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 33擔憂成真(一)
在懷孕十一個月後,皇後娘娘誕下小公主,本應舉國歡慶的事,卻因這超乎尋常的月份而蒙上了陰影。
韓施巧自請禁足于關雎宮兩月,首次出宮。
在給祯武帝遞了請罪折子後,霍榷又讓韓施巧向王皇後自請禁足的懲戒。
韓施巧越過皇後給祯武帝上折請罪,雖說皇帝亦是有權過問的後宮之事,可掌管後宮的始終是皇後,如此一來韓施巧的做法多少都駁了皇後的臉面,因此霍榷讓韓施巧再向皇後請罰。
在祯武帝核批了韓施巧的請罪折子後,皇後就是有心借此重罰也是不敢了的。
袁瑤是聰明有餘,所欠缺的正是這樣的周全。
被褫了封號,降了品級,如今只是正六品貴人的韓施巧,再無肩輿儀仗,只得與貼身的侍女一路走去坤和宮,給皇後請安。
出門時還不覺,現下卻雨雪飄渺,不一會兒夾道上積雪薄薄,一路走來拾得腳印無數。
宮中人最是攀炎附勢的,真是人情世故,轉面炎涼。
“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吧。”韓施巧自言自語道,擡手想去接飛雪,卻落得一手的濕冷,讓她久久回不過神來。
萃芝是韓施巧第一次觐見皇後時,皇後給各位新人賞下的。萃芝為人謹慎老練,話語不多,可往往一句便切中要害,很得韓施巧的信賴。
萃芝早便查人回宮去取來了傘,回身拿過油傘打開遮在韓施巧的頭頂,輕聲道:“小主,時辰不早了,再不走便要遲了。”
韓施巧恍然醒來,擡眼看看已在眼前的坤和宮,随手撥去落在滾大毛邊素羅繡百花吉祥圖方領夾衣上的雪花,再讓萃芝扶扶額上的灰鼠攢玉珠的昭君套,儀容并無不妥後,方步入坤和宮。
剛進門,韓施巧便發覺氣氛不對。
往日裏,倘若皇後未起會有女官守在正殿前,來請安的衆位妃嫔也會等在殿外,三五成群的或是寒暄或是攀談。
可今日不管殿外還是殿內都透着詭異的安靜。
Advertisement
“小主,你看。”萃芝向正殿的方向比了一眼,提醒韓施巧道。
只見正殿前的大紅繡團福紋的錦緞簾栊從裏被掀開,王永才從裏頭走出來,正囑咐他的幹兒子長生事。
王永才是禦前總管太監,禦前随侍,也便是說,祯武帝在那裏他就得在那裏。
韓施巧看了眼被簾栊遮擋了的正殿大門,心道:“難道皇上在裏頭?可是今日為何這般快便下朝了?”
長生領了話,便要匆匆跑了,見韓施巧主仆也不過是急急行過一禮又跑了。
王永才則笑容可掬地近前來,“奴才給韓小主請安。”
韓施巧虛挽一把,道:“王公公免禮。”
“見小主依舊如故,老奴便放心了。”這些個話王永才說了數十年了,張口便來,“小主禁足瑞禧宮,皇上每每聽到旁人的琴瑟之聲,總猶嘆種種的不及小主之處。”
韓施巧略作嬌羞态,“不能陪皇伴駕,還勞皇上挂念,是嫔妾之過。”稍頓後,“王公公在此,難不曾是禦駕駕臨?”
