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歸鄉
第58章 歸鄉
“徐郎中說的, 他們家以前買荒地就這麽種,你看好多人家收了稻子都要種油菜,不只是為了榨油, 也是為了肥田呢。”
這些是林伊以前在網上看到的知識, 不過嘛, 在這裏可以推到徐郎中身上。因為在吳家村人的心目中, 徐郎中就是無所不知的存在。
“特別是苜蓿,有句農諺叫‘一畝苜蓿三畝田, 連種三年勁不散’,不僅肥了田, 還能喂養雞兔豬, 牲畜可喜歡吃了, 咱們多養點,以後賣肉賣蛋也是一筆收入!”她接着道。
林氏做家務還行, 卻不太懂種田, 都是聽家裏人的安排,讓幹啥就幹啥,林伊這麽一說, 林氏就信了。
“既然是徐郎中說的, 那準沒錯。荒地便宜,錢要是夠就多買點, 要不然等田肥了大家都知道就買不到了。”
哈哈,娘親也有自己的小心計呢。
“回了村,随便找誰買點菜種,伺弄菜園子我還是很在行。”林氏盤算道,“像小白菜,蘿蔔, 大蔥,長得快又不怎麽擇地,種在屋門口都行,要不了多久就能吃到自己種的菜了,再種點土豆,還抵餓,能當糧食吃。”
想到家門口一片綠油油菜地的情形,林氏的眼裏的笑意止都止不住。
走過肉鋪時,林伊跟林氏說:“娘,買點肉吧,等祖祖來了,我們給她做肉吃,還能煉豬油。”
看着買的一大堆東西,??林氏遲疑了。
她對林伊道:“小伊,咱們住哪還不知道呢,要是沒屋住,這些東西放哪?”
林伊不以為意:“娘,放心吧,我有砍刀呢,沒房子住我就現砍竹子,先做間竹屋湊和,随便揀幾塊石頭搭個竈就能做飯,怎麽着也不會露宿在外。你放心吧,你閨女現在厲害着呢。”
林氏呵呵樂了:“對啊,忘了我有個厲害的閨女了。”
兩人說笑着買了一斤五花肉,花了30文,屠夫用片菜葉将肉包起來放在她們的背筐裏。
東西基本買齊,可以去鎮口搭牛車回家了。
Advertisement
林伊把花的錢算了下,花了800多文,身上還有1700多文銅錢。
差不多了,這些錢得留着,在村裏把家置起來還得花錢。
只是聞到一家面館飄出的香氣時,林伊走不動路了。
這兩天都吃的幹糧,雖然能填飽肚子,卻吃得她想吐,她好想吃一碗熱氣騰騰,湯多汁濃的面條啊。
林氏見林伊兩眼直勾勾地盯着面館,嘴裏不住咽口水,心裏很不是滋味。
她對林伊道:“小伊,我們在這裏吃碗面再走吧,娘聞着這味兒有點饞了。”
林伊眼睛一亮,哈哈,娘親和我想的一樣,不愧是親母女!
她湊過去看招牌,一碗素面要10文,加了肉末的是12文。
她征求林氏意見:“吃有肉末的嗎?12文一碗。素的10文。”
“你看着辦吧,娘都聽你的。”
“咱們買一碗肉末的吧,分着吃,可以把面餅掰爛了放面湯裏吃,一樣好吃。”林伊很快打算好了。
現在吃個面都要這麽計算着,她怪難受的。
遙想自己吃香的喝辣的,泡吧蹦迪的潇灑時光,林伊掬出一把辛酸淚。
唉,算了,好漢莫提當年勇,走到哪個坡,唱哪個歌了。
面來得很快,兩人坐下沒一會,夥計雙手捧着個大鬥碗過來了。
嗬,好大的碗!
