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魏頂有備而來,中人來到堂中,請雙方确認文書。王蔭堂行動不便,由王金氏拿過放在他面前。當看到文書上寫道“……康成五年五月三十魏頂押給王蔭堂西山上田三百畝,康成十年七月二十贖回,贖金已交付清楚,此地永遠轉入魏頂名下……”不禁大驚。他原本挂在王蔭堂名下的只有一百畝,現在确道是三百畝。
王金氏也看到了魏頂在文書寫了要回三百畝地,先前魏頂挂了多少地她是清楚的,因此王金氏開口道:“這文書想是寫錯了,不是一百畝嗎?緣何成三百畝?”
魏頂皮笑肉不笑的答道:“王夫人,這沒寫錯。當日我挂在你們名下的确實是三百畝,還請簽字畫押吧。”王金氏着急道:“想是你記錯了,我這兒有原來的地契的,上面寫的一清二楚。”
魏頂斷然道:“不必看了,确然是三百畝。你們也不必再争了,趕快簽字畫押,我們兩相了結,王大人也好養病。”王蔭堂氣的用手指着他:“你……”王金氏也憤然道:“豈有此理,你這是明搶了。”
魏頂陰陰一笑:“王夫人言重了,如果是一畝兩畝的,看在王大人的份上也就算了,但事關二百畝地,請恕在下不能相讓。王夫人如實在不服,小可只能去敲鳴冤鼓了,請青天老爺做主了。”
王金氏憤恨的說:“你是欺我家現在無人,由你欺負了?”
魏頂森森一笑:“王夫人言重了,今日想來王大人畫不了押,那小可三日後再行上門。望到時,王大人、王夫人能記起來确實應該還我三百畝地來。否則,小可就只有請青天大老爺做主了。”說着就帶人揚長而去。王蔭堂被氣得差點二次中風了。
姓魏的臨走撂下的狠話是很有效的,王家當然是不肯、也不敢上衙門的;雖然挂靠田地這事很多有功名的人都在做,但朝廷可是明令禁止的;這事一直是民不告官不究的,一旦攤開了講,就不美了。姓魏的當然知道這點,自認為抓住了王家的死穴,所以才不依不饒想要訛詐二百畝地。
而且,如果一旦上衙門,以王家如今這情勢,這厮是贏定了。這姓魏的就是靠打官司起家的,這家夥養有狀師,專門給他打官司,在衙門裏也是很有門路的。
王金氏怕魏頂真的上衙門,又怕這姓魏的還有後招,就四處托人走關系,想提前打點好各路神仙。正所謂人走茶涼,現在王家的情形是,人未走茶已涼。
這世道,錦上添花多的很多,雪中送炭就不多見了。奔走了兩天,也只找到一個與衙門有點關系的族叔答應幫忙,不知道頂不頂事,但至少有根救命稻草,心下稍安。
正所謂多事之秋,田地的事兒還未了,王家的布店也出事兒了。有人來店鬧事,說王家的布以次充好,拿回家發現被鼠咬過了,這個明顯是攀咬,買布時大家都會仔細的看過,誰那麽傻,買被老鼠咬過的布回家。
但這人偏偏說是買給自家女兒繡嫁妝的,給被老鼠咬過的布匹給他,極為不吉利,要王家給菩薩上香做法事的錢,末了,王家陪了一匹布外加二十兩銀子才了事。
而王家的酒肆也被人告發在酒裏摻了水,這個到是真的。現在的酒肆就沒有不摻水的,這簡直就是行規,要不怎麽叫水酒嘛;其實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被人大剌剌的嚷出來,這又是另一回事了。這弄得王家的酒肆生意一落千丈,還被人指指點點。
王家上下一片焦頭亂額,事情還沒完沒了。在魏頂來鬧事後的第二天,王家原來柳樹井的鄰居劉昌富也找上門來。也是先探看王蔭堂的病情,看到王蔭堂翻身無望了,也是即刻變臉。
拿出一張地契,說是王家現在的宅基地是他的,他現在要要回去,要麽給他二百兩銀子,要麽将王家祖宅抵給他也可以。王金氏為怕将丈夫氣出個好歹,連忙将王蔭堂送回卧房,不讓他面對這些龌龊之事。
Advertisement
王蔭堂進得室內,痛心疾首,想到自己正值壯年,卻動彈不得,眼睜睜的被人欺負而毫無還手之力。看着弱妻幼子無人護持,處境艱難,忍不住雙淚只流。
玉然長這麽大,父親在家中一直像一顆大樹屹立,從未在她們面前流露出軟弱的一面,現如今見到父親被逼如此,真是心如刀絞。忍不住開口道:“父親,不必着急,這些宵小之輩向來都是跟紅頂白,過了這段時日,自然就好了。”王蔭堂這才注意到玉然也在,忙慌亂的擦了把臉,假裝閉目養神。
王金氏叮囑玉然伺候好父親,又轉身出去對付那姓劉的無賴。王金氏道:“劉兄弟,你說這地契的事兒,當日我們早已了結。我們用地換地,用了西城外的十畝地換了你這一畝多地,緣何現今如此講,想是你記錯了。”
劉昌富無賴的說:“王嫂子,我當日可沒同意将這塊地給你們,只是說暫時讓你們用一下,誰知你們就在這上面蓋房子了。你非要說西城外的那十畝地是你家的,那你拿回去好了。我現在只是要回我的這塊地,你們這房子我可沒打算要,免得人說我欺負人,要不,你們将房子拆了,地還我。”
遇到這樣的混人,王金氏差點被噎死:“大兄弟,當日我們說好了地換地的,這地契上寫的清清楚楚,怎可說暫時給我們用一下。”姓劉的道:“你看,這地契上明明白白寫的‘今轉清平巷一畝二分地給王蔭堂用…….’你看,是不是是給你們用,沒說給你們,這地還是我的。”
王金氏氣得都不想說話了,耐着性子對劉昌富說:“大兄弟,人要講道理,怎能如此胡攪蠻纏呢。”
姓劉的怪叫道:“我可沒胡攪蠻纏,我說的是事實。現在王大哥身體不好,讓你們搬家,是有點為難了。王嫂子,你看,要不這樣,将你們柳樹井你們家老太太住的房子陪給我,我們就兩清了,你看如何?”