王永才緩緩将笑容收起,臉上的千溝萬壑倏然填滿了擔憂,讓他那雙稍顯渾濁的老眼所流露出的心緒都真切了幾分。
自進宮以來,具有這樣精湛演技的人,韓施巧是見過不少了,自認終其一生怕是也學不來的,因實在是太違心了。
王永才對她道:“皇後娘娘誕下小公主,衆位娘娘、小主前來祝賀,也不知是康嫔身上的什麽物件沖撞到了小公主,突發不适,皇上在朝上得知便匆匆趕來。”
康嫔?韓施巧愣了下,才想起是王谂。
韓施巧正要再問,見長生帶着位禦醫,兩人一路低頭疾步而來。
王永才也不好和韓施巧多說,告了罪帶禦醫進正殿去了。
看着那簾栊,韓施巧忽然覺得很累,邁入那一簾之隔便又是勾心鬥角。
韓施巧深吸了幾口氣,蓄足了氣力才邁進殿中。
只見平時皇後接受衆嫔妃請安的西殿裏,衆位嫔妃神情各異,但皆在關注着皇後寝殿內的動靜,唯恐錯過了風吹草動。
是故,韓施巧的到來并未引起任何的波瀾。
就連平日裏愛找韓施巧是非的王谂也心不在焉地引頸探望。
韓施巧自然是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就靜靜地站角落的花幾旁,看衆人百态。
王谂是南陽伯的遠房堂侄女,自然是皇後一系的,她本人雖不得寵,但有皇後扶持。進宮只半年,位分卻已有晉升,如今是位列九嫔。
雖也不過是九嫔之末,但也是一宮的主位娘娘了。
韓施巧稍将目光移開,見馬葶若有所思地站在簇擁着淑妃的衆人之中。
馬葶,內閣首輔的孫女,屬和皇後分庭抗争的淑妃一派,朝中內閣黨的兒女們也多是這一派系的。
當初選秀之時,在新人堆裏馬葶頗有威望,可在淑妃一系中她便不出衆了,加之祯武帝對她平平,因而位分自進宮來一直都未曾動過。
淑妃元國公之女,大皇子生母,在祯武帝前邸時便是側妃,和先皇後一同進的府,比王皇後的資格更老些。
以她的資格本有望列九妃在首,可她一直不得太皇太後和太後的喜歡,倘若大皇子不能登基,那淑妃将是她一生的封號,新帝登基也不過多個“太”字。
除了這兩系人馬,自然也有第三方的,不被兩個派系所接納的人,其中以周祺敏尤為突出。
周祺敏的伯父周廣博——原都指揮使司都指揮同知,因周老太太病逝而丁憂去職,令周祺敏在宮中的地位頗為尴尬,幸得祯武帝念及周廣博的君臣之誼,對她不至于冷落,這才有了立足之地。
還有賢妃和寧妃,這二人中立不參與任何争鬥。
寧妃霍氏,霍榷長姐,鎮遠侯霍榮亡妻官氏所出,如今育有公主一人。
賢妃蕭氏,祯武帝心腹之臣蕭寧(就勸祯武帝準周廣博丁憂的甘肅總兵)的胞姐,只為人處世十分低調,且身體常年不适,今日也依然未來。
自然韓施巧也屬同不被這兩系接納的,她是一朝得寵招人怨的。
此時,分屬不同派系的人,面上的神情都略有不同的。
皇後一系的人略顯焦急不安,特別是王谂。
而被衆人簇擁在正中的淑妃,則有些幸災樂禍。
韓施巧站了許久,終有兩人留意到了她。
寧妃望着她微微一笑,又悄悄對她擺擺手,示意勿用過來了。
因霍榷的關系,韓施巧和寧妃有頗多接觸的機會。
寧妃軟弱無主見,但為人和善,不擅與人争長短,倘若不是鎮遠侯還在,和她本人并未生育有皇子,不然墳頭上的草都及人高了。
韓施巧明白寧妃的意思,便在角落福身遠遠地給寧妃行禮了。
而另一個留意到韓施巧的人是馬葶。
對韓施巧,馬葶有羨慕也有怨怼,更多的是不甘。
馬葶自以為不論是才藝還是形容,沒有那一點是不及韓施巧的,而且她還有韓施巧望塵莫及的出身,可她就是想不透,祯武帝為何就只對韓施巧情有獨鐘了?
