“娘,這塊玉佩………”周安問起蘇氏。他娘都用禿驢稱呼聞法了,為什麽會讓兒子一直帶着禿驢送的玉佩呢。“說起這塊玉佩,唉!”蘇氏長嘆一聲,臉色沉了下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仇人盯着咱們家,你小時候,有一次貪玩,把玉佩扔在地上,沒兩天,你爹就染了風寒。還有一回,差不多你四歲的時候,玉佩被你不小心扔在地上,晚上你祖母就開始頭疼。娘以前還想着,把這塊玉佩處理掉,後來就……………”
這塊玉佩要是沒了,要是夫家有人出了什麽事,都會算在她兒子頭上。保不齊會有人借機生事,到時候他們母子就是衆矢之的了。蘇氏對這塊玉佩明顯是很忌諱的。只是,沒有辦法。嗯?
周安突然想到了,聞法醫術好像很高超。能進太醫院的,都有兩把刷子。人家聞法可是以一已之力治好了被太醫院全體太醫們判了死刑的太後娘娘呢。過了半年,周安派去調查聞法的兩個管事回來了,說并沒有查到聞法在隴西生活過的痕跡。周安皺了皺眉,看來,這位聞法大師,隐藏得還挺深吶。要麽,就是他并不是隴西人,當時故意裝着隴西口音,要麽就是把在隴西生活過的首尾都掃幹淨了。算了,不管這麽多了。反正,聞法對他有惡意已經基本上沒跑了。如果他所料不差,柳姨娘也會醫術的,并且和這位聞法大師是有聯系的。他并不是憑空猜測,因為只要這個邏輯,才能解釋為什麽聞法會在他出生那天不顧高僧形象親自出來鬧動靜,然後他丢了玉佩家人就會生病。--因為這個傳聞,祖母一直不太喜歡他,連帶得對生了一個克六親的孫子的兒媳婦也非常不喜,這不,人家柳姨娘就承歡膝下了呗,她有的是機會接觸祖母,并且有能力讓她頭疼一下子,也讓他爹得個風寒啥的。*
不久,京城一個當鋪裏有人當了一塊玉佩。質地還算不錯,客人有點落魄的樣子,穿得衣衫有些發舊,要的死當。當鋪嘛,收東西,肯定是低買高賣,要賺差價的,很快,玉佩被一個鄉下地主之家的少爺買走。地主家的小少爺在京城的晨陽書院上學,也不知道怎麽地,就有書院的同學說,地主家的小少爺這塊玉佩跟聞法大師送給建安侯的那位嫡長子的玉佩一模一樣。地主家的小少爺聽了當然是不高興的,說的好像他偷了建安侯的那位嫡長子的玉佩一樣。人家那玉佩是高僧聞法大師所贈,還是在佛前供過的,你幾個意思?別以為你只是內涵我就聽不出來!
讀書人講究的是動口不動手,于是,兩人就開始撕逼起來,這一撕,撕出了名氣,撕了幾天後,建安侯府一個族人正好也在書院念書,知道後,就很好奇,想看看這塊玉佩。這位一看,不由大驚失色,不得了,這塊玉佩跟周安那塊真的一樣哎。這同學就說了,不如這樣,你這塊玉佩多少錢買的,賣給我,你再重新去買塊新的得了。他們家嫡枝的少爺,家裏的玉佩居然有同款,他也很沒面子的好不好。這人雖然只是建安侯府一個族人,但是人家祖宗厲害呀,都是開國建安侯爺的血脈後代,他一個地主家的小少爺,哪裏願意得罪呢,就也很爽快,錢不要了,送你就是了,算是交個朋友。建安侯府的族人也不願意為這幾十兩銀子給族裏招黑,就非要花錢買,你多少錢買的,實話實話,你要不說,我還得去給你買東西的地方打聽,那多麻煩,你現在就是原價賣給我,我也交你這個朋友。地主家的小少爺一聽,也就恭敬不如從命,按買來的原價賣給了建安侯府的族人。這個族人拿着玉佩,就送到了周安他娘蘇氏那裏。這塊玉佩出現的這麽蹊跷,他也怕有什麽針對他們族裏的陰謀,肯定要拿到他們侯府的主母那裏瞧瞧的。蘇氏拿到族人拿過去的這塊玉佩,也是疑惑不已,真的和她兒子的那塊一模一樣。難道,聞法大師還兼職做玉器批發生意麽?
這一般的玉器店裏,玉器,特別是玉佩,上面都會雕一些圖案的,除非是一對玉佩,否則沒什麽特殊原因,很少有人會雕兩件一模一樣的,總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什麽東西都是物以希為貴不是。獨一無二的東西才能賣得上好價錢。周安的玉佩,雖然是聞法送的,可因為接了他這塊玉佩,建安侯府當時可是立馬給天德寺添了五千兩的香油錢!說得直白一點吧,這其實就是相當于建安侯府花了五千兩銀子把這塊玉佩買了下來,只不過大家都心照不宣,其實怎麽回事,雙方都心知肚明。何着,他們花了五千兩銀子買的,跟人家一個小地主家的孩子從當鋪買來的東西居然一模一樣!
聞法,你沒有心!蘇氏當下就怒了。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10-07 20:02:24~2020-10-09 22:30: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玄學光環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