林伊吓得差點站起來。
這碗比小雲成親裝菜的碗還大,微微泛黑的面條堆得冒了尖尖,上面還有一團黑油油的碎肉渣,濃膩的肉香随着熱氣直往鼻子裏鑽,灰白色的湯汁裏還浮着幾片翠生生的小白菜,讓人食欲大開。
林伊覺得自己實在是太英明了,真要一人一碗,兩人吃完了得當場躺在這,沒想到這家面館竟如此實在。
林氏也是瞠目結舌,吶吶地不住念叨:“太多了點。”
林伊讓夥計拿了個空碗,把面條一分兩半:“這就夠了,不用再加面餅,娘,你嘗嘗看味道咋樣,有沒有你調的味兒好吃。”
林氏第一次在外面吃飯,她吃了半晌給出了評價:“不好比,這味兒很特別很好吃,我調不出來。”
“就是油多料多,在家裏吃哪舍得這麽放啊。”
前世林伊吃了不少好吃的,這種面根本不放在眼裏,可是這段時間實在是吃得太素,她竟然覺得好吃得能把舌頭吞下去。
“小伊,你還認字?也是徐郎中教的?”林氏??想到了林伊念招牌的情景。
“栀子教的,可惜我只會認,不太會寫。不過栀子誇我聰明呢,随便啥字教一遍就會了。“林伊煞有介事地答道,還不忘往自己臉上貼金。
林氏卻一點沒懷疑,跟着誇獎:”沒錯,我閨女最聰明。“
離開吳家後,她才發現自己閨女會很多東西,完全出乎她的意料,看來在吳家,小伊都藏着掖着,不敢表現出來,她再一次慶幸自己離開吳家的決定。
“可惜你祖祖不在,她就愛吃面條。”林氏又想到了她的奶奶。
“沒事,以後咱們帶她來吃,鎮上離村子不算太遠。”林伊忙安慰她。
紮實味美的面條落肚,兩人頓時覺得胃裏暖暖的,身上有了力氣,心情也好上幾分,這就是美食的力量吧。
兩人心滿意足地來到鎮口,這裏停了幾輛等客的牛車,過去一問,往南山村方向只有一輛,而且只到前面的村子,從那裏下車還得步行差不多半個小時才能到家。
趕車的大爺見她們猶豫,扯着嗓門勸道:“上來吧,今天南山村沒有車過來,只有我這一輛,錯過你們只能走回去了,你們上來吧,上來我就出發。”
林氏對林伊道:“上吧,搭一段是一段。”
林伊自然沒有意見。
車錢倒便宜,一人一文,不過背筐要加收一文,林伊看了下,那兩個背筐就算壘在一起,占的位置比一個人還要寬,不多說直接把錢遞給了大爺。
大爺見她如此爽快,心情樂呵,揚起鞭子趕着牛車上路了。
車上都是媳婦姑娘,有相熟的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說個不停,單獨出門的則埋着頭一聲不吭,倒沒人來關注林伊母女。
林伊發現一個小媳婦的背筐裏還有些白菜,土豆,品相不是很好,顯然是沒有賣完的,她正想買點小菜,剛才看見牛車就把這茬給忘了。
她還真猜對了,确實是小媳婦沒有賣完,她以為只能背回去了,哪曉得牛車上還能遇到買主,高興地跟林伊說,如果她能包圓,只要6文錢。
林伊看了下,還挺大一堆,她問了林氏的意見,便全買了過來。
現在她們菜也有了,省着點吃能吃兩天呢。
牛車行走的道路遠不如前兩次的官道平坦,坐在車上颠簸得不行。
小道兩旁種着銀杏,葉子已經變黃,朝前望去,叢叢金黃中夾雜着點點翠色,伸向無邊的遠方。秋風吹起,片片黃葉如同翩跹的蝴蝶緩緩飄落地面,很快将地面鋪上一層黃色的地毯,牛車經過,發出沙沙的聲響。
道路的外面是一塊塊方整的田地,大都種上了蔬菜,有農人在田裏勞作,不時傳出朗朗的歌聲與笑聲,顯然在自己的田地裏耕耘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
牛車不緊不慢地往前走,每經過一個村子,就會有人下車,車上越來越空,兩旁的田地也越稀少,田地的盡頭已經開始有了山林的影子。
牛車拐了個??彎,走上了另一條小道,小道左邊是一條奔騰的小河,小河邊上是寬闊的河岸,上面鋪滿了大大小小的灰白色鵝卵石,一道長長的山梁陪伴在小河的身旁,順着它蜿蜒向前,右側則是坡地,上面散亂地聳立着幾間小屋,旁邊是不規則的零星田地。
沒多久,在一個交叉路口,老漢一甩鞭子,發出啪的一聲脆響,牛車應聲停住,老漢轉頭笑呵呵地說:“我要往那邊去,接下來你們得自己走了。”
林伊和林氏跳下牛車背起背筐,目送着牛車走遠,繼續順着小道往南山村走去。