故而當看到韓施巧時,馬葶也只是一眼便擰頭向別處,她不想讓韓施巧又成衆所矚目之人。
今日那個該被衆人關注的人應是她了,因她終于有這樣的資本了,想到此,馬葶不覺又将腰身挺直了幾分。
這會子,皇後寝殿中終于有了動靜,隐隐可聞是皇後被訓斥,“……傳朕口谕,即日起賢妃、淑妃、寧妃一道協理六宮。”
淑妃只覺喜從天降,砸她個措手不及,可她也是宮中的老人了,自然不能讓這份狂喜形于表,故而只拿了手絹虛掩了下口鼻,佯裝什麽都沒聽見。
須臾,禦醫落後祯武帝半步,從寝殿中走出。
祯武帝仍着明黃十二團龍盤領的衮服,可見是真的是剛從朝上下來,未來得及換常服便到坤和宮來了。
衆嫔妃起身去迎。
在座的就淑妃位分最高,由她代衆擔憂不已的嫔妃們問候小公主也不為過。
“皇上,小公主可大好了?”淑妃說着執起手中的絲帕拭拭眼角的濕潤,“可憐小小年紀便遭這等罪,真讓人于心不忍。”
淑妃說這話時,便有人很适時地跟着擔憂得潸然淚下,殿內此起彼伏的低聲抽泣。
說祯武帝有多英俊談不上,但已年過而立加之身為帝王,自有一派令人俯首稱臣的沉着與強勢。
只見祯武帝一直未松開的眉山,似乎又緊了幾分,聲沉道:“只是過于弱小,受不得一些熏香之氣,已無大礙了。”
不少人都作勢松了口氣,可其中又有幾人是真心的?
唯王谂一人而已吧,因為禍是她闖下的。
就在衆妃嫔同心協力營造一團和氣的景象之時,有人卻要異軍突起,殺出重圍。
只見馬葶在聽聞這好消息後,剛做安心狀卻忽然精疲力竭地暈倒了。
馬葶的宮婢眼疾手快一把接住,“小主,小主。”
看又是一陣兵慌馬亂的,祯武帝下令道:“将馬貴人搬至偏殿,禦醫快随去診治。”
衆嫔妃随祯武帝,一同湧去坤和宮的偏殿,韓施巧瞧見王谂未同往。
馬葶的這番動作,不少人是嗤之以鼻的,淑妃更是不悅。
禦醫不敢遲疑,在宮婢蓋了絲帕的手腕上,三指頭輕點,可也只是片刻,便見禦醫凝重的面色在慢慢地化開,接着跪拜向祯武帝道賀:“恭喜皇上,賀喜馬小主。”
此時,馬葶已悠悠轉醒,聞言和衆人一道納悶。
祯武帝坐在偏殿正間的高位之上,端過王永才遞來的茶碗,呷了一口這才道:“這喜從何來?”
禦醫高聲回道:“回禀皇上,馬貴人已身懷有孕,兩月有餘了。”
這話一出,多少人面上神色變換不止。
“好,好,好。”祯武帝連道三聲好,從偏殿的正間掀開帷幔走入,喜色漫上顏面,可見是龍心大悅,“王永才。”
“奴才在。”王永才躬身侯旨。
“傳朕旨意,着封馬貴人為德嫔。”祯武帝朗聲笑道。
王永才稍稍遲疑了剎那,“遵旨。”
也怪不得王永才遲疑的,因大漢史上還從未有過嫔妃是因懷孕而晉的位分,而且還是九嫔之首。
如今馬葶和王谂兩人的位分是九嫔的一首一尾。
祯武帝對馬葶囑咐一番好好休養之類的關懷後,便要起駕回宮了。
衆嫔妃劈開一條小道,福身拜送祯武帝,卻見祯武帝忽然駐步,“巧兒?”
作者有話要說:按例今天休更一日的,但想到這星期三眉頭要出趟遠門,星期五才能回來,所以休更日子改到星期四吧,星期五回來當天照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