王金氏實在忍不住了,叫王媽道:“将他給我趕出去。讓他滾。”王媽就讓姓劉的出去,他還磨磨唧唧的不肯,還在叽歪,王媽可沒有王金氏那樣的好性兒,拿起雞毛撣子抽過去:“滾,還不快滾,老娘抽死你。”
魏頂說的三日之期很快便到了,這日魏頂帶着中人、書吏、狀師,一群人威威赫赫的來了。王家這邊也是傾巢出動,王老太爺,幾個伯父俱都在坐。之前請托的族叔還未到,不過也答應今日必到的。
魏頂對着王老太爺他們抱拳道:“老太爺、老太太也來了,給老太爺、老太太請安了。”
又抱拳團團一圈道:“衆位兄弟也在,魏頂有禮了。難得今日大家都到齊了,那我們今日就好好的說說這三百畝地的事兒了。大家都忙,小可也就開門見山了。這三百畝地本就是我的,沒什麽好說的,想着王大人身體有恙,所以當日小可并未立即請王大人簽字畫押。今日前來,想必王大人已思量好了。”
衆人讨價還價了半天,魏頂毫不讓步,堅持要地三百畝。最後王金氏道:“當日你只挂了一百畝,現如今要三百畝,這斷無可能。”魏頂聽後冷笑道:“既然王夫人如此說了,那小可也不耽誤大家的時間了。那我們就衙門見了。”
這時,族叔王蔭武到了,王蔭武笑道:“魏兄弟,稍安勿躁,有事大家好好商量,何必動不動就要見官呢。”魏頂見到王蔭武,忙滿臉笑意的迎上前去,“原來是王師爺,您也來了。失禮失禮了。”王蔭武問道:“先前是所為何事要讓魏兄弟你去見官呢。”
魏頂道:“哈哈哈,也沒什麽大事,只是我有三百畝地在王大人這兒,現而今王大人只肯還一百畝,幾番商讨不下,小可無法,只能見官了。”蔭武:“原來是此事,這只要文書中人齊全,大家掰扯開也就是了,何必非要見官呢。”
魏頂道:“王師爺所言不差,那趁王師爺在此,那我們再好好掰扯一下,啊,哈…….哈…..”蔭堂道:“不急,不急,先吃茶,先吃茶。”
邊吃茶,王蔭武邊勸魏頂道:“是人都有急難之處,不可因一事而忘全部。人生在世,起起落落。萬事留一線,日後好見面,何必将事情弄得毫無轉圜之地呢。”魏頂聽後不置可否,蔭武見之,知道對這種唯利是圖的小人,情義是沒用的,只有利益與威吓才有用。
過一會兒,又狀似無意的對王老太太道:“玉然呢,玉然這丫頭,我都來半天了,還不出來見我。”王老太太道:“在屋裏呢,這丫頭大了,今兒人多,不好讓她出來見人。”
蔭堂笑道:“嗯,丫頭大了,要說親了,是該害害臊的。今兒來時見到陳山長夫人了,她還特意問起玉然來,說起玉然,那是喜歡的不得了。”
魏頂聽到這,心頭一動,作為一個靠打官司發家的人,消息靈通是必然的。前兒他好像隐約聽到說有貴人相中了這王家丫頭,今兒聽王蔭武這意思,莫非還真有其事。這王家丫頭顏色極為出色,說不定是真的。自家這事兒莽撞了,應該多等幾天再上門的。
不管是真是假,再等幾天再看,今日是不能再行相逼了,趕緊了結走人。做為長年混場面的人,這點轉合能力是有的,馬上若無其事的說:“哎呀,看看我們這些外人杵在這兒,王小姐都不好出來見叔叔了,啊…….哈……哈.,我們還是走吧,不耽誤王小姐叔侄相見了。”
又團團一抱拳“老太爺、老太太,衆位兄弟,王家嫂子,今日多有叨擾,在下先行告退,改日再來上門請罪,啊……哈…….哈…….”
暫時将他吓退,王家衆人知道,這種小人一旦知道王家沒有他需要忌憚的人,馬上又會卷土重來.當務之急,王家要趕快打通關節,找到得力之人,讓這厮不敢告,或者告了也過不堂。當然這事仍然請托蔭武,蔭武答應必定鼎力相助。不過也說了,實在不行也只有破